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及利用其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0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从植物叶片表面筛选得到的不产生黑色素的菌株,分类命名为出芽短梗霉,拉丁文学名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 HL-1,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CGMCC No.10772。

2.一种使用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发酵法制备,所使用的菌株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24~28℃培养48~60h的出芽短梗霉HL-1斜面菌种一环,接种到30~60ml液体种子培养基,转速为160~220rpm,25~30℃培养48~80h得到种子液;

上述的种子培养基为:50~120g/l碳源,2.5~5g/l氮源,0.5~1.5g/l NaCl,2~5g/l KH2PO4,0.1~0.5g/lMgSO4·7H2O;

2)将制备好的种子液按0.5%~2%比例接种到30~60ml发酵培养基中,转速为160~220rpm,25~30℃,培养60~120h;或者将制备好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发酵罐容积的40-70%,接种量0.5%~2%,温度25~30℃,通气量0.2~0.4m3/h,转速200~400rpm,发酵时间60~120h;

上述的发酵培养基为:50~160g/l碳源,0.5~3g/l氮源,0.5~1.5g/l NaCl,2~5g/l KH2PO4,0.1~1g/lMgSO4·7H2O;

3)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过滤的上清液中加入2倍体积的甲醇,轻轻搅动后,放置1h,离心去上清,沉淀物用80%甲醇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普鲁兰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半乳糖、甘油、可溶性淀粉或麦芽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产生普鲁兰多糖的菌株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的氮源为硝酸铵、硝酸钠、硫酸铵、酵母膏、尿素或蛋白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