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状玻璃及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961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薄片状玻璃及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状玻璃和包含该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树脂成形品中,一般已知的是:出于降低翘曲及变形和/或提高机械强度等目的,而在基体树脂中配合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云母、玻璃珠及薄片状玻璃等作为填充材料。以往,在此种树脂成形品中,为了使基体树脂与填充材料的粘接性提高而进一步提高树脂成形品的机械强度,优选将填充材料的表面用硅烷偶联剂等进行表面处理。

例如在基体树脂包含聚丙烯等聚烯烃的树脂成形品中,提出了用于使基体树脂与填充材料的粘接性提高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聚烯烃强化用填充材料,并且为了提高该玻璃纤维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烯烃的粘接性而提出用特定的处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处理剂中包含有机官能性无机偶联剂和羧酸改性聚烯烃等聚烯烃相容性膜形成用聚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将作为聚烯烃强化用填充材料而使用的玻璃纤维的表面用包含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剂(集束剂)进行处理,从而使玻璃纤维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烯烃树脂的粘接性提高。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在使用碳纤维作为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丙烯的粘接性,而使用以马来酸酐及(甲基)丙烯酸酯进行了接枝改性而成的改性聚烯烃作为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剂。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以下技术:不采用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而使基体树脂使用特定的树脂(含有聚丙烯和环氧改性聚烯烃的树脂),从而改善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9-510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06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56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503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中所使用的上述以往的处理剂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但是,其粘接性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4所提及那样的、通过调整基体树脂全体的成分而提高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的技术的情况下,在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界面无法效率良好地发挥基于该成分的粘接性改善功能,存在有时致使因改善粘接性而配合的成分的添加量变为大量的问题。另外,此种基体树脂终归是以作为基体树脂发挥功能为前提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即使直接作为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进行应用,也无法期待改善粘接性的高效果。进而,例如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基体树脂是在与碳纤维组合使用时能够改善粘接性的基体树脂,因此即使直接应用在使用材质与碳纤维完全不同的玻璃的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也无法期待改善粘接性的高效果。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薄片状玻璃,在其作为用于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填充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基体树脂的高粘接性,其结果可以对树脂成形品赋予高机械强度。进而,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可以实现配合了此种薄片状玻璃的、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树脂成形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状玻璃,其包含:

薄片状玻璃基材;和

被覆上述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

上述粘合剂包含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

上述薄片状玻璃中的所述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上述本发明的薄片状玻璃和基体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薄片状玻璃在作为用于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填充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基体树脂的高粘接性,其结果可以对树脂成形品赋予高机械强度。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此种本发明的薄片状玻璃,因此可以实现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树脂成形品。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制造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该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该粘合剂含有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作为必须成分。另外,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以下,对薄片状玻璃基材及被覆膜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中所使用的薄片状玻璃基材例如可以利用日本特公昭41-17148号公报及日本特公昭45-354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所谓吹塑法、或日本特开昭59-21533号公报及日本特表平2-50366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所谓旋转法来制作。

在吹塑法中,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玻璃制造装置。该玻璃制造装置具备耐火窑槽12、吹塑喷嘴15及挤压辊17。在耐火窑槽12(熔解槽)中所熔融的玻璃坯料11被送入至吹塑喷嘴15的气体吹鼓成气球状,成为中空状玻璃膜16。将中空状玻璃膜16利用挤压辊17进行粉碎,得到薄片状玻璃基材1。通过调节中空状玻璃膜16的拉伸速度、从吹塑喷嘴15送入的气体的流量等,从而可以控制薄片状玻璃基材1的厚度。

在旋转法中,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玻璃制造装置。该玻璃制造装置具备旋转杯22、1组的环状板23及环状旋风型捕集机24。熔融玻璃坯料11流入旋转杯22,在离心力作用下从旋转杯22的上边缘部以放射状流出,通过环状板23之间,被空气流吸引,并且被引入至环状旋风型捕集机24中。在通过环状板23的期间,玻璃以薄膜的形态冷却及固化,再被破碎成微小片,由此得到薄片状玻璃基材1。通过调节环状板23的间隔、空气流的速度等,从而可以控制薄片状玻璃基材1的厚度。

作为薄片状玻璃基材的组成,可以使用一般已知的玻璃的组成。具体而言,可以适合使用e玻璃等碱金属氧化物少的玻璃。e玻璃的代表性的组成如以下所示。下述的组成的单位为质量%。

sio2:52~56

al2o3:12~16

cao:16~25

mgo:0~6

na2o+k2o:0~2(优选为0~0.8)

b2o3:5~13

f2:0~0.5

另外,作为碱金属氧化物少的玻璃,可以采用以下的玻璃组成:以质量%表示,含有如下的成分:

59≤sio2≤65、

8≤al2o3≤15、

47≤(sio2-al2o3)≤57、

1≤mgo≤5、

20≤cao≤30、

0<(li2o+na2o+k2o)<2、

0≤tio2≤5,

并且实质上不含有b2o3、f、zno、bao、sro、zro2。该玻璃组成被本申请人在国际公开2006/068255号中所公开。

予以说明,“实质上不含有”是指:例如除由工业用原料所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情况以外,不有意地含有的情况。具体而言,是指b2o3、f、zno、bao、sro及zro2的各自的含有率不足0.1质量%(优选不足0.05质量%、更优选不足0.03质量%)。

另外,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平均厚度及平均粒径并无特别限定。薄的薄片状玻璃基材越薄,径厚比(平均粒径除以平均厚度所得的值)越大,因此防止水分或气体等渗透至填充有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中的遮蔽效果越大,但操作性变差。另外,平均厚度和平均粒径可以由遮蔽效果、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效果、操作性、技术的难易度及制品的经济性等的平衡来决定。具体而言,在制作薄片状玻璃时,使用平均厚度为7μm以下且径厚比为50以上的薄片状玻璃,会取得上述的遮蔽效果、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效果、操作性及制品的经济性的平衡,故优选。另外,若考虑技术的难易度及制品的经济性,则平均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进而,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效果,平均粒径优选为10~2000μm。另外,从在树脂中的分散性的理由出发,平均径厚比优选为2000以下。予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平均厚度为:从薄片状玻璃基材抽取100片以上的薄片状玻璃,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这些薄片状玻璃基材测定厚度,该厚度合计除以测定片数所得的值。平均粒径为:在基于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累积质量百分率相当于50%的粒径(d50)。

形成被覆膜的粘合剂如上述那样含有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作为必须成分。

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聚烯烃-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聚烯烃-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共聚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与有机过氧化物一起作用于聚烯烃而被接枝键合成的共聚物为优选的方式,适合使用以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必须构成成分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尤其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但是,并不受这些共聚物的限定,还可以使用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聚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以及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等。

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例示例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酰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其中,适合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γ-酰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除硅烷偶联剂外,还可以使用钛系偶联剂、铝系偶联剂、氧化锆系偶联剂等。

在粘合剂中,硅烷偶联剂与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成分比率(硅烷偶联剂:环氧改性聚烯烃)以除水或溶剂等外的固体成分质量比率计为例如1:99~90:10,优选为10:90~80:20,更优选为25:75~60:40。

除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以外,粘合剂还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其他成分。粘合剂优选还包含交联剂。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的被覆膜由还包含交联剂的粘合剂形成,由此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基于薄片状玻璃的树脂成形品的更高的增强效果。作为交联剂,适合使用选自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任1种。

作为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适合使用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还可以使用例如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甲基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4’-亚乙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4’-亚乙烯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等。

作为过氧化物,优选为即使在用包含粘合剂的溶液(粘合剂溶液)对薄片状玻璃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并使其干燥后也充分具有活性的过氧化物,可列举例如叔丁基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二枯基、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及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3、α,α’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等。其中,适合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及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粘合剂除上述成分以外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聚氨酯树脂、表面活性剂和/或消泡剂等其他成分。

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粘合剂溶液预先混合将树脂利用乳化剂等均匀分散于水的物质与使硅烷偶联剂水解后的物质混合来使用、或者可以通过在常温大气压下在有机溶剂中适当添加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等并搅拌至均匀来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粘合剂溶液添加到薄片状玻璃基材中,进行搅拌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被覆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被覆膜。粘合剂溶液的添加、搅拌及干燥的具体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以下对其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在旋转圆盘混合机或在混合容器内具备旋转式叶片的亨舍尔混合机等混合机中,边使薄片状玻璃基材流动,边以喷雾等方式添加规定量的粘合剂,进行混合搅拌。接着,边在混合机中进行搅拌,边使薄片状玻璃基材干燥,或者从混合机中取出薄片状玻璃基材而使其干燥。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设有被覆膜的薄片状玻璃。

另外,作为另一例,也可以使用如日本特开平2-124732号公报中记载那样的滚动造粒方式来制作薄片状玻璃基材。即,在具备搅拌叶片的水平振动型造粒机内加入薄片状玻璃基材,并对其喷雾粘合剂溶液而进行造粒,由此也可以制作薄片状玻璃。

除上述以外,还应用一般被称作搅拌造粒法、流化床造粒法、喷射造粒法及旋转造粒法的公知的方法,由此也可以制作薄片状玻璃。

干燥工序例如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即,将薄片状玻璃基材加热至粘合剂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的沸点以上的温度,使其干燥至溶剂挥发为止。

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可以通过调整所添加或喷雾的粘合剂溶液中的粘合剂的浓度来进行控制。即,对规定量的薄片状玻璃基材以使粘合剂达到规定量的方式添加或喷雾规定量的粘合剂溶液,由此可以制造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达到规定值的薄片状玻璃。

在薄片状玻璃中,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理想的为0.2~2质量%,更理想的为0.3~1质量%。在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不足0.05质量%的情况下,无法将薄片状玻璃基材用粘合剂充分被覆,有时引起树脂成形品的强度降低。在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大于3质量%的情况下,有时发生在挤出成形时产生气体而引起模具的污染、或者树脂成形品发生变色等问题。另外,若被覆膜的含有比例超过3质量%,则薄片状玻璃彼此的结合力变得过强,在树脂成形的混炼不充分的情况下,薄片状玻璃以凝集物的形式残留在树脂成形品中,有时引起树脂成形品的强度降低。进而,若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大于3质量%,则过量的被覆膜的各成分反而阻碍玻璃与基体树脂的密合性,有时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形品特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如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和基体树脂。

作为基体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丁烯、聚丙烯及聚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聚酯树脂等聚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或它们的共聚物;聚苯硫醚、聚苯醚、聚醚醚酮;以及液晶聚合物(i型、ii型及iii型)等。就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而言,尤其在使用聚烯烃或热塑性聚酯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树脂成形品的高增强效果,在使用聚烯烃中、尤其是聚丙烯、热塑性聚酯树脂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高的增强效果。

树脂组合物中的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优选为5~70质量%。通过使其为5质量%以上,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作为薄片状玻璃的增强材料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使其为70质量%以下,从而可以使薄片状玻璃均匀地分散到树脂组合物中。为了将成形收缩率抑制得更低,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予以说明,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其用途而含有玻璃纤维等除薄片状玻璃以外的增强材料。例如在电器电子设备部件的用途中,要求非常高的强度,因此可以将薄片状玻璃与同量程度的玻璃纤维混合。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制作的树脂成形品可以通过基于薄片状玻璃的增强效果而得到高的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另外,就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而言,由于成形收缩率低,因此可以得到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树脂成形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薄片状玻璃的平均厚度比以往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薄片状玻璃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得到表面粗糙度小且具有光滑的表面的树脂成形品。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实施例1]

(薄片状玻璃)

首先,使用具有表1所示组成的e玻璃,利用参照图1说明的吹塑法制作薄片状玻璃基材。具体而言,在加热至1200℃以上的熔解槽中加入e玻璃,使其熔解。边从喷嘴吹入空气,边制作薄玻璃,将该薄玻璃用辊连续地引出。调节空气的吹入量及辊转速,得到平均厚度为0.7μm的玻璃。之后,进行粉碎及分级,得到平均粒径为160μm的薄片状玻璃基材。将薄片状玻璃基材粉碎后,使用具有适度孔径的筛,对薄片状玻璃基材进行分级,由此可以得到大小一致的薄片状玻璃基材。

【表1】

接着,将该薄片状玻璃基材5kg投入到亨舍尔混合机中,边以喷雾方式添加粘合剂溶液,边进行15分钟混合搅拌。粘合剂溶液包含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有率:约15质量%)和作为硅烷偶联剂的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粘合剂(固体成分)。在粘合剂溶液的粘合剂中,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为50质量%,硅烷偶联剂为50质量%。另外,粘合剂溶液的溶剂使用水。之后,从混合机中取出薄片状玻璃(未干燥),利用干燥机在125℃进行8小时干燥,得到实施例1的薄片状玻璃。

利用灼热减量法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中的粘合剂的附着率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将适量的薄片状玻璃以110℃干燥后,在625℃的气氛下加热,从薄片状玻璃的表面除去粘合剂。由加热前的薄片状玻璃的质量与加热后的薄片状玻璃的质量之差,计算出薄片状玻璃中的粘合剂的附着率。结果如表2所示。予以说明,在表2中,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标记为“pe-gma”。

(树脂成形品)

将实施例1的薄片状玻璃和聚丙烯(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制、novatecbc06c)用挤出成形机(株式会社technovel制、kzw15-30mg、成形温度:约210~220℃)进行混炼,得到包含作为基体树脂的聚丙烯和作为增强用填充材料的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用注射成形机(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hm7)进行成形,得到树脂成形品。所得的树脂成形品中的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为30质量%。

另外,对树脂成形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大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及拉伸应变依据jisk7113来测定。最大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弯曲应变依据jisk7171来测定。艾氏(izod)冲击强度依据jisk7111-1来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及3]

在粘合剂溶液所含的粘合剂中,按照表2所示那样变更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与硅烷偶联剂的比率,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及3的薄片状玻璃。予以说明,与实施例1同样,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有率:约15质量%)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并且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4~9]

通过调节粘合剂溶液中的粘合剂的浓度,从而制作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实施例4~9的薄片状玻璃。予以说明,粘合剂中的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与硅烷偶联剂的比率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薄片状玻璃的步骤也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有率:约15质量%)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并且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0~13]

在粘合剂中进一步添加交联剂,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实施例10~13的薄片状玻璃。实施例10~12中使用的作为交联剂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为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实施例13中使用的作为交联剂的过氧化物为叔丁基过氧化氢。予以说明,关于实施例10~13的薄片状玻璃的、粘合剂中的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硅烷偶联剂及交联剂的比率如表2所示。予以说明,与实施例1同样,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有率:约15质量%)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并且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1]

通过调节粘合剂溶液中的粘合剂的浓度,从而制作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比较例1的薄片状玻璃。予以说明,粘合剂中的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与硅烷偶联剂的比率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薄片状玻璃的步骤也与实施例1相同。予以说明,与实施例1同样,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有率:约15质量%)作为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并且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其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2~4]

将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变更为聚氨酯树脂(sumikabayerurethane株式会社制、impranildlc-f)、环氧树脂(henkeljapan株式会社制、エポルジョンea10)或酸改性聚丙烯树脂(东邦化学工业制、hitecp-9018、在以下及表2中记载为改性pp。),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比较例2~4的薄片状玻璃。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5]

粘合剂不包含硅烷偶联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即粘合剂由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形成,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比较例5的薄片状玻璃。对所得的薄片状玻璃,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测定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与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超过3质量%的情况(比较例1)、使用一般作为粘合剂使用的聚氨酯树脂及环氧树脂的情况(比较例2及3)、使用以往作为粘合剂的树脂成分提出的改性pp的情况(比较例4)、使用不含硅烷偶联剂且仅由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形成粘合剂的情况(比较例5)相比,实施例1~13的树脂成形品的机械强度相对较高。另外,使用了添加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的粘合剂的实施例10~12的薄片状玻璃,与除添加交联剂以外条件相同的实施例1相比,显示更高的机械强度。予以说明,在全部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树脂成形品中的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为恒定(30质量%)。因此,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可以说与包含聚丙烯的树脂的强度具有相关关系。

【表2】

[实施例14]

(薄片状玻璃)

改变被覆膜的含有比例,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实施例14的薄片状玻璃。

(树脂成形品)

将实施例14的薄片状玻璃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wintechpolymer株式会社制、duranex2000)用挤出成形机(株式会社technovel制、kzw15-30mg、成形温度:约230~240℃)进行混炼,得到包含作为基体树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作为增强用填充材料的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用注射成形机(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hm7)进行成形,得到树脂成形品。所得的树脂成形品中的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为30质量%。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对树脂成形品的特性(最大拉伸强度、最大弯曲强度及艾氏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3所示。予以说明,表3中的湿热是指:对在85℃、85rh%的条件下下仅曝露规定天数的试验片的强度进行测定。另外,在表3中,也将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标记为“pe-gma”。

[比较例6及7]

将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变更为聚氨酯树脂(sumikabayerurethane株式会社制、impranildlc-f)或环氧树脂(henkeljapan株式会社制、エポルジョンea10),除这一点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法制作比较例6及7的薄片状玻璃。另外,利用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成形品,并对它们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与使用一般作为粘合剂使用的聚氨酯树脂及环氧树脂的情况(比较例6及7)相比,实施例14的树脂成形品的机械强度相对较高。予以说明,在全部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树脂成形品中的薄片状玻璃的含有率为恒定(30质量%)。因此,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可以说与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树脂的强度具有相关关系。

【表3】

※1:无缺口※2:有

缺口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薄片状玻璃不仅对树脂成形品的翘曲和收缩性的降低发挥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增强树脂成形品,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包含本发明的薄片状玻璃和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树脂组合物适合用于汽车的领域、电子部件的领域等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