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爆药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3686阅读:1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起爆药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起爆药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起爆药是最敏感也是首先作用的起爆点火材料,它控制着火工品的感度、猛度和各种作用效果,故其安全性、可靠性与效能倍受关注。

高氮化合物含有大量的n-n、n-c高能量的化学键,具有很高的正生成焓,低碳氢含量利于迅速达到零氧平衡,提高分子密度及能量,且分解产物污染小。特别是高氮杂环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非铅低毒中心金属离子的选择设计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氮杂环配体结构和数量的选择设计爆炸威力,外界氧化离子的选择或成盐效应设计调节化合物的反应活性与感度。因此,高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很有潜力和前途的起爆药(盛涤伦等.新一代起爆药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含能材料,2012.20(3):263-272.)。

作为新型高氮杂环起爆药的成功代表,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钝感起爆药于1994年由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首先合成(johnfronabarger,etal.chemistryanddevelopmentofbncp,anovelddtexplosive[c].internationalsymposiumenergeticmaterialstechnology,florida,usa,1994.),现已完成公斤级以上的中试。2000年盛涤伦等人完成了bncp的研制,其产率也可以能够达到50%左右,但在制备和储存5-硝基四唑钠(nant)的过程中风险较大,硝酸-碳酸根-四氨合钴(ctcn)的合成条件难以控制,合成技术还不够成熟(盛涤伦等.bncp起爆药的合成及其主要性能[j].含能材料,2000.8(3):100—103.)。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制备和储存5-硝基四唑钠存在的风险和硝酸-碳酸根-四氨合钴的合成条件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爆药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易于工业化,且反应收率和产物的纯度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起爆药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的合成方法,利用5-硝基四唑钠(nant)和硝酸-碳酸根-四氨合钴(ctcn)制备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iii)(bncp)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30%-40%的稀硝酸、5-氨基四唑及五水合硫酸铜充分混合制成a液,冰浴下将亚硝酸钠和五水硫酸铜搅拌混合制成b液,在b液中加入a液,于0~8℃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得到5-硝基四唑铜盐固体,溶解,搅拌升温到70~80℃,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得到5-硝基四唑钠溶液;

步骤2,将六水合硝酸钴溶于35~45℃的水中制成c液,将碳酸铵和氨水搅拌下溶解制成d液,将c液缓慢加入d液中,通入空气,加入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在50℃-60℃下减压浓缩,同时分5-10次加入碳酸铵,待溶液浓缩后,置于4℃-10℃下冷却,析出紫红色晶体后抽滤得到硝酸碳酸四氨合钴;

步骤3,将硝酸碳酸四氨合钴晶体溶解,按5-硝基四唑钠与硝酸碳酸四氨合钴的质量比为2:1-5:1,加入5-硝基四唑钠溶液,再缓慢加入70%-75%的hclo4溶液,升温至100~110℃后回流反应,冷却结晶,洗涤得到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a液与b液的反应时间为1~2h,所述的5-硝基四唑铜盐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时间为3~4h。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反应时间为2-3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回流反应时间为3-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发明在制备5-硝基四唑钠nant溶液的过程中降低了nant制备及存储过程的风险,优化了硝酸碳酸四氨合钴的合成工艺,提高了合成ctcn的效率和产率。本发明通过优化ctcn的合成工艺,提高了bncp的产率,其产率可达60%以上。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a液:向烧杯中加入120ml水,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11ml(158.89mmol)35%稀硝酸,5-氨基四唑8.3g(97.65mmol)、五水合硫酸铜1g(4.01mmol),充分搅拌后呈淡蓝色透明溶液。

b液:将三口瓶中放置冰浴中,加入200ml水,机械搅拌下加入亚硝酸钠30g(434.78mmol)和五水合硫酸铜12.7g(50.88mmol),体系呈墨绿色溶液。

向b液中滴加配制好的a液,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8℃,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抽滤,水洗得到5-硝基四唑铜盐固体。将5-硝基四唑铜盐固体转移至盛有含200ml水的三口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70℃,滴加50%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8,继续反应3h,反应体系变成有黑色固体的悬浮体系。抽滤得到含nant约10g的180ml淡黄色滤液备用。

c液:取六水合硝酸钴20g(68.73mmol),用20ml温水溶解,溶液呈深红色。

d液:由40g(416.67mmol)碳酸铵、100ml25%氨水、200ml水搅拌下配制而成。

机械搅拌下将c液在常温条件下缓慢加入到d液中,得深红色偏黄溶液。向该溶液中缓慢加入20ml30%h2o2溶液,然后搅拌下通入空气进行氧化,氧化3h至溶液呈紫色。在温度62℃,真空度1.0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同时分十次加入10g碳酸铵,待溶液浓缩至80ml放冰箱过夜冷却,析出紫红色晶体,抽滤,用冷水洗涤,自然干燥,得到6.2g产品,产率36.2%。

将ctcn晶体5.3g(21.29mmol)加入含有30ml去离子水的三口瓶中搅拌,搅拌均匀后,向其中缓慢加入含10gnant(72.99mmol)180ml水溶液,滴毕。慢慢加15ml70%hclo4溶液(182.93mmol),加毕,升温至100℃回流反应3h。冷却析晶,过滤,水洗,自然干燥。得bncp产品5.90g(12.98mmol),产率61.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5-氨基四唑用量为41.5g(488.24mmol),nant和ctcn的质量比为5:1,得到含nant约50g的900ml溶液,bncp产率为5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nant的用量为20g(145.98mmol),ctcn晶体的用量为10.6g(42.58mmol),nant和ctcn的质量比为2:1,得到的bncp产率为6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ctcn时加入h2o2的用量为10ml,得到的bncp产率为56%。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六水合硝酸钴的用量为200g(687.52mmol),nant和ctcn的质量比为1:10,得到产品ctcn62g,bncp产率仅为35%。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ctcn时不加入h2o2,得到的bncp产率为38.9%。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ctcn时加入氮气而隔绝空气,得到的bncp产率为5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37946... 来自[中国] 2024年04月19日 22:59
    6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