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5968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园艺及生活用品的高吸水 树脂的制备办法,特别指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来合成含 有氮、钾等营养元素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吸水树脂优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内都得到了 应用。 一次性尿布等卫生用品是高吸水树脂最早开发的应用领域,目 前仍是高吸水树脂的最大消费市场。将高吸水树脂加入到土壤中,可 以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大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并可将加入的 水储存起来,在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保持、沙漠防治方面具有诱人的 前景。现在日本和法国己将高吸水树脂用于中东和北非,实施沙漠变 绿洲的计划。将高吸水树脂用于光缆、电缆上,可以避免电缆破损时
水的进入,在该方面的年需求增长率为30%。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很多,合成原料丰富,生产工艺各异。虽 然我国在高吸水树脂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差 距还相当大,如树脂的吸水倍数低、耐盐性能差、吸水后的凝胶强度 低、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成本高等,特别在吸水理论、吸水剂的性能 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工业化生产厂家生产的品种和数量还比较 少,有许多工作需要人们深入去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国淀粉、纤 维素天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吸水树 脂,为高吸水树脂成为我国第三大农用化学品和应用于各个领域奠定 基础。
高吸水树脂吸水极强,其吸水后溶涨为凝胶,当受到外力挤压时,水也不易流失,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 子材料。高吸水树脂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在日本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新技术之一。淀粉是较好的合成高吸水树
脂的原料之一。目前,用淀粉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发展非常迅速。由于 用改性淀粉制备的超强吸水性具有吸收倍率高、速度快等优点,所以 改性淀粉在吸水剂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淀粉是一种可再生、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与丙烯 腈、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亲水性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是目前高吸水 树脂市场中的品种之一。并且由于淀粉价格低廉、生物降解性能好, 在--次性使用的个人卫生品市场上相对其它合成系列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方法,这种制备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过硫酸钾、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及氨水等为原料,经合理配比,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及生产 工艺制得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由如下方案解决的 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 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丙烯酸通过中性氧化铝的色谱柱分离或 使用减压蒸馏的方法以除去其中的阻聚剂,在冰水浴冷却下,用总浓 度为250/^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与丙烯酸进行中和反应,丙
烯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是1:0.10-0.51:0.01,马铃薯 淀粉与去离子水以1:4-6的重量比混合,在6(TC-7CTC下进行糊化, 将中和后的丙烯酸及其盐和糊化后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其中糊化马铃 薯淀粉、丙烯酸钠、丙烯酸钾和丙烯酸的重量比是 1:0. 24—L 19:0,026:0.80—0,07,加入马铃薯淀粉重量L 0%-2. 0%的 过硫酸钾做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搅拌0.5-l.O小时,使混合物在搅 拌均匀混合,之后用水浴加热逐渐升温直至温度达到9(TC-IO(TC,使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反应过程在氮气保护
下进行,并使混合物在90°C-IO(TC条件下保温反应1-2小时,在 4(TC-6(T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粉碎,产品用氨水浸泡1-2天,滤 去游离的氨水,用无水乙醇离析产品,自然晾干,再经过烘干,粉碎, 即得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
本发明的优点是1、该产品的性能很好,最高吸去离子水量在 1400-1600倍,吸自来水量在400-500倍,吸生理盐水量在140-160 倍,吸人工尿140-160倍,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吸水量是其两倍 以上。2、该产品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由于马铃薯淀粉与其它淀粉 结构不同,使其吸水量最高出现在中和度较低的30%,而不是在较高 中和度时出现,这样就为该产品进一步与氨水反应增加氮元素的含量 提供了便利。3、生产该产品的原料是马铃薯淀粉,它是我国北方地 区产量非常大的农产品,该产品的推广会给我国北方地区农产品的深 加工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农民增加收入。4、该产品中含有植物 生长所必需的钾和氮元素,作为土壤水分保持是一举两得的产品。5、 本发明中的原料配比、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引发剂用量与其他产品 的工艺均有显著的不同,具体如下(l)反应物的配比是指马铃薯淀粉 和丙烯酸的质量之比。原料配比是影响吸水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 因为丙烯酸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接枝聚合物的分子量,从而影响产物 的吸水性能。另外,接枝共聚中空间位阻效应和丙烯酸的自聚现象也 会使产物的吸水率降低。综合考虑,最终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重量比 为1:4-6。 (2)淀粉的糊化是指淀粉在适当的温度下,在水中发生溶 胀、分裂,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温度过高会导致"老化",在水中 不易分散,使接枝率降低,吸水能力下降;温度过低则淀粉发生不了 糊化作用。马铃薯淀粉比较适合的糊化温度是6(TC-7(TC。 (3)引发 剂浓度增加,体系中自由基数目增多,加快了接枝聚合反应的速率,接枝率也相应增加,故吸水率增加;但引发剂过量,产生的过多自由 基易引起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反而会使接枝率下降,即接枝链不易 增长,聚合物分子量较小,大分子间作用力也小,在水分子作用下会 部分溶解,导致吸水率下降。因此采用引发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
1. 0%-2. 0%。
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粉碎后可用于一次性使用的个人卫生用品, 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水土保持,高吸水树脂可以改变土壤的团粒结 构,增大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并可将雨水或灌溉水储存起来,在 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保持、沙漠防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还可以 为植物提供其生长所必需的氮和钾等营养元素。


图1是本发明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氢氧化钾的含量对产品吸水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3是中和度对产品吸去离子水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4是中和度对产品吸自来水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5是中和度对产品吸生理盐水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6是高吸水树脂吸水速率的曲线图
图7是高吸水树脂耐盐性的曲线图
图8是中和度为30%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以中和度为30%的高吸水树脂为例,经由NEXUSjm 670 FT-IR
E.S.P型红外光谱仪,由内蒙古大学测定。
IR光谱主要吸收峰(0/cm'): 3480.91(非常强),2929.59,
2736.07, 2168.23, 1926.91, 1712.44, 1577.33 (强),1445.54,
1401.86, 1318.03, 1159.33, 1079.40, 1020.47, 928.26, 899.01,
853.65, 776.36, 617.82, 570.30, 521.79, 427.76。中和度为30%的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元素分析数据
以中和度为30%的含钾和氮的高吸水树脂为例,经德国
Elementar Vario ELIII型元素分析仪器测定,产品的含量为
N%=7.127; C%=35,41; H%=6.453。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称量4. 7g氢氧化钠和0. 4g氢氧化钾,量取15. 0ml 去离子水,配制25%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 钾所占的中和度为1.7%),在冰水浴冷却及搅拌的条件下,中和 30.0g(28.6ml)丙烯酸。称取5.0g马铃薯淀粉,量取25.0ml去离子 水,搅拌下混合均匀,于65。C水浴中糊化,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 79.8mg过硫酸钾引发剂和已中和的丙烯酸及丙烯酸溶液,在氮气保 护下,于室温下搅拌半小时,使其混合均匀。搅拌下加热,控制加热 速度,使水浴温度缓慢升高,使反应充分进行,当温度达到8(TC时 停止搅拌。继续逐渐升温,当水浴温度为9(TC-10(TC时,继续加热 使其在该温度范围内反应卜2小时,停止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将产 品取出,将其剪切成小块,于4(TC-6CTC的烘箱中烘干,粉碎产品。 将产品用氨水浸泡1.5天,滤去游离的氨水,后用无水乙醇离析,烘 干至恒重,粉碎。即得中和度(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和丙烯酸的 百分比和)30%的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
实施例2:称量8. Og氢氧化钠和0. 4g氢氧化钾,量取25. Oml 去离子水,配制25%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 钾所占的中和度为1.7%),在冰水浴冷却及搅拌的条件下,中和 30. Og (28.6ml)丙烯酸。称取5. Og马铃薯淀粉,量取25.0ml去离 子水,搅拌下混合均匀,于65r水浴中糊化,然后冷却至室温,加 入81. 2mg过硫酸钾引发剂和已中和的丙烯酸及丙烯酸溶液,在氮气 保护下,于室温搅拌半小时,使其混合均匀。搅拌下加热,同时控制加热速度,使水浴温度缓慢升高,并使反应充分进行,当温度达到
80'C时停止搅拌。此后逐渐升温,当水浴温度为90°C-100°C,继续 加热使其在该温度范围内反应1-2小时,停止通氮气,冷却至室温。 将产品取出,将其剪切成小块,于4(TC-6(T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粉碎。将产品用氨水浸泡1.5天,滤去游离的氨水,后用无水乙醇离 析,烘干至恒重,粉碎。即得中和度(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和丙 烯酸的百分比和)50%的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
权利要求
1、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丙烯酸通过中性氧化铝的色谱柱分离除去其中阻聚剂,在冰水浴冷却下,用总浓度为25%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与丙烯酸进行中和反应,丙烯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是1∶0.10-0.51∶0.01,马铃薯淀粉与去离子水以1∶4-6的重量比混合,在60℃-70℃下进行糊化,将中和后的丙烯酸及其盐和糊化后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其中糊化马铃薯淀粉、丙烯酸钠、丙烯酸钾和丙烯酸的重量比是1∶0.24-1.19∶0.026∶0.80-0.07,加入马铃薯淀粉重量1.0%-2.0%的过硫酸钾做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搅拌0.5-1.0小时,使混合物在搅拌均匀混合,之后用水浴加热逐渐升温直至温度达到90℃-100℃,使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反应过程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并使混合物在90℃-100℃条件下保温反应1-2小时,在40℃-6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粉碎,产品用氨水浸泡1-2天,滤去游离的氨水,用无水乙醇离析产品,自然晾干,再经过烘干,粉碎,即得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钾和氮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工艺过程是将丙烯酸通过中性氧化铝的色谱柱除去阻聚剂,在冰水浴下,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混合溶液与丙烯酸进行中和反应,马铃薯淀粉与去离子水混合、糊化,将中和后的丙烯酸及其盐和糊化后的马铃薯淀粉混合,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均匀,后用水浴加热升温,使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盐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保温反应,烘干、粉碎,用氨水浸泡,后用无水乙醇离析,再次烘干、粉碎,即得含钾和氮的高吸水树脂。本方法制备的高吸水树脂与同类产品相比,其吸水量有了大大的提高并含有钾和氮营养元素。本方法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在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保持、沙漠防治和植物生长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文档编号C07C57/07GK101302272SQ20071009743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润花, 张玮琦, 佳 李, 温国华, 目仁更 申请人:内蒙古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