一种溴化氰工业化纯化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9883发布日期:2020-05-29 12:58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溴化氰工业化纯化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化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溴化氰工业化纯化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溴化氰为剧毒化学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52℃,沸点58~61℃),是合成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常用原材料之一,稳定性较好、反应活性适中,一般是由溴素和氰化钠在溶液中反应制备粗品,再经蒸馏纯化制得白色溴化氰晶体。

闫福胜在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合成(《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第27卷第8期)一文中提到了溴化氰的制备方法,溴化氰反应完毕后,对反应体系进行加热蒸馏,收集61-62℃馏分,得到白色结晶性溴化氰,产率为89.1%。

陆庆松在2,2’-双(4-氰氧苯)基丙烷的制备一文中提到,向四口烧瓶中加入溴80g,水30ml,搅拌,冰浴冷却,慢慢滴加氰化钠(由于反应放热量较大,要严格控制好反应温度),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滴加结束后,反应一段时间,抽滤,滤饼用水洗涤除去溴化钠,滤饼低温真空干燥得产品50~52g无色透明晶体,mp=51~52。现有的方法均用蒸馏方法来对溴化氰与反应母液分离,实现高纯度溴化氰的制备,但是工业上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溴化氰大量蒸馏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1)只收集某一温度范围的馏分时,会导致溴化氰收率低,降低生产效率,增加成本。

(2)将收集馏分的温度范围放宽后,溴化氰和水发生共沸,在溴化氰产品中会引入水等杂质,影响后期使用,尤其是作为氰酸酯树脂的合成反应的原料。

(3)在蒸馏过程,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溴化氰蒸汽在输送管道中容易产生结晶,堵塞管道,甚至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目的

为克服现有方法在溴化氰工业化合成时无法实现高纯度、高收率且安全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溴化氰工业化制备方法,可同时提高纯度和收率,并且工艺安全稳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溴化氰工业化纯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温度计1、第一夹套3、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溴化氰收集器6、第一导气管道7、第二夹套8、第二导气管道9;第二导气管道9的进气口插入一级蒸馏釜4中,第二导气管道9的出气口插入二级蒸馏釜5内,第一导气管道7的进气口插入二级蒸馏釜5中,第一导气管道7的出气口插入溴化氰收集器6内,第一夹套3套在第一导气管道7,第二夹套8套在第二导气管道9上,2个温度计1分别插入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内。

所述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内分别增加搅拌桨2。

所述第一导气管道7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及第二导气管道9进气口高度均为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高度的2/3处。

所述温度计1测试端安装在靠近导气管道的进气口下方。

所述第一夹套3包裹在第一导气管道7的外侧,按照第一导气管道7的位置分为两段,即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靠近溴化氰收集器6一段,且两段温度独立可调

所述第二夹套包裹在第二导气管道9的外侧,按照第二导气管道9的位置分为三段,即靠近一级蒸馏釜4一段、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中间一段,且三段温度独立可调。

所述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为带有加热功能的密闭容器,用于对溴化氰进行加热蒸馏。

所述溴化氰收集器6为耐腐蚀的半封闭容器,用于溴化氰晶体的收集。

采用以上设备进行溴化氰纯化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装有溴化氰母液的一级蒸馏釜4进行加热至80℃-90℃,并快速搅拌,温度升至溴化氰沸点,形成溴化氰蒸汽;

(2)分别控制第二夹套8靠近一级蒸馏釜4一段、中间一段和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的夹套温度在60-80℃、60-70℃和55-60℃范围内,溴化氰蒸汽通过的第二导气管道9出液口时冷却形成液态溴化氰;

(3)二级蒸馏釜5温度控制在59-80℃,观察温度计,收集59-61℃时溴化氰蒸汽的馏分,控制第一夹套3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和靠近溴化氰收集器6一段的温度分别为60-80℃和55-60℃,溴化氰蒸汽通过第一导气管道7在溴化氰收集器6上方冷却成液体,流入溴化氰收集器6内;

(4)溴化氰收集器6温度控制在50℃以下,溴化氰液体冷却形成白色晶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高一级蒸馏的收率,再通过二级蒸馏纯化,实现高纯度高收率的溴化氰工业化制备。蒸馏工艺稳定、安全,避免了溴化氰蒸汽在输送管道中容易产生结晶导致堵塞管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纯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溴化氰工业化纯化设备,包括2个温度计1、第一夹套3、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溴化氰收集器6、第一导气管道7、第二夹套8、第二导气管道9;第二导气管道9的进气口插入一级蒸馏釜4中,第二导气管道9的出气口插入二级蒸馏釜5内,第一导气管道7的进气口插入二级蒸馏釜5中,第一导气管道7的出气口插入溴化氰收集器6内,第一夹套3套在第一导气管道7,第二夹套8套在第二导气管道9上,2个温度计1分别插入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内。

所述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内分别增加搅拌桨2,使溴化氰得到充分加热蒸馏;所述第一导气管道7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及第二导气管道9进气口高度均为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高度的2/3处,此时气态溴化氰馏分收集效率最高;所述温度计1测试端安装在靠近导气管道的进气口下方,便于精确测量此时气态溴化氰馏分温度;所述第一夹套3包裹在第一导气管道7的外侧,按照第一导气管道7的位置分为两段,即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靠近溴化氰收集器6一段,且两段温度独立可调;所述第二夹套8包裹在第二导气管道9的外侧,按照第二导气管道9的位置分为三段,即靠近一级蒸馏釜4一段、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中间一段,且三段温度独立可调;所述一级蒸馏釜4、二级蒸馏釜5为带有加热功能的密闭容器,用于对溴化氰进行加热蒸馏;所述溴化氰收集器6为耐腐蚀的半封闭容器,用于溴化氰晶体的收集。

第一夹套3,第二夹套8为不锈钢材质的管子,盘在导气管道外,管子内通介质,如硅油、水等,可以通过加热介质对导气管道进行加热。

实施案例

例1

采用以上设备进行溴化氰纯化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装有溴化氰母液的一级蒸馏釜4进行加热至90℃,并快速搅拌,温度升至溴化氰沸点,形成溴化氰蒸汽,并通过第二导气管道9通向二级蒸馏釜5,当温度计1的温度达到90℃时,应停止对一级蒸馏釜进行加热。

(2)分别控制第二夹套8靠近一级蒸馏釜4一段、中间一段和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的夹套温度在60、60℃和55℃范围内,溴化氰蒸汽通过的第二导气管道9中出液口时冷却形成液态溴化氰;

(3)二级蒸馏釜5温度控制在60℃,观察温度计,收集59-61℃时溴化氰蒸汽的馏分,控制第一夹套3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和靠近溴化氰收集器6一段的温度分别为60℃和55℃,溴化氰蒸汽通过第一导气管道7在溴化氰收集器6上方冷却成液体,流入溴化氰收集器6内;

(4)溴化氰收集器6温度控制在25℃,溴化氰液体冷却形成白色晶体。收率为98%。

例2

采用以上设备进行溴化氰纯化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装有溴化氰母液的一级蒸馏釜4进行加热至90℃,并快速搅拌,温度升至溴化氰沸点,形成溴化氰蒸汽,并通过第二导气管道9通向二级蒸馏釜5;当温度计1的温度达到90℃时,应停止对一级蒸馏釜进行加热。

(2)分别控制第二夹套8靠近一级蒸馏釜4一段、中间一段和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的夹套温度在80℃、70℃和60℃范围内,溴化氰蒸汽通过的第二导气管道9中出液口时冷却形成液态溴化氰;

(3)二级蒸馏釜5温度控制在80℃,观察温度计,收集59-61℃时溴化氰蒸汽的馏分,控制第一夹套3靠近二级蒸馏釜5一段和靠近溴化氰收集器6一段的温度分别为80℃和60℃,溴化氰蒸汽通过第一导气管道7在溴化氰收集器6上方冷却成液体,流入溴化氰收集器6内;

(4)溴化氰收集器6温度控制在45℃,溴化氰液体冷却形成白色晶体。收率为9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