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05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鉴定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有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根据血凝素(hen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基酸(neuraminidase,NA)抗原性差异可分为不同亚型,目前已发现有18种HA(H1-H18)亚型和11种NA(N1-N11)。1975年H5N6亚型病毒首次从美国绿头鸭体内分离出来,据报道以往H5N6亚型病毒主要以低致病状态在禽类(主要是鸭类)流行,对养禽业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013年,我国江苏省首次在活禽市场监测中发现H5N6禽流感病毒并对其基因分析发现H5N6禽流感病毒竟由H5N1和H6N6两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来,并且多个基因来源于H5N1高致病禽流感病毒使其具备了高致病的特性。2014年,我国四川省南充市首次从人类中分离了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之后在云南广东相继也有报道,AIV进一步从禽类到人类转变,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H5N6的检测方法十分紧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物组合,由引物对I和引物对II组成;

所述引物对I由引物H5-F和引物H5-R组成;

所述引物H5-F为如下(a1)或(a2);

(a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H5-R为如下(a3)或(a4);

(a3)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4)将序列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对II由引物N6-F和引物N6-R组成;

所述引物N6-F为如下(a5)或(a6);

(a5)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6)将序列3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3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N6-R为如下(a7)或(a8);

(a7)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8)将序列4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4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组合的用途为如下(b1)至(b6)中的任意一种:

(b1)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2)制备用于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b3)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4)制备用于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b5)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6)制备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引物组合的应用,为如下(b1)至(b6)中的任意一种:

(b1)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2)制备用于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b3)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4)制备用于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b5)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b6)制备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保护含有所述引物组合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用途为如下(c1)或(c2)或(c3):

(c1)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c2)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c3)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条引物单独包装的步骤。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鉴别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d1)或(d2):

(d1)提取待测病毒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所述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N6亚型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251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d2)检测待测病毒的cDNA中是否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或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所述cDNA中同时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和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N6亚型AIV,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N6亚型AIV、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e1)或(e2):

(e1)提取待测病毒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所述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N6亚型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251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如果扩增产物中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非N6亚型AIV且非H5亚型AIV的病毒;

(e2)检测待测病毒的cDNA中是否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或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所述cDNA中同时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和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N6亚型AIV,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如果所述cDNA中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非N6亚型AIV且非H5亚型AIV的病毒。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5N6亚型AIV和/或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和/或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f1)或(f2):

(f1)提取待测病毒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所述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为如下(g1)或(g2):(g1)疑似含有H5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g2)疑似含有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251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不含有H5亚型AIV且疑似不含有N6亚型AIV;

(f2)检测待测样本的cDNA中是否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和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所述cDNA中同时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或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样本为如下(g1)或(g2):(g1)疑似含有H5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g2)疑似含有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如果所述cDNA中含有序列表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如果所述cDNA中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7自5′末端起第924至1341位所示的DNA片段且不含有序列表中序列8自5′末端起第917至1167位所示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不含有H5亚型AIV且疑似不含有N6亚型AIV。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引物对I。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引物对I的应用,为如下(h1)或(h2)∶

(h1)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亚型AIV;

(h2)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感染了H5亚型AIV。

本发明还保护含有所述引物对I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用途为如下(h1)或(h2)∶

(h1)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H5亚型AIV;

(h2)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感染了H5亚型AIV。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引物对II。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引物对II的应用,为如下(h3)或(h4):

(h3)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N6亚型AIV;

(h4)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感染了N6亚型AIV。

本发明还保护含有所述引物对II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用途为如下(h3)或(h4)∶

(h3)鉴定待测病毒是否为N6亚型AIV;

(h4)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感染了N6亚型AIV。

以上任一所述待测病毒具体可为H5N6亚型AIV、H5N2亚型AIV、H3N6亚型AIV、H4N6亚型AIV、H1N1亚型AIV、H2N3亚型AIV、H3N2亚型AIV、H4N5亚型AIV、H6N6亚型AIV、H7N9亚型AIV、H8N4亚型AIV、H9N2亚型AIV、H10N3亚型AIV、H11亚型AIV、H12N5亚型AIV、H13N6亚型AIV、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或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以上任一所述PCR扩增的退火温度具体为55℃。

以上任一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中,引物组合中的各条引物的浓度如下: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

以上任一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25μL)具体可为::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

以上任一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具体可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本发明建立了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对H5N6亚型AIV只需一管反应就可以快速鉴别,也可以把H5亚型和N6亚型单个感染鉴别出来,为快速诊断H5N6亚型AIV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本研究构建的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便捷的特点,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扩增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的二重PCR扩增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4中特异性实验二重PCR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5中灵敏度实验二重PCR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PMD18-T载体: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H1N1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1N1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Guangxi/030D/2009(H1N1)”;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2N3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2N3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Mallard/Alberta/77(H2N3)”;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3N2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3N2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Guangxi/N42/2009(H3N2)”;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3N6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刘婷婷,谢芝勋,宋德贵,等.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家禽,2015,37(19):64-67.H3N6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Pigeon/Guangxi/020P/2009(H3N6)”;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4N5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Xie Z,Pang Y S,Liu J,et al.A multiplex RT-PCR for detection of type a influenza viru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vian H5,H7and H9hemagglutinin subtypes[J].Mol Cell Probes,2006,20(3-4):245-249.,H4N5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Duck/HK/668/79”;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4N6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Luo S,Xie Z,Xie L,et al.Reverse-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the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H10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J].Virology Journal,2014,12(12):1-7.,H4N6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Guangxi/070D/2010(H4N6)”;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5N2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5N2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Turkey/GA/209092/02(H5N2)”;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6N6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Luo S,Xie Z,Xie L,et al.Reverse-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the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H10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J].Virology Journal,2014,12(12):1-7.,H6N6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Guangxi/GXd-4/2009(H6N6)”;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7N9亚型AIV RNA:参考文献:罗思思等;H7亚型和N9亚型禽流感病毒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畜牧兽医学报2015,46(7):1176-1183.;H7N9亚型AIV RNA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H7N9RNA”;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8N4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8N4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Turkey/Ontario/6118/67(H8N4)”;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9N2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9N2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Guangxi/RX/09(H9N2)”;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10N3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Xie Z,Pang Y S,Liu J,et al.A multiplex RT-PCR for detection of type a influenza viru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vian H5.H7and H9hemagglutinin subtypes[J].Mol Cell Probes,2006,20(3-4):245-249.,H10N3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Duck/HK/876/80”;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11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11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Chicken/Guangxi/43C/09(H11)”;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12N5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12N5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Duck/Alberta/60/76(H12N5)”;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H13N6亚型AIV毒株: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H13N6亚型AIV病毒株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A/Gull/MD/704/77(H13N6)”;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新城疫病毒(NDV):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新城疫病毒(NDV)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Newcastle disease virus(Lasota)”;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M41)”;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参考文献:Yi P,Xie Z,Liu J,et al.Visual detection of H3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J].Virology Journal,2011,8(1):1-10.,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在参考文献中的名称为“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实施例1、引物设计

进行大量序列分析、比对获得了用于鉴定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若干引物。将各个引物进行预实验,比较灵敏度、特异性等性能,最终得到用于鉴定H5亚型AIV的一对引物和用于鉴定N6亚型AIV的一对引物。

用于鉴定H5亚型AIV的特异性引物对由如下两条引物组成(5’→3’):

H5-F(序列表的序列1):GGGCGATAAACTCTAGTATGCCA;

H5-R(序列表的序列2):GTCCAGACATCTAGGAATCCGTC;

用于鉴定N6亚型AIV的特异性引物对由如下两条引物组成(5’→3’):

N6-F(序列表的序列3):CAATTGGAAGGGGGCAAATAGAC;

N6-R(序列表的序列4):ACATTTCGTAGCCTGATCTGGAG;

用于鉴定H5亚型AIV的引物对命名为引物对I。

用于鉴定N6亚型AIV的引物对命名为引物对II。

引物组合由引物对I和引物对II组成。

实施例2、二重PCR反应条件优化

一、模板制备

1、提取H5N2亚型AI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

2、提取H13N6亚型AI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

3、以步骤1得到的cDNA为模板,采用引物HA-1和引物HA-2进行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序列表的序列7),产物回收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MD18-T-H5,浓度为10.9×1015拷贝/μL。

HA-1:5’-AGCAAAAGCAGGGG-3’;

HA-2:5’-AGTAGAAACAAGGGTGTTTT-3’;

4、以步骤2得到的cDNA为模板,采用引物NA-1和引物NA-2进行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序列表的序列8),产物回收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MD18-T-N6,浓度为10.1×1015拷贝/μL。

NA-1:5’-TATTCGTCTCAGGGAGCGAAAGCAGGGTGAAAATG-3’;

NA-2:5’-ATATCGTCTGTATTAGTAGAAACAAGGGTGTTTT-3’;

5、将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稀释成1.67×1010copy/μL,按照拷贝数1∶1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质粒DNA。

二、引物浓度优化

取步骤一得到的混合质粒DNA作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均为1.67×1010copy/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

设置不同的引物浓度,设置方法如表1所示,按照表1所示的2个因素设置36个处理组。

表1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

根据电泳结果,选择扩增效果最佳的引物浓度:H5-F和H5-R的优选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优选浓度均为0.4pmol/μL。

三、退火温度优化

取步骤一得到的模板,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均为1.67×1010copy/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94℃预变性3min;94℃30s、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分别设置如下退火温度:

退火温度I:52℃;

退火温度II:53℃;

退火温度IⅡ:54℃;

退火温度Ⅳ:55℃;

退火温度V:56℃;

退火温度VI:57℃;

退火温度VII:58℃;

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

根据电泳结果,选择扩增效果最佳的退火温度为55℃。

综合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如下结论:二重PCR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优选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优选浓度均为0.4pmol/μL;二重PCR的优选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四、优化条件验证

待测样本为:步骤一制备的重组质粒PMD18-T-H5和步骤一制备的重组质粒PMD18-T-N6。

1、将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分别稀释成1.67×1010拷贝/μL。

2、将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按照拷贝数1∶1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质粒DNA。

3、分别以步骤1的两个重组质粒DNA和步骤2的混合质粒DNA作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设置用等体积水代替待测样本的阴性对照。

模板为步骤1的重组质粒PMD18-T-H5或重组质粒PMD18-T-N6时,1μL模板中重组质粒DNA的浓度为1.67×1010拷贝/μL。

模板为步骤2的混合质粒DNA时,1μL模板中混合质粒DNA的浓度为1.67×1010拷贝/μL。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

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M为DL1000 DNA Maker,泳道1为阴性对照,泳道2为重组质粒PMD18-T-H5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3为重组质粒PMD18-T-N6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4为混合质粒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使用二重PCR对H5N6亚型AIV扩增结果出现2条特异性条带(条带A:418bp和条带B:251bp);对重组质粒PMD18-T-H5扩增结果出现1条特异性条带(条带A:418bp);对重组质粒PMD18-T-N6扩增结果出现1条特异性条带(条带B:251bp)。将扩增产物测序,条带A对应的测序结果序列如序列5所示,条带B对应的测序结果序列如序列6所示。

实施例3、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

一、根据实施例2的条件优化结果,确立如下检测待测病毒的方法:

1、提取待测病毒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

2、以步骤1得到的cDNA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扩增。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3、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进行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N6亚型AIV;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251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如果扩增产物中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病毒为或候选为非N6亚型AIV且非H5亚型AIV的病毒。

二、根据实施例2的条件优化结果,确立如下检测待测样本的方法:

1、提取待测样本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

2、以步骤1得到的cDNA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扩增。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3、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进行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为如下(1)或(2):(1)疑似含有H5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2)疑似含有H5亚型AIV和N6亚型AIV的待测样本;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418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H5亚型且非N6亚型的AIV;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251bp的DNA片段且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含有N6亚型且非H5亚型的AIV;

如果扩增产物中含有不含有418bp的DNA片段和251bp的DNA片段,待测样本疑似不含有H5亚型AIV且疑似不含有N6亚型AIV。

实施例4、特异性

待测样本为:H5N2亚型AIV毒株、H3N6亚型AIV毒株、H4N6亚型AIV毒株、H1N1亚型AIV毒株、H2N3亚型AIV毒株、H3N2亚型AIV毒株、H4N5亚型AIV毒株、H6N6亚型AIV毒株、H7N9亚型AIV RNA、H8N4亚型AIV毒株、H9N2亚型AIV毒株、H10N3亚型AIV毒株、H11亚型AIV毒株、H12N5亚型AIV毒株、H13N6亚型AIV毒株、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1、提取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待测样本分别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2、提取待测样本的总RNA,并反转录成eDNA。待测样本分别为:H5N2亚型AIV毒株、H3N6亚型AIV毒株、H4N6亚型AIV毒株、H1N1亚型AIV毒株、H2N3亚型AIV毒株、H3N2亚型AIV毒株、H4N5亚型AIV毒株、H6N6亚型AIV毒株、H8N4亚型AIV毒株、H9N2亚型AIV毒株、H10N3亚型AIV毒株、H11亚型AIV毒株、H12N5亚型AIV毒株、H13N6亚型AIV毒株、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3、将H7N9亚型AIV RNA反转录成cDNA。

4、分别将步骤1得到的基因组DNA样本、步骤2得到的各个cDNA样本和步骤3得到的cDNA作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设置用H5N2亚型AIV毒株cDNA和H13N6亚型AIV毒株cDNA按照拷贝数1∶1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代替待测样本的阳性对照A,设置用重组质粒PMD18-T-H5和重组质粒PMD18-T-N6按照拷贝数1∶1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代替待测样本的阳性对照B。设置用等体积水代替待测样本的阴性对照。

模板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基因组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78μg;

模板为H5N2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78μg;

模板为H3N6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7μg;

模板为H4N6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46μg;

模板为H1N1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55μg;

模板为H2N3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0μg;

模板为H3N2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54μg;

模板为H4N5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48μg;

模板为H6N6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8μg;

模板为H7N9亚型AIV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70μg;

模板为H8N4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56μg;

模板为H9N2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9μg;

模板为H10N3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0μg;

模板为H11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53μg;

模板为H12N5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3μg;

模板为H13N6亚型AIV毒株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65μg;

模板为新城疫病毒(NDV)的e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为1080μg;

模板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cDNA时,1μL模板中的DNA含量1083μg。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拍照。

结果见图2。图2中,M为DL1000 DNA Maker,泳道1为阳性对照A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2为阳性对照B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3为H5N2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4为H3N6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5为H4N6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6为H1N1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7为H2N3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8为H3N2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9为H4N5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0为H6N6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1为H7N9亚型AIV 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2为H8N4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3为H9N2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4为H10N3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5为H11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6为H12N5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7为H13N6亚型AIV毒株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8为新城疫病毒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19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20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组DNA的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21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使用二重PCR对阳性对照A和阳性对照B扩增结果出现条特异性条带(418bp和251bp);对H5N2亚型AIV扩增结果出现1条特异性条带(418bp);对H3N6、H4N6、H6N6、H13N6亚型AIV扩增结果出现条特异性条带(251bp),对其他亚型AIV和其他病毒及支原体扩增均未出现条带。

实施例5、灵敏度

1、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一的方法制备混合质粒DNA。

2、用ddH2O 10倍梯度稀释步骤1得到的混合质粒DNA,得到各个稀释液。

3、以步骤2得到的各稀释液作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物组合进行二重PCR。

由于采用的稀释液不同,形成如下不同的反应体系:

反应体系1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106拷贝/μL;

反应体系2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105拷贝/μL;

反应体系3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104拷贝/μL;

反应体系4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103拷贝/μL;

反应体系5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102拷贝/μL;

反应体系6中,混合质粒DNA中每种质粒DNA的初始浓度为:20拷贝/μL;

二重PCR的反应体系(25.0μL):2×Easy Taq PCR 12.5μL,模板1μL,H5-F、H5-R各0.2μL,N6-F、N6-R各0.4μL,最后用ddH2O补足至25.0μL。二重PCR的反应体系中,H5-F和H5-R的浓度均为0.2pmol/μL,N6-F和N6-R的浓度均为0.4pmol/μL。设置用等体积水代替待测样本的阴性对照。

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30s、55℃退火30s、72℃4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结束扩增。

将二重PCR的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拍照。

结果见图3。图3中,M为DL1000 DNA Maker,泳道1-6依次对应采用反应体系1-7时二重PCR的扩增产物,泳道7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使用二重PCR检测H5亚型的AIV和N6亚型的AIV时,检测所需的最低模板含量为2×102个拷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