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63667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的聚合方法,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弹性体聚醚多元醇都是用甘油、二甘醇、丙二醇作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作为链增长剂,里面含98%以上石油衍生物,由于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枯竭,使得这些产品的价格较高。目前,人类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改善环境。绿色、环保、经济的多元醇的开发已经成为多元醇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此,人们已将化工研究方向转向可再生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有关产品的开发研究,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本技术研究成果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性能好、污染小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 以大豆油、小分子醇或者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A和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先形成合格的改性大豆油,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B、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的混合物,通过与磷酸或焦磷酸发生中和反应后,经脱水、精制,最终制成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指标羟值21-60mgK0H/g ;所述的小分子醇或者胺类化合物可为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甘油、季戊四醇、一
异丙醇、二异丙醇、三异丙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烷基乙醇胺等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述的催化剂A和催化剂B可为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金属卤化物,氧化铝等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述的小分子醇或胺类化合物与大豆油的摩尔比为1.0 4.0 1。所述的催化剂A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的0. 2-2. 0%。所述的改性大豆油的羟值为85_300mgK0H/g。所述的改性大豆油和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的重量比为1 0. 9 15。所述的催化剂B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的0. 1-1.0%。所述的中和温度可为70-90°C,中和时间为0. 5-2小时。所述的脱水温度可为90-120°C,脱水时间为60-150分钟。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采用大豆油为原料通过改性得到生物基聚醚多元醇,这种生物基聚醚多元醇与以往聚醚多元醇相比,具有原料购买方便,可再生,减少环氧丙烷(Po)和环氧乙烷(EO)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满足环保的要求,主要用途为塑胶跑道、聚氨酯胶水和聚氨酯弹性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如下在2L的玻璃釜内加入大豆油lOOOg,二甘醇180g,氢氧化钠4g,搅拌升温至170°C,反应3小时,检测羟基,放料。改性大豆油羟值1 langKOH/g将得到的改性大豆油520g,催化剂2. 5g加入到高压反应釜内,真空至最高,通氮气置换两次,再通入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 (9.4/0.6)混合物lOOOg,反应时间3小时,进行精制,得到羟值为36. 4mgK0H/g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实施例2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如下在2L的玻璃釜内加入大豆油lOOOg,季戊四醇140g,氢氧化钠4g,搅拌升温至170°C,反应3小时,检测羟值, 放料。检测改性大豆油羟值180mgK0H/g将得到的改性大豆油200g,催化剂2. 5g加入到高压反应釜内,真空至最高,通氮气置换两次,再通入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 (9.4/0.6)混合物lOOOg,反应时间3小时,进行精制,得到羟值为41. 2mgK0H/g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实施例3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如下在2L的玻璃釜内加入大豆油lOOOg,三乙醇胺160g,氢氧化钠4g,搅拌升温至170°C,反应3小时,检测羟基, 放料。改性大豆油羟值201mgK0H/g将得到的改性大豆油210g,催化剂2. 5g加入到高压反应釜内,真空至最高,通氮气置换两次,再通入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 (9.4/0.6)混合物800g,反应时间3小时,进行精制,得到羟值为58. 7mgK0H/g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以大豆油、小分子醇或者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A和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先形成合格的改性大豆油,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B、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的混合物,通过与磷酸或焦磷酸发生中和反应后,经脱水、精制,最终制成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主要质量指标为羟值21-60mgK0H/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醇或者胺类化合物为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甘油、季戊四醇、一异丙醇、二异丙醇、三异丙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烷基乙醇胺等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A和催化剂B为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金属卤化物,氧化铝等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醇或胺类化合物与大豆油的摩尔比为1.0 4.0 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A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的0. 2-2. 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大豆油的羟值为85-300mgK0H/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大豆油和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的重量比为1 0.9 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B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的0. 1-1. 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温度为:70-90°C,中和时间为0. 5-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温度为90-120°C,脱水时间为60-150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以大豆油、小分子醇或者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A和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先形成合格的改性大豆油,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B、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的混合物,通过与磷酸或焦磷酸发生中和反应后,经脱水、精制,最终制成大豆油弹性体用聚醚多元醇。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与以往聚醚多元醇相比,具有原料购买方便,可再生,减少环氧丙烷(PO)和环氧乙烷(EO)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满足环保的要求,主要用途为塑胶跑道、聚氨酯胶水和聚氨酯弹性体。
文档编号C08G65/28GK102250338SQ20101017873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夏春, 虞兴东 申请人: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