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属聚酰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68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炔属聚酰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炔属聚酰胺和含有所述炔属聚酰胺的组合物。该炔属聚酰胺通过将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的至少一种炔属化合物引入聚酰胺获得。在其他方面,本发明涉及含有所述炔属聚酰胺的组合物以及由所述炔属聚酰胺或所述组合物获得的模制品。上文和下文中的“炔属”是指包括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的任何化学化合物,和/ 或任何化学基团,所述化合物或基团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聚酰胺是含有重复的酰胺基团作为聚合物主链的组成部分的聚合物。它们既可以是天然存在的,实例为如羊毛和丝绸的蛋白质,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实例为尼龙、芳族聚酰胺和聚天冬氨酸碱金属盐,例如聚天冬氨酸钠。对于一般称作聚酰胺的合成聚合物类而言,尼龙是常用名称。例如,可通过氨基和羧酸、酸酐或酰卤基团的缩合反应来产生酰胺键。 氨基和羧酸、酸酐或卤化基团可以在同一单体,例如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和至少一个羧酸基团的氨基酸上,或者聚合物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双官能、三官能或多官能单体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氨基的单体和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羧酸、酸酐或酰卤基团的单体构建而成。聚酰胺通常是通过相等份数的例如二胺和二羧酸反应而形成的缩合聚合物,数值后缀常常用来指明由单体贡献的碳数目(第一个数值是指胺,第二个数值是指羧酸)。最常见的变体为聚酰胺6,6,其指代二胺为己二胺和二酸为己二酸,各自为聚合物链贡献6个碳的事实。相应地,聚酰胺5,10是由戊二胺和癸二酸构成的,聚酰胺6,12是由C6 二胺和C12 二酸获得的聚酰胺,并且对于聚酰胺6,11、聚酰胺10,12等也类似。其他聚酰胺包括聚内酰胺,其并非缩合聚合物,而是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形成的,例如己内酰胺产生也被称作聚酰胺6的聚己内酰胺;芳族聚酰胺,例如通过芳族二、三或多官能酸如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加成所聚合的芳族聚酰胺;聚酰胺6,6和聚酰胺 6的共聚物以及通过例如二羧酸与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氨基的胺的缩合所产生的星型支化的聚酰胺。聚酰胺被公认为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低摩擦系数、良好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抗冲击性。在干燥条件下,聚酰胺为良好的电绝缘体。聚酰胺通常是吸湿性的且吸水。这种吸收将改进一些性质如绝缘性、拉伸强度和刚度。更高的含水量提高抗冲击性。尽管事实上聚酰胺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且长久以来广泛用于树脂、膜、 纤维、模制品等,但仍存在对改进的和/或改变的性质如提高的运行温度和在暴露于例如苛刻的温度、天气、机械和辐射条件之中和之后保持的性能的需求。现在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可通过将一个或更多个碳-碳三键引入聚酰胺上获得炔属聚酰胺,例如作为封端基团、作为沿着分子主链的侧基和/或作为分子主链的一部分的基团。本发明的炔属聚酰胺满足所述用于改进和/或改变性质的要求,表现出韧性、电阻和热氧化稳定性的优异结合。本发明因而涉及通过引入得自至少一种炔属化合物的至少一个炔属碳-碳三键而获得的炔属聚酰胺,所述炔属化合物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碳-碳三键。所述炔属化合物的实施方案包括式I到VIII的炔属芳族化合物
式I 式 II
权利要求
1.一种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聚酰胺通过反应具有至少一个炔属碳-碳三键,所述至少一个炔属碳-碳三键得自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炔属碳-碳三键的至少一种炔属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是式I-VIII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为炔属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羧酸或酸酐或相应的酰卤或烷基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为炔基、烷基炔基或芳基炔基邻苯二甲酸或酸酐,炔基或芳基炔基间苯二甲酸,炔基或芳基炔基对苯二甲酸, 炔基或芳基炔基苯甲酸,炔基或芳基炔基己二酸、炔基或芳基炔基壬二酸、炔基或芳基炔基癸二酸、炔基或芳基炔基呋喃二羧酸和/或相应的酰卤或烷基酯。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C1-C8烷基,所述烯基为脂肪族或脂环族的直链或支链的(2-(8烯基,所述炔基为脂肪族或脂环族的直链或支链的C2-C8炔基。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为苯基或萘基, 所述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所述烯基为乙烯基、丙烯基或丁烯基,所述炔基为乙炔基、丙炔基或丁炔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为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甲基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苯基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萘基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 乙炔基间苯二甲酸、甲基乙炔基间苯二甲酸、苯基乙炔基间苯二甲酸、萘基乙炔基间苯二甲酸、乙炔基对苯二甲酸、甲基乙炔基对苯二甲酸、苯基乙炔基对苯二甲酸、萘基乙炔基对苯二甲酸、乙炔基苯甲酸、甲基乙炔基苯甲酸、苯基乙炔基苯甲酸、萘基乙炔基苯甲酸、乙炔基己二酸、甲基乙炔基己二酸、苯基乙炔基己二酸、萘基乙炔基己二酸、乙炔基壬二酸、甲基乙炔基壬二酸、苯基乙炔基壬二酸、萘基乙炔基壬二酸,乙炔基癸二酸、甲基乙炔基癸二酸、苯基乙炔基癸二酸、萘基乙炔基癸二酸、乙炔基2,5-呋喃二羧酸、甲基乙炔基2,5-呋喃二羧酸、苯基乙炔基2,5_呋喃二羧酸、萘基乙炔基2,5_呋喃二羧酸和/或相应的酰卤或烷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聚酰胺含有单体单元,所述单体单元得自至少一种直链或支链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双官能、三官能或多官能胺,至少一种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氨基酸和/或至少一种内酰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氨基酸和/或内酰胺具有 1-18,例如2-12个碳原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聚酰胺含有单体单元,所述单体单元得自己二胺、戊二胺、2,2,4_三甲基-己二胺、2,4,4_三甲基-己二胺、1,4_二氨基丁烷、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癸酸、氨基己酸、1,2-二氨基苯、1,3-二氨基苯、1,4- 二氨基苯、己内酰胺和/或十二内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聚酰胺含有单体单元,所述单体单元得自至少一种直链或支链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双官能、三官能或多官能羧酸或酸酐或相应的酰卤或烷基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链或支链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双官能、三官能或多官能羧酸或酸酐具有2-18,例如3-12个碳原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聚酰胺含有单体单元,所述单体单元得自草酸、马来酸、己二酸、癸二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 或2,5-呋喃二羧酸和/或相应的酰卤或烷基酯。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基团通过使至少一种所述炔属化合物与至少一种聚酰胺反应获得。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基团通过使至少一种所述炔属化合物与至少一种所述胺、氨基酸和/或内酰胺反应,产生相应的炔属酰胺单体或低聚物获得,所述炔属酰胺单体或低聚物随后用于制备所述炔属聚酰胺。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基团通过使至少一种所述炔属化合物与至少一种所述胺、氨基酸和/或内酰胺以及至少一种所述羧酸或酸酐或相应的酰商或烷基酯共聚,产生相应的炔属酰胺低聚物或聚酰胺获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产生的炔属酰胺低聚物用于制备炔属聚酰胺。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在所述炔属聚酰胺中的存在量相当于制备所述炔属聚酰胺所用的单体、低聚物和/或聚合物的总摩尔量的至少0. 1摩尔%。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属化合物在所述炔属聚酰胺中的存在量相当于制备所述炔属聚酰胺所用的单体、低聚物和/或聚合物的总摩尔量的1 30摩尔%。
20.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0.1 99. 9重量% 的所述炔属聚酰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1 40重量%的所述炔属聚酰胺。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1 25重量%的所述炔属聚酰胺。
24.一种模制的三维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通过模制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炔属聚酰胺或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获得。
全文摘要
公开了炔属聚酰胺和含有所述炔属聚酰胺的组合物。所述炔属基团适于如下获得使至少一种炔属化合物与至少一种聚酰胺或至少一种氨基官能单体和/或羧酸反应,产生相应的炔属酰胺单体、酰胺低聚物或聚酰胺。酰胺单体和/或酰胺低聚物随后可以用于制备炔属聚酰胺。
文档编号C08F299/02GK102159622SQ200980137252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埃利斯贝思·基拉利, 大卫·佩尔松, 扬-埃里克·罗森贝里, 梅尔诺什·乔卡尔德里斯 申请人:聂克斯姆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