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603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原体鉴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



背景技术: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态。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涉及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多个领域,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支原体鉴定及药敏检测分析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待检测样本放入板条的孔位中,然后封蜡,经过孵育培养后进行结果的判读。然而目前的支原体鉴定及药敏检测通常是人工操作完成的,此类的板条结构比较简单,无法满足自动分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其通过在板条支架上设置有与搬运手适配的导向边和定位槽,可以满足自动分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所述板条结构包括有板条支架托板,所述板条支架托板上叠放有多个板条支架,所述板条支架上均布设置多个板条,所述板条支架两端下沿内凹形成有导向边,所述导向边设置有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槽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在导向边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条支架上均布设置有多个与板条适配的板条安装槽,所述板条放置于板条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板条一端设置有板条信息区和检测孔,板条另一端上下分布设置有第一排检测孔和第二排检测孔。

进一步,所述板条支架托板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的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包括有板条支架托板,板条支架托板上叠放有多个板条支架,板条支架上均布设置多个板条,板条支架两端下沿内凹形成有导向边,导向边设置有定位槽,自动分样组件的搬运手可在采样机械臂带动下沿着导向边滑动并通过定位柱卡入定位槽而将空白板条支架上完成分样的板条支架移动到分样板条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条支架上设置有与搬运手适配的导向边和定位槽,使得搬运手可以对板条支架进行自动搬运,满足自动分样的要求,提高了分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板条支架与板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的板条结构,包括有板条支架托板1,板条支架托板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板条支架托板1上叠放有多个板条支架2,板条支架2上均布设置多个板条3,板条支架2两端下沿内凹形成有导向边21,导向边21设置有定位槽22,自动分样组件的搬运手可在采样机械臂带动下沿着导向边21滑动并通过定位柱卡入定位槽22而将空白板条支架上完成分样的板条支架2移动到分样板条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条支架2上设置有与搬运手适配的导向边21和定位槽22,使得搬运手可以对板条支架2进行自动搬运,满足自动分样的要求,提高了分样的效率。

为使得板条支架2在搬运过程中更稳固,定位槽22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在导向边21上,定位槽22可以是半圆孔状或方状或是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槽为半圆孔状,搬运时板条支架2的每一端通过两个定位槽22卡接在搬运手上,从而受力更加均衡,搬运更加平稳。

为方便安装板条3,板条支架2上均布设置有多个与板条3适配的板条安装槽23,板条3放置于板条安装槽23内。

具体的,板条3一端设置有板条信息区31和检测孔32,板条信息区31可以贴有条形码或二维码或RFID标签或是其他形式的ID号,使得自动分样组件的扫描仪可以读取板条信息区31内的样本信息,板条3另一端上下分布设置有第一排检测孔33和第二排检测孔34。

为方便将板条支架托板1安装固定,所述板条支架托板1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的导槽11,可以通过设置有导轨,从而将板条支架托板1方便的安装在导轨上,安装和取出都很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