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藻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旋藻采收清洗机。
背景技术:
螺旋藻归属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低等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螺旋藻是一种能光能自养生物,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具营养价值的天然营养辅助食品。其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中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高达60%-70%。螺旋藻做为保健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更渴望能喝到新鲜的螺旋藻。
目前螺旋藻多为企业养殖,收藻多为用水泵将藻抽到斜面过滤网上过滤、冲洗,将藻泥转到真空吸滤机上吸滤收藻,然后用喷雾干燥机烘干制成干粉。设备大,成本高。散户养藻很难自己配备这样的设备。
螺旋藻鲜藻正在被人们重视,一些企业和个人正在研发、推广家庭式、封闭式养藻机,但是螺旋藻是一种生理结构类似于细菌的藻类植物,其细胞壁含纤维素很少,易破裂。现有采收设备,其动力为水泵,对螺旋藻的破坏性很大,泄漏的细胞液污染了培养液,造成培养液利用时间减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藻采收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藻采收清洗机,包括进藻管、储液箱、真空泵、电磁阀、过滤桶、清洗装置、纯净水水桶和水泵,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置进藻管,通过进藻管通过止回阀连接原料供应系统,且储液箱顶部的排气管道通过三通分别连接真空泵和电磁阀;所述储液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过滤桶顶部的进料口,而过滤桶的底部出口通过蝶阀连接清洗装置的顶部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桶的内部设置圆筒状的过滤网A,过滤网A与过滤桶内壁之间形成滤液通道,过滤桶的底部出口设置在过滤网A围成的区域内,而过滤桶的底部一侧连接回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装置主要由过滤网B、离心桶、离心桶外罩、电机和废液管构成,其中离心桶外罩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离心桶外罩的顶部进料口连接蝶阀,所述离心桶外罩的内部设置离心桶,离心桶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而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离心桶的表面设置若干个通孔,而离心桶的内壁上设置过滤网B,通过过滤网B将固体物质留在离心桶,而液态的水从过滤网B上穿过并进入到离心桶外罩内,离心桶外罩的底部连接废液管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废液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A围成的圆筒顶部对应设置环形管,环形管的表面开设若干个冲洗水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电磁三通的一端,而电磁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过滤桶顶部的进料口和水泵的输出端,而水泵的输入端连接纯净水水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A采用200-350目的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B采用400-800目的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剪切力真空泵为动力源,一级孔径大的过滤网收藻,第二级用孔径小的过滤网清洗。收藻装置在上面,清洗装置在下面,通过蝶阀直接将藻泥从采收装置倒入清洗装置。实现采收清洗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藻管1、储液箱2、真空泵3、电磁阀4、过滤桶5、环形管51、过滤网A52、蝶阀53、回液管54、清洗装置6、过滤网B61、离心桶62、离心桶外罩63、电机64、废液管65、废液箱7、纯净水水桶8、水泵9、电磁三通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螺旋藻采收清洗机,包括进藻管1、储液箱2、真空泵3、电磁阀4、过滤桶5、环形管51、过滤网A52、蝶阀53、回液管54、清洗装置6、过滤网B61、离心桶62、离心桶外罩63、电机64、废液管65、废液箱7、纯净水水桶8、水泵9和电磁三通10,所述储液箱2的顶部设置进藻管1,通过进藻管1通过止回阀连接原料供应系统,且储液箱2顶部的排气管道通过三通分别连接真空泵3和电磁阀4,从而电磁阀4关闭和真空泵3的开启,实现储液箱2内部的真空,从而利用负压将原料供应系统中的藻液压入储液箱1,待储液箱1中满载后,真空泵3停止工作,电磁阀4打开,储液箱1内压力恢复正常,以便于后续的操作;所述储液箱2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过滤桶5顶部的进料口,而过滤桶5的底部出口通过蝶阀53连接清洗装置6的顶部进料口,从而实现藻液的过滤和清洗,保证输出的产品清洁。
所述过滤桶5的内部设置圆筒状的过滤网A52,过滤网A52与过滤桶5内壁之间形成滤液通道,过滤桶5的底部出口设置在过滤网A52围成的区域内,减少滤液干扰,而过滤桶5的底部一侧连接回液管54,使得滤液通道中的液体从回液管54中排出。
所述清洗装置6主要由过滤网B61、离心桶62、离心桶外罩63、电机64和废液管65构成,其中离心桶外罩63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离心桶外罩63的顶部进料口连接蝶阀53,所述离心桶外罩63的内部设置离心桶62,离心桶62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64的输出轴,而电机64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离心桶62的表面设置若干个通孔,而离心桶62的内壁上设置过滤网B61,通过过滤网B61将固体物质留在离心桶62,而液态的水从过滤网B61上穿过并进入到离心桶外罩63内,离心桶外罩63的底部连接废液管65的一端,用于排放滤液,废液管65的另一端连接废液箱7,用于收集废液。
所述过滤网A52围成的圆筒顶部对应设置环形管51,环形管51的表面开设若干个冲洗水出孔,以便于环形管51对过滤桶5和过滤网A52的冲洗,保证内部洁净,同时保证无残留,而冲洗后的水可以进入到清洗装置6中进一步清洗清洗装置6的藻泥,所述环形管5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电磁三通10的一端,而电磁三通10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过滤桶5顶部的进料口和水泵9的输出端,而水泵9的输入端连接纯净水水桶8,保证冲洗水的洁净,提高螺旋藻成品的质量。
所述过滤网A52采用200-350目的过滤网进行采收,孔径大过滤速度快,过滤液还能留一部分藻种
所述过滤网B61采用400-800目的过滤网进行采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