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3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80-10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15-20重量份、纳米碳纤维8-10重量份、偶联剂8-12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增塑剂0.05-0.1重量份。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抗拉强度高、抗腐蚀辐射性能好、耐热性能佳、比重小。
【专利说明】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系列优异性能,故它既能作为结构材料又能作为功能材料使用。
[0003]纳米碳纤维因其长径比大和耐温性好而被人们视为理想的高分子增强材料,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纳米碳纤维表面平滑、活性官能团少、表而能低,呈现表面化学惰性,与树脂基体浸润性差,使得复合材料界面粘合力较弱,严重地影响了复合材料整体优异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80-10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15-20重量份、纳米碳纤维8-10重量份、偶联剂8-12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增塑剂0.05-0.1重量份。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纳米碳纤维为以烯烃为碳源合成的纳米碳纤维。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抗拉强度高、抗腐蚀辐射性能好、耐热性能佳、比重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0]实施例1
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8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1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8重量份、偶联剂8重量份、抗氧剂I重量份、增塑剂0.05重量份;纳米碳纤维为以烯烃为碳源合成的纳米碳纤维;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0011]实施例2
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9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17重量份、纳米碳纤维9重量份、偶联剂10重量份、抗氧剂3重量份、增塑剂0.08重量份;纳米碳纤维为以烯烃为碳源合成的纳米碳纤维;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0012]实施例3
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80-10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20重量份、纳米碳纤维10重量份、偶联剂12重量份、抗氧剂5重量份、增塑剂0.1重量份;纳米碳纤维为以烯烃为碳源合成的纳米碳纤维;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0013]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80-100重量份、酚醛环氧树脂15-20重量份、纳米碳纤维8-10重量份、偶联剂8_12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增塑剂0.05-0.1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纤维为以烯烃为碳源合成的纳米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文档编号】C08K5/134GK104292752SQ20141051230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王寿高 申请人:王寿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