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94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材料,特别涉及用于电接头处绝缘密封的绝缘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未见热固复合型热缩套管的研发报道,市场上虽然有热固型热熔胶产品,如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反应型环氧树脂热熔胶等,但存在被包覆物体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密封失效、绝缘下降、振动脱落以及可靠性降低等安全质量问题,而无法引用到热缩型双壁套管的特殊生产エ艺中使用,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热熔胶内层加热塑型聚こ烯外层通过共挤成型 的方式,提供一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热收缩套管包括内层的反应型热熔胶层,外层是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热缩层。所述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热缩层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聚こ烯为55 80份;改性材料为15 30份;助剂5 15份,所述聚こ烯为低密度聚こ烯或中密度聚こ烯。本发明的进ー步改进在于所述15 30份改性材料的组分按体积分配比例为三元こ丙橡胶5 10份,聚烯烃弾性体10 20份,其中聚烯烃弾性体的指标为熔融指数为I. 5 5. 0,VA含量为14 28%O本发明的再进ー步改进在干所述助剂为炭黑、阻燃剂、敏化剂、润滑剂以及抗氧齐U,所述5 15份助剂组分按体积的具体配比为炭黑为I 3份;阻燃剂为氢氧化铝I 5份;敏化剂为I 2份;润滑剂为I 2份;抗氧剂为I 3份。本发明的更进ー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型热熔胶内层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聚烯烃弾性体50 70份,增韧剂5 10份,增粘树脂22 30份,抗氧剂I 5份,阻聚剂I 3份,热引发剂I 2份。上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反应型热熔胶的内层与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外层共挤成型为复合套管,所述内层厚度为O. 5 I. 5mm,挤出温度为70 130°C;外层厚度为I 5mm,挤出温度为90 150°C; B.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套管进行辐照,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參数为3. 0Mev、30mA,辐照剂量为4 12Mrad,辐照速度根据内外层厚度之和以及产品直径调整范围为I 150m/min,步骤B中所述辐照控制为仅外层材料交联;C.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采用加热加压扩张内径,加热温度为120 150°C,压カ控制为O. IMpa O. 7Mpa,内径扩张控制为原直径的2 5倍。还有ー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B'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び.将反应型热熔胶内层涂覆在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外层的内壁上,构成复合套管。本发明中的热固复合型热缩套管不仅可以在-30 80°C使用范围内替代普通热熔型双壁热缩套管的绝缘、密封、防潮、防震作用,而且在高温(80 120°C范围内)、高湿(湿度大于95%)、酸(PH3 5)以及碱(PH8 12)等特殊工作环境,还可以达到不软化、不流动、不脱落的要求,在被包覆物体(电机、元件及线缆)表面,起到绝缘密封、防潮防护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被包覆物体(电机、元件及线缆线束),在高温、高湿、酸碱等恶劣环境中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热固复合型热缩套管中的“热固型热熔胶”和“热塑型热收缩专用材料”、属环保材料,符合欧盟ROS H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控制的規定。


图I是本发明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上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由图I中可知,这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包括内层的反应型热熔胶层10,外层是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热缩层20,所述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热缩层2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低密度或中密度聚こ烯为55 80份;改性材料为15 30份;助剂5 15份。其中15 30份改性材料的组分按体积分配比例为三元こ丙橡胶5 10份,聚烯烃弾性体10 20份,聚烯烃弾性体的指标为熔融指数为I. 5 5. O, VA含量14 28%。所述助剂为炭黑、阻燃剂、敏化剂、润滑剂以及抗氧剂,其中5 15份助剂的组分按体积具体配比为炭黑为I 3份;阻燃剂为氢氧化铝I 5份;敏化剂为I 2份;润滑剂为I 2份;抗氧剂为I 3份。所述反应型热熔胶层1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聚烯烃弾性体50 70份,增韧剂5 10份,增粘树脂22 30份,抗氧剂I 5份,阻聚剂I 3份,热引发剂I 2份。这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反应型热熔胶的内层与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外层共挤成型为复合套管,所述内层厚度为O. 5 I. 5mm,挤出温度为70 130°C;外层厚度为I 5mm,挤出温度为90 150°C; B.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套管进行辐照,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參数为3. 0Mev、30mA,辐照剂量为4 12Mrad,辐照速度根据内外层厚度之和以及产品直径调整范围为I 150m/min,步骤B中所述辐照控制为仅外层材料交联;C.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内径扩张范围为原直径的2 5倍。还有ー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B'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び.将反应型热熔胶内层涂覆在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外层的内壁上,构成复合套管。本发明是由内层热熔固化反应型热熔胶和外层热收缩专用材料两种特制的材料,在两台挤出机共挤复合成型为热固复合双层热收缩套管的半成品,这种半成品,在共挤的温度为90 130°C条件下,其内层反应型热熔胶与外壁复合成型过程中不交联和不固化,使用2. 5 5. OMev的高能电子加速器,将辐照剂量控制在4 12Mrad范围的辐照条件下,在内层热固反应型热熔胶不发生交联和固化的前提下,控制外层材料产生交联。经辐照后的半成品在密闭的扩张设备中加热至120 150°C、管内加压至O. IMpa O. 7Mpa压カ下扩张至2 5倍的热固复合热收缩套管成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反应型热熔胶不交联和不固化,这种扩张后的热固复合热收缩套管成品在应用加热过程中,当其加热温度大于200°C时(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设定交联固化温度/时间)其反应型热熔胶发生交联,冷却后即可固化定型。本发明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被包覆物体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密封失效,绝缘下降、振动脱落,可靠性降低等安全质量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该热收缩套管包括内层的反应型热熔胶层(10),外层是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热缩层(2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热缩层(2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低密度或中密度聚こ烯为55 80份;改性材料为15 30份;助剂5 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15 30份改性材料的组分按体积分配比例为三元こ丙橡胶5 10份,聚烯烃弾性体10 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弾性体的指标为熔融指数为I. 5 5. O, VA含量14 28%。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炭黑、阻燃剂、敏化剂、润滑剂以及抗氧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5 15份助剂的组成按体积的具体配比为炭黑为I 3份;阻燃剂为氢氧化铝I 5份;敏化剂为I 2份;润滑剂为I 2份;抗氧剂为I 3份。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热熔胶层(1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聚烯烃弾性体50 70份,增韧剂5 10份,增粘树脂22 30份,抗氧剂I 5份,阻聚剂I 3份,热引发剂I 2份。
8.—种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反应型热熔胶的内层与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共挤成型为复合套管;B.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套管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C.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
9.一种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B'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T.将反应型热熔胶内层涂覆在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外层的内壁上,构成复合套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内层厚度为O.5 I. 5mm,挤出温度为70 130°C ;外层厚度为I 5mm,挤出温度为90 150°C ;步骤B中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參数为3. 0MeV、30mA,辐照剂量为4 12Mrad,辐照速度根据内外层厚度之和以及产品直径调整范围为I 150m/min ;步骤C中采用加热加压扩张内径,加热温度为120 150°C,压カ控制为O. IMpa O. 7Mpa,内径扩张控制为原直径的2 5倍。
全文摘要
一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包括内层的反应型热熔胶层(10),外层是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热缩层(20)。将反应型热熔胶内层与热塑型聚烯烃的外层共挤成型为复合套管,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套管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本发明中的热固复合型热缩套管可以在高温、高湿、酸以及碱等特殊工作环境完全替代普通热熔型双壁热缩套管,提高绝缘、密封、防潮以及防震效果,而且,内外层专用材料属环保材料,符合欧盟ROSH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控制的规定。
文档编号C08L23/16GK102709007SQ2012102397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严达, 刘军, 周顺武, 马玉珍 申请人: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