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排泵SMeDEF与Ⅰ类整合酶基因联合介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定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79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排泵SMeDEF与Ⅰ类整合酶基因联合介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收集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重新鉴定和药敏检测,确立标准菌株;

(2)将标准菌株分别接种于仅含不同浓度环丙沙星的琼脂平板、同时含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和不同浓度环丙沙星的琼脂平板、以及仅含CCCP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外排表型鉴定,筛选出外排泵基因阳性菌株;

(3)选用外排泵基因阳性菌株提取并纯化细菌基因组DNA作为扩增模版,铜绿假单胞ATCC25783作为阴性菌株,采用RT-PCR进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外排泵编码基因SMeDEF检测;

(4)采用RT-PCR和菌落杂交实验检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外排泵编码基因SMeDEF阳性菌株的Ⅰ类整合酶基因;

(5)利用质粒图谱、核酸内切酶图谱进行外排泵编码基因SMeDEF、Ⅰ类整合酶基因比对分析,确定外排泵SMeDEF与Ⅰ类整合酶基因联合介导耐药基因;

(6)将质粒DNA和酶切的染色体DNA与经过地高辛标记的Ⅰ类整合酶基因及外排泵编码基因SMeDEF进行分子杂交实验,完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和药敏测试系统对收集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重新鉴定和药敏检测,确立标准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各种靶基因PCR扩增体系均为:P1、P2引物各0.5μL,KCl 10mmol/L,(NH4)2SO4 8mmol/L,MgCl2 2mmol/L,pH为9.0的Tris-HCl 10mmol/L,BSA质量体积比为0.02%,Taq DNA聚合酶1U;总反应体积20μL,其中模板液5μL;热循环参数:93℃2min,然后93℃30s、55℃30s、72℃60s,循环35周期,最后72℃延伸5min;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最后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并摄像保存;阳性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所测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AMEs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及同源性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步骤为:

1)RT-PCR检测

DNA模板的制备:用加热裂解法,将过夜培养的细菌置于60L pH 8.0的10mmol/LTris·Cl和1mmol EDTA的TE缓冲液中,配成一定浓度的菌悬液,并振荡混匀,将菌悬液放入97℃水浴中10min,-20℃放置1min,12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于-20℃放置备用;

基因扩增:采用PCR法设计int1、int2、int3基因引物,反应体系:反应体积为5μL,PremixTaq PCR反应液25μL,基因模板2μL,基因引物各1μL,灭菌蒸馏水2μL;整合子基因扩增条件:预变性94℃5min,变性94℃30s,退火55℃30s,延伸72℃60s,再延伸72℃2min,取扩增产物10μL与缓冲液混匀,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中,以100V电压电泳30min,紫外检测仪中观察结果,凝胶成像系统采集图像并保存所测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AMEs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及同源性分析,int N1引物序列P1:ACGAGCGCAAGGT T TCGGT565;P2:GAAAGGTCT GGTCAT ACATG;

2)菌落杂交检测

在用RT-PCR方法鉴定Ⅰ类整合子的同时,采用菌落杂交的方法检测7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将73株实验菌株过夜培养后,中间间隔一定距离,并按一定次序接种到一张尼龙膜上,培养过夜后将所有菌株的DNA释放出来,并固定在尼龙膜上;以地高辛标记的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为探针,与73株待测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释放出来的总DNA进行杂交,出现阳性信号的为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步骤为:

先将细菌用EDTA处理,破坏细胞膜,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NaOH溶液裂解细胞;轻混溶液以免染色体DNA切成小片段,进而在抽提过程中混于质粒DNA中,然后加入乙酸中和pH值,使变性的单链DNA复性;用酚/氯仿混合分离后,复性的DNA仍留在溶液中,而变性的染色体DNA、RNA和蛋白质则形成大块凝集沉淀,最后用乙醇将质粒DNA沉淀下来;在营养丰富培养基上生长到对数生长期后加入氯霉素,培养过夜,将细菌培养物在4℃贮存1-2天,再抽提质粒,质粒中是否含有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的拷贝数,通过质粒接合转移和Southern杂交实验进行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步骤为:

1)用碱裂解法提取阳性菌株携带质粒,确定其质粒图谱;

2)Ⅰ整合子阳性菌株作为供体菌,EcoliNK5409F-△为受体菌,在含有链霉素和利福平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中,重复培养实验;

3)用CTAB法分别提取Ⅰ类整合子和外排泵阳性菌株,提取的染色体DNA用EcorI和EcorV进行限制性酶切,酶切后的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分别凝胶电泳,然后分别将DNA转印到尼龙膜上;用地高辛标记的Ⅰ类整合酶基因和外排泵编码基因SMeDEF作为探针进行杂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