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3015发布日期:2020-12-04 13:48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镜片是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打磨后常与眼镜框装配成眼镜,用于纠正使用者的视力,获得清晰视野;在对玻璃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配料、熔化、压型、退火以及检测入库的完整处理;

然而在对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在对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升温以及保温处理,而该部分的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在传统的工艺过程处理时,具体在进行压型步骤中,若是镜片在从模具取出过程中发生破损现象,可能会导致镜片破损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配料:光学镜片的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以及硼酸,

其质量组份的配比为:100:50:50:1:0.5;

在对各个原料进行逐个称量后,放入到混料机内混匀装袋。

熔化:步骤(1)、熔融处理: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加热池炉,直至原料形粘流态,并在该形态下呈现拉丝现象;

(2)、澄清:将原料倒入到澄清池内,在原料熔化后产生大量气泡,使得原料在熔化的过程中提高温度,使原料粘度下降来加快脱泡;

(3)、调整匀化:在澄清处理20-30min后,将原料倒入调整匀化池内,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进行搅拌处理,而后形成玻璃液;

(4)、玻璃液分配:将玻璃液由铂金供料管精确控制温度以调节粘度及流量后流出,用特种钢的剪刀切成要求重量的料滴;退火:将料滴注入模具型腔内,经过压型机处理压制后,形成镜片毛坯,镜片毛坯经过压制的过程中,将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保温以及降温处理,最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从而得到初步成型的镜片;

检测:对初步成型的镜片进行外观观测以及物理特征的检测,挑选处不合

格的镜片,并将合格的镜片送入到下一步工序;

镀膜:将合格的镜片摆放到真空镀膜机中,并在镀膜机中添加膜层材料,

使得镜片表面依次若干薄层。

入库:将经过镀膜处理的镜片打磨后,进行分别封装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熔化的过程中,步骤(3)中具体的降温处理使用到冷却水管,将冷却水管的一端缠绕式设置到调整匀化池表面,并延伸缠绕分布到退火过程中的模具表面后,伸入冷水池中;冷却水管的另一端接冷水。

优选的,在所述退火的过程中,在模具的下方设置可调控温度的电火炉,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时,结合使用电火炉和冷却水管;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保温时,利用到电火炉的余温;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时,仅利用到冷却水管。

优选的,在所述检测的过程中,对物理特征的检测包括折射率、阿贝数、内应力、条纹、气泡、直径、曲率、中心厚度以及边缘厚度的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检测与镀膜之间的过程中,对不合格的镜片进行收集后,重行投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将破碎处理后的镜片进行二次熔化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镀膜的过程中,真空镀膜机内的温度为控制到1500-2100℃,使得膜层材料气化,并在镜片表面凝聚成均匀分布的薄层。

优选的,所述膜层材料在镀膜机中依次添加,且膜层材料依次包括含有变色因子卤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玻璃溶液、氧化锂电解溶液以及氟化镁溶液;形成的若干薄层依次包括变色层、氧化锂电解层以及减反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在熔化和退火的过程中使用到冷却水管,利用冷水对原料进行降温处理后,得到升温的热水,使其循环到模具表面,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在经过熔化处理结束后,可利用冷水水管中的冷水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了该冷却水管。

二是在利用到真空技术,在真空环境中对镜片进行分层式镀膜处理,能够保证薄层表面的均匀性,确保该镜片在加工结束后,具备完善的可变色、防尘以及减少反射的功能效果。

三是对该工艺的处理步骤中,将传统的压型和退火步骤进行整合处理,可节省将镜片从模具中取出后对其进行退火加工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镜片在从模具取出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同时也可提高整个工艺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配料:光学镜片的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以及硼酸,

其质量组份的配比为:100:50:50:1:0.5;

在对各个原料进行逐个称量后,放入到混料机内混匀装袋。

熔化:步骤(1)、熔融处理: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加热池炉,直至原料形粘流态,并在该形态下呈现拉丝现象;

(2)、澄清:将原料倒入到澄清池内,在原料熔化后产生大量气泡,使得原料在熔化的过程中提高温度,使原料粘度下降来加快脱泡;

(3)、调整匀化:在澄清处理20-30min后,将原料倒入调整匀化池内,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进行搅拌处理,而后形成玻璃液;

(4)、玻璃液分配:将玻璃液由铂金供料管精确控制温度以调节粘度及流量后流出,用特种钢的剪刀切成要求重量的料滴;退火:将料滴注入模具型腔内,经过压型机处理压制后,形成镜片毛坯,镜片毛坯经过压制的过程中,将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保温以及降温处理,最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从而得到初步成型的镜片;

上述对该工艺的处理步骤中,将传统的压型和退火步骤进行整合处理,可节省将镜片从模具中取出后对其进行退火加工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镜片在从模具取出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同时也可提高整个工艺加工的工作效率。

检测:对初步成型的镜片进行外观观测以及物理特征的检测,挑选处不合

格的镜片,并将合格的镜片送入到下一步工序;

镀膜:将合格的镜片摆放到真空镀膜机中,并在镀膜机中添加膜层材料,

使得镜片表面依次若干薄层;

入库:将经过镀膜处理的镜片打磨后,进行分别封装处理。

在熔化的过程中,步骤(3)中具体的降温处理使用到冷却水管,将冷却水管的一端缠绕式设置到调整匀化池表面,并延伸缠绕分布到退火过程中的模具表面后,伸入冷水池中;冷却水管的另一端接冷水。

在退火的过程中,在模具的下方设置可调控温度的电火炉,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时,结合使用电火炉和冷却水管;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保温时,利用到电火炉的余温;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时,仅利用到冷却水管。

该处在熔化和退火的过程中使用到冷却水管,利用冷水对原料进行降温处理后,得到升温的热水,使其循环到模具表面,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在经过熔化处理结束后,可利用冷水水管中的冷水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了该冷却水管;

具体的,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时,结合使用电火炉和冷却水管,此时冷却水管中冷水已经得到加热处理,并在电火炉的加热处理后,可确保模具中的镜片毛坯得以升温;

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保温时,利用到电火炉的余温;同时结合冷却水管中的热水,使得模具中的镜片毛坯在一定时间内温度较为稳定,从而实现保温处理;

在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时,仅利用到冷却水管;该处使用到的冷却水管,此时的调整匀化池已停止工作,此时从冷却水管中流经调整匀化池表面的冷水,继续流经模具表面,实现对模具中的镜片毛坯的降温处理。

在检测的过程中,对物理特征的检测包括折射率、阿贝数、内应力、条纹、气泡、直径、曲率、中心厚度以及边缘厚度的信息。

在检测与镀膜之间的过程中,对不合格的镜片进行收集后,重行投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将破碎处理后的镜片进行二次熔化处理。

在镀膜的过程中,真空镀膜机内的温度为控制到1500-2100℃,使得膜层材料气化,并在镜片表面凝聚成均匀分布的薄层。

膜层材料在镀膜机中依次添加,且膜层材料依次包括含有变色因子卤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玻璃溶液、氧化锂电解溶液以及氟化镁溶液;形成的若干薄层依次包括变色层、氧化锂电解层以及减反层。

上述在利用到真空技术,在真空环境中对镜片进行分层式镀膜处理,能够保证薄层表面的均匀性,确保该镜片在加工结束后,具备完善的可变色、防尘以及减少反射的功能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