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055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稠油粘度高,流动难,导致其开采、运输及使用难度大,资源利用成本高;但当前原油资源现状决定了原油资源的重心将转移至稠油资源,因此稠油降粘备受关注。例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2876309a(申请号:201110196724.4)公开了一种稠油降粘剂,包括烃油、β-环糊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亲水性组分,以亲水性组分的质量为1计,烃油的质量为0.25~2.5,β-环糊精的质量为0.006~0.3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为0.0006~0.033;所述的亲水性组份选自c1~c4的一元羧酸、c1~c4的一元醇、c1~c4的一元胺和c1~c4的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以脂肪醇为起始剂获得的聚氧乙烯醚,作为起始剂的脂肪醇为c4~c20的直链或支链脂肪醇,氧乙烯的聚合度为2~10,该稠油降粘剂为溶液或微乳液。但是,该稠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乳化降粘是稠油降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例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5018063a(申请号:201510377902.1)公开了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稠油降粘剂以海洋鱼油为主要原材料之一,辅料有强碱、油溶性降粘剂、乳化剂、异构醇和去离子水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将海洋鱼油与强碱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皂化反应,用优化的工艺进行配制。中国专利文件cn103450868a(申请号:201310350389.8)公开了一种抗温耐盐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复合稠油降粘剂,由a、b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组分a为由丙烯酰胺、疏水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烷基氯化铵季铵盐和非离子聚醚丙烯酸酯四元共聚而成的两亲聚合物;组分b为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本降粘剂对不同粘度稠油,尤其是中高、超高粘度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中低粘度稠油降粘率超过95%,中高超高粘度稠油降粘率达到85%以上。但目前研发的乳化降粘剂普遍存在高温或高盐油藏条件下性能衰减的问题,因此对稠油乳化降粘剂提出了耐温耐盐的要求。

此外,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发现状之一是侧重于追求乳化降粘效果,而对后期破乳处理欠缺考虑,造成现有的稠油乳化降粘剂虽然大都能达到较高的稠油降粘率,却又面临后处理过程中破乳困难的问题。后处理破乳与稠油乳化降粘都是稠油资源利用中的重要环节,且后处理破乳紧随乳化降粘之后,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发制备过程中均应充分考虑,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破乳剂研发成本,并带来大量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使稠油资源的利用成本进一步提高。因此,对稠油乳化降粘剂提出了用量低、乳化稳定性适中的要求。开发一种用量低、降粘效果好、耐盐性能优良、乳化稳定性适中的稠油降粘剂,成为稠油降粘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现有的稠油降粘剂用量大、耐盐性能不佳,乳化降粘后难破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该稠油降粘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

所述的组分a为包含有丙烯酰吗啉嵌段的丙烯酰胺共聚物;

所述的组分b为包含有活性端基的丙烯酰胺共聚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进一步优选1:3。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包含有丙烯酰吗啉嵌段的丙烯酰胺共聚物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物;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数比为75:(5~20):(20~5);优选的,所述的包含有丙烯酰吗啉嵌段的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028×105~4.816×105g/mol;优选的,所述的包含有活性端基的丙烯酰胺共聚物中活性端基为羟基或羧基,进一步优选羟基;

优选的,所述的包含有活性端基的丙烯酰胺共聚物为丙烯酰胺和苯乙烯磺酸钠的共聚物;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酰胺和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数比为(50~75):(50~25);优选的,所述包含有活性端基的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204×104~2.522×104g/mo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稠油降粘剂为组分a和组分b以水溶液的形式复配,得到稠油降粘剂水溶液;或者以盐水溶液的形式复配,得到稠油降粘剂盐水溶液;优选的,所述的盐水溶液为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或/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更优选的,盐水熔液的浓度为200~20000ppm;进一步优选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具体可为5000ppm、7500ppm、10000ppm、15000ppm、20000ppm,氯化镁溶液浓度具体可为200ppm、400ppm、600ppm、800ppm、1000ppm,氯化钙溶液浓度具体可为200ppm、400ppm、600ppm、800ppm、1000ppm;

优选的,所述的稠油降粘剂水溶液的总质量浓度为0.2~2.0mg/ml,进一步优选0.2mg/ml、0.5mg/ml、1.0mg/ml、2.0mg/ml;

优选的,所述的稠油降粘剂盐水溶液的总质量浓度为0.2~2.0mg/ml,进一步优选0.2mg/ml、0.5mg/ml、1.0mg/ml、2.0mg/ml。

根据本发明,上述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组分a的制备步骤;

组分b的制备步骤;

组分a和组分b的复配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的,组分a的制备步骤中,将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溶于水;体系除氧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组分a;

优选的,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比为75:(5~20):(20~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在反应体系的总质量分数为10~20%,进一步优选为10%、15%、20%;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或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在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为0.1~0.5%;进一步优选的,所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3:2。

优选的,当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时,引发温度为50~60℃;当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时,引发温度为25~35℃;

优选的,自由基聚合时间为6~12h。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的,组分b的制备步骤中,将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链转移剂溶于水,体系除氧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组分b;

优选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数比为(50~75):(50~25),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在反应体系的总质量分数为10.0~25.0%,进一步优选为10%、15%、20%、25%;

优选的,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链转移剂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0.5~2.0%,进一步优选为0.5%、1.0%、1.5%、2.0%;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进一步优选的,所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3:2;

优选的,引发剂在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为0.2~1.0%,进一步优选为0.2%、0.5%、1.0%。

优选的,引发温度为25~35℃,进一步优选为25℃、30℃、35℃;

优选的,自由基聚合时间为6~12h。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的,组分a和组分b的复配步骤中,将组分a和组分b按照质量比为1:(2~5)复配;

优选的,分别将组分a和组分b溶于水中或者盐水中得到组分a溶液和组分b溶液,按照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2~5),将组分a溶液和组分b溶液混合,即得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水溶液或盐水溶液;

优选的,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水溶液或盐水溶液中,所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0.2~2.0mg/ml,进一步优选为0.2mg/ml、0.5mg/ml、1.0mg/ml、2.0mg/ml。

根据本发明,上述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优选的,稠油降粘剂的加药量为0.086~0.857mg/ml稠油。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的降粘机理主要为温度影响的乳化降粘。高温下,组分a与组分b间的氢键作用被破坏,组分a因含有叔胺结构及两亲性的吗啉环而发挥界面活性,组分b因含有苯磺酸根而发挥表面活性,两者协同作用达到良好的稠油降粘效果。此外,采油后期,随着温度的下降,两组分间氢键容易恢复,导致稠油降粘剂溶液的表界面活性均降低,从而轻易实现破乳分离,极大地提高了稠油开发效率。相比单独的组分a降粘,复配后的降粘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组分a的结构式:

组分b的结构式: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是一种复配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其包括含丙烯酰吗啉嵌段共聚物和活性端基丙烯酰胺类共聚物,采用原料价廉易得,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2、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在很小加药量的情况下即可达到良好的降粘效果,可在加药量仅为0.2mg/ml时,对稠油的降粘率达到93%以上,对稠油油田有较高的降粘效率。

3、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在浓度为200~20000ppm的盐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在加药量仅为0.2mg/ml时,对稠油的降粘率达到93%以上。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的最高耐受温度可达65℃,在该温度下,仍然具有良好的降粘性能。

4、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可达到开采及输送过程中乳化降粘,分离过程中破乳油水分离的理想效果,破乳过程简单,减少化学药剂添加的同时也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全面降低稠油资源利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中所用试剂等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由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2.756g、丙烯酰吗啉2.161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257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20: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除氧通氮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0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28g、苯乙烯磺酸钠2.777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通氮除氧,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0g、亚硫酸氢钠0.030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7.15%,降粘后粘度为122.70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7.05%,降粘后粘度为126.79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2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2.896g、丙烯酰吗啉1.566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538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15:10,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通氮除氧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0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30g、苯乙烯磺酸钠2.775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除氧通氮,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2g、亚硫酸氢钠0.030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6.23%,降粘后粘度为162.24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6.07%,降粘后粘度为169.05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3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3.050g、丙烯酰吗啉1.100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851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10:1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通氮除氧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0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22g、苯乙烯磺酸钠2.771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除氧通氮,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49g、亚硫酸氢钠0.027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5.94%,降粘后粘度为174.51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5.83%,降粘后粘度为179.31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4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3.221g、丙烯酰吗啉0.581g、n,n-二甲基丙烯酰胺1.198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5:20,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除氧通氮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0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29g、苯乙烯磺酸钠2.771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通氮除氧,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0g、亚硫酸氢钠0.030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5.56%,降粘后粘度为190.87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5.25%,降粘后粘度为195.60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5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2.756g、丙烯酰吗啉2.161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257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20: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除氧通氮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27g、苯乙烯磺酸钠2.772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1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通氮除氧,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2g、亚硫酸氢钠0.032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1.0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75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7.46%,降粘后粘度为109.22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75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6.83%,降粘后粘度为136.33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75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6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2.756g、丙烯酰吗啉2.161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257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20: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通氮除氧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30g、苯乙烯磺酸钠2.770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除氧通氮,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1g、亚硫酸氢钠0.030g,在25℃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2.0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0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7.94%,降粘后粘度为88.58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10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6.58%,降粘后粘度为147.24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10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7

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2.756g、丙烯酰吗啉2.161g、n,n-二甲基丙烯酰胺0.257g溶于50g水,搅拌均匀;该体系中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份数比为75:20:5,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0%;

(2)上述体系经通氮除氧后,加入0.0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在55℃下自由基聚合10h即得组分a;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质量分数为0.5%;

(3)将丙烯酰胺2.230g、苯乙烯磺酸钠2.775g、链转移剂巯基乙胺0.050g溶于50g水得到均匀溶液;该溶液中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份数比为70:30,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总质量分数为10.0%;链转移剂巯基乙胺的质量分数为1.0%;

(4)将上述溶液除氧通氮,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050g、亚硫酸氢钠0.030g,在30℃下自由基聚合12h即得组分b;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2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3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6.70%,降粘后粘度为141.90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1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6.44%,降粘后粘度为153.08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所述的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不同的是: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2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2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4.51%,降粘后粘度为235.86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5.00%,降粘后粘度为215.41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所述的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不同的是:

(5)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5分别配制组分a,b的纯水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

(6)以稠油乳化降粘剂的总质量浓度为准,按质量比1:5分别配制组分a,b的氯化钠溶液,并复配得到降粘剂浓度为0.5mg/ml的稠油乳化降粘剂氯化钠溶液;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00ppm。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6.32%,降粘后粘度为158.15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6.70%,降粘后粘度为141.79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对比例1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单独使用组分a作为稠油降粘剂。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浓度为0.5mg/ml时降粘率为90.42%,降粘后粘度为411.73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1.06%,降粘后粘度为384.46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对比例2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单独使用组分b作为稠油降粘剂。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浓度为0.5mg/ml时降粘率为73.67%,降粘后粘度为1132.05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0.65%,降粘后粘度为402.15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对比例3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1:1。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降粘率为91.09%,降粘后粘度为383.06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91.50%,降粘后粘度为365.38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对比例4

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的是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1:7。

对于脱水原油粘度为4300mpa.s的稠油,上述稠油乳化降粘剂纯水溶液的浓度为0.5mg/ml时降粘率为93.53%,降粘后粘度为478.12mpa.s;稠油乳化降粘剂5000ppm氯化钠溶液的降粘率为89.32%,降粘后粘度为459.04mpa.s;

上述降粘率的测定方法为:

(1)按照油水体积比7:3,分别取上述稠油降粘剂纯水溶液和5000ppm氯化钠溶液,在50℃条件下与稠油搅拌混合;

(2)利用brookfieldiii型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混合液粘度。

试验例1、破乳性能

通过对乳液稳定性系数tsi的表征,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1-4的降粘剂降粘后的破乳性能。对于实施例1,室温下静置2h后乳液稳定性系数tsi达3.1,为不稳定体系;对于对比例1,室温静置2h后乳液稳定性系数tsi为2.2,为不稳定体系;对于对比例2,其不存在明显的稠油乳化性能;对于对比例3,室温静置2h后乳液稳定性系数tsi为1.8;对于对比例4,2h后乳液稳定性系数tsi为2.0。可见,与对比例1-4相比,实施例1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室温下更易破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