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04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纤维改性技术,特别是一种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可溶性止血材料是不溶性止血材料是天然棉纤维的改性产品。可溶性止血材料能迅速止血且无毒无副作用,使用更方便,可用于各种手术创面的弥漫性渗血和小静脉出血,对凝血机制障碍者止血效果尤为显著,其应用范围涉及普外、骨科、烧伤、整形、泌尿、口腔、耳鼻喉、肛肠、妇科、神经外科、肿瘤等各类外科手术的止血,以及日常护创、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部队野战等急救领域。可溶性止血材料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出血,而且在创口、切口等破损处形成一层保护性凝胶屏障,接触到血液后吸水后发生膨胀促使其组织拆散转化迅速形成近乎透明的凝胶状保护伞,便于观察,保护伤口,防止感染。这种产品能够激活体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形成而产生止血作用。凝血因子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关键因素。可溶性止血材料由于具有亲水性所以溶解后可产生较多负电荷,而某些凝血因子则带有正电荷,因而一般凝血因子可被带有负电荷的止血产品所激活,促进血小板凝结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大量利用玻璃制品生产可溶性止血材料,不利于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性的提高。另外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或不断改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有利于安全生产、提高生产能力或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脱脂棉用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一定时间;②将盐水浸泡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的碱化反应液中碱化处理一定时间将碱化处理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的醚化反应液中醚化处理一定时间,使脱脂棉在保持原有棉纤维形态下改性成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④将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一次醇洗;⑤将第一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盐酸进行中和处理;⑥将中和处理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二次醇洗;⑦将第二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乙醇浸泡一定时间后浙干即得可溶性止血材料。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采用316L不锈钢。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包括罐盖和具有罐口的罐体,所述罐口与罐盖相匹配,所述罐盖与所述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罐体浸在不锈钢自动温控水槽中,多个罐体在水槽中呈环形分布,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钩架,所述钩架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连接在挂架的挂扣上,所述挂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挂扣,所述挂架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采用防爆电机,所述防爆电机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定时装置、换向装置和转速调节装置;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5 30转/分钟,每I 2分钟转换成相反方向旋转。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的含盐量为O. 5 6%。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的时间为2 3小时。所述碱化反应液包括40 5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90 98%乙醇溶液。
所述碱化处理的时间为2 3小时。所述醚化反应液包括一氯乙酸和90 98%乙醇溶液。所述醚化处理的时间为4 6小时。所述第一次醇洗和所述第二次醇洗均采用75 85%乙醇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醚化反应罐是一种本发明实验验证的独特清洁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金属物质附着在可溶性止血材料产品上。在罐体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确保罐体材料中的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物质,不能混入到可溶性止血棉的反应物中,以充分保证可溶性止血棉的产品质量。为此,发明人试用了若干种不锈钢。经过反复试验,316L不锈钢在自身材质和表面清洁维护以及耐酸碱腐蚀等方面具有满足可溶性止血棉生产工艺的最为优异的效果。316L不锈钢是指不锈钢材质型号,其对应的材料牌号有00Crl7Nil2Mo2。不锈钢罐体相对于玻璃罐体而言,大大提高了生产现场的安全性,完全避免了玻璃制品爆裂伤人的危险。由于本发明中将玻璃罐体改换为不锈钢罐体,大大增加了可溶性止血纱反应罐的使用便利性,特别是在生产设备中保证了若干个反应罐旋转碰撞的安全性。另外每一个不锈钢罐体的容积通常都易于制作成远远大于玻璃罐体的容积,所以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工艺通过采用脱脂棉生产可溶性止血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对天然棉纤维进行处理,既保留了棉纤维状态又获得了可溶性效果。可溶性止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吸水后发生膨胀促使其组织拆散转成透明明胶,最后全部融化。可溶性止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较一般的止血纱布或止血棉有其独到之处,用于如拔牙、鼻腔手术、妇科手术、整形美容等方面更方便,效果更好,吸水稀释分解更彻底,速度更快,和创面亲密接触较之止血纱布更柔和,有利于创面更好的愈合。其止血功能是通过下面两个途径而产生的1、生理途径可溶性止血纱棉可活化凝血因子,从而促进凝血酶的形成。2、物理途径遇血后,吸收膨胀,形成胶体,增加血液粘度从而减缓血流速度并堵塞血管末端。由于可溶性止血纱材料系天然纤维形状,没有经过后期加工,结构松散,膨胀更迅速,分解更彻底。可溶性止血材料可活化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的形成,因此对凝血机能障碍患者同样有显著之血疗效。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脱脂棉用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一定时间将盐水浸泡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的碱化反应液中碱化处理一定时间;③将碱化处理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的醚化反应液中醚化处理一定时间,使脱脂棉在保持原有棉纤维形态下改性成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④将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一次醇洗;⑤将第一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盐酸进行中和处理;⑥将中和处理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二次醇洗;⑦将第二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乙醇浸泡一定时间后浙干即得可溶性止血材料。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采用316L不锈钢。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包括罐盖和具有罐口的罐体,所述罐口与罐盖相匹配,所述罐盖与所述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罐体浸在不锈钢自动温控水槽中,多个罐体在水槽中呈环形分布,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钩架,所述钩架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连接在挂架的挂扣上,所述挂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挂扣,所述挂架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采用防爆电机,所述防爆电机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定时装置、换向装置和转速调节装置;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5 30转/分钟,每I 2分钟转换成相反方向旋转。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的含盐量为O. 5 6%。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的时间为2 3小时。所述碱化反应液包括40 5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90 98%乙醇溶液。所述碱化处理的时间为2 3小时。所述醚化反应液包括一氯乙酸和90 98%乙醇溶液。所述醚化处理的时间为4 6小时。所述第一次醇洗和所述第二次醇洗均采用75 85%乙醇溶液。
制备一种可溶性止血材料的方法A)将脱脂棉用5%。生理食盐水浸泡处理2-3小时;B)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反应液处理A) 2-3小时;C)用卤代乙酸反应液处理B) 4-6小时;D)用75%-85%的乙醇溶液清洗C)直至其表面不含有氯化钠颗粒为止。其中碱金属氢氧化反应液是由45%氢氧化钠水溶液和95%乙醇组成的。其中卤代乙酸反应液是由卤代乙酸和95%乙醇组成。卤代乙酸采用一氯乙酸。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A)在室温下用5%生理盐水浸泡脱脂纱棉2-3小时;B)在有催化剂C1-C4低级烷醇存在下,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反应液处理脱脂棉纱2-3小时;C)用卤代乙酸反应液处理4-6小时;D)用75%-85%的乙醇清洗棉纱直至其表面不含有氯化钠颗粒为止;E)用盐酸中和(20%)直至纱棉PH=6. 5-7 ;F)用75%_85%的乙醇充分洗涤E)使纱棉中不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含量小于1%);G)将清洗过后的纱棉用85%乙醇浸泡24小时;H)浙干后待包装。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脱脂棉用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一定时间;②将盐水浸泡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的碱化反应液中碱化处理一定时间将碱化处理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的醚化反应液中醚化处理一定时间,使脱脂棉在保持原有棉纤维形态下改性成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④将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一次醇洗;⑤将第一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盐酸进行中和处理;⑥将中和处理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二次醇洗;⑦将第二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乙醇浸泡一定时间后浙干即得可溶性止血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采用316L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和所述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均包括罐盖和具有罐口的罐体,所述罐口与罐盖相匹配,所述罐盖与所述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罐体浸在不锈钢自动温控水槽中,多个罐体在水槽中呈环形分布,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钩架,所述钩架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连接在挂架的挂扣上,所述挂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挂扣,所述挂架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采用防爆电机,所述防爆电机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定时装置、换向装置和转速调节装置;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5 30转/分钟,每I 2分钟转换成相反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的含盐量为O. 5 6%。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的时间为2 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化反应液包括40 5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90 98%乙醇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化处理的时间为2 3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反应液包括一氯乙酸和90 98%乙醇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处理的时间为4 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醇洗和所述第二次醇洗均采用75 85%乙醇溶液。
全文摘要
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有利于安全生产、提高生产能力或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脱脂棉用生理盐水或食盐水浸泡;②将盐水浸泡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碱化反应罐内的碱化反应液中碱化处理;③将碱化处理后的脱脂棉放入盐酸浸泡过的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脱脂棉在不锈钢醚化反应罐内的醚化反应液中醚化处理,使脱脂棉在保持原有棉纤维形态下改性成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④将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一次醇洗;⑤将第一次醇洗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盐酸进行中和处理;⑥将中和处理后的棉纤维态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第二次醇洗;⑦用乙醇浸泡后沥干即得可溶性止血材料。
文档编号C08B15/04GK102908650SQ20121036267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万霞, 李寒冰, 田伟 申请人: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 李寒冰, 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