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唑螺环丙烷骨架物及其晶体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596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噻唑螺环丙烷骨架物及其晶体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唑螺环丙烷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合成药物中,相关研究表明含有该骨架的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同一种化合物来说,通常会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结晶状态,而不同的晶型则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利用度、溶出度、溶解速率、稳定性、熔点、颜色、可滤性、密度和流动性等。因此,研制出溶解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晶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噻唑螺环丙烷骨架物及其晶体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式(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取(5r,6r,7r)-6-benzyl-6-chloro-7-(4-chlorophenyl)-2-phenyl-6,7-dihydro-5h-pyrano[2,3-d]thiazol-5-ol,以乙腈为溶剂,加入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作为催化剂,室温下反应即得。进一步地,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与乙腈的摩尔比为5︰95。一种式(1)化合物的晶体,该晶体的晶型为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9.1647(3),13.1993(4),17.5575(4),α/°:90,β/°:90,γ/°:90,晶胞体积为2123.90(11),晶型的熔点为143-147℃。式(1)化合物的晶体的制备方法,取式(1)的化合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中常温挥发结晶即得,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中,石油醚含量为80-90%v/v。式(1)化合物或式(1)化合物的晶体在抗菌上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获得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其具有噻唑螺环丙烷骨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新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初步的抗菌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的分子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化合物的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5r,6r,7r)-6-benzyl-6-chloro-7-(4-chlorophenyl)-2-phenyl-6,7-dihydro-5h-pyrano[2,3-d]thiazol-5-ol(1a),溶剂乙腈和催化量的dbu(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室温下搅拌,用tlc法监测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浓缩,用硅胶柱分离纯化(pe:ea=35:1)得到最终产物(2a)。具体方法为:取(5r,6r,7r)-6-benzyl-6-chloro-7-(4-chlorophenyl)-2-phenyl-6,7-dihydro-5h-pyrano[2,3-d]thiazol-5-ol(1a),以乙腈为溶剂,加入5mol%dbu,室温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反应溶剂,剩余物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35:1洗脱,薄层跟踪,合并洗脱液,除去溶剂,所得纯化物即得式(1)终产物(2a)。实施例2化合物晶型的制备取实施例1制备的式(1)化合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90%:10%v/v)中常温下缓慢挥发结晶,得到式(1)的单晶,ee值>99%。取实施例1制备的式(1)化合物,在25℃下,在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中常温下缓慢挥发结晶,得到式(1)的单晶,ee值>99%。实施例3结构检测取实施例1制备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和质谱检测,结果如下:1hnmr(400mhz,dmso-d6):δ(ppm):9.28(s,1h),8.22–8.14(m,2h),7.74–7.67(m,1h),7.58–7.52(m,2h),7.38–7.30(m,5h),7.27–7.23(m,2h),6.95–6.89(m,2h),3.76(s,1h),3.70(d,j=14.8hz,1h),3.56(d,j=14.8hz,1h).13cnmr(100mhz,dmso-d6):δ(ppm):198.5,193.7,188.1,138.5,135.5,132.5,131.8,130.9,129.6,128.8,128.3,126.6,125.0,51.4,49.4,43.7,29.8.hrms(esi):m/zcalculatedforc25h19no2sna+:420.1034,found:420.1035.取实施例2得到的单晶进行单晶衍射,其晶体结构数据如下表1所示:表1式(1)化合物的单晶衍射数据最终确认的化合物分子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试验例1、抗菌活性研究采用等倍稀释法测定各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首先将精确称取等量的本发明的晶体和左氧氟沙星分别用2mldmso溶解,按等倍稀释法分别做10个浓度梯度,每一个梯度向mh培养皿中加入1ml含药溶液,并用14mlmh固体培养基混匀,做成含药不同的培养皿。然后用27孔的打孔器将含菌量为106的菌液接种于培养皿上,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细菌生长,以判断其抑菌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表2本发明的晶体的抗菌活性mic(mg/ml)的测定注:上述使用的菌株,均来自于临床分离株。由上述试验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晶体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试验例2、本发明晶型的稳定性和吸湿性考察1、稳定性将本发明的晶体化合物放入稳定性试验箱中进行加速试验,试验条件为:温度,40℃±2℃;湿度,rh75%±5%,时间为3个月。结果:采用tlc和hplc测定,均发现本发明的晶体化合物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晶型稳定性良好。2、吸湿性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xixj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测定结果如下:表3吸湿性考察用时(天)051015化合物引湿增重1.8%1.9%1.9%1.9%上表结果表明,本本发明的晶体在潮湿环境下放置15天,其引湿增重不明显,说明本发明晶型能够有效避免化合物吸湿潮解。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