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778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3-吡啶甲醛制备N-甲基-3-吡啶甲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N-甲基-3-吡啶甲胺是一种常用的合成中间体,但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它只有4条合成路线(1)3-吡啶甲醛和甲胺在3.4个大气压下经钯碳催化氢化室温还原反应2.5个小时(Dukat,M.;Fiedler,W.;Dumas,D.;Damaj,I.;Martin,B.R.;Pyrrolidine-modified and 6-substituted analogs of nicotinea structure-affinityinvestigation.Eur.J.Med.Chem.Chim.Ther.;EN;31;11;1996;875-888.);(2)3-吡啶氰和甲胺在97个大气压、100℃下经Raney nickel(兰尼镍)还原氢化(Hoffmann-La Roche;US Patent 2798077;1955);(3)3-氯甲基吡啶和甲胺室温下反应4天(Zara-Kaczian,E.;Deak,G.;Gyoergy,L.;Potential CNS active1-aryl-2-amino-1-ethanol derivatives[J].Acta Chim.Hung;EN;126;4;1989;441-454.);(4)3-吡啶甲醛和甲胺在氰基硼氢化钠室温下反应3天(Holzgrabe,U.;Oxidations with cerium(IV)sulfate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N-benzyl-beta-amino ketones yielding 4-benzo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Arch.Pharm.(Weinheim Ger.);GE;320;7;1987;647-654.)。前两种方法加压氢化条件比较苛刻,对仪器设备要求高,钯碳价格比较昂贵;第三种方法中3-氯甲基吡啶制备比较麻烦,与甲胺反应时间长,产率不高仅为64.8%;第四种还原氨化法比较简单但反应需密切调节溶液的pH>12,且反应时间较长,效率和产率都不高,氰基硼氢化钠的价格比较昂贵、毒性大。其中第2种方法已被Hoffmann-La在美国申请专利(US Patent 2798077)。
还原氨化法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方法,常采用氰基硼氢化钠还原,而硼氢化钠还原能力较强,易产生副产物,所以大大限制其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
本发明以3-吡啶甲醛为原料,在甲醇溶剂中,冰水浴加入甲胺(25%~30%)水溶液,室温搅拌后分批加入NaBH4,在室温搅拌后还原胺化合成N-甲基-3-吡啶甲胺,产率达到98%以上几乎定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2.11~4.75mmol 3-吡啶甲醛(式(I))溶解于10mL甲醇溶液中,冰水浴并冷却至0~10℃左右,滴加13.5~24.3mmol甲胺水溶液。
(2)滴加完甲胺水溶液后撤去冰水浴,室温(20℃左右)下搅拌反应30~120min。
(3)搅拌30~120min后,冰水浴并冷却到0℃左右,加入3.17~7.92mmolNaBH4,NaBH4加完后冰水浴10~120min,然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20℃左右)搅拌反应1.5~12h;(4)搅拌1.5~12h后,加入10~15ml水,旋干甲醇,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式(II))。
式(I) 式(II)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采用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浓缩后得无色液体N-甲基-3-吡啶甲胺。所述柱层析条件为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5∶1(V∶V)。
步骤(1)中所述甲胺水溶液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所述滴加速度为1.5ml/min。
步骤(2)中滴加完毕甲胺水溶液后撤去冰水浴,室温搅拌反应30~120min采用TLC(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10∶1(V∶V),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式(III))Rf值0.5左右。
式(III)步骤(3)中所述撤去冰水浴室温搅拌反应1.5~12h(生成N-甲基-3-吡啶亚胺),采用TLC(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3∶1(V∶V),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所述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所述NaBH4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
所述甲胺水溶液是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
步骤(4)中所述萃取采用乙酸乙酯、氯仿-异丙醇或二氯甲烷-异丙醇萃取,所述氯仿∶异丙醇体积比为(V∶V)3∶1,二氯甲烷∶异丙醇体积比为(V∶V)3∶l 。
步骤(1)中3-吡啶甲醛熔点7℃,通常在冰箱内保存,放置室温片刻就能由无色片状晶体转化为无色液态,加入甲醇使之溶解,冰水浴冷却到0℃左右。缓慢滴加甲胺水溶液,溶液中有较明显的放热现象,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甲胺水溶液加入过快,放热较剧烈,有副反应发生。
步骤(2)所述的滴加完毕甲胺水溶液后,室温搅拌反应30~120min,使胺化反应更完全,得到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式(III))。TLC监测反应完全(监测胺化反应),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10∶1,Rf值0.5左右。
步骤(3)所述的室温搅拌30~120min后,冰水浴并冷却到0℃左右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加入NaBH4有很强的放热现象和大量气泡产生,NaBH4分批加入是考虑实验安全性,因为放出大量的氢气,分批加入使其缓慢放出防止爆炸。加完NaBH4冰水浴10~120min,实验安全因数考虑,防止大量未反应的NaBH4突然反应放热。
步骤(4)所述的停止反应,加入少量水淬灭反应,旋干甲醇,乙酸乙酯萃取数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进一步纯化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的体积比为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N-甲基3-吡啶甲胺。
在合成N-甲基-3-吡啶甲胺时,设想依据吡啶环对醛基的活化作用,化合物3-吡啶甲醛与甲胺可以迅速且完全地形成亚胺,因此有可能选用还原能力更强的硼氢化钠来提高合成效率。基于此对第四种合成方法(即3-吡啶甲醛和甲胺在氰基硼氢化钠室温下反应3天)进行改进,本发明整个反应时间只需2小时,且产率98%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整个反应时间只需2小时,而且N-甲基-3-吡啶甲胺产率几乎定量,使3-吡啶甲醛能得到高附加值的利用,因而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283mg 3-吡啶甲醛(2.64mmol,0.25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1.5mL(411mg,13.5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冰水浴冷却到0℃(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3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冰水浴冷却到0℃,加入150mg NaBH4(3.96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10min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搅拌1.5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0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乙酸乙酯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乙酸乙酯相(10mL*2),用乙酸乙酯(10mL*2)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312mg,98%)。
实施例2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340mg 3-吡啶甲醛(3.17mmol,0.3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2.2mL(617mg,20.2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冰水浴冷却到5℃左右(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3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冰水浴冷却到5℃,加入225mg NaBH4(5.95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65min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搅拌1.5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0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氯仿∶异丙醇(V∶V)=3∶1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有机相(10mL*2),用氯仿∶异丙醇(V∶V)=3∶1(10mL*2)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376mg,98%)。
实施例3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509mg 3-吡啶甲醛(4.75mmol,0.45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2.7mL(740mg,24.3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冰水浴冷却到5℃(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3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冰水浴冷却到0℃,加入300mg NaBH4(7.92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10min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搅拌1.5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5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二氯甲烷∶异丙醇(V∶V)=3∶1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有机相(10mL*2),用二氯甲烷∶异丙醇(V∶V)=3∶1(10mL*2)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555mg,99%)。
实施例4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226mg 3-吡啶甲醛(2.11mmol,0.2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1.5mL(411mg,13.5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冰水浴冷却到0℃(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12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冰水浴冷却到0℃,加入120mg NaBH4(3.17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10min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搅拌1.5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0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乙酸乙酯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乙酸乙酯相(10mL*2),用乙酸乙酯(10mL*2)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253mg,100%)。
实施例5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283mg 3-吡啶甲醛(2.64mmol,0.25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1.5mL(411mg,13.5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3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冰水浴冷却到0℃,加入150mg NaBH4(3.96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10min后撤去冰水浴,室温搅拌12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0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二氯甲烷∶异丙醇(V∶V)=3∶1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有机相(10mL*2),用二氯甲烷∶异丙醇(V∶V)=3∶1(10mL*2)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310mg,99%)。
实施例6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283mg 3-吡啶甲醛(2.64mmol,0.25mL),电磁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缓慢滴加(滴加速度为1.5ml/min)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1.5mL(411mg,13.5mmol),溶液有放热现象,冰水浴冷却到10℃(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室温搅拌90min(采用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左右)后,加入150mg NaBH4(3.96mmol)(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冰水浴冷却到0℃搅拌反应120min后撤去冰水浴,室温搅拌9h(TLC监测反应完全,乙酸乙酯∶甲醇(V∶V)=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左右)。停止反应,加入水10mL左右淬灭反应,旋干甲醇,氯仿∶异丙醇(V∶V)=3∶1萃取(10mL*5),用饱和食盐水洗萃取有机相(10mL*3),用氯仿∶异丙醇(V∶V)=3∶1(10mL*3)反萃饱和食盐水相,用TLC监测萃取程度,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甲醇(V∶V)=5∶1),浓缩后得无色液体化合物N-甲基-3-吡啶甲胺(308mg,98%)。
分析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得到的无色液态化合物的结构,并与文献(Dukat,M.;Fiedler,W.;Dumas,D.;Damaj,I.;Martin,B.R.;Pyrrolidine-modified and 6-substituted analogs of nicotineastructure-affinity investigation.Eur.J.Med.Chem.Chim.Ther.;EN;31;11;1996;875-888.)对照,结果证实该无色液态化合物是N-甲基-3-吡啶甲胺。分析数据如下H-NMR(CDCl3,300MHz),=1.58(s,1H),2.35(s,1H),7.16-7.17(d,J=7.8Hz,1H),7.55,7.56(d,J=1.5Hz 1H),8.40(s,1H),8.45(s,1H)13C-NMR(CDCl3,75MHz),=34.8,52.1,122.2,134.5,134.6,147.2,148.5IR(film)max3385(br),3300(br),3031,2935,2837,2793,1577,1479,1426,1130,1100,1028,789,714LR-ES-MSm/z(%)122(M+,16),121(15),65(19),92(19),79(22),42(26),80(57),44(100)。
权利要求
1.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2.11~4.75mmol 3-吡啶甲醛溶解于10mL甲醇溶液中,搅拌使之溶解,冰水浴并冷却至0~10℃,滴加13.5~24.3mmol甲胺水溶液;(2)滴加完甲胺水溶液后撤去冰水浴,室温下搅拌反应30~120min;(3)搅拌30~120min后,冰水浴并冷却到0℃,加入3.17~7.92mmolNaBH4,NaBH4加完后冰水浴10~120min,然后撤去冰水浴,在室温搅拌1.5~12h;(4)搅拌1.5~12h后,加入10~15ml水,旋干甲醇,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黄色油状物N-甲基-3-吡啶甲胺采用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浓缩后得无色液体N-甲基-3-吡啶甲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层析条件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甲胺水溶液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滴加速度为1.5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室温搅拌反应30~120min,采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10∶1,产物N-甲基3-吡啶甲烯胺Rf值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室温搅拌反应1.5~12h,采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乙酸乙酯∶甲醇的体积比为3∶1,产物N-甲基-3-吡啶亚胺Rf值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BH4加入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在0~5℃;所述NaBH4均分为5份分批加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胺水溶液是质量百分比为25%~30%甲胺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萃取采用乙酸乙酯、氯仿-异丙醇或二氯甲烷-异丙醇萃取,所述氯仿∶异丙醇体积比为3∶1,二氯甲烷∶异丙醇体积比为3∶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甲基-3-吡啶甲胺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如下将3-吡啶甲醛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冰水浴,滴加甲胺水溶液;滴加完甲胺水溶液后撤去冰水浴,室温搅拌30~120min后;冰水浴并冷却到0℃左右,加入NaBH
文档编号C07D213/38GK1887867SQ20061003645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伟, 江焕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