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3652365阅读:1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药剂,特别是直接从动物软骨中提取硫酸软骨素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硫酸软骨素是动物软骨中提取的粘性多糖,多存在于动物的软骨、喉骨、鼻骨(猪含41%)、牛、马中膈和气管(含36%~39%)中,它是一种酸性粘多糖—糖胺聚糖,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糖胺聚糖可以从软骨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离解出来。可用于治疗头疼、偏头痛、冠心病、心绞痛、关节炎疼痛等症,在国外,对硫酸软骨素药理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的水平。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稀碱或浓碱与酶解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取硫酸软骨素,还有报道用稀碱稀盐综合提取法、酶解-树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乙酸抽提法。硫酸软骨素的分离纯化有乙醇沉淀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季铵盐配合法、吸附法和纤维素分离法等。在以上的几种提取方法中,收率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如高华(硫酸软骨素生产新工艺研究,青岛大学学报,2003,18(4)55-58)等采用浓碱-复合酶酶解法,收率可达32.6%。但以上的生产方法都存在很大问题,稀碱酶解工艺中用的稀碱溶液量太大,大于6倍软骨重,在后面的酒精沉淀中,用酒精量更大,如浓缩原液,十分耗能。浓碱酶解工艺用碱量很大,如高华等所用碱量为软骨重的8%,给后面的提纯带来不便,若反应时间延长,又使硫酸软骨素的分子量下降,同样也存在步骤繁琐的问题。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年5月27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96116057.8号,名称为《硫酸软骨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采用的是稀盐稀碱法,其不足是盐碱用量较大,提取时间较长,提取不充分,收率较低。
总之,目前的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有用碱盐量大、高耗能、生产步骤繁琐和收率较低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从节能、节省试剂、缩短生产时间、简化工艺等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新的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由于硫酸软骨素和软骨中的蛋白质是以糖肽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在碱性条件下,以胰蛋白酶为催化剂,糖胺聚糖可以从软骨组织中的胶原蛋白中离解出来。根据这个原理,本工艺直接把胰蛋白酶加入,调节反应的pH,温度等条件,直接生产硫酸软骨素。这样以来,缩短了工艺流程,反应时间只需要4~8小时,用碱量比稀碱酶解法节省80%以上,收率并没有下降,而且比原来要高3~5个百分点。
其具体提取方法,依次包括
(1)将洁白干净的软骨块放入反应釜内,并加入适量水,加入软骨块重量的0.1~1.5%的胰蛋白酶,调节pH在8.0~9.0之间,控制温度在45~55℃之间,搅拌3~10小时;(2)当软骨块反应完全后,用盐酸或乙酸调节酶解液使pH在5~7之间,加热至70~85℃,保温10~40分钟;(3)酶解液冷却后,过滤或离心除渣,得到较清的过滤酶解液,加入酶解液重0.2~2.0%的活性炭,使pH在3~5之间搅拌20~60分钟,过滤或离心除渣;(4)向上步得到的酶解液中加入酶解液体积的2.5~4倍的工业酒精,使乙醇的浓度达到55~80%,沉淀;(5)将上步沉淀物用95%以上的酒精洗涤2至3遍,干燥后即得所述硫酸软骨素成品。
本方法的优点及效果本方法通过对目前工艺的改进创新,采用一步酶解法生产硫酸软骨素(CS),通过正交试验,找到CS生产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为6h,水解温度为48℃,胰酶用量为0.7%倍鲜软骨重,三种因素中对水解影响程度主要为水解温度,其次为酶用量和水解时间。整个反应过程pH值在8.5~9.0之间。此最佳水平组合可使硫酸软骨素收率达到42%或更高。采用该新工艺后,可简化生产流程,大大缩短生产时间,减少用碱量,同时减少下游提纯的难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采用原有的生产设备,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实施例1(1)白干净的软骨块放入反应釜内,并加入适量水,加入0.7%软骨块重的胰蛋白酶,调节pH在8.5-9.0之间,控制温度在48℃,搅拌6小时;(2)当软骨块反应完全后,用乙酸调节酶解液pH在5-6之间,加热至80℃,保温15分钟;(3)酶解液冷却后过滤或离心除渣,得到较清的过滤酶解液,加入0.5%的活性炭,在pH调到4,搅拌30分钟,过滤或离心除渣;(4)向上步得到的酶解液中加入3倍的工业酒精,使乙醇的浓度达到70%,并加入0.5%的乙酸钠盐析;
(5)将沉淀物用95%以上的酒精洗涤3遍,干燥后即得所述硫酸软骨素成品。
将上述方法生产的硫酸软骨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项目 结果含水量/% 6.9含氮量/% 3.12纯度/% 88.6氯化物 <0.14%无机硫酸盐(以SO4计) <0.24%重金属(以Pb计) <40ppm50g/L CS溶液OD640值 0.03其他实施例参考数值(按实施例1反应顺序依次为),见下表表权利要求
1.一种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1)将洁白干净的软骨块放入反应釜内,并加入适量水,加入软骨块重量的0.1~1.5%的胰蛋白酶,调节pH在8.0~9.0之间,控制温度在45~55℃之间,搅拌3~10小时;(2)当软骨块反应完全后,用盐酸或乙酸调节酶解液使pH在5~7之间,加热至70~85℃,保温10~40分钟;(3)酶解液冷却后,过滤或离心除渣,得到较清的过滤酶解液,加入酶解液重0.2~2.0%的活性炭,使pH在3~5之间搅拌20~60分钟,过滤或离心除渣;(4)向上步得到的酶解液中加入酶解液体积的2.5~4倍的工业酒精,使乙醇的浓度达到55~80%,沉淀;(5)将上步沉淀物用95%以上的酒精洗涤2至3遍,干燥后即得所述硫酸软骨素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在(4)步中加入酶解液重0.2~2.0%的乙酸钠盐析,以增强硫酸软骨素的沉淀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最佳水解温度为4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最佳水解时间为6h,最佳胰酶用量为0.7%倍鲜软骨重。
全文摘要
一种新的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方法。主要解决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碱酸或盐用量较大、提取周期较长、收率较低等问题。该产品主要经过酶解、除蛋白、沉淀干燥等工序制得。该法只需一步酶解即可把硫酸软骨素从软骨中提取出,不需要碱解或用盐浸泡,产品色泽洁白、质松,收率可高达42%及其以上,且纯度较高,符合口服标准,生产工序简单,周期较短,反应时间只需要4~8小时,用碱量比稀碱酶解法节省80%以上,同时减少下游提纯的难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而且可采用原有的生产设备,易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8B37/08GK1624004SQ20041007234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宁, 刘淑云, 王振声, 徐庆阳, 黎兴荣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