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布昔利布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39071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具体涉及药物帕布昔利布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帕布昔利布及其新的关键中间体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背景技术:

帕布昔利布(Palbociclib)是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蛋白激酶CDK4和CDK6的选择性抑制剂,为一种能够调节细胞周期调控的小分子抑制剂。2015年2月3日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其化学名为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嘧啶-7-酮。结构如下式化合物3所示:

美国专利US6936612公开了帕布昔利布的结构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制备方法。

WO2005/005426,美国专利US7345171和美国专利US7863278中公开了帕布昔利布游离碱的制备方法和帕布昔利布单酸盐以及二酸盐的制备方法。帕布昔利布游离碱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WO2014/058865中公开了具有大粒径,低表面积和低表面能的帕布昔利布游离碱的制备方法。

但是,上述文献报道的帕布昔利布制备方法中,在成品中容易引入杂质A和杂质B(结构如下),从而造成了产品纯度低,并且这些杂质很难从成品中除去,纯化困难。

因此,需要改进制备,提出能适于规模制备高纯度帕布昔利布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质,并适于工业化的高纯度帕布昔利布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帕布昔利布制备方法,以下列反应式所示: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由4-{6-[(6-(1-丁氧基-乙烯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2,在 酸性条件下选择性地将烯醚基团转化为羰基,得到关键中间体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化合物1进一步重结晶得到纯化产物;

(2)纯化的化合物1在酸性条件下,脱除叔丁氧羰基(Boc)即得到帕布昔利布化合物3。

本发明方法步骤(1)的原料4-{6-[(6-(1-丁氧基-乙烯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2)参照专利WO2005/005426中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方法所述步骤(1)使用的酸选自硫酸、盐酸、磷酸、甲磺酸或羟乙磺酸;

酸的当量数为0.1~20当量,优选1~6当量。

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为-20℃~50℃,优选为10℃~35℃;

反应时间为0.5小时~40小时,优选10小时~20小时。

所述化合物1的纯化:化合物1溶于15~50倍体积的甲醇中重结晶;重结晶温度为50~70℃;搅拌时间为0.5~40小时。

本发明方法步骤(2)使用的酸选自硫酸、盐酸、甲磺酸或羟乙磺酸;

当量数为1~20当量,优选1~6当量。

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为30℃~80℃,优选为50℃~70℃;

反应时间为0.5小时~20小时,优选5小时~8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制备关键中间体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的方法,该方法为:由4-{6-[(6-(1-丁氧基-乙烯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2,在酸性条件下选择性地将烯醚基团转化为羰基,得到关键中间体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并且化合物1进一步重结晶得到纯化产物。

所述反应原料和反应条件同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简便产率高,可以有效地除去杂质,控制杂质含量,在成品API中杂质A和杂质B均小于0.1%,具体见附图,得到高纯度的帕布昔利布。

本发明反应步骤少,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帕布昔利布纯度HPLC谱图(实施例7)

横坐标为时间(分钟),纵坐标为吸光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6-[(6-(1-丁氧基-乙烯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2的合成)参照专利WO2005/005426中的方法制备

在氮气氛下,将4.7L正丁醇,768gXT46-A,275mL DIPEA以及395g乙烯基丁基醚混合,搅拌氮气置换3次,将22g催化剂Pd(dppf)2Cl2加入,再次氮气置换3次,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95℃,并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20小时。将所得淡红色浆液用4L辛烷稀释,冷却到5℃,加入1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过滤用500mL辛烷洗涤。在45℃小时后,得到664g灰白色固体(化合物2),收率:83%。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2。

实施例2:中间体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3-吡啶基}-1-哌嗪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的制备)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甲醇,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1N的磷酸20mL。加毕控制温度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甲醇淋洗。将固体溶于50mL的甲醇中加热回流到固体溶解,再搅拌0.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甲醇淋洗。固体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41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80%。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1H-NMR(CD3Cl):1.49(9H,s);1.69(2H,m);1.90(2H,m);2.12(2H,m);2.32(2H,m);2.42(3H,s);2.56(3H,s);3.22(4H,m);3.63(4H,m);5.91(1H,m);7.99(3H,m);8.08(1H,s);9.03(1H,m)。

实施例2: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甲醇,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0.5N的盐酸35mL。加毕控制温度至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甲醇淋洗。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72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90%。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实施例3: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甲醇,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0.5N的硫酸35mL。加毕控制温度至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甲醇淋洗。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63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87%。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实施例4: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甲醇,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1N的乙酸20mL。加毕控制温度至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甲醇淋洗。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75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91%。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实施例5: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乙醇,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0.5N的盐酸35mL。加毕控制温度至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乙醇淋洗。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72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90%。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实施例6: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00mL的丙酮,3.32g化合物2,冰水浴降温至0~10℃,滴加0.5N的盐酸35mL。加毕控制温度至25℃搅拌反应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乙醇淋洗。在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12小时,得到2.41g黄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80%。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1。

实施例7: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嘧啶-7-酮(帕布昔利布)化合物3

向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30mL水,200mL丙酮和21g化合物2。搅拌并将反应液加热至55℃,慢慢滴加17g甲磺酸。加完后将温度升高到60~7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8小时。降温至35~40℃,将170mL 5%NaOH水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析出大量固体。降温至20℃,抽滤用200mL纯化水和30mL丙酮洗涤。滤饼50~60℃真空干燥12小时,得16.3g黄色固体帕布昔利布(化合物3),产率:95%。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3。

1H-NMR(DMSO-D6+TFA):1.67(2H,m);1.88(2H,m);2.04(2H,m);2.28(2H,m);2.41(3H,s);2.48(3H,s);3.38(4H,m);3.52(4H,m);5.94(1H,m,J=8.8Hz);7.79(1H,d,J=9.6Hz);8.08(1H,s);8.28(1H,dd,J=9.6,2.7Hz);9.07(1H,m)。

实施例8:

向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00mL丙酮和21g化合物2。搅拌并将反应液加热至55℃,慢慢滴加200mL的1N盐酸。加完后将温度升高到60~7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8小时。降温至35~40℃,将170mL 5%NaOH水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析出大量固体。降温至20℃,抽滤用200mL纯化水和30mL丙酮洗涤。 滤饼50-60℃真空干燥12小时,得15.4g黄色固体(化合物3),产率:89%。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3。

实施例9:

向1000mL三口瓶中加入230mL水,200mL丙酮和21g化合物2。搅拌并将反应液加热至55℃,慢慢滴加22.3g羟乙磺酸。加完后将温度升高到60-7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8小时。降温至35~40℃,将170mL 5%NaOH水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析出大量固体。降温至20℃,抽滤用200mL纯化水和30mL丙酮洗涤。滤饼50~60℃真空干燥12小时,得15.1g黄色固体(化合物3),产率:87%。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3。

实施例10:

向1000mL三口瓶中加入400mL甲醇和21g化合物2。搅拌并将反应液加热至55℃,慢慢滴加17g甲基磺酸。加完后将温度升高到60~7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8小时。降温至35~40℃,将170mL 5%NaOH水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析出大量固体。降温至20℃,抽滤用200mL纯化水和30mL甲醇洗涤。滤饼50~60℃真空干燥12小时,得13.9g黄色固体(化合物3),产率:81%。

经检测确证为化合物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