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142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高寒地区工程作业中,直埋式电力电缆因安装敷设现场施工条件的多样性,或者安装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电缆外皮出现损伤而不容易发现,从而导致电缆进水、受潮,致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使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而因气候和环境的因素,容易在高寒土壤中因应力造成隔氧层和外护层的开裂,在电缆外护层开裂后,容易进水或受潮造成腐蚀,进一步影响电缆的运行安全和正常使用,大幅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热稳定性高,耐腐蚀、耐老化性能优异,大幅提高了适应高寒环境的能力,避免了护套层开裂,同时防止外护套在施工过程中划伤造成铠装腐蚀,增强了保温和耐老化性能,强化了电缆的环境适应能力,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50-170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2-0.8份,过氧化苯甲酰2-4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纳米二氧化硅6-12份,花生粕复合物40-50份,增塑剂4-8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2份,苯乙烯化苯酚2-4份。

优选地,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壳聚糖、聚酰胺多胺、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搅拌得到预制壳聚糖;将花生粕、氢氧化钠搅拌,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水搅拌,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加入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优选地,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壳聚糖、聚酰胺多胺、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至85-95℃搅拌40-60min,得到预制壳聚糖;将花生粕、浓度为1.8-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4-6h,搅拌温度为50-60℃,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水搅拌2-4h,搅拌温度为65-75℃,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2-4h,加入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80-120min,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优选地,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2-16份壳聚糖、10-20份聚酰胺多胺、70-9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5-9份环氧氯丙烷,升温至85-95℃搅拌40-60min,得到预制壳聚糖;按重量份将40-60份花生粕、100-140份浓度为1.8-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4-6h,搅拌温度为50-60℃,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15-25份玉米淀粉、100-140份水搅拌2-4h,搅拌温度为65-75℃,加入5-9份氢氧化钠继续搅拌2-4h,加入3-6份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80-120min,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优选地,基材按重量份包括:硅橡胶70-100份,聚苯醚40-50份,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20-30份。

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液体古马隆2-4份,羟基硅油1-3份,硬脂酸钙3-6份,硬脂酸锌2-3份。

本发明采用硅橡胶、聚苯醚、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基材,过氧化苯甲酰、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配合作用,使本发明热稳定性高,耐腐蚀、耐老化性能优异,大幅提高了适应高寒环境的能力,避免了护套层开裂,同时防止外护套在施工过程中划伤造成铠装腐蚀,增强了保温和耐老化性能,强化了电缆的环境适应能力,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花生粕复合物中,花生粕经过碱化处理,与玉米淀粉分散性好复配效果好,与预制壳聚糖结合程度高,不仅耐水性优良,性能稳定,胶合程度高,而且实现了花生粕的资源化利用,对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花生粕复合物与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度高,相容性好,可有效降低本发明内部的缺陷和空洞形成,交联密度适中,高寒地区抗龟裂性能极好,而且耐老化性能进一步增强,配合液体古马隆、羟基硅油、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协同作用,不仅可有效减缓本发明老化速度,而且使本发明的断裂伸长率较高,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进而避免了因恶劣环境导致的护套层的损坏,完成龟裂电缆修复问题的同时,避免了电缆的再龟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50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8份,过氧化苯甲酰2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花生粕复合物50份,增塑剂4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2份,苯乙烯化苯酚2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70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2份,过氧化苯甲酰4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花生粕复合物40份,增塑剂8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份,苯乙烯化苯酚4份。

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壳聚糖、聚酰胺多胺、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搅拌得到预制壳聚糖;将花生粕、氢氧化钠搅拌,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水搅拌,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加入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55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6份,过氧化苯甲酰2.5份,纳米二氧化钛7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花生粕复合物48份,增塑剂5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8份,苯乙烯化苯酚2.5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硅橡胶70份,聚苯醚50份,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20份。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液体古马隆4份,羟基硅油1份,硬脂酸钙6份,硬脂酸锌2份。

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壳聚糖、聚酰胺多胺、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至90℃搅拌50min,得到预制壳聚糖;将花生粕、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5h,搅拌温度为55℃,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水搅拌3h,搅拌温度为70℃,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3h,加入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100min,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65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4份,过氧化苯甲酰3.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花生粕复合物42份,增塑剂7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2份,苯乙烯化苯酚3.5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硅橡胶80份,聚苯醚45份,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25份。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液体古马隆3份,羟基硅油2份,硬脂酸钙5份,硬脂酸锌2.5份。

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2份壳聚糖、20份聚酰胺多胺、7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9份环氧氯丙烷,升温至85℃搅拌60min,得到预制壳聚糖;按重量份将40份花生粕、140份浓度为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6h,搅拌温度为50℃,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25份玉米淀粉、100份水搅拌4h,搅拌温度为65℃,加入9份氢氧化钠继续搅拌2h,加入6份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80min,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寒地区直埋式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60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5份,过氧化苯甲酰3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花生粕复合物45份,增塑剂6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5份,苯乙烯化苯酚3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硅橡胶100份,聚苯醚40份,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30份。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液体古马隆2份,羟基硅油3份,硬脂酸钙3份,硬脂酸锌3份。

花生粕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6份壳聚糖、10份聚酰胺多胺、9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5份环氧氯丙烷,升温至95℃搅拌40min,得到预制壳聚糖;按重量份将60份花生粕、100份浓度为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4h,搅拌温度为60℃,过滤,洗涤至呈中性,干燥,粉碎,加入15份玉米淀粉、140份水搅拌2h,搅拌温度为75℃,加入5份氢氧化钠继续搅拌4h,加入3份预制壳聚糖继续搅拌120min,得到花生粕复合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