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手性醇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441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备手性醇的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制备手性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备通式Ia或者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
其中R1、R2、R3、R4、R5和R6各代表氢、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前提条件是,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与其它五个不同,以及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为卤素。
此外,本发明涉及制备通式IIIa和II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
其中R7、F8和R9代表C1-C6烷基。
通式Ia或Ib和IIIa或IIIb的对映体纯醇是对于合成许多对于生产药物活性物质有意义的手性化合物重要的手性结构单元。但许多这些对映体纯醇不能由化学途径提供或者仅能非常困难地提供,因此不能大量供给。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这样的方法,凭借该方法就能以高产率和高对映体纯度经济地制备通式Ia或Ib和IIIa或IIIb的对映体纯醇。
根据本发明,就通式Ia或Ib的醇而言,所述任务通过下面方式来实现即在S-特异性或者R-特异性脱氢酶/氧化还原酶存在的条件下用NADH或者NADPH作为辅因子而酶促还原通式II的酮,
其中R1、R2、R3、R4、R5和R6各代表氢、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前提条件是,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与其它五个不同,以及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为卤素。
该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1=R2=Cl,且R3=R4=R5=R6=H。
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1=R2=R4=Cl且R3=R5=R6=H。
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1=CH3,R2=Cl且R3=R4=R5=R6=H。
又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1=Cl且R2=R3=R4=R5=R6=H。
就通式IIIa或IIIb的醇而言,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下面方式来实现即在S-特异性或者R-特异性脱氢酶/氧化还原酶存在的条件下用NADH或者NADPH作为辅因子而酶促还原通式IV的酮,
其中R7、R8和R9代表C1-C6烷基。
术语“NADH”是指被还原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术语“NAD”是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术语“NADPH”是指被还原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术语“NADP”是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该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7=R8=R9=CH3。
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R7=CH3且R8=R9=C2H5。
用作本发明原材料的通式II或IV的酮通常便宜且容易获得。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酶促还原所用的脱氢酶由微生物原材料获得。主要或者专有地形成何种产物构型取决于脱氢酶/氧化还原酶的类型和辅因子的类型。
优选地,在制备通式Ia或Ib和IIIa或II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中,作为R特异性脱氢酶使用来自乳酸杆菌属的乳酸菌(Lactobazillen),特别是高加索酸奶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或稍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minor),的仲醇脱氢酶,或者来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仲醇脱氢酶。
这里R特异性仲醇脱氢酶是指将基团H3C-C(C=O)-CH2-C中的酮基还原为相应的(R)构型醇的那些。这些R特异性仲醇脱氢酶例如记载在US5200355、DE19610984A1、DE10119274或US5385833中。
作为S特异性脱氢酶优选使用来自毕赤酵母(Pichia)或假丝酵母(Candida)属,特别是博伊丁氏假丝酵母ADH(Candida boidinii ADH)、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或Pichia capsulata的仲醇脱氢酶。这类S特异性脱氢酶例如在US5523223或DE10327454中记载。
所述酶无需以纯物质形式使用。可以同样好地使用含酶的微生物或其或多或少经纯化的溶胞产物。如果连续进行还原,那么还可以使用固定化的酶。所述固定化可以例如通过将酶特别是引入聚合物网络或者半透膜中进行,或者通过粘附到载体(例如通过吸收或者通过离子键或者共价键)进行。但是,优选以游离形式使用所述脱氢酶。
酶促还原本身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因此所产生的醇不会进一步反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停留时间(Standzeit),高于95%的所制备的式Ia或Ib和IIIa或IIIb的手性醇的对映体纯度和基于所用的式II或IV的酮化合物计算的高产率。
在本发明方法中可以使用完全纯化或者部分纯化的、细胞溶胞产物形式或者整个细胞形式的氧化还原酶。其中所用细胞可以以天然形式或者透化处理(permeabilisiert)形式存在。优选使用克隆和超表达的氧化还原酶(例如由US5523223、DE10327454或DE10119274已知)。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用氧化还原酶的体积活性为10U/ml-5000U/ml,优选100U/ml-1000U/ml。
在所述方法中,每kg待还原的酮使用5000-10000000U,优选10000-1000000U的氧化还原酶。酶单位1U相当于每分钟转化1μmol式II或者IV的酮化合物的所需酶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还在于,用协同底物(Cosubstrat)将在还原过程中形成的NAD或者NADP连续还原成NADH或者NADPH。
其中,作为协同底物优选使用伯醇和仲醇,例如乙醇、2-丙醇、2-丁醇、2-戊醇、4-甲基-2-戊醇、2-辛醇或者环己醇。
这些协同底物可以借助氧化还原酶和NAD或者NADP转变成相应的醛或酮和NADH或NADPH。由此导致NADH或NADPH的再生。用于再生的协同底物的份额在此为5-95体积%,基于总体积计。
为了再生辅因子可以额外添加醇脱氢酶。合适的与NADH相关的醇脱氢酶是例如由面包酵母、博伊丁氏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或Pichia capsulata获得的。此外,合适的与NADPH相关的醇脱氢酶存在于短乳杆菌(DE19610984A1)、稍小乳杆菌(DE10119274)、假单胞菌属(US5385933)或者Thermoanaerobium brockii中。用于这些醇脱氢酶的合适协同底物是已知的仲醇例如乙醇、2-丙醇(异丙醇)、2-丁醇、2-戊醇、4-甲基-2-戊醇、2-辛醇或环己醇。
此外,还可以例如借助与NAD或者NADP相关的甲酸脱氢酶(Tishkov等人,J.Biotechnol.Bioeng.[1999]64,187-193,Pilot-scaleproduction and isolation of recombinant NAD and NADP specificFormate dehydrogenase)进行辅因子再生。合适的甲酸脱氢酶协同底物是例如甲酸的盐,例如甲酸铵、甲酸钠或者甲酸钙。然而,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方法在没有这些额外的脱氢酶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发生与底物结合的辅酶再生。
在其中进行酶促还原的反应混合物的水部分优选含有pH值为5-10、优选pH值为6-9的缓冲液,例如磷酸钾、Tris/HCl或三乙醇胺缓冲液。该缓冲液另外还含有用于酶稳定化或者活化的离子,例如锌离子或镁离子。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过程中,温度适宜地为大约10℃-70℃,优选20℃-40℃。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酶促反应在存在不与水混溶或者仅与水有限混溶的有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该溶剂例如是对称或者不对称的二(C1-C6)烷基醚、直链或支链烷烃或环烷烃或水溶性仲醇(其同时为协同底物)。优选的有机溶剂是例如乙醚、叔丁基甲基醚、二异丙基醚、二丁基醚、乙酸丁酯、庚烷、己烷、2-辛醇、2-庚醇、4-甲基-2-戊醇或环己烷。
在使用不溶于水的溶剂和/或协同底物的情况下,反应进料由水相和有机相组成。所述底物根据其溶解性分配在水相和有机相间。有机相通常具有5-95%,优选20-90%的份额,基于总反应体积计。两个液相优选机械混合,使得在它们之间产生大的表面积。在该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借助协同底物(如上所述)将在酶促还原中形成的NAD或NADP再次还原成NADH或NADPH。
辅因子NADH或NADPH在水相中的浓度通常为0.001mM-1mM,特别是0.01mM-0.1mM。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中还使用了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的稳定剂。合适的稳定剂是例如甘油、山梨醇、1,4-DL-二硫苏糖醇(DTT)或二甲亚砜(DMSO)。
本发明方法例如在玻璃或者金属制的封闭反应容器中进行。为此将组分分开转入反应容器和在例如氮气或空气气氛下搅拌。反应时间为1-48小时,特别是2-24小时。
然后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后处理。为此分离出水相,对有机相进行过滤。可以视需要对水相再进行一次萃取,并和有机相一样进行进一步后处理。然后视需要从经过滤的有机相中蒸发溶剂。
下面参照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分析 a)酰胺 借助手性气相色谱法测定ee(对映体过量)。为此采用具有手性分离柱CP-Chirasil-DEX CB(Varian Chrompack,德国达姆施塔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氦作为载气的Shimadzu气相色谱GC-17A。
在0.86巴和在120℃下10分钟、以2℃/分钟→125℃分离N,N-二甲基-3-羟基丁酰胺。
保留时间为(3R)10.42分钟和(3S)10.09分钟。
在0.75巴和130℃下10分钟、以2℃/分钟→135℃分离N,N-二乙基-3-羟基丁酰胺。
保留时间为(3R)11.6分钟和(3S)11.3分钟。
b)含氯化合物 借助手性气相色谱法测定ee(对映体过量)。为此采用具有手性分离柱FS-Hydrodex β-6-TBDM(Machery-Nagel,德国Diiren)、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氦作为载气的Shimadzu气相色谱GC-17A。
在0.94巴和在40℃下15分钟、以1℃/分钟→50℃分离1-氯丙-2-醇。
保留时间为(2R)20.3分钟和(2S)20.9分钟。
在0.69巴和80℃下15分钟、以2℃/分钟→95℃分离1,1-二氯丙-2-醇。
保留时间为(2R)20.8分钟和(2S)21.4分钟。
在0.69巴和在120℃下30分钟等温分离1,1,3-三氯丙-2-醇。
保留时间为(2R)25.0分钟和(2S)24.5分钟。
在0.98巴和在50℃下25分钟等温分离3-氯丁-2-醇。
保留时间为 (3R)-3-氯丁-2-酮6.0分钟 (3S)-3-氯丁-2-酮6.2分钟 (3R,2R)-3-氯丁-2-醇17.5分钟 (3R,2S)-3-氯丁-2-醇18.1分钟 (3S,2R)-3-氯丁-2-醇20.7分钟 (3S,2S)-3-氯丁-2-醇22.1分钟 1.由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合成(S)-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 为了合成(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172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0.5mMDDT,20%甘油)、18ml 2-丙醇(0.23mol)、10ml 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63mmol)、200mg NAD和30000单位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97%的所用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被还原成(S)-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2.5g纯度大于98%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9.9%的(S)-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测得值(计算值)C8H17NO2 C59.8(60.4) H10.7(10.8) N8.9(8.8) 在CDCl3中1H-NMR 在CDCl3中13C-NMR 比旋光度 在1dm层厚条件下用精确旋光仪POL-S2测定对映体的比旋光度[α]D20。为了进行试验将0.5g样品溶于25ml EtOH。
(S)-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100%)[α]D20=+19.92±1°×l/g·dm 2.由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合成(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 为了合成(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290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MgCl2,10%甘油)、100ml 2-丙醇(1.3mol)、10ml 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63mmol)、20mg NADP和6000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60%的所用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被还原成(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2.5g纯度大于98%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9%的(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测得值(计算值)C8H17NO2 C59.8(60.4) H10.7(10.8) N8.9(8.8) 在CDCl3中1H-NMR结果类似于实施例1 在CDCl3中13C-NMR结果类似于实施例1 比旋光度 (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100%)[α]D20=-19.7±1°×l/g·dm 借助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可以证实醇(S)和(R)-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的结构。对映体过量的精确确定借助手性GC和测定旋光度[α]D20进行。
3.由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合成(R)-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 为了合成(R)-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525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MgCl2,10%甘油)、90ml 2-丙醇(1.18mol)、15ml 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120mmol)、30mg NADP和5000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DE-A1011927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95%的所用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被还原成(R)-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2.3g纯度大于98%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9.0%的(R)-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测得值(计算值)C6H13NO2 C54.2(54.9) H9.7(10.0) N10.4(10.7) 在CDCl3中1H-NMR 在CDCl3中13C-NMR 比旋光度 (R)-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100%)[α]D20=-29.7±1°×l/g·dm 4.由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合成(S)-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 为了合成(S)-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89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ZnCl2,10%甘油)、9ml 2-丙醇(0.12mol)、2.5ml 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19mmol)、10mg NAD和16000单位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95%的所用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被还原成(S)-3-羟基-N,N-二乙基丁酰胺。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纯度大于98%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9.0%的(S)-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
比旋光度 (S)-3-羟基-N,N-二甲基丁酰胺(100%)[α]D20=+29.1±1°×l/g·dm 5.由1,1-二氯丙酮合成(S)-1,1-二氯-2-丙醇 为了合成(S)-1,1-二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640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 ZnCl2,20%甘油)、80ml 2-丙醇(1.05mol)、20ml 1,1-二氯丙酮(0.2mol)、40mgNAD和13000单位来自Pichia capsulata的重组醇脱氢酶(DE-A10327454)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1,1-二氯丙酮被还原成(S)-1,1-二氯-2-丙醇。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6.5g纯度大于99%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9.9%的(S)-1,1-二氯-2-丙醇。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和氯测定%测得值(计算值)C3H6Cl2O C26.7(27.9) H4.7(4.7) O14.8(12.4) Cl53.4(55) 在CDCl3中1H-NMR 在CDCl3中13C-NMR 比旋光度 (S)-1,1-二氯-2-丙醇(100%)[α]D20=-19.1±1°×l/g·dm 6.由1,1-二氯丙酮合成(R)-1,1-二氯-2-丙醇 为了合成(R)-1,1-二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320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 MgCl2,10%甘油)、60ml 2-丙醇(0.78mol)、溶解在40ml乙酸乙酯中的20ml 1,1-二氯丙酮(0.2mol)、40mg NADP和800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DE-A1011927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1,1-二氯丙酮被还原成(R)-1,1-二氯-2-丙醇。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4.8g纯度大于98%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5%的(R)-1,1-二氯-2-丙醇。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和氯测定%测得值(计算值)C3H6Cl2O C26.7(27.9) H4.7(4.7) O14.8(12.4) Cl53.4(55) 在CDCl3中1H-NMR类似于实施例5 在CDCl3中13C-NMR类似于实施例5 比旋光度 (R)-1,1-二氯-2-丙醇(100%)[α]D20=+19.56±1°×l/g·dm 7.由1,1,3-三氯丙酮合成(R)-1,1,3-三氯-2-丙醇 为了合成(R)-1,1,3-三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110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 MgCl2,10%甘油)、40ml 2-丙醇(0.52mol)、溶解在40ml乙酸乙酯中的10ml 1,1,3-三氯丙酮(93mmol)、20mg NADP和1200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DE-A1011927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1,1,3-三氯丙酮被还原成(R)-1,1,3-三氯-2-丙醇。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反应混合物并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借助真空蒸馏提纯所获得的粗产物。可得到8.9g纯度大于99%和对映体过量大于97%的(R)-1,1,3-三氯-2-丙醇。
分析结果 元素分析和氯测定%测得值(计算值)C3H5Cl3O C22.1(22.1) H2.8(3.1) O11.1(9.8) Cl63.9(65.1) 在CDCl3中1H-NMR 在CDCl3中13C-NMR 比旋光度 (R)-1,1,3-三氯-2-丙醇(100%)[α]D20=+10.1±1°×l/g·dm 8.由1,1,3-三氯丙酮合成(S)-1,1,3-三氯-2-丙醇 为了合成(S)-1,1,3-三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9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mM ZnCl2,20%甘油)、0.8ml 2-丙醇(10mmol)、0.25ml 1,1,3-三氯丙酮(0.2mol)、10mgNAD和2000单位来自Pichia capsulata(DE-A1032745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97%的所用1,1,3-三氯丙酮被还原成对映体过量大于60%的(S)-1,1,3-三氯-2-丙醇。
比旋光度 (S)-1,1,3-三氯-2-丙醇(100%)[α]D20=-10.1±1°×l/g·dm 9.由氯丙酮合成S-氯-2-丙醇 为了合成S-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0.6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0%甘油,1mM ZnCl2)、400μl 4-甲基-2-丙醇、100μl氯丙酮、1mg NAD和60单位来自Pichiacapsulata(DE-A 10327454)或近平滑假丝酵母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氯丙酮被还原成对映体过量大于97%的S-氯-2-丙醇。
10.由氯丙酮合成R-氯-2-丙醇 为了合成R-氯-2-丙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0.4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0%甘油)、300μl 2-丙醇、溶解在200μl乙酸乙酯中的100μl氯丙酮、1mg NADP和3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DE-A1011927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氯丙酮被还原成对映体过量大于95%的R-氯-2-丙醇。
11.由3-氯-2-丁酮合成(2S)-3-氯-2-丁醇 为了合成(2S)-3-氯-2-丁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0.45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0%甘油,1mMZnCl2)、450μl 4-甲基-2-丙醇、100μl 3-氯-2-丁酮(1mmol)、0.1mg NAD(0.15μmol)和60单位来自Pichia capsulata(DE-A10327454)或近平滑假丝酵母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3-氯-2-丁酮被还原成对映体过量大于98%的(2S)-3-氯-2-丁醇。
12.由3-氯-2-丁酮合成(2R)-3-氯-2-丁醇 为了合成(2R)-3-氯-2-丁醇,在室温和持续均匀混合条件下培养由0.45ml缓冲液(100mM三乙醇胺,pH=7,10%甘油,1mMMgCl2)、450μl 4-甲基-2-丙醇、100μl 3-氯-2-丁酮(1mmol)、0.1mg NADP(0.13μmol)和60单位来自稍小乳杆菌(DE-A10119274)的重组醇脱氢酶组成的混合物达24小时。24小时后,100%的所用3-氯-2-丁酮被还原成对映体过量大于98%的(2R)-3-氯-2-丁醇。
权利要求
1.制备通式Ia或者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
其中R1、R2、R3、R4、R5和R6各代表氢、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前提条件是,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与其它五个不同,以及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为卤素,其特征在于,在存在S-特异性或者R-特异性脱氢酶/氧化还原酶的条件下用NADH或者NADPH作为辅因子酶促还原通式II的酮,
其中R1、R2、R3、R4、R5和R6具有上面给出的意义。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Cl,且R3=R4=R5=R6=H。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4=Cl且R3=R5=R6=H。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CH3,R2=Cl且R3=R4=R5=R6=H。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Cl且R2=R3=R4=R5=R6=H。
6.制备通式IIIa或II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
其中R7、R8和R9代表C1-C6烷基,其特征在于,在存在S-特异性或者R-特异性脱氢酶/氧化还原酶的条件下用NADH或者NADPH作为辅因子酶促还原通式IV的酮,
其中R7、R8和R9具有上述意义。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7=R8=R9=CH3。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7=CH3且R8=R9=C2H5。
9.权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R特异性脱氢酶使用来自乳酸杆菌属的乳酸菌、特别是高加索酸奶乳杆菌、短乳杆菌或稍小乳杆菌的仲醇脱氢酶,或者来自假单胞菌属的仲醇脱氢酶。
10.权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S特异性脱氢酶使用来自毕赤酵母属或假丝酵母属、特别是博伊丁氏假丝酵母ADH、近平滑假丝酵母或Pichia capsulata的仲醇脱氢酶。
11.权利要求1-1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氧化还原酶的体积活性为10U/ml-5000U/ml,优选100U/ml-1000U/ml。
12.权利要求1-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kg待还原的酮使用5000-10000000U,优选10000-1000000U的氧化还原酶。
13.权利要求1-1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协同底物将在反应中形成的NAD或者NADP连续还原成NADH或者NADPH。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协同底物使用伯醇和仲醇,例如乙醇、2-丙醇、2-丁醇、2-戊醇、4-甲基-2-戊醇、2-辛醇或者环己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备通式(Ia)或者(Ib)的对映体纯醇的方法,其中R1、R2、R3、R4、R5和R6各代表氢、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前提条件是,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与其它五个不同,以及基团R1、R2、R3、R4、R5和R6至少之一为卤素,所述对映体纯的醇通过在S-特异性或者R-特异性脱氢酶/氧化还原酶存在条件下用NADH或者NADPH作为辅因子酶促还原通式(II)的酮而获得,其中R1、R2、R3、R4、R5和R6具有上面给出的意义。
文档编号C07C233/05GK101120094SQ20058004477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A·古普塔, M·博科瓦, A·齐默 申请人:Iep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