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8470发布日期:2020-10-20 11:3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灭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突发疫情的扩散和影响,消毒已经成为疫情发生期间、以及疫情过后的主要处理手段,消毒需要用到消毒液,但是生产消毒液的厂家每天都有指定的生产量,以及运输等时间问题和路程问题,到时个别区域不能及时和充分地消毒。这样就需要能够现场备置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消毒液。

而现有技术中的生成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无法现场备置、同时ph值无法保证,活化不充分。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的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co2和水的混合和活化充分、并且能够确保ph值稳定的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

混液罐组;

连通于所述混液罐组工艺上游端的进水口,所述混液罐组通过所述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并接收水;

连通于所述混液罐组工艺下游端的检测罐;

所述检测罐用以检测混合液的ph值和orp值;

所述检测罐的输出端具有出水口;

所述混液罐组包括两台混液罐,分别为前置混液罐和后置混液罐;

所述前置混液罐位于所述后置混液罐的工艺上游,且所述前置混液罐和后置混液罐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前置混液罐通过所述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以接收水,且所述前置混液罐上安装有第一气管,且所述第一气管通过电磁阀控制连通状态;

水和co2在所述前置混液罐内进行第一次混合和活化;

所述后置混液罐上安装有第二气管,且所述第二气管通过电磁阀控制连通状态;

所述后置混液罐接收所述前置混液罐输出的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和活化;

该装置集成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与市政水连通,市政水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前置混液罐输送水;

所述进水口接收的水压为2.0~2.5公斤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前置混液罐之间依次安装有电动球阀、水压压力开关和流量计;

所述电动球阀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所述水压压力开关感应水压并与控制器通讯。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具有co2压力开关、以及与所述co2压力开关连接的co2减压阀;

所述co2减压阀与装置连通并用以控制装置的压力范围;

所述装置的co2的压力范围为0.3mpa。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混液罐和后置混液罐内均具有浮子;

所述浮子与控制器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后置混液罐的工艺下游通过管路连通有射流器;

所述射流器接收所述后置混液罐输出的混合液、并通过泵和单向阀进行混合和稀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罐安装于所述射流器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射流器输出的混合液;

混合液在所述检测罐分层;

所述检测罐内安装有ph电极和orp电极;

所述ph电极集成于所述检测罐的上部、并用以监控ph值;

所述orp电极集成于所述检测罐的下部、并用以监控氯化还原电位值;

所述ph电极和orp电极均与控制器通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保证co2和水的混合和活化充分、并且能够确保ph值稳定。设计了工艺下游的检测罐,以分层的方式监控工艺下游端出水口液体的合格并按照要求生成次氯酸灭菌水。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两级混合和活化,确保水和co2的混合率和活化,以控制器、水压压力开关和co2压力开关联合控制的电控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提高生产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置混液罐;2、后置混液罐;3、进水口;4、出水口;5、单向阀;6、检测罐;7、co2压力开关;8、co2减压阀;9、射流器;10、电动球阀;11、水压压力开关;12、流量计;13、浮子;

101、第一气管;

201、第二气管;

601、ph电极;602、orp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

混液罐组;

连通于混液罐组工艺上游端的进水口3,混液罐组通过进水口3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并接收水;

连通于混液罐组工艺下游端的检测罐6;

检测罐6用以检测混合液的ph值和orp值;

检测罐6的输出端具有出水口4;

混液罐组包括两台混液罐,分别为前置混液罐1和后置混液罐2;

前置混液罐1位于后置混液罐2的工艺上游,且前置混液罐1和后置混液罐2通过管道连通;

前置混液罐1通过进水口3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以接收水,且前置混液罐1上安装有第一气管101,且第一气管101通过电磁阀控制连通状态;

水和co2在所述前置混液罐1内进行第一次混合和活化;

后置混液罐2上安装有第二气管201,且第二气管201通过电磁阀控制连通状态;

后置混液罐2接收前置混液罐1输出的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和活化;

该装置集成有控制器。

其中,上述的进水口3与市政水连通,市政水通过进水口3向所述前置混液罐1输送水;

进水口3接收的水压为2.0~2.5公斤压力。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水口3与前置混液罐1之间依次安装有电动球阀10、水压压力开关11和流量计12;

电动球阀10受控于控制器;

水压压力开关11感应水压并与控制器通讯。

其中,本实施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装置还具有co2压力开关7、以及与co2压力开关7连接的co2减压阀8;

co2减压阀8与装置连通并用以控制装置的压力范围;

装置的co2的压力范围为0.3mpa。

另外,上述的前置混液罐1和后置混液罐2内均具有浮子13;

浮子13与控制器通讯。

更进一步地是:

后置混液罐2的工艺下游通过管路连通有射流器9;

射流器9接收后置混液罐2输出的混合液、并通过泵和单向阀5进行混合和稀释。

检测罐6安装于射流器9的工艺下游、并接收射流器9输出的混合液;

混合液在检测罐6分层;

检测罐6内安装有ph电极601和orp电极602;

ph电极601集成于检测罐6的上部、并用以监控ph值;

orp电极602集成于检测罐6的下部、并用以监控氯化还原电位值;

ph电极601和orp电极602均与控制器通讯。

具体工作原理:

首先,该装置通过进水口3向装置内进入自来水或者纯净水,一般可以直接选用市政水作为供水设备,市政水的水压为2.0~2.5公斤压力,装置电源接通后,启动开关按钮,此时,电动球阀10打开,经过水压压力开关11并感应到压力传递给控制器的自动程控系统,进行检索,并通过流量计12进行统计产出和产入,再进入前置混液罐1进行第一次混合和活化。同时,前置混液罐1内的浮子13发出信号给控制器。

此时,co2减压阀8打开,并将装置的压力控制至0.3mpa左右,经过co2压力开关7感受到压力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本实施例的装置水压压力开关11和co2压力开关7的传感一方感受不到压力该装置都无法正常运行,并进行保护。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设备,并且确保水和co2的混合和活化。

前置混液罐1的混合液经过第一次混合和活化后进入后置混液罐2内进行第二次处理,其中,后置混液罐2内的浮子13发出信号,以此进行一个循环。这时通过射流器9进行母液的混合和稀释。

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置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环境可以达到全智能程控系统一一匹配并实时监测ph值和orp值,保证次氯酸生成的灭菌和小军过程,实现在线监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酸性次氯酸的生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保证co2和水的混合和活化充分、并且能够确保ph值稳定。设计了工艺下游的检测罐6,以分层的方式监控工艺下游端出水口液体的合格并按照要求生成次氯酸灭菌水。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两级混合和活化,确保水和co2的混合率和活化,以控制器、水压压力开关11和co2压力开关7联合控制的电控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提高生产精度。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