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8521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以6-溴-2-吡啶甲酸甲酯和多甲基取代吡唑以及金属钾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过亲核取代反应,碱性水解和酸化得到吡啶基甲酸化合物,再与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在高温下,经PPA(多聚磷酸)反应生成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该配体可用于合成高效的双金属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以及效率高等优点。



背景技术:

三齿NNN化合物作为一类用途广泛的N-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也可用于制备配合物发光材料或高活性配合物催化剂。2006年专利(PCT Int.Appl.,WO2006098505)报道了这类物质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潜在应用。2008年,余正坤研究组报道了一类NNN作为配体的金属钌配合物,在催化酮的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Yu,Z.K.et al.Organometallics 2008,27,2898;Organometallics 2009,28,1855.)。

近年来,双NNN化合物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可作为双金属的载体,通过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出比单金属催化活性更高的双金属配合物。2014年,Daisuke Takeuchi小组报道了一种基于吡啶基的大环双NNN化合物,合成了对应的双金属铁或镍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可应用于催化烯烃的聚合反应,并表现出比单金属更高的催化活性、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催化寿命(Takeuchi,D.et al.Organometallics 2014,33,5316.)。双NNN化合物也可作为载体与镧系元素结合,利用超分子作用及自组装的原理形成三螺旋结构。Piguet小组和Albrecht-Gary小组分别报道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他们利用双NNN化合物与镧系金属Eu的配位及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了一种三螺旋的结构,并研究了他们自组装的原理(Piguet,C.et al.J.Am.Chem.Soc.1993,115,8197;Albrecht-Gary,A.et al.J.Am.Chem.Soc.2003,125,1541.)。

本发明所合成的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不仅可以发出荧光,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双金属配体与金属配位得到高活性的金属催化剂,此外,该发明还具备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效率高、步骤少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适应性广、能高效地合成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6-溴-2-吡啶甲酸甲酯2和多甲基取代吡唑3以及金属钾为起始原料,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4(反应式1),化合物4分别经过碱性水解和稀盐酸(质量百分比5%-10%)酸化得到化合物5(反应式2),化合物5进一步与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反应得到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1(反应式3)。

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

1.6-溴-2-吡啶甲酸甲酯2和多甲基取代吡唑3为合成子。

2.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为已知化合物,可参考文献方法制备。

3.6-溴-2-吡啶甲酸甲酯2和多甲基取代吡唑3以及金属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化合物4,反应溶剂为冰醋酸、甲醇、正丁醇、甲苯和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二种,最好在非极性溶剂甲苯或1,4-二氧六环中进行。

4.反应过程中6-溴-2-吡啶甲酸甲酯2与多甲基取代吡唑3的摩尔比1:1-1:4;多甲基取代吡唑3与金属钾的摩尔比1:1-1:4;反应温度为20-150℃;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5.化合物4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中水解再经质量浓度为5%-10%的稀盐酸酸化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4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10;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

6.吡啶基甲酸化合物5和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发生缩合反应制备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1,反应溶剂为PPA(多聚磷酸)或冰醋酸;反应过程中吡啶基甲酸化合物5与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的摩尔比2:1-4:1;反应温度为70-230℃;反应时间为5-32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来源广泛,便宜易得或者易于制备。

2)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1合成方法简单、制备效率高、产物 用途广泛、易于衍生化。

3)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1用途较广,可用于制备高活性配合物催化剂或配合物发光材料的配体。

总之,本发明利用三步合成方法制备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合成方法简便、制备效率高且产物易于衍生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6-溴-2-吡啶甲酸甲酯2和多甲基取代吡唑3以及金属钾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4分别经过碱性水解和稀盐酸(质量百分比5%-10%)酸化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5进一步与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反应得到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1。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原料联苯四胺或四氨基二苯甲烷6(Chen,H.et al.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9,44,1808.)(Bünzli,J-C.G.et al.Chem.Eur.J.2007,13,9515.)按文献方法制备。

实施例1

6-溴-2-吡啶甲酸甲酯2(4.0g,18.6mmol)、3,5-二甲基吡唑3a(2.7g,28.1mmol)与0.8g金属钾在四氢呋喃中,7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冷至室温后先硅藻土过滤,二氯甲烷多次洗涤直至无产物为止,旋干溶剂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4a为目标产物(3.0g,收率70%)。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得到确认。

实施例2

化合物4a(1.0g,4.3mmol)与NaOH(214.0mg,5.4mmol)加入到无水甲醇(15mL)中,在7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至室温后先旋干甲醇,再加入水溶解固体,往滤液中加入1.9mL稀盐酸,得到白色固体5a(800mg,收率85%)。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得到确认。

实施例3

化合物5a(300.1mg,1.4mmol)与6(n=0时,147.9mg,0.7mmol;n=1时,157.7mg,0.7mmol)加入到PPA(多聚磷酸)(10mL)中,逐渐升温至180℃反应10小时。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加入浓氨水中和至PH=7-8左右,过滤,收集固体,柱层析分离得到固体1a(n=0时,淡黄色固体,300mg,收率75%;n=1时,白色固体,380mg,收率93%)。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

实施例4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时间24小时。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4a(3.0g,收率70%)。说明延长反应时间对增加目标产物收率无益。

实施例5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温度为40℃。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5a(600mg,收率64%),说明温度降低不利于目标产物生成。

实施例6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时间24小时。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n=0时,淡黄色固体,300mg,收率75%;n=1时,白色固体,380mg,收率93%)。说明延长反应时间对增加目标产物收率无益。

实施例7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温度为50℃。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n=0时,淡黄色固体,100mg,收率25%;n=1时,白色固体,180mg,收率44%)。说明反应温度过低不利于目标产物生成。

实施例8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温度为120℃。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n=0时,淡黄色固体,200mg,收率50%;n=1时,白色固体,280mg,收率68%),说明温度降低不利于目标产物生成。

实施例9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溶剂为冰 醋酸,反应温度120℃。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n=0时,淡黄色固体,150mg,收率38%;n=1时,白色固体,200mg,收率49%)。说明冰醋酸也可以用做反应溶剂,但不是最佳反应溶剂。

实施例10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加入的是化合物5b(325.11mg,1.4mmol),停止反应,经同样后处理得到固体1b(n=0时,淡黄色固体,310mg,收率78%;n=1时,白色固体,385mg,收率88%)。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

应用例1

在氮气保护下,往25mL Schlenk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配体1a(n=0时,24.5mg,0.04mmol;n=1时,25.1mg,0.04mmol)、RuCl2(PPh3)3(81.4mg,0.08mmol)和10mL异丙醇,回流反应4h。冷至室温后,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3×20mL)。真空干燥后得到红棕色固体产品6a(n=0时,70.0mg,收率87%;n=1时,68.0mg,收率84%)。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与元素分析测定得到确认。

在氮气保护下,将催化剂6a(n=0时,20.1mg,0.01mmol;n=1时,20.3mg,0.01mmol)溶于100.0mL异丙醇中配成催化剂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把苯乙酮(2.0mmol),5.0mL催化剂溶液和14.8mL异丙醇在82℃搅拌5分钟。然后将0.2mL iPrOK的异丙醇溶液(0.1M)注入反应体系中,在指定的时间内,抽取0.1mL的反应液,并立即用0.5mL异丙醇稀释后做气相色谱分析。在所述条件下,苯乙酮可以转化为对应的醇产物,说明本发 明的吡啶基桥联NNN双金属配体可作为潜在的酮还原催化剂使用。

典型化合物表征数据

化合物5a,白色固体,熔点:158-161℃。1H NMR(DMSO-d6,400MHz):δ8.07(t,J=7.8Hz,1H,4-H,8.00 and 7.91(d each,J=8.2 and 7.3Hz,1:1H,5-H and 3-H),6.13(s,1H,4′-H),2.67(s,3H,C5′-CH3),2.20(s,3H,C3′-CH3).13C{1H}NMR(DMSO-d6,100MHz)δ165.8(Cq,-COOH),152.6 and 146.5(Cq each,C6 and C2),149.4 and 140.1(Cq each,C3′and C5′),141.4(C4),121.7 and 118.0(C5 and C3),109.5(C4′),14.4(C3′-CH3),13.4(C5′-CH3).HRMS:calcd for C11H11N3O2217.0851,found 217.0849。

化合物1a(n=0时),淡黄色固体,熔点191-193℃.1H NMR(TFA-d,400MHz):δ8.54(d,J=7.6Hz,2H,3-H),8.44(t,J=7.9Hz,2H,4-H),8.13(s,2H,5-H),7.98(m,6H,5"-H,7"-H,8"-H,),6.60(s,2H,4′-H),2.72(s,6H,C3′-CH3),2.59(s,6H,C5′-CH3)。13C{1H}NMR(TFA-d,100MHz)δ149.3(Cq,C6),146.7(Cq,C3′),145.5(Cq,C2″),144.5(Cq,C2),142.3(C4),139.9(Cq,C5′),139.6(Cq,C9″),130.7 and 130.0(Cq each,C4″and C6″),127.7(C7″),123.2 and 119.1(C3 and C5),114.2(C8″),110.5(C5″),103.4(C4′)。HRMS:calcd for C34H28N10576.2498,found 576.250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