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材料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406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材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其重量低、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在人们持续追求轻便化、小型化的趋势下,因为设备边框尺寸较厚、重量较大的情况,使得液晶显示设备在使用中总有些美中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材料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材料加工方法,其方案如下:

先将邻位烷基—对苯二甲酸和乙烯基醇进行树脂聚合反应;

将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与半熔融的树脂按5:85的质量称取后混合并搅拌均匀;

将混合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的半熔融的树脂按称取重量的一半放入模具内,然后铺上玻璃布,然后再称取剩下一半重量半熔融的树脂,玻璃布与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的重量比为15:5;

然后进行压合成型、冷却,压合温度高于树脂转化温度20℃,持续压合时间135分钟;

将成型后的边框内侧镀上一层陶瓷减反射层。

本发明材料稳定性强,有利于涂布工艺,在增加边框强度和韧性的情况下,降低总体重量,而且边框尺寸降低,具有非常优良的阻燃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材料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先将邻位烷基—对苯二甲酸和乙烯基醇进行树脂聚合反应;

将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与半熔融的树脂按5:85的质量称取后混合并搅拌均匀;

将混合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的半熔融的树脂按称取重量的一半放入模具内,然后铺上玻璃布,然后再称取剩下一半重量半熔融的树脂,玻璃布与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的重量比为15:5;

然后进行压合成型、冷却,压合温度高于树脂转化温度20℃,持续压合时间135分钟;

将成型后的边框内侧镀上一层陶瓷减反射层。

工作原理:本发明采用的树脂提高了分子间的空间位阻,避免了其与液晶小分子发生反应形成配合物,稳定性强,使其在一定分子量下,不会形成固态,提升其柔性,有利于涂布工艺;另通过在苯环或支链烷基上加入烷基,可降低聚合物的熔点,降低玻璃化温度,提升其耐候性,使其在剧烈的温度变化状况下保持一定的物化稳定性。并选择4.5微米直径玻璃纤维的玻璃布作为支撑骨架,在增加边框强度和韧性的情况下,降低总体重量,而且边框尺寸降低,其中填充的氢氧化镁改性阻燃剂,在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情况下,和玻璃布一起具有非常优良的阻燃效果。另外在材料成型后在边框内侧镀有陶瓷减反射层,可满足边框材料密封和背光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