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2611发布日期:2021-04-30 12:4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

目前市面上的陶瓷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抗菌剂进行生产,从而在陶瓷制品表面形成具有除菌作用的外表面,这种做法需要添加较多的抗菌剂从而达到产品具有一定的除菌作用,这种在陶瓷制品整体添加的方式,生产出来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的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形成于陶瓷制品的除菌或除菌材料,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包括基体和釉质层,釉质层形成于基体的外表面,银离子附着或混合于釉质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制造方法,包括:

s1:通过陶瓷制品加工机械设备对陶瓷进行初步加工,先形成基体;

s2:然后在制造釉质层材料的时候,在制造釉质层材料的加工区域旁边设置一个银离子发生器,通过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银离子,附着于水中,然后再将包含有银离子的水与釉质层材料相互结合或附着于釉质层材料的溶液,并使银离子均匀分布于釉质层材料中。

s3:然后在基体的外表面使用喷涂设备喷涂或手工涂刷釉质层。

s4:制成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

进一步地,s2中的步骤中: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形成包含有银离子的釉质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对釉质层材料与银离子溶液相互混合时,银离子对釉质层材料进行灭菌并分布于材料之间。

进一步地,s2中的步骤中,还可以添加铜离子或锌离子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设备通过喷雾方式将包含银离子溶液的釉质层材料涂覆于基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5,通过烘干装置对成型的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制成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其银离子形成于釉质层的表面或内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将现有的陶瓷制品(如瓷砖、瓷器等),先制造形成基体,然后在基体的外表面形成釉质层,在制造加工釉质层材料的时候,在加工区域的旁边,设置一个银离子发生器,通过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银离子,银离子附着于水中,再将包含有银离子的水与釉质层材料相互结合或将电离出的银离子直接与包含釉质层材料的溶液相互结合,并使银离子均匀分布于釉质层材料中,然后将包含银离子的釉质层材料通过喷涂设备喷涂或手工涂刷的形成于基体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该陶瓷制品的釉质层具有自动除菌的效果,且能大大降低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

该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包括基体和釉质层,釉质层形成于基体的外表面,银离子附着或混合于釉质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制造方法,包括:

s1:通过陶瓷制品加工机械设备对陶瓷进行初步加工,先形成基体;

s2:然后在制造釉质层材料的时候,在制造釉质层材料的加工区域旁边设置一个银离子发生器,通过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银离子,附着于水中,然后再将包含有银离子的水与釉质层材料相互结合或附着于釉质层材料的溶液,并使银离子均匀分布于釉质层材料中。

s3:然后在基体的外表面使用喷涂设备喷涂或手工涂刷釉质层。

s4:制成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

进一步地,s2中的步骤中: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形成包含有银离子的釉质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对釉质层材料与银离子溶液相互混合时,银离子对釉质层材料进行灭菌并分布于材料之间。

进一步地,s2中的步骤中,还可以添加铜离子或锌离子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设备通过喷雾方式将包含银离子溶液的釉质层材料涂覆于基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5,通过烘干装置对成型的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制成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其银离子形成于釉质层的表面或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银离子,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抗菌材料或者物质,材料的抗菌作用,一般说是在某种材料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力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果,这些不良影响和后果,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致死亡,具有除菌能力很强,又对人畜无任何伤害的优点。

具体地,银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抗菌机理:一是接触反应,即抗菌制品中的金属离子与细菌接触反应后,造成微生物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二是光催化反应:在光的作用下,金属离子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激活水和空气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活性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的繁殖能力而使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因此,利用此优良的特性运用到本发明中。

需要说明的是,釉质层的可以是钧红釉、郎窑红、釉里红、三阳开泰、珐花三彩釉、天青釉、果绿釉、大理石花纹釉等等。

具体地,需要说明的是,陶瓷制品(如瓷砖、瓷器等)的外表面层一般为釉质层,也是被一般观众所观察到及接触到的地方,在制造陶瓷制品时,一般先形成基体,然后再在基体的外表面通过机械喷涂(或手工涂刷)釉质层,本发明的陶瓷制造方法就是在制造釉质层材料的时候,在加工区域的旁边,设置一个银离子发生器,通过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银离子,银离子附着于水中,再将包含有银离子的水与釉质层材料相互结合或将电离出的银离子直接与包含釉质层材料的溶液相互结合,然后再在基体的外表面通过机械喷涂(或手工涂刷)釉质层,从而使得该陶瓷制品具有自动除菌的效果。

还可以在制造陶瓷制品的时候,将购买回来的釉质层材料加入银离子(铜离子或锌离子)搅拌后通过机械喷涂(或手工涂刷)的方式形成于陶瓷制品的表面,从而使得该陶瓷制品具有自动除菌的效果,由于陶瓷制品的烘烤温度有些高有些低,而铜离子及锌离子的耐高温性好一些,会根据不同的陶瓷制品温度制造要求看是添加银离子还是铜离子还是锌离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将现有的陶瓷制品(如瓷砖、瓷器等),先制造形成基体,然后在基体的外表面形成釉质层,在制造加工釉质层材料的时候,在加工区域的旁边,设置一个银离子发生器,通过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银离子,银离子附着于水中,再将包含有银离子的水与釉质层材料相互结合或将电离出的银离子直接与包含釉质层材料的溶液相互结合,并使银离子均匀分布于釉质层材料中,然后将包含银离子的釉质层材料通过喷涂设备喷涂或手工涂刷的形成于基体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该陶瓷制品的釉质层具有自动除菌的效果,且能大大降低具有自动除菌功能的陶瓷制品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