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20585发布日期:2021-06-11 21:3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为作物提供全面的养分;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缓解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生物有机肥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但是对于现有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时杂菌含量多,有机质含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时杂菌含量多,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s1、有机肥载体制备,按照1:0.7~1的比例在将碳化的植物和农家肥混合搅拌均匀,进行高温杀菌处理;

s2、添加菌种,按照100:1~2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地衣芽孢杆菌,按照100:2.5~3.5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均匀搅拌后,均匀堆放在阴凉处;

s3、自热发酵,每2-4天将有机肥载体翻动一次,直到水分含量达到30%以下。

优选的,步骤包括:

s1、有机肥载体制备,按照1:1的比例将碳化的植物和农家肥混合搅拌均匀,在80-9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

s2、添加菌种,按照100:1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地衣芽孢杆菌,按照100:3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均匀搅拌后,均匀堆放在阴凉处;

s3、自热发酵,每3天将有机肥载体翻动一次,直到水分含量达到30%以下。

优选的,将黄赭色链霉菌原菌经高氏1号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0℃,培养4-5天;固体发酵,以玉米粉或麸皮为载体,经高温灭菌,接种量10%,物料水分50%,培养温度30度,培养5-7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

优选的,将地衣芽孢杆菌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3℃,培养3-4天;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豆粕、麸皮等,经高温灭菌,接种量为7%,物料水分60%,培养温度为30度,培养4-5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中的菌含量达到0.8亿/克。

优选的,在s1步骤中,所述有机肥载体在65℃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有机肥载体经过发酵处理,其载体杂菌含量少,高温处理后无病菌、杂草种子等,其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有效的补充土壤有机质,该肥料为偏酸性肥料,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首先进行有机肥载体制备,具体的,按照1:1的比例将碳化的植物和农家肥混合搅拌均匀,在65℃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此时可以将病菌进行灭活,保证了有机肥的质量;

然后添加菌种,在有机肥载体冷却下来后,按照100:1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地衣芽孢杆菌,具体的,将地衣芽孢杆菌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3℃,培养3-4天;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豆粕、麸皮等,经高温灭菌,接种量为7%,物料水分60%,培养温度为30度,培养4-5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种,将该菌种以100:1的比例加入到有机肥载体中。

按照100:3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具体的,将黄赭色链霉菌原菌,经高氏1号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0℃,培养4-5天;固体发酵,以玉米粉或麸皮为载体,经高温灭菌,接种量10%,物料水分50%,培养温度30度,培养5-7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然后将该菌种以100:3的比例加入到有机肥载体中。

加入完毕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搅拌均匀的有机肥均匀堆放在阴凉处,并堆成高1.2米,宽2米左右,长度不限,并轻轻拍紧。

最后进行自热发酵,每3天就将有机肥翻动一次,并堆成高70-80厘米,宽1.5米左右,长度不限,并轻轻拍紧,直到水分含量达到30%以下,制得的有机肥中的菌含量达到0.8亿/克。

有机肥载体经过发酵处理,其载体杂菌含量少,高温处理后无病菌、杂草种子等,其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有效的补充土壤有机质,该肥料为偏酸性肥料,(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实施例二: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首先进行有机肥载体制备,具体的,按照1:0.7的比例将碳化的植物和农家肥混合搅拌均匀,在7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此时可以将病菌进行灭活,保证了有机肥的质量;

然后添加菌种,在有机肥载体冷却下来后,按照100:2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地衣芽孢杆菌,具体的,将地衣芽孢杆菌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3℃,培养3-4天;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豆粕、麸皮等,经高温灭菌,接种量为7%,物料水分60%,培养温度为30度,培养4-5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种,将该菌种以100:1的比例加入到有机肥载体中。

按照100:2.5的比例在有机肥载体中加入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具体的,将黄赭色链霉菌原菌,经高氏1号培养基进行活化,转接到三角瓶做液体菌种,培养温度28-30℃,培养4-5天;固体发酵,以玉米粉或麸皮为载体,经高温灭菌,接种量10%,物料水分50%,培养温度30度,培养5-7天出料,自然风干,粉碎得到黄赭色链霉菌的菌种,然后将该菌种以100:3的比例加入到有机肥载体中。

加入完毕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搅拌均匀的有机肥均匀堆放在阴凉处,并堆成高1.2米,宽2米左右,长度不限,并轻轻拍紧。

最后进行自热发酵,每3天就将有机肥翻动一次,并堆成高70-80厘米,宽1.5米左右,长度不限,并轻轻拍紧,直到水分含量达到30%以下,制得的有机肥中的菌含量达到0.8亿/克。

有机肥载体经过发酵处理,其载体杂菌含量少,高温处理后无病菌、杂草种子等,其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有效的补充土壤有机质,该肥料为偏酸性肥料,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