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57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领域所用的一种助剂,尤其是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及其在三次 采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地下原油经过一次和二次开采后,大部分原油仍残留在地层中,三次采油技术是利用 化学剂进行强化采油的技术,复合驱指碱一表面活性剂一聚合物三者中两者或三者合一的 复合驱油技术,聚合物增加驱替液的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和吸水剖面,其粘弹性还具有 一定的洗油效果,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和增溶原油;碱与原油中的酸性物 质反应就地生成新的表面活性剂,与外加表面活性剂起协同效应,更大限度地降低油/水 界面张力。是提高采收率最高的一种方法,理论上可将油全部采出,但碱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了碱垢损坏地层和卡泵等严重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正常发展。现有常规的三元复合驱体系,其碱的使用浓度在1. 0 1. 5%,但从矿场试验中暴 露出一些直接制约该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问题由于碱浓度过高,油层和油井结垢严重 损坏了地层,且每隔10 15天必须清洗一次泵桶,增加了采油难度和附加成本,甚至直接 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而且强碱(如NaOH)会造成设备和管道腐蚀严重;也会降低聚合物 的粘度和粘弹性,为达到所需的粘度只得大大提高聚合物的使用浓度,使成本提高许多。当今为了增强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往往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进行 驱油。但这种体系通过孔隙介质时,因其吸附能力的差异以及在油、水相中分配的不同而发 生色谱分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缓蚀阻垢特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 剂,由该表面活性剂用于油田三次采油中,作为驱油剂配制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异的 界面张力、缓蚀阻垢功能,可以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_3 10_4mN/m,缓蚀率可达50% 以上,阻垢率可达80%以上,达到理想的驱油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
权利要求
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其中R1、R2分别为C11~C23的烷基。 2010102883576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各原料按 重量份配比将300 600份直链碳脂肪酸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融化后加入75 90份二乙烯三胺 继续升温至140 160°C,反应为2h,升温至220 260°C,反应时间6 h,用700 900份 水溶解240 260份氯乙酸钠与上述反应产物混合,在反应温度80 85°C、反应4 h条件 下合成了脂肪基咪唑啉酰胺乙酸钠甜菜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碳链 烷基酸为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二十酸、二十四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组成二元复合体系的在三次采油中 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该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其中R1、R2分别为C11~C23的烷基。由该表面活性剂用于油田三次采油中,作为驱油剂配制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异的界面张力、缓蚀阻垢功能,可以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10-4mN/m,缓蚀率可达50%以上,阻垢率可达80%以上,达到理想的驱油效果。
文档编号C07D233/18GK101955768SQ2010102883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孙安顺 申请人:大庆高新区华龙祥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