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24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



背景技术:

细菌分离培养是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的基础。利用接种环分区划线以获取单个菌落,是经典的细菌接种方法。由于对仪器、设备等工作条件要求较低而便于推广,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该方法对个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做到无菌操作,通过严格培训和长期操作实践,才能获得理想分离效果;其次,在接种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点燃酒精灯、电炉等明火,用以接种环快速灭菌,而使用明火会对生物安全柜的气流产生影响,并且在处理挥发性物品和易燃物品时,也易造成危险;另外,在接种过程中,标本完全暴露于空气中,操作者与标本近距离接触,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

专利号为[cn201110228528.0],名称为“一种多通道自动化细菌快速接种仪及其使用”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细菌接种仪,其采用高压气体将液态标本压入特制标本杯内的细管后,从微孔喷出,并直接喷涂到平板上,微孔处用无菌防水不干胶纸封闭,接种标本时解开,采用这种仪器接种时就会造成杯体的不密封,容易使得细菌与空气接触,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其密封设置较好,能够很好地避免细菌与空气接触污染环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包括标本杯和培养皿,所述标本杯和培养皿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胶和第二密封胶密封,所述标本杯外接高压气体送气管,所述高压气体送气管穿过第一密封胶并将高压气体送入标本杯内,标本杯底部设有与标本杯内部相通的喷雾咀,所述喷雾咀穿过第二密封胶并将标本液喷洒入培养皿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本杯包括杯体和安装在杯体上端的杯盖,所述杯盖上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胶设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与杯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高压气体送气管穿过密封胶与第一通孔并将高压气体送入杯体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本杯底部连接喷雾咀,所述喷雾咀包括管体和刺穿部,所述刺穿部与管体底部连接,所述管体位于其外壁底部上开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喷雾口,所述刺穿部呈圆锥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本杯底部连接一排液槽,所述排液槽上方设有与标本杯底部连接的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液槽底部与管体连接,所述喷雾咀上转动设有控制流量的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伸入管体内部且开有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本杯内部设有一压差管道,所述压差管道呈n型结构,其一端伸入排液槽中,另一端与喷雾咀连通并伸出标本杯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培养皿包括皿体和安装在皿体上端的皿盖,所述皿盖上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胶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与皿体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喷雾咀穿过第二密封胶与第二通孔并将标本液喷洒入皿体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皿体底部接有带动皿体旋转的旋转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所述标本杯包括杯体和安装在杯体上端的杯盖,所述杯体底部沿外壁向下延伸成凹型结构,所述皿盖为凸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细菌喷雾接种仪标本杯和培养皿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胶和第二密封胶密封,高压气体送气管的插入与拔出均能使标本杯保持密封状态,喷雾咀插入培养皿接种时也能使培养皿内保持密封状态,能够很好地隔绝细菌与空气接触,避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标本杯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喷雾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培养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标本杯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及图3,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包括标本杯1和培养皿2,所述标本杯1外接高压气体送气管3,标本杯1底部设有与标本杯1内部相通的喷雾咀4,所述标本杯1包括杯体11和安装在杯体11上端的杯盖12,所述杯盖12上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与杯体11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密封胶14,所述高压气体送气管3穿过第一密封胶14与第一通孔13并将高压气体送入杯体11中,由于第一密封胶14的密封特性使得需要高压气体时高压气体送气管3可穿过第一密封胶14而不漏气,不需要高压气体时可直接拔出高压气体送气管3而同时保持杯体11的密封状态防止细菌与空气接触,所述杯体11底部连接一排液槽16,所述排液槽16上方设有与杯体11底部连接的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可以过滤杯体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标本液中的杂质,所述排液槽16底部与喷雾咀4连接,所述喷雾咀4包括管体41和刺穿部42,所述刺穿部42与管体41底部连接,所述管体41位于其外壁底部上开有与管体41内部连通的喷雾口43,所述喷雾口43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向上或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喷雾咀4上转动设有控制流量的阀杆44,所述阀杆44一端伸入管体41内部且开有第二通孔45,当需要喷洒标本液时,转动阀杆44使得第二通孔45与管体41内部通道相通,使得标本液流出,同时可根据需要喷洒的量控制转动的角度进行定量喷液,本发明中阀杆44也可不开第二通孔45,当需要喷洒标本液时,向外拉动阀杆44使得标本液可向下流通,可通过控制拉动的距离来控制喷洒的量实现定量喷液。

进一步参见图4,所述培养皿2包括皿体21和安装在皿体21上端的皿盖22,所述杯体11底部沿外壁向下延伸成凹型结构,所述皿盖22为凸型结构,待喷雾咀4插入培养皿2中后,杯体11与皿盖22通过凹型与凸型结构的配合组装在一起,所述皿盖22上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与皿体21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23,所述凹槽中设有第二密封胶15,所述喷雾咀4的刺穿部42呈圆锥状可以很方便的穿过第二密封胶15与第二通孔23并通过喷雾口43将标本液喷洒入皿体21内部,所述皿体21底部接有带动皿体21旋转的旋转盘,使得标本液喷洒的更加均匀。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参见图5,所述喷雾咀上不设阀杆44,所述杯体11内部设有一压差管道18,所述压差管道18呈n型结构,其一端伸入排液槽15中,另一端与喷雾咀4的管体41连通并伸出杯体11底部,当需要喷洒标本液时,通过外接的高压气体送气管3向杯体11内部送入高压气体,利用压力差将标本液沿压差管道18从排液槽中压出至喷雾咀4中从而实现标本液的喷洒,这种方式减少了阀杆44的调节步骤,使得喷洒更加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包括标本杯和培养皿,所述标本杯和培养皿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胶和第二密封胶密封,所述标本杯外接高压气体送气管,所述高压气体送气管穿过第一密封胶并将高压气体送入标本杯内,标本杯底部设有与标本杯内部相通的喷雾咀,所述喷雾咀穿过第二密封胶并将标本液喷洒入培养皿中。本细菌喷雾接种仪标本杯和培养皿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胶和第二密封胶密封,高压气体送气管的插入与拔出均能使标本杯保持密封状态,喷雾咀插入培养皿接种时也能使培养皿内保持密封状态,能够很好地隔绝细菌与空气接触,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青;唐应德;孔德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9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