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四氮环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1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锌‐四氮环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C44H42N5O3ZnCl的结构式如式1:

2.一种锌‐四氮环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四氮环配合物的制备采用以下步骤:

(1)由2,6-二羟甲基吡啶制备2,6-二溴甲基吡啶(B);

(2)由二乙烯三胺制备1,4,7-三对甲苯磺酰基-1,4,7-三氮杂庚烷(C);

(3)由B和C制备3,6,9-三对甲苯磺酰基-3,6,9,15-四氮杂[9.3.1]十五元双环-1(15),11,13-三烯(D);

(4)由D制备3,6,9,15-四氮杂[9.3.1]十五元双环-1(15),11,13-三烯(L1);

(5)由L1和1-氯甲基萘制备3,6,9-三甲基萘-3,6,9,15-四氮杂[9.3.1]十五元双环-1(15),11,13-三烯(F);

(6)由F制备配合物C44H42N5O3ZnC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将2,6-二羟甲基吡啶溶解在48%的HBr溶液中,60℃磁力搅拌反应19小时,结束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再继续用冰盐浴冷却并用冰的饱和碳酸钠调至碱性,将生成的白色固体过滤后,用蒸馏水水洗多次,再用正己烷在室温条件下重结晶,得到无色透明针状晶体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如下:将二乙烯三胺溶于丙酮中,冰水浴同时用两个恒压滴液漏斗分别滴加NaOH的水溶液和对甲苯磺酰氯的丙酮溶液,之后在常温下机械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冰水过滤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将2,6-二溴甲基吡啶、1,4,7-三对甲苯磺酰基-1,4,7-三氮杂庚烷和NaOH,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在10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立刻倒入400mL冰水中充分搅拌,将析出的白色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将3,6,9-三对甲苯磺酰基-3,6,9,15-四氮杂[9.3.1]十五元双环-1(15),11,13-三烯用浓硫酸和盐酸溶液溶解,将反应物在室温条件下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旋蒸至原来体积的十分之一,之后将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无水乙醚析出的黄白色固体过滤,再用无水乙醚洗多次,并在真空下干燥,得到四盐酸盐白色固体,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中,用饱和碳酸钠调节pH至9.5,然后将该水溶液用三氯甲烷连续萃取4小时。最后将三氯甲烷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过滤旋干,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并最终在室温下固化变成淡黄色蜡状固体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如下:将1-氯甲基萘、L1和三乙胺用乙醇溶解,磁力搅拌下室温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所得溶液过滤旋干,将所的产物用三氯甲烷重新溶解,并用蒸馏水洗涤,把有机相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之后过滤旋干得到暗黄色固体,将所得粗产品硅胶柱层析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如下:将六水合硝酸锌和F用甲醇-水混合溶液溶解,用稀盐酸溶液调节pH至7.4,磁力搅拌,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将所得滤液旋干得到黄色粉末产物。

9.一种锌-四氮环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锌-四氮环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或胃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