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99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良好特性的透明导电膜 改良结构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图1为显示一已知触控面板100设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 100包括相向设置的一上电极基板102及一下电极基板104,上电极基板102 包括一透明基板110,形成于透明基板110上的一 ITO导电膜112及信号传输 线114,下电极基板104包括一透明基板120,形成于透明基板120上的一ITO 导电膜122及信号传输线124,上电极基板102及下电极基板104可通过一粘 胶AH接合。
如图1的设计,ITO导电膜112、 122是通过真空工艺分别成膜在透明基 板IIO、 120上,故工艺稳定且导电系数高,然而,在表面电阻率为500 ohm 的临界条件下,所述设计的画线次数无法超过5万次,故使用寿命受限,另 外,ITO导电膜112、 122的折射率高,且其表面容易反射光线而呈偏黄色,偏 黄色的ITO导电膜112、 122容易导致显示影像的色调产生变化,再者,因为 ITO导电膜112、 122的可挠性偏低,当弯曲时容易产生龟裂导致电阻值提高。
图2为显示另一已知触控面板200设计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 板200包括相向设置的一上电极基板202及一下电极基板204,上电极基板 202包括一透明基板210,形成于透明基板210上的一高分子导电膜212及信 号传输线214,下电极基板204包括一透明基板220,形成于透明基板220上 的一 ITO导电膜222及信号传输线224,上电极基板202及下电极基板204
4可通过一粘胶AH接合。如图2的设计,形成于透明基板210上的高分子导 电膜212具有较佳的可挠性,不会呈偏黄色而使影像色调产生变化,且因采 用常压涂布工艺,成本比图1所示的已知设计低;然而,高分子导电膜212 具有先天上导电性不佳,且表面接触阻抗过高的缺陷,应用在触控面板产品 上会产生画线信号漂移及可靠度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能避免上述已知设计的种种问题。
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计,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彼此对向设置的一第一电 极基板及一第二电极基板,第一 电极基板及第二电极基板通过一粘胶接合且维 持一间隙。第一电极基板及第二电极基板的至少其一具有一复合透明导电层, 且所述复合透明导电层包括彼此贴覆的一高分子导电膜及一非高分子导电膜。
于一实施例中,高分子导电膜包括PEDOT/PSS导电聚合物、不饱和共轭 导电高分子材料、含硫导电高分子材料、或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
于一实施例中,高分子导电膜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且复合式 高分子导电材料为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 PEDOT/PSS导电聚合物、掺杂无机 导电材料的一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含硫导电 高分子材料、或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
于一实施例中,高分子导电膜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复合式高 分子导电材料为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 PED0T/PSS导电聚合物、掺杂含碳化合 物的一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含硫导电高分子材 料、或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且含碳化合物例如可为碳 纳米管(carbonnanotube; CNT)、石墨、碳纤维或竹碳。
于一实施例中,非高分子导电膜包括金属氧化物材料,例如ITO、 IZO、 GZO、 AZO、或ZnO,且金属氧化物材料可利用例如溅射方式形成在高分子 导电膜上。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计,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彼此对向设置的一第一 及一第二透明基板、 一第一及一第二信号线、 一高分子导电膜、 一第一及一
第二非高分子导电膜及多个绝缘间隔物(spacer)。第一信号线及第一高分子导 电膜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且第一非高分子导电膜形成于高分子导电膜上。 第二信号线及第二非高分子导电膜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且绝缘间隔物设置 于第一及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因为提供触控面板触控区域的导电层为一 复合透明导电层,且所述复合透明导电层包括彼此贴覆的一高分子导电膜及 一金属导电膜,如此一方面非高分子导电膜可改善高分子导电膜先天上导电 性不佳与表面接触阻抗过高的缺陷,避免产生线性漂移现象,另一方面高分 子导电膜可提供较佳的可挠性,即便非高分子导电膜因多次画线龟裂甚至弯 曲而破裂,仍能维持导电特性而提高触控面板触控区域的可画线次数。再者, 高分子导电膜通常具有天然微蓝色的颜色而可改善触控面板白光偏黄的光学 颜色,故可提供良好的显示色调。


图1为显示一已知触控面板设计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另一已知触控面板设计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设计示意图。
图4为显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设计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 40 触控面板 12、 42 上电极基板 14、 44 下电极基板 20、 30、 50、 60 透明基板 22、 52、 62 高分子导电膜24、 32、 54、 64非高分子导电膜
26、 36信号传输线
28、 38绝缘层
34 绝缘间隔物
100 触控面板
102 上电极基板
104 下电极基板
110 、 120 透明基板
112、 122 ITO导电膜
114、 124信号传输线
200 触控面板
202 上电极基板
204 下电极基板
210、 220 透明基板
212、 222高分子导电膜
214、 224信号传输线
AH粘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歩 的了解。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 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 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 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 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图3显示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触
控面板10包括彼此相向设置的一上电极基板12及一下电极基板14,上电极 基板12朝下电极基板14方向依序具有一透明基板20, 一高分子导电膜22形 成于透明基板20,且一非高分子导电膜24形成于高分子导电膜22,非高分 子导电膜24于高分子导电膜22上的分布区域至少大致迭合触控面板10的触 控区域, 一信号传输线26形成于高分子导电膜22周缘,且可利用一绝缘层 28包覆信号传输线26。
下电极基板14朝上电极基板12方向依序具有一透明基板30, 一非高分 子导电膜32形成于透明基板30上, 一信号传输线36形成于非高分子导电膜 32周缘,且可利用一绝缘层38包覆信号传输线36。上电极基板12及下电极 基板14可通过一粘胶AH接合,且多个绝缘间隔物(spacer)34设置于非高分 子导电膜32上,以于上电极基板12及下电极基板14接合后维持两者的间隙。 透明基板20、 30的材料例如可为聚碳酸酯(PC)塑胶、聚苯乙烯(PS)塑胶、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胶、玻璃、或者高分子无机混成材料例如将二氧化
硅(Si02)添加于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塑胶材料中。于一实施例
中,高分子导电膜22可包括PEDOT/PSS导电聚合物、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 子材料、含硫导电高分子材料、或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于另一实施例中, 高分子导电膜22可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且所述复合式高分子导电 材料为掺杂无机导电材料(例如一导电金属)的一PEDOT/PSS导电聚合物、掺 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含 硫导电高分子材料、或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于另一 实施例中,高分子导电膜22可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所述复合式高 分子导电材料为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PEDOT/PSS导电聚合物、掺杂含碳化合 物的一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含硫导电高分子材 料、或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且含碳化合物例如可为碳 纳米管(carbonnanotube; CNT)、石墨、碳纤维或竹碳。再者,于一实施例中,非高分子导电膜32可包括金属氧化物材料,例如ITO、 IZO、 GZO、 AZO、 或ZnO,且所述金属氧化物材料可利用例如溅射方式形成在高分子导电膜22 上。另夕卜,于一实施例中'粘胶AH可为一压每女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图4为显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0设计示意图。本实施例的 触控面板40设计与前一实施例类似,差别在于触控面板40的上电极基板42 及下电极基板44均形成一高分子导电膜及一非高分子导电膜。如图4所示, 于上电极基板42中, 一高分子导电膜52形成于透明基板50朝下电极基板44 的一面上,且一非高分子导电膜54以整面覆盖方式形成于高分子导电膜52 上,于下电极基板44中, 一高分子导电膜62形成于透明基板60上,且一非 高分子导电膜64以整面覆盖方式形成于高分子导电膜62上。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因为提供触控面板触控区域的导电层为一 复合透明导电层,且所述复合透明导电层包括彼此贴覆的一高分子导电膜及 一非高分子导电膜,如此一方面非高分子导电膜可改善高分子导电膜先天上 导电性不佳与表面接触阻抗过高的缺陷,避免产生线性漂移现象,另一方面 高分子导电膜可提供较佳的可挠性,即便非高分子导电膜因多次画线龟裂甚 至弯曲而破裂,仍能维持导电特性而提高触控面板触控区域的可画线次数, 依发明人的实机测试结果,上述各个实施例均能通过十万次画线次数的测试, 甚至可顺利画线超过十三万次都不会产生膜层龟裂或弯曲的现象。再者,高 分子导电膜通常具有天然微蓝色的颜色,而可改善触控面板白光偏黄的光学 颜色,故可提供良好的显示色调。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 所示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 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范围为准。另外,本发 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 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并非用来限制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彼此对向设置的一第一及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高分子导电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非高分子导电膜,形成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导电膜上;一第二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二非高分子导电膜,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及多个绝缘间隔物,设置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第二高分子导电膜,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非高分子导电膜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第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导电 膜包括PEDOT/PSS导电聚合物、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含硫导电高分 子材料、或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
4. 如权利要求1或第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导电 膜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且所述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为掺杂无机 导电材料的一PEDOT/PSS导电聚合物、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不饱和共轭导 电高分子材料、掺杂无机导电材料的一含硫导电高分子材料、或掺杂无机导 电材料的一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导电材料为一 导电金属。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导电膜 包括一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且所述复合式高分子导电材料为掺杂含碳化 合物的一PEDOT/PSS导电聚合物、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不饱和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含硫导电高分子材料、或掺杂含碳化合物的一 含胺导电高分子材料。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化合物为碳纳 米管、石墨、碳纤维或竹碳。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高分子导电膜包括金属氧化物材料。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一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信号线; 一第二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信号线;及 一粘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10. —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彼此对向设置的一第 一电极基板及一第二电极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基板及所述第二电极基板通过 一粘胶接合且维持一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基板及所述第二电极基板的至少其 一具有一复合透明导电层,且所述复合透明导电层包括彼此贴覆的一高分子 导电膜及一非高分子导电膜。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高分子导 电膜与所述第一高分子导电膜的重迭区域至少大致迭合所述触控面板的一触 控区域。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包括彼此对向设置的一第一电极基板及一第二电极基板,第一电极基板及第二电极基板通过一粘胶接合并维持一间隙。第一电极基板或第二电极基板具有一复合透明导电层,且复合透明导电层包括彼此贴覆的一高分子导电膜及一非高分子导电膜,高分子导电膜可提供较佳的可挠性而提高可画线次数,非高分子导电膜可提高导电性并降低表面接触阻抗。
文档编号C08K3/08GK101520704SQ20091011850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6日
发明者周承毅, 李俊贤, 王志源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