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51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
多年来,由黄姜(或穿地龙)生产皂素的工艺是将黄姜(或穿地龙)植物的根块经盐酸水解,120号汽油提取后,离心分离,离心物干燥得皂素产品。采用该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收率低,按黄姜生药干重仅1.7-2.0%,2、用120号汽油作提取液成本高,3、因采用易燃易爆的汽油作提取液,存在燃、爆的危险性,就因为此原因有一些生产皂素的厂家发生爆炸,造成厂毁人亡。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皂素生产工艺收率低,成本高,有危险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的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将鲜黄姜类植物在-10℃--15℃下静止处理24小时,其间按根块重量的25%分四次添加水和浓度为1%的食盐水,而后升温至28℃,加水细胞膜透析。
b.取透析液,用2NHCl在120℃下水解4小时,向水解液中加入培养好的,耐50℃高温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类的细菌液和60%乙醇(或甲醇)混合24小时,离心分离,过多级管式或柱式耐高温嗜热脂肪杆菌类吸附装置进行吸附,水洗,再加60%乙醇或甲醇混合洗脱后离心。
c.取离心液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回收母液套用。
d.采用c步骤纯化结晶后,离心过滤,回收母液套用,结晶在80℃下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
本发明将黄姜类植物根块加水、及食盐水低温处理后,以改变细胞表面的孔径,便于加水细胞膜透析,让分子量较小的皂甙元随水流出,以收取透析液。
本发明采用生物技术对黄姜类植物进行处理,不使用易燃易爆的汽油提取,而采用菌类及工业用甲醇、乙醇处理,安全性好。采用本工艺产品收率(按黄姜生药干重算)为2.7-2.9%,比老工艺的1.7-2.0%高出1.5-1.7倍。具体收率比较见表1、表2,表1为本工艺,表2为老工艺。
表1
表2
采用本工艺扩大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国家医药管理局湖北药品质量检验站对按本工艺生产的皂素产品进行检验,其具体检验结果如下批号990126 990623名称皂素外观白色粉末 熔点200-202℃水份<5%气味无味道微苦结论符合规定,达到出口标准
权利要求
1.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鲜黄姜类植物在-10℃--15℃下静止处理24小时,其间按根块重量的25%分四次添加水和浓度为1%的食盐水,而后升温至28℃,加水细胞膜透析,b.取透析液,用2NHCl在120℃下水解4小时,向水解液中加入培养好的,耐50℃高温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类的细菌液和60%乙醇(或甲醇)混合24小时,离心分离,过多级管式或柱式耐高温嗜热脂肪杆菌类吸附装置进行吸附,水洗,再加60%乙醇或甲醇混合洗脱后离心,c.取离心液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回收母液套用,d.采用c步骤纯化结晶后,离心过滤,回收母液套用,结晶在80℃下真空干燥、粉碎得产品。
全文摘要
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是将黄姜类植物根块在低温下处理后,加几次水和食盐水后,升温改变细胞孔径,加水细胞膜透析,透析液经水解,加菌类等后离心、吸附、水洗、洗脱、结晶、纯化、粉碎得产品。按本发明方法,不使用易燃易爆的汽油等提取,安全性好,成本低。用本发明方法按原料干重算收率2.7—2.9%,比老工艺的1.7—2.0%高出1.5—1.7倍。
文档编号C07H15/00GK1289777SQ00116050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华祥 申请人:刘华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