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67154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相增粘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 增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化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即聚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工业原料,平均分子量在19000-22000左右的聚酯可以制作民有纺织品和薄膜。高分子量 (24000-39000)的聚酯则被用于制造工业涤纶、涤纶增强塑料以及吹制聚酯瓶 等。而固相聚合增粘是制造高粘度、低羧基含量聚酯的重要方法。它是将特性 粘度为0.60-0.70的聚酯切片,在高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到200-240 °C,从而使切片的特性粘度提高到0. 9-1. 2的过程。采用固相縮聚增粘方法生产高粘聚酯的装置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真空转鼓 式的间歇装置,由可转动的筒体和加热夹套构成,筒体上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及 加热介质和抽真空的进出口。这种装置的缺点是间歇式操作,批量小,批与批 的质量不均匀,传热系数较低,装料系数只有50%左右,大型真空转鼓装置的真 空系统要求抽真空能力非常大,因而难以在大工业上应用;另外一种是真空转 筒式的的连续装置,目前虽然也有工业化的应用,但该装置依然存在装系数低 (一般只有20-30%),设备体积庞大,造价高,此外,由于聚合物在设备内回 混时间长,还会增加分子量分布的分散性。上述两种縮聚装置,其装置容量均较大,不太适合实验室作小样机使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料系数高,装置容量在200L左右的小 型固相增粘装置,供工厂实验室或科研单位进行试样或研究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小型固相增粘装置的使用方法。为达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固相增粘装置, 包括筒体、筒体上的进出料口和加热夹套,在筒体内设置两个搅拌轴,搅拌轴 上安装搅拌桨叶,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由传动轴所带动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该系统带动搅拌轴运转,筒体上连接有抽真空口和(或)氮气进口,夹套上连 接联苯进出口。所述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为平面状,靠近进料品的搅拌桨叶呈推进 式,中部与轴垂直,靠近出料口的桨叶呈反推式。 所述装置容量控制在200士50L。为达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备运转前,联苯进入设备夹套内,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聚酯切片通过加料口进入设备内,设备开 始运转。在此过程中,电机驱动搅拌桨叶使切片在筒体内均匀搅动,切片均匀 受热。当温度到达一定值时,切片开始进行縮聚反应,并伴有低分子物排出。将含氧量小于5ppm、露点小于-65'C的高纯度氮气从氮气进口充入设备内, 使其由下往上穿过切片,从而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物质随氮气一起从加 料口或真空排气口排出。完成上述过程后, 一个完整的增粘过程即告完成。当需要增加产量时可采取增加筒体容积及电机功率、搅拌桨叶直径的方法 进行;也可以并接一个相同的装置,将两个或多个同类装置的进料口与出料口 串联在一起即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设备结构紧凑,造价低廉;2、 设备装料系数高,可达65%以上;3、 适用于工厂技术开发或科研院科学研究;4、 经过改装后可以对装置的容量进行提高;5、 聚合物在反应器内呈动态塞式流动,温度分布均匀,产品质量均匀稳定;6、 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较高。


图l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其具体结构表述为筒体10上有 一加热用夹套6,夹套6上连接联苯口 5和11及氮气进口 4,筒体上连接进料 口13、出料口8、抽真空口12及取样口7,筒体内安装两根搅拌轴16,搅拌轴 16上安装有搅拌桨叶17,筒体的两端安装有由传动轴1所带动的行星齿轮传动 系统15并与搅拌轴16相连接,搅拌轴的两端固定隔热板9以使筒内的物料与 外界隔绝,筒体10的两端用法兰2固定封闭。为保证筒内的高真空度,在行星 齿轮系统的安装空间带可连接一个抽真空支管14,整个筒体安装在支座3上。 本装置一般采用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使用。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设备运转前,联苯通过联苯口5进入设备夹套6 内,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230-280°C)。然后聚酯切片通过加料口 13进 入设备内,设备开始运转。在此过程中,电机驱动传动轴1并通过行星齿轮传 动系统15带动搅拌轴16的搅拌桨叶17使切片在筒体10内均匀搅动,切片均 匀受热。当温度到达一定值(一般为22(TC)时,切片开始进行縮聚反应,并伴 有低分子物排出。将含氧量小于5ppm、露点小于-65°C的高纯度氮气从氮气进口 4充入设备内, 使其由下往上穿过切片,从而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物质随氮气一起从加 料口 13或真空排气口排出。此时,符合要求的高粘切片也连续或间歇从出料口 8排往指定装置或打包。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1、 独立的联苯循环加热系统,控温更稳定;2、 独立的循环水循环系统,不需要外接水源;3、 配合独特的铸带头设计,试验、洗釜不堵料;4、 材质采用不锈钢,使用寿命长,维修周期大大增加。
权利要求
1. 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10上有一加热用夹套,夹套6上连接联苯口5和11及氮气进口4,筒体上连接进料口13、出料口8、抽真空口12及取样口7,筒体内安装两根搅拌轴16,搅拌轴16上安装有搅拌桨叶17,筒体的两端安装有由传动轴1所带动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15并与搅拌轴16相连接,搅拌轴的两端固定隔热板9以使筒内的物料与外界隔绝,筒体10的两端用法兰2固定封闭;为保证筒内的高真空度,在行星齿轮系统的安装空间带可连接一个抽真空支管14,整个筒体安装在支座3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容量为200 士50L。
3、 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增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备运转 前,联苯通过联苯口 5进入设备夹套6内,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230-280 °C);然后聚酯切片通过加料口 13进入设备内,设备开始运转;在此过程中, 电机驱动传动轴1并通过行星齿轮传动系统15带动搅拌轴16的搅拌桨叶17使 切片在筒体10内均匀搅动,切片均匀受热;当温度到达一定值(一般为220°C) 时,切片开始进行縮聚反应,并伴有低分子物排出;将含氧量小于5ppm、露点 小于-65"C的高纯度氮气从氮气进口4充入设备内,使其由下往上穿过切片,从 而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物质随氮气一起从加料口 13或真空排气口排出; 此时,符合要求的高粘切片也连续或间歇从出料口 8排往指定装置或打包。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适合实验室用小型固相增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上的进出料口和加热夹套、两个搅拌轴及其搅拌桨叶、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及筒体与夹套上连接的抽真空口、氮气进口、联苯进出口。设备运转前,联苯进入设备夹套内,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聚酯切片通过加料口进入设备内,设备开始运转。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紧凑,造价低廉,设备装料系数可达65%以上,适用于工厂技术开发或科研院科学研究使用。
文档编号C08G63/00GK101274981SQ20081002481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7日
发明者萍 王, 闵蒋华 申请人:张家港保税区万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