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剥离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1800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半导电屏蔽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剥离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绝缘屏蔽料的剥离强度为18~ 40N/cm,这样的剥离强度尚能满足普通地区的施工要求,但仍不能满足寒冷地区的电缆施工,现有的半导电绝缘屏蔽材料主要是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基料中加入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导电炭黑、再加入其他辅料来制备,现在普遍使用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基料存在与绝缘层剥离性差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低温下仍保持原有性能且同时具有较低剥离强度的电力电缆用易剥离半导电绝缘屏蔽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组分简单的易剥离半导电绝缘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从而降低屏蔽材料的剥离强度,降低电缆制造单位的工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剥离半导电屏蔽料,有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EVA 40—45份

导电炭黑 32—38份

白油 5—8份

润滑剂2—5份

分散剂 0.5—4份

抗氧剂 0.1—0.5份

交联剂 0.5—3份

抗粘结剂 12—18份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0.6—0.8份

上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5.5—6.3g/10min,软化点小于40℃,聚合物中总醋酸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35%,所述抗粘结剂为丁腈橡胶。

上述导电炭黑采用卡博特XC200,细度为300目以细,优选320目。

上述白油采用10#工业白油。

上述润滑剂为石蜡。

上述分散剂为硬脂酸盐类,硬脂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镁。

上述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为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易剥离半导电屏蔽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比将EVA、导电炭黑、白油、抗氧剂、润滑剂、分散剂和抗粘结剂按照配比加入翻斗式混炼机中,封闭混炼,混炼温度为130~160℃,混炼成熟胶;

步骤二、将混炼好的熟胶送入往复式挤出机上进行二次混炼和造粒,制成半导电屏蔽料,在造粒机出胶口采用两道过滤;

步骤三、用纯净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屏蔽料;

步骤四、用离心式分离器对冷却后的半导电屏蔽料进行离心脱水,之后经风管二次干燥;

步骤五、将二次干燥好的半导电屏蔽料加入高速混合机,加入交联剂渗透,交联剂为DCP,进行混合;

步骤六、将步骤五混合好的半导电屏蔽料经过沸腾床,再次进行风送和干燥。

步骤二中两道过滤中第一道过滤采用五层200目过滤网,第二道过滤采用四层350目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材料使用的EVA中醋酸乙烯酯最优含量应控制在28%左右,VA含量较高,减小了其与电力电缆用化学交联绝缘材料的相容性,从而减小了剥离力。本材料使用的导电炭黑,粒径大,洁净度高,剥离残留小。所采用的丁腈橡胶是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所得,由于强极性CN基团的存在,减小了屏蔽料与电力电缆用化学交联绝缘材料的相容性。本发明在配方中添加了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使屏蔽层和绝缘层的界面张力变大,降低了屏蔽层与绝缘层的粘附力,使屏蔽层易剥离,减小剥离强度。结合上述各技术特征最终所制得的半导电绝缘屏蔽料的剥离强度为8—18N/cm。本材料所用原料加工性能良好,组分简单,易于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具有易剥离的性能,也同样提高了电缆厂的生产效率,易于生产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半导电屏蔽料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适应性或者进一步的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常规实验中条件,本实施例中的份为“质量份”。

实施例1

一种电力电缆用易剥离半导电绝缘屏蔽料A,

步骤一、取乙烯-乙酸乙酯树脂(EVA) 40 份, 320 目导电炭黑 ( XC200 )36 份,300号抗氧剂 0.2份, 10# 工业白油 6.5 份,石蜡2份,硬脂酸锌 0.6份,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0.6份,丁腈橡胶15份加入翻斗式混炼机中,混炼温度为140℃,封闭混炼 8 分钟,混炼成熟胶。其中乙烯 - 乙酸乙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g/10min,乙酸乙酯含量在 28%重量百分比。

步骤二、将混炼好的熟胶送入往复阶梯式挤出机上进行二次混炼和造粒,制成半导电屏蔽料。为保本产品的纯净度和细度,在造粒机出胶口采用两道过滤,第一道过滤采用 5 层 200 目过滤网,第二道过滤采用 4 层 350 目过滤网 ;

步骤三、用纯净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屏蔽料,冷却水经过滤后重复使用。

步骤四、用离心式分离器对冷却后的半导电屏蔽料脱水后,再经过 5 米风管二次 干燥。为防止因为混炼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半导屏蔽料先期交联。

步骤五、将二次干燥好的半导电屏蔽料加入高速混合器,再加入2.6份交联剂DCP,在 40℃温度下混合 11 分钟,使半导屏蔽料与交联剂相互吸收和渗透。

步骤六、为再次保证半导电屏蔽料的纯净度,将混合好的半导电屏蔽料再经过沸腾 床,再次进行风送和干燥。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 取乙烯-乙酸乙酯树脂 38份, 320 目导电炭黑 ( XC200 )37份,300号抗氧剂 0.2份, 10# 工业白油 6.6 份,石蜡4份,硬脂酸锌 0.5份,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0.6份,丁腈橡胶16份,交联剂2.6份。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的区别在于:取乙烯-乙酸乙酯树脂 38份,320目导电炭黑(XC200)36份,300号抗氧剂 0.2份, 10# 工业白油 6.6 份,石蜡3份,硬脂酸锌 0.5份,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0.6份,丁腈橡胶17份,交联剂2.6份。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制得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用半导电屏蔽料剥离率在8—14N/cm之间。

挤出工艺性能良好,下表为本发明易剥离半导电绝缘屏蔽料性能:

上表显示,实施例1-3所制得的半导电屏蔽料具有较低的剥离强度,具有易剥离特性,且成分简单,制作方法没有明显复杂化,而是更加精细而巧妙。本申请发明人通过成分上的调整以及对制备工艺进一步的优化,获得了一种剥离强度在8—18 N/cm的易剥离的半导电屏蔽料。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