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783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在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培养罐装置用于培养微生物,并且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实时取样以检测,但是传统培养罐装置取样有两大弊端:首先,需要打开培养装置或者使用针头,使得外部杂菌有机会进入培养装置污染微生物;其次,取样设备如针管、取样吸管之类,用完一次后需要灭菌之后才能重复利用,产生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利用过滤后的气体以及弯管实现无杂菌污染取样,同时取样设备针对同一微生物培养罐能够反复多次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包括罐体、风机、过滤器、弯管、防尘套以及样品收集器,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进气口以及出口,所述风机连接过滤器,再连接到进气口,所述弯管的中间部分为S形,所述弯管包括罐体内部的取样管以及末端的取样口,所述防尘套连接罐体的出口与弯管,并保持密封,所述防尘套为弹性材料,所述样品收集器位于取样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为密封装置,能够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还能够在设备工作时保持罐体内部有足够气压将罐体内容物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内设有使罐体内部气体无法进入的单向阀,保证弯管内样品液体不会因为罐内负压发生倒流。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气流方向更为稳定,而且排气压力高,能够保证培养罐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弯管为玻璃材质,能够方便观察样品在弯管中的位置,同时弯管S形的外形能够保证外部杂菌不会进入罐体内部,而且在进行第二次取样的时候不需要更换弯管。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1、对微生物培养装置进行取样的时候,不会让杂菌杂菌进入培养罐体内部污染微生物。

2、连续取样不需要对取样设备进行灭菌,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微生物培养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罐体,11-进气口,12-出口,2-风机,3-过滤器,4-弯管,41-取样管,42-取样口,5-防尘套,6-样品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包括罐体1、风机2、过滤器3、弯管4、防尘套5以及样品收集器6,罐体1上方设置有进气口11以及出口12,风机2连接过滤器3,再连接到进气口11,弯管4为S形,弯管4包括取样管41以及取样口42,防尘套5连接罐体1的出口12与弯管4,并保持密封,防尘套5为弹性材料,样品收集器6位于取样口42下方。

其中,罐体1为密封装置,防止杂菌污染。

其中,进气口11内设有使罐体1内部气体无法进入的单向阀,防止罐体1内负压弯管4内样本倒流。

其中,风机2为离心式风机,其输出稳定且压力较高的气流有利于装置稳定工作。

其中,弯管4为玻璃材质,方便观察样品在弯管4中的位置,同时S形的外形能够保证外部杂菌不会进入罐体1内部。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用为:使用前,将样品收集器6置于取样口42处,将弯管4在罐体1内部的取样管41抽离液面;打开风机2以及过滤器3,将取样管41置于液面下,则样品就会在内部气压的压迫下沿着弯管4,通过取样口42进入样品采集器6中;取样结束后,将取样管41抽离液面,持续打开风机2以及过滤器3,直到弯管4内排空为止;最后关闭风机2以及过滤器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