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84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信息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专用光盘、光记录盘、光磁记录盘等光信息介质,更详细地讲本发明涉及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
背景技术
再生专用光盘、光记录盘、光磁记录盘等光信息介质的表面,在使用之际会发生由各种污染物质引起的污染和指纹的附着。最好不出现这些污染和指纹的附着,有时对光盘的表面实施适当表面处理以改善防污性、减少指纹的附着性或提高指纹的除去性。例如,正在研究对光盘的表面实施各种疏水、疏油处理。
而且为了提高光信息介质表面的耐擦伤性,一般在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生光束的入射侧表面上形成透明且具有耐擦伤性的硬涂层。硬涂层的形成,采用在介质表面上涂布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的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固化性化合物,通过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对其照射而固化的方式进行。然而,这种硬涂层由于是以提高耐擦伤性为目的,所以不能指望对于尘埃和大气中的油烟雾、或指纹等污染物质具有防污效果。
作为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防污性的硬涂层(hard coat),例如在特开平10-110118号公报中提出在硬涂剂中捏合混入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没有聚合性双键,与硬涂剂的基体树脂不交联。
而且在特开平11-293159号公报中,提出在硬涂剂中同时捏合混入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两种物质。作为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六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氟代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这种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聚合性双键,所以能与硬涂剂的基体树脂交联而固定。
特开平11-21344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传统的聚碳酸酯等光盘基板表面上涂布含氟聚合物。
根据特开2002-190136号公报的公开,通过使硬涂剂中含有二氧化硅微粒等金属硫属化合物微粒,提高硬涂剂的耐擦伤性,进而在硬涂层上设置含有疏水性或疏油性基团的硅烷偶合剂膜,使光信息介质表面的防污性提高。
然而,一旦使光信息介质表面低摩擦系数化,由于与坚硬的突出物接触时因光滑而能逃避冲击,所以能抑制擦伤的产生。因此,希望通过使硬涂层表面低摩擦系数化,进一步提高耐擦伤性。尤其是最近,通过将记录/再生激光聚光用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加大到0.85左右,同时将记录/再生激光光线的波长λ缩短到400nm左右,以此来缩小激光光线聚光光斑的直径,通过这种方式已使记录容量达到DVD的四倍以上的蓝色射线光盘Blu-ray Disc成品化。若试图这样实现高NA化,则物镜与光信息介质表面的作用距离就会减小(例如当将NA设定为0.85左右的情况下,作用距离为100微米,与传统的相比显著变窄),在光信息介质旋转时,在光信息介质的表面与物镜及支持其的支持体之间产生接触的可能性将会增高。因此,在提高硬涂层表面耐擦伤性的同时,要求实现低摩擦系数化。
然而,在上述已有技术中却存在硬涂剂防污性的耐久性差、硬度低等问题,以及制造成本增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及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
本发明人等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由以下述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组成的硬涂层,来形成光信息介质的至少一个表面优选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的表面,可以获得上述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和活性能量射线。
本发明中包括以下各项发明。
(1)一种光信息介质,是在支持基体上具有至少包括记录层或反射层并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膜体的光信息介质,所述的支持基体侧表面及所述的膜体侧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由包含下述的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硬涂层所形成,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
(2)如(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含有含氟链段和含羟基链段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3)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在含羟基的链段上导入了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4)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含羟基的链段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通过尿烷键被导入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5)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在含羟基链段上,分子中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双键和1个异氰酸酯基的单体通过来自于所述羟基和所述异氰酸酯基的尿烷键被导入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6)如(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相对于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含有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的含氟嵌段共聚物(A)。
不挥发成分中包括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固化性化合物(B)、以及后述的无机微粒(C)、光聚合引发剂、各种添加剂等的任意成分。
(7)如(1)~(6)中任何一项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无机微粒(C)。
(8)如(7)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金属(或半金属)氧化物微粒或金属(或半金属)硫化物微粒。
(9)如(8)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无机微粒(C)是二氧化硅微粒。
(10)如(8)或(9)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经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进行表面修饰过的微粒。
(11)如(7)~(10)中任何一项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含有5重量份以上、500重量份以下的无机微粒(C)。
(12)所述的支持基体侧表面及所述的膜体侧表面中成为光入射侧的表面,由所述硬涂层形成。
(13)如(11)或(1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在支持基体上具有信息记录层和形成在信息记录层上的透光层,在透光层上具有所述硬涂层。
本发明中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包括再生专用光盘、光记录盘、光磁记录盘等各种介质。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层结构一例的断面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层结构一例的断面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其他层结构实例的断面视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其他层结构实例的断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以下简记作光盘)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盘中,所述的支持基体侧表面及所述的膜体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优选成为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的表面,由以下述的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所构成的硬涂层形成。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
1.以膜体侧表面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首先,说明以膜体侧表面作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的层结构一例的断面示意图。这种光盘是记录介质,在刚性较高的支持基体(20)上具有作为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层(4),在记录层(4)上有透光层(7),在透光层(7)上有透光性硬涂层(8)。硬涂层(8)被定作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记录或再生用的激光光束通过硬涂层(8)和透光层(7),入射到记录层(4)上。透光层(7)的厚度,包括硬涂层(8)在内优选为30~150微米,更优选70~150微米。这种光盘例如是蓝色射线光盘。硬涂层(8)侧的铅笔硬度试验值处于B以上。
另外,虽然没有在图中示出,但是在记录层(4)上借助于隔离层还设置了记录层,具有两层以记录层的光盘,也被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光盘在距离支持基体(20)最远的记录层上具有透光层(7)和硬涂层(8)。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各种记录层。也就是说,例如无论是相变型记录介质,凹坑形成型记录介质,还是光磁记录介质,都能适用。其中以记录层的保护和光学效果为目的,通常在记录层的至少一侧设置电介质层和反射层,但是图1中省略的对其的图示。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那种可记录型的,也能用于再生专用型上。这种情况下,与支持基体(20)一体形成凹坑列,覆盖该凹坑列的反射层(金属层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信息记录层。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相变型记录介质情况下的光信息介质。
图2是表示本发明光盘层结构一例的断面示意图。图2中,光盘在支持基体(20)的形成有信息凹坑或预制纹道等微细凹凸的侧的面上,依次有反射层(3)、第二电介质层(52)、相变记录材料层(4)及第一电介质层(51),在第一电介质层(51)上有透光层(7),在透光层(7)上有硬涂层(8)。本例中由反射层(3)、第二电介质层(52)、相变记录材料层(4)及第一电介质层(51)构成信息记录层。而且所述的信息记录层和透光层(7),构成记录或再生所必须的膜体。这种光盘中,通过硬涂层(8)和透光层(7),即从膜体侧入射记录或再生用的激光光线。
支持基体(20)厚度为0.3~1.6mm,优选厚度为0.4~1.3mm,在形成记录层(4)的侧的面上形成信息凹坑或预制纹道等微细凹凸。
作为支持基体(20),由于像上述那样使激光光线从膜体侧入射,所以不必是光学上透明的,但是作为透明材料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各种塑料材料等。或者也可以使用玻璃、陶瓷、金属等。凹凸图案,在采用塑料材料的情况下,大多采用注塑成形的方式制成的,而在采用塑料材料以外材料的情况下,可以用光聚合物法(2P法)成形。
通常用溅射法在支持基体(20)上形成反射层(3)。可以单独采用或者并用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半导体元素或其化合物等作为反射层的材料。具体讲,例如从Au、Ag、Cu、Al、Pd等公知的反射层材料中选择即可。反射层优选以厚度为20~200nm的膜厚形成。
利用溅射法,在反射层(3)上,或者当没有反射层的情况下直接在支持基体(20)上依次形成第二电介质层(52)、相变记录材料层(4)及第一电介质层(51)。
相变记录材料层(4)由照射激光光线时在结晶状态与无定形状态之间发生可逆变化、在两种状态之间光学特性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举出Ge-Sb-Te、In-Sb-Te、Sn-Se-Te、Ge-Te-Sn、In-Se-Tl、In-Sb-Te等。此外,既可以在这些材料中添加微量的从Co、Pt、Pd、Au、Ag、Ir、Nb、Ta、V、W、Ti、Cr、Zr、Bi、In等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也可以添加微量氮气等还原性气体。记录材料层(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3~50nm左右。
第二电介质层(52)及第一电介质层(51),在记录材料层(4)的上下两面将其夹持形成。第二电介质层(52)及第一电介质层(51),具有机械、化学保护记录材料层(4)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整光学特性的干涉层的功能。第二电介质层(52)及第一电介质层(51),可以分别由单层形成,也可以由多层形成。
第二电介质层(52)及第一电介质层(51),优选分别由含有从Si、Zn、Al、Ta、Ti、Co、Zr、Pb、Ag、Zn、Sn、Ca、Ce、V、Cu、Fe、Mg等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氟化物或其复合物形成。而且第二电介质层(52)及第一电介质层(51)各自的消光系数K,优选处于0.1以下。
第二电介质层(52)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例如优选为20~150nm左右。第一电介质层(51)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例如优选为20~200nm左右。通过在此范围内选择两个电介质层(52)、(51)的厚度,能够调整反射。
采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或者聚碳酸酯等透光性片材,在第一电介质层(51)上形成透光层(7)。
作为透光层(7)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应当满足光学上透明、在所使用的激光光线波长区域内的光学吸收和反射少、双折射率小等条件,因此从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和电子射线固化性材料中选择。
具体讲,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优选由紫外线(电子射线)固化性化合物或其聚合物用组合物构成。作为这种材料可以举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环氧丙烯酸酯、以及分子中含有或者向其中导入了尿烷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双键、二烯丙基苯二甲酸酯等烯丙基系双键、马来酸衍生物等不饱和双键等经过紫外线照射而交联或聚合的基团的单体、低聚物及聚合物等。这些化合物优选多官能团的,特别优选三官能团以上的,可以使用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并用。而且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单官能团的。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单体适宜使用分子量低于2000的化合物,而且作为低聚物适宜使用分子量为2000~10000的化合物。作为这些单体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作为特别优选的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环氧乙烷加成的(甲基)丙烯酸酯等。此外作为紫外线固化性低聚物,可以举出低酯基丙烯酸酯或尿烷弹性体的丙烯酸改性物等。
紫外线(电子射线)固化性材料也可以含有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在使用电子射线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的情况下并不特别需要,而在使用紫外线的情况下才变得必要。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从从苯乙酮系、二苯乙醇酮系、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等通常的光聚合引发剂中选择。光聚合引发剂中,作为光自由基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DAROCURE1173、IRGACURE651、IRGACURE184、IRGACURE 907(均为汽巴特殊化学品公司出品)。光聚合引发剂含量,例如相对于上述紫外线(电子射线)固化性成分占0.5~5重量%左右。
另外,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材料,也可以适当使用含有环氧化合物和光致阳离子聚合性催化剂的组合物。作为环氧化合物,优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特别优选分子内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作为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优选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双(3,4-环氧环己基)己二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3,4-环氧)环己烷-偏-二烷、双(2,3-环氧环戊基)醚、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等中的一种以上物质。对于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可以得到良好的固化性来看,环氧当量优选为60~300,特别优选为100~200。
光致阳离子聚合性催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任何产品而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一种以上的金属氟硼酸盐及三氟化硼络合物、双(全氟烷基磺酰基)甲烷金属盐、芳基二偶氮化合物、6A族元素的芳香族盐、5A族元素的芳香族盐、3A~5A族元素的二羰基螯合物、噻喃盐、具有MF6阴离子(其中M是P、As或Sb)的6A族元素、三芳基锍络盐、芳香族碘络盐、芳香族锍络盐等,特别优选使用多芳基锍络盐、含卤络离子的芳香族锍盐或碘盐、3A族元素、5A族元素及6A族元素的芳香族盐中一种以上物质。光致阳离子聚合性催化剂含量,例如相对于所述的紫外线固化性成分为0.5~5重量%左右。
作为这种透光层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优选具有1000~10000厘泊粘度(25℃)的。
形成透光层(7)时,采用旋涂法在第一电介质层(51)上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的方式进行即可。对涂布后的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即可。此时的紫外线照射也可以分数次进行。而且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的涂布操作也可以分数次进行,在各涂布操作后进行紫外线照射也可以。分数次进行紫外线照射使树脂分阶段固化的情况下,可以减小一次性地作用在盘上的因固化收缩而产生的应力,使最终作用在光盘上的应力减小。其结果,即使在透光层(7)的厚度像上述那样厚,也能制成机械特性优良的盘,因而优选。
或者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透光性树脂片材形成透光层。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电介质层(51)上涂布与透光层用同样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形成未固化的树脂材料层。在未固化的树脂材料层上,放置作为透光层(7)的透光性片材,然后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使树脂材料层固化,这样将透光性片材粘着、制成透光层(7)。作为这种树脂材料层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材料,优选具有3~500厘泊粘度(25℃)的。树脂材料层的涂布采用旋涂法进行即可。树脂材料层的厚度,例如固化性后处于1~50微米左右即可。
可以使用例如具有从30~150微米中选出的所需厚度的聚碳酸酯片材作为透光性片材。关于透光层(7)的形成,更具体讲,在真空中(0.1大气压以下),将具有所需厚度的聚碳酸酯片材放置在未固化的树脂材料层上,然后恢复到大气压气氛下,通过照射紫外线使树脂材料层固化。
在透光层(7)上涂布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的硬涂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电子射线、可见光等活性能量射线使组合物固化,形成硬涂层(8)。下面,对硬涂剂组合物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是所述(A)以外的物质,是硬涂剂组合物中的主要的固化性成分,其形成固化后得到的硬涂层的基体。关于固化性化合物(B),只要是具有选自(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以及巯基中的至少一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为了作为硬涂剂获得充分的硬度,优选含有在1个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优选3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多官能团单体或低聚物。
这样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中,作为具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尿烷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酯基丙烯酸酯等,具体可以举出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的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丙烯酸基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但是不一定限于这些化合物。
而且作为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季戊四醇二乙烯基醚、1,6-己二醇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乙烯基醚、环氧乙烷改性氢醌二乙烯基醚、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乙烯基醚、季戊四醇三乙烯基醚、二季戊四醇六乙烯基醚、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烯基醚等,但是不一定限于这些化合物。
而且作为具有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双(硫代乙醇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硫代乙醇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硫代乙醇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等,但是不一定限于这些化合物。
作为硬涂剂组合物中含有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既可以仅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为了对硬涂层表面赋予疏水性和/或润滑性而使用的。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含有含氟链段和含羟基链段的共聚物。
含氟链段是由下面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或由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和不含羟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形成。通过该含氟链段对硬涂层表面赋予疏水·疏油性和/或润滑性。
CH2=CR1COOR2Rf … (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CpH2P-,-C(CpH2P+1)H-,-CH2C(CpH2P+1)H-,或-CH2CH2O-Rf表示-CnF2n+1,-(CF2)nH,-(CF2)pOCnH2nCiF2i+1,-(CF2)pOCmH2mCiF2iH,-N(CpH2p+1)COCnF2n+1,或-N(CpH2p+1)SO2CnF2n+1其中,p为1~10、n为1~16、m为0~10、i为0~16的整数。
作为可用通式(1)表示的含氟单体,具体可以举出例如CF3(CF2)7CH2CH2OCOCH=CH2,CF3CH2OCOCH=CH2,CF3(CF2)4CH2CH2OCOC(CH3)=CH2,C7F15CON(C2H5)CH2OCOC(CH3)=CH2,CF3(CF2)7SO2N(CH3)CH2CH2OCOCH=CH2,C2F5SO2N(C3H7)CH2CH2OCOC(CH3)=CH2,(CF3)2CF(CF2)6(CH2)3OCOCH=CH2,(CF3)2CF(CF2)10(CH2)3OCOC(CH3)=CH2,CF3(CF2)4CH(CH3)OCOC(CH3)=CH2,CF3CH2OCH2CH2OCOCH=CH2,C2F5(CH2CH2O)2CH2OCOC=CH2,(CF3)2CFO(CH2)5OCOCH=CH2,CF3(CF2)4OCH2CH2OCOC(CH3)=CH2,C2F5CON(C2H5)CH2OCOCH=CH2,CF3(CF2)2CON(CH3)CH(CH3)CH2OCOCH=CH2,H(CF2)6C(C2H5)OCOC(CH3)=CH2,H(CF2)8CH2OCOCH=CH2,H(CF2)4CH2OCOCH=CH2,H(CF2)6CH2OCOC(CH3)=CH2,CF3(CF2)7SO2N(CH3)CH2CH2OCOC(CH3)=CH2,CF3(CF2)7SO2N(CH3)(CH2)10OCOCH=CH2,C2F5SO2N(C2H5)CH2CH2OCOC(CH3)=CH2,CF3(CF2)7SO2N(CH3)(CH2)4OCOCH=CH2,C2F5SO2N(C2H5)C(C2H5)HCH2OCOCH=CH2等。这些单体中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不含羟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具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等。这些单体中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
另一方面,含羟基链段带来与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的聚合物相溶的效果。含羟基链段由含羟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形成即可。作为含羟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丁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2-乙基己基氧)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基氧基丙酯等。这些单体中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
关于含氟嵌段聚合物(A)的合成,使用聚过氧化物或聚偶氮化合物,利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分2个工序进行通常的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的方法实施即可。
含氟嵌段聚合物(A)中的含氟链段(f)和含羟基链段(h)的重量比例(f/h)优选10/90~90/10,更优选20/80~80/20。当含氟链段(f)的比例超过90重量%时,硬涂剂的相溶性变差,并且与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的缠结效果变弱、耐久性变差。另一方面,当含氟链段(f)的比例小于10重量%时,疏水性和疏油性变得不充分,不能充分地发挥氟的作用。
此外,含氟嵌段聚合物(A)为了提高向硬涂层的固定化,优选在含羟基链段中通过尿烷键被导入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如果导入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则由于使硬涂剂固化时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在含氟嵌段共聚物(A)之间或含氟嵌段共聚物(A)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发生交联反应,进一步提高向硬涂层中的固定化。其结果,可以获得在各种保存条件下和使用条件下具有非常优异的防污性和润滑性的介质。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
含氟嵌段聚合物(A)优选使含羟基链段和分子中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双键和1个异氰酸酯基的单体反应,从而通过来自于所述羟基和所述异氰酸酯基的尿烷键,乙烯性不饱和双键被导入了的含氟嵌段聚合物。这样,导入了活性能量射线双键的含氟嵌段聚合物(A)可以抑制硬涂剂组合物液体的增粘。
作为这些单体,可以举出例如异氰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异氰酸酯等。
含氟嵌段聚合物(A)的分子量从向硬涂层中的固定化效果等观点考率,优选5000~100000。当分子量小于5000时,如果不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双键,则不容易获得固定化效果。当分子量超过100000时,在硬涂液中的溶解性变差,或者涂布之后不容易向表面移动。
作为含氟嵌段聚合物(A)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MODIPER-F200、F600、F2020、F3035(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等,优选在这些产品中导入了(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的含氟嵌段聚合物,通过尿烷键导入了(甲基)丙烯酰基的氟嵌段聚合物也优选。
作为硬涂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含氟嵌段聚合物(A),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所述硬涂剂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中的100重量份不挥发成分,优选含有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0.5重量份以上和5重量份以下的含氟嵌段共聚物(A)。含氟嵌段共聚物(A)含量一旦超过10重量份,虽然润滑性提高但是硬涂层的硬度却容易降低,另一方面当低于0.1重量份时,润滑性的提高效果弱。这里所述的不挥发成分,是指固化后残留在硬涂层中的成分,除了含氟嵌段共聚物(A)及固化性化合物(B)以外,还可以含有后述的无机微粒(C)、光聚合引发剂、各种添加剂等任意成分。
所述硬涂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无机微粒(C)。无机微粒(C)的平均粒径,为了确保硬涂层的透明性起见,处于100nm以下,优选20nm以下,但是从胶体溶液制造上的限制来看,优选处于5nm以上。
无机微粒(C)例如是金属(或半金属)氧化物微粒或金属(或半金属)硫化物的微粒。作为无机微粒的金属或半金属,例如可以举出Si、Ti、Al、Zn、Zr、In、Sn、Sb等。而且除氧化物、硫化物以外,还可以使用Se化物、Te化物、氮化物、碳化物。作为无机微粒,例如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微粒,优选二氧化硅微粒。事先将这些无机微粒添加在硬涂剂组合物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硬涂层的耐磨性。
上述二氧化硅微粒中,优选采用经过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进行了表面修饰的。这种反应性二氧化硅微粒,在为使硬涂剂固化而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时,产生交联反应,在聚合物基体中被固定。作为这种反应性二氧化硅微粒有特开平9-100111号公报中记载的反应性二氧化硅微粒,优选在本发明中使用。
在使用无机微粒(C)的情况下,所述硬涂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固化性化合物(B),优选含有5重量份以上、500重量份以下无机微粒(C),更优选含有20重量份以上、200重量份以下无机微粒(C)。无机微粒(C)含量一旦超过500重量份,硬涂层的膜强度就容易减弱,另一方面当低于5重量份的情况下,添加无机微粒(C)产生的硬涂层耐磨性提高的效果小。
本发明的硬涂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当采用电子射线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的情况下虽然不特别需要,但是在采用紫外线的情况下却是必须的。光聚合引发剂从苯乙酮系、二苯乙醇酮系、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等通常的物质中选择即可。光聚合引发剂中,作为光自由基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DAROCURE1173、IRGACURE651、IRGACURE184、IRGACURE 907(均为汽巴特殊化学品公司出品)。光聚合引发剂含量,例如在硬涂剂组合物中,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和为0.5~5重量%左右。
而且在本发明的硬涂剂组合物中,必要时还可以含有非聚合性稀释溶剂、有机填料、阻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消泡剂、流平剂等。
在本发明中,在透光层(7)上涂布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硬涂层,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形成硬涂层(8)。
涂布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旋涂法、浸涂法、凹版印刷法等各种涂布方法。或者在使用透光性片材作为透光层(7)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先采用与上述同样方法在长的透光性片材原料上形成硬涂层(8),将此原料冲压成盘状后,像上述那样放置在未固化的树脂材料层上使树脂材料层固化的方法。
在上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非反应性稀释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涂布上述硬涂剂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硬涂层后,利用加热干燥除去非反应性有机溶剂,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未固化层固化,制成硬涂层(8)。通过用稀释用有机溶剂涂布硬涂剂组合物后,加热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含氟嵌段共聚物(A)容易更多地集中在靠近未固化的硬涂层的表面附近,含氟嵌段共聚物在固化后的硬涂层(8)的表面附近存在的更多,因而容易获得润滑性提高的更大的效果。作为此时加热干燥的温度,例如优选40℃以上、100℃以下。加热干燥时间例如为30秒钟以上、8分钟以下,优选1分钟以上、5分钟以下,更优选3分钟以上、5分钟以下。作为非反应性稀释用有机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酸丁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等。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虽然在紫外线、电子射线、可见光等活性能量射线中适当选择使用即可,但是优选紫外线或电子射线。固化后硬涂层(8)的膜厚为0.5~5微米左右。
综上所述,能够以膜体侧表面是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形式得到图2所示的相变型光记录光盘。
2.以支持基体侧表面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其次说明以支持基体侧表面作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
图3是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其他层结构一例的断面示意图。图3所示的光盘是在透光性支持基体(20)的一面上具有信息记录层(4),在信息记录层(4)上有保护层(6),在支持基体(20)的另一面上有透光性硬涂层(8)。硬涂层(8)被定作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记录或再生用的激光光束通过硬涂层(8)和支持基体(20)入射到记录层(4)上。
图4是表示本发明光盘其他层结构一例的断面示意图。图4所示的光记录盘,在透光性支持基体(20)的一面上有有机色素层(4)、在色素层(4)上的反射层(3)、和借助于保护和粘着层(61)粘合在反应层(3)上的支持基体(31),在支持基体(20)的另一面上有透光性硬涂层(8),以硬涂层(8)作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本例中由色素层(4)和反射层(3)构成信息记录层。这种光盘形式有追记型的DVD-R。
除了图4所示的追记型DVD-R以外,再生专用型的DVD-ROM、可重写型的DVD-RAM、DVD-RW等各种光盘已经商品化。作为再生专用型的DVD,有DVD-Video和DVD-ROM等,这些光盘中在透光性支持基体形成时,形成被称为记录了信息信号的凹坑的凹凸,在其上形成Al等金属反射层,进而形成保护层。借助于粘着剂将其他支持基体粘合在保护层上,制成最终的光盘。在可重写型DVD的情况下,与就上述“1.的相变型记录介质”所做的说明同样构成信息记录层即可。
可以使用透光性基板作为支持基体(20)。透光性支持基体(20),过去虽然是采用将聚碳酸酯注塑成形的方式,在其表面上形成例如预制凹坑和预制纹道等各种信息,但是使用的材料并不限于此,优选采用聚烯烃系树脂等树脂等。或者也可以采用2P法在平板玻璃上形成预制凹坑和预制纹道的方式得到。
用旋涂法在支持基体(20)上涂布溶解在溶剂中的有机色素,干燥后形成目的膜厚的有机色素层(4)。作为有机色素,可以从各种花菁苷色素、偶氮色素和酞菁色素中选择。色素层的形成方法,除旋涂法以外,还可以使用喷射法、丝网印刷法以及蒸镀法等,形成的膜厚可以根据使用的色素适当选择。
采用旋涂法的情况下,将色素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制成有机色素溶液使用,作为溶剂选择使用能够充分溶解色素而且对透过性基板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溶剂。浓度优选处于0.01~10重量%左右。
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八氟戊醇、烯丙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四氟丙醇等醇类,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二甲基环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环族烃类溶剂,甲苯、二甲苯、苯等芳香族烃类溶剂,四氯化碳、氯仿、四氯乙烷、二溴乙烷等卤代烃类溶剂,二乙基醚、二丁基醚、二异丙基醚、二烷等醚类溶剂,3-羟基-3-甲基-2-丁酮等酮类溶剂,乙酸乙酯、乳酸甲酯等酯类溶剂,以及水等。这些溶剂中,可以使用不腐蚀基板材料的。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有机色素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10~300nm左右,特别优选60~250nm左右。
在有机色素层(4)上设置反射层(3)。作为反射层的材料,使用再生光线波长下反射率足够高的,例如单独或者以合金形式使用Au、Ag、Cu、Al、Ni、Pd、Cr、Pt等元素。而且除了上述的以外,还可以含有下述物质。例如可以举出Mg、Se、Hf、V、Nb、Ru、W、Mn、Re、Fe、Co、Rh、Ir、Zn、Cd、Ga、In、Si、Ge、Te、Pb、Po、Sn、Bi等金属或半金属。
反射层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等,但是并不限于这些方法。而且为了提高反射率和改善记录特性,也可以在基板之上和反射层之下设置公知的无机系或有机系中间层、粘着层。反射层的膜厚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10~300nm左右,更优选80~200nm左右。
通常借助于保护和粘着层(61)将支持基体(21)粘合在反射层(3)上。支持基体(21)使用与上述支持基体(20)同样的基体。作为粘着层(61)的材料,只要是能够将两个基体(21)与(20)粘着起来,保护反射层以免受外力影响的就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作为有机物质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而且作为无机物质,可以举出SiO2、SiN4、MgF2、SnO2等。通过将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溶解在适当溶剂中,涂布涂布液后,干燥,能够形成。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能够按照直接或者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制成涂布液后涂布此涂布液,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的方式形成。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尿烷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树脂。这些材料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还可以使用不止一层而是多层膜。
作为保护和粘着层(61)的形成方法,与记录层同样可以采用旋涂法和浇注法等涂布方法,以及溅射法和化学蒸镀法等方法。
而且粘合用的粘着剂,可以使用热熔型粘着剂、紫外线固化型粘着剂、热固化型粘着剂、粘着型粘着剂等;作为其各自的涂布方法,例如可以举出辊涂法、丝网印刷法、旋涂法等,在DVD-R的情况下从操作性和生产性、盘特性等综合性能考虑,使用紫外线固化性粘着剂,以及丝网印刷法和旋涂法。
另一方面,在支持基体(21)的另一面上形成透光性硬涂层(8)。硬涂层(8)的材料及形成,与“1.”中所述的相同。硬涂层(8)作为记录/再生光束入射侧。作为记录/再生光束,可以使用650或660nm波长的激光光束。而且可以使用蓝色激光光束。
综上所述,可以以支持基体侧表面作为记录/再生入射侧表面的光信息介质形式得到图4所示的DVD-R。
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带有搅拌机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氟代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产品名MODIPER-F600、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20重量份和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80重量份,缓慢搅拌。
当氟代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溶解后,加入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2-isocyanate ethyl methacrylate)4.6重量份、氢醌0.003重量份、以及辛酸锡0.004重量份,边搅拌边升温至75℃。持续发应6小时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了固形成分23重量%的溶液(共聚物1)。
将得到的溶液涂布在脱模纸上并减压干燥使之薄膜化,对获得的产品,用红外分光分析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反应前的含氟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中看到的352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引起的峰消失,反而出现了3390cm-1处的N-H伸缩振动引起的峰。此外,未能确认由NCO基的相邻双键伸缩振动引起的2270cm-1处的峰。
在所得的溶液中添加少量的苯甲酰基过氧化物等有机过氧化物并加热至70℃,结果溶液全体成为凝胶状的固形物。由以上可知,氟代丙烯酸嵌段共聚物的羟基和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的异氰酸酯基发生反应形成尿烷键(urethane linkage),能够自由基聚合交联的甲基丙烯酸酯基被导入到氟代丙烯酸嵌段共聚物的侧链上。
按如下方法制造图2所示层结构的光记录盘样品。
在形成了信息记录用凹槽(groove)的盘状支持基体(20)(聚碳酸酯制,直径120mm,厚度1.1mm)的凹槽形成面上,利用溅射法形成了由Al98Pd1Cu1(原子比)组成的厚度100nm的反射层(3)。所述的凹槽深度设定为用波长λ=405nm的光程表示为λ/6。凹槽记录方式中的记录轨道间距为0.32微米。
然后,使用Al2O3靶,利用溅射法在反射层(3)的表面上形成了厚度20nm的第二电介质层(52)。采用由相变材料形成,由合金靶和溅射法,在第二电介质层(52)表面上形成了厚度12nm的记录层(4)。记录层(4)的组成(原子比)为Sb74Te18(Ge7In1)。采用ZnS(80摩尔%)-SiO2(20摩尔%)靶,利用溅射法,在记录层(4)的表面上形成了厚度130nm的第一电介质层(51)。
接着,利用旋涂法在第一电介质层(51)表面上涂布下记组成的自由基聚合性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在空气气氛下使用高压汞灯(160W/cm),与灯的距离设为11厘米,以累计光量为3J/cm2照射紫外线,按照使固化后的厚度达到98微米的方式形成了透光层(7)。
(透光层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的组成)尿烷丙烯酸酯低聚物(三菱Rayon(株)制,Diabeam UK6035)50重量份三聚异氰酸EO改性的三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Aronix M315)10重量份三聚异氰酸EO改性的二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Aronix M215)5重量份四氢糠基丙烯酸酯 2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3重量份然后利用旋涂法在透光层(7)上涂布以下组成的紫外线/电子射线固化性硬涂剂制成覆膜,在大气中60℃下加热3分钟来除去覆膜内部的稀释溶剂,然后在氮气气流下照射电子射线使硬涂层(8)固化。使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Min-EB(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将电子射线加速电压设定为50kV、将照射射线量设定为100kGy。照射气氛的氧浓度为80ppm。固化后的硬涂层(8)的厚度为2微米。
(硬涂剂的组成)反应性基修饰胶体氧化硅 100重量份(分散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不挥发成分40重量%)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48重量份丙烯酸四氢糠酯 12重量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40重量份(非反应性稀释溶剂)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13重量份按照以上方式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在形成硬涂层(8)时,在所述硬涂剂中加入3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并代替电子射线照射而在下记条件下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之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制作了盘样品。
类型高压汞灯(160W/cm)、累计光量为3J/cm2,与灯的距离为11cm。
除了用3重量份MODIPER-F600(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不挥发成分100%)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用0.5重量份含氟类非交联型表面活性剂FLUORAD FC-4430(住友3M制)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用3重量份含氟类交联型表面活性剂M-1820(Daikin ChemicalsSales Corporation制)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用0.5重量份氟类非交联型表面活性剂FLUORAD FC-4430(住友3M制)和2重量份氟类交联型表面活性剂Viscoat 8F(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制)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用10重量份氟类非交联型表面活性剂FLUORAD FC-4430(住友3M制)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除了用10重量份含氟类交联型表面活性剂M-1820(Daikin ChemicalsSales Corporation制)来代替硬涂剂组成中的所述含氟嵌段共聚物1的13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作了盘样品。
就实施例1~3和比较例1~5中制作的盘样品进行了以下所示的性能试验。
(防污性及其耐久性的评价)测定了各盘样品硬涂层表面的接触角。以纯水作为测定液用协和表面科学(株)制造的接触角测定仪FACE CONTACT-ANGLEMETER测定了静止接触角。测定环境为,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首先,测定了初期接触角(a)。
然后作为防污耐久性评价,测定了高温保存后的接触角(b)、擦拭溶剂后的接触角(c)、以及高温保存后的擦拭溶剂后的接触角(d)。
关于高温保存后的接触角(b),是将各盘样品在80℃(干燥环境下)保存500小时后,在与上述同样条件下测定了接触角。
关于擦拭溶剂后的接触角(c),在无纺布(旭化成工业(株)制造,Bemcot Lint-Free CT-8)中浸透丙酮,将其以1000克/平方厘米载荷压在各盘样品的硬涂层表面上,往返滑动100次后,在与上述同样条件下测定了接触角。
关于高温保存后的擦拭溶剂后的接触角(d),将各盘样品在80℃(干燥环境下)保存100小时后,在与上述同样条件下用丙酮溶剂擦拭,然后在与上述同样条件下测定了接触角。
另外,在上述擦拭丙酮溶剂时,对于盘样品表面由于与无纺布的摩擦而带电的盘样品,充分除电之后测定了接触角。
(硬度评价)按照JIS K5400测定了各盘样品的硬涂层表面的铅笔硬度。
以上测定结果示于表1之中。
从表1表明,实施例1~3的盘样品,不但都能保持硬涂层表面的硬度,而且防污性和其耐久性均优良。特别是实施例2的盘样品即使在擦拭溶剂丙酮等苛刻的试验之后其表面耐久性也优良。此外,实施例1的盘样品即使高温保存后擦拭溶剂丙酮等苛刻的试验之后其表面耐久性也优良。
比较例1~5的盘样品其初期防污性均差。因此没有进行了耐久试验(b)、(c)、(d)。由于在比较例4和5中使用了大量的氟类表面活性剂,因此硬涂层表面的硬度下降。
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在相变型光盘上赋予硬涂层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记录层不仅适用于相变型的光盘,而且也能适用于再生专用型光盘和追记型光盘。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在光盘上,而且还能在其他各种物体上赋予硬涂层。因此,上述的实施例全部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对于解释并无限定作用。不仅如此,属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全部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信息介质,是在支持基体上具有至少包括记录层或反射层并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膜体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的支持基体侧表面及所述的膜体侧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由包含下述的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硬涂层所形成,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含有含氟链段和含羟基链段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在含羟基链段上导入了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在含羟基链段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通过尿烷键被导入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含氟嵌段共聚物(A)是在含羟基的链段上,分子中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双键和1个异氰酸酯基的单体通过来自于所述羟基和所述异氰酸酯基的尿烷键被导入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含有0.1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的含氟嵌段共聚物(A)。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无机微粒(C)。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金属或半金属氧化物的微粒或金属或半金属硫化物的微粒。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无机微粒(C)是二氧化硅微粒。
10.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经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进行表面修饰过的微粒。
11.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含有5重量份以上、500重量份以下的无机微粒(C)。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所述支持基体侧表面及所述膜体侧表面中的成为光入射侧的表面,由所述硬涂层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光信息介质,其中在支持基体上具有信息记录层和形成在信息记录层上的透光层,在透光层上具有所述硬涂层。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及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是在支持基体(20)上具有至少包括记录层(4)或反射层并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膜体的光信息介质,支持基体(20)侧表面及上述膜体侧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由包含下述的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硬涂层(8)所形成,其中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含氟嵌段共聚物(A)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B)。
文档编号C08F287/00GK1871645SQ200480031348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伊藤秀毅, 田中和志, 林田直树 申请人:Td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