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3-丁二醇的方法

文档序号:11023344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3-丁二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 3- 了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2, 3-了二醇可W作为一种潜在的平台化合物,替代传统的平台化合物,用于大规 模合成甲己丽(优良溶剂)和1,3- 了二帰(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聚醋和聚亚胺醋等领域)。 除此之外,2, 3- 了二醇还可用于制备油墨、香水、熏蒸剂、增湿剂、软化剂、增塑剂、炸药及药 物手性载体等,2, 3- 了二醇的氧化产物3-居基了丽和了二丽可作为食用香料使用;同时, 因其热值较高,与己醇、甲醇相当,故可作为燃料添加剂;2, 3-了二醇醋化后可生成聚氨醋 泡沫的前体;2, 3-了二醇与己酸反应生成2, 3-了二醇二己酸醋,该醋可加到奶油中改善风 味;2, 3-了二醇在我国还被添加到白酒中,W改善白酒的风味。2, 3-了二醇脱氨变成双己 醜,双己醜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风味剂。2, 3- 了二醇的L型异构体可用 于抗冻剂。2, 3-了二醇醋化物能作为制作药物和化妆品的前体。其它潜在的用途包括用于 制作墨水、增塑剂、湿润剂。目前2, 3- 了二醇的合成主要采用W石油裂解物为来源的化学 法,但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节节攀升,发展环境友好的生物基 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障生态链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0003] 微生物发酵制备2, 3-了二醇的过程中,通常W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来源广 泛,并且能够被众多微生物利用,目前作为通用碳源,广泛应用于各种发酵生产中。在W葡 萄糖为碳源,经生物转化生产2, 3-了二醇过程中,除底物添加葡萄糖外,在发酵周期内还 需要进行葡萄糖补加,因此葡萄糖的消耗量较大。由于添加的葡萄糖并不能完全被微生物 利用,因此在发酵液中通常会产生部分残留,通常浓度为5g/L。残留的葡萄糖会对2, 3-了 二醇产品分离提纯造成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葡萄糖水溶性好,通常与2, 3- 了二醇共同 存在与水相中,经常规的分离手段,难W高效脱除,从而影响2, 3-了二醇提取纯度;葡萄糖 在加热条件下,易与蛋白类大分子反应,生成有色度物质,影响2, 3-了二醇的品质;目前高 纯度的2, 3-了二醇是经过减压精傭获得,但葡萄糖在高温条件下会明显的结焦现象,从而 减慢了 2, 3- 了二醇的蒸发速率,降低了 2, 3- 了二醇产品的收率。
[0004] 由于发酵液中残留的葡萄糖难W有效去除,采用常规分离方式难W获得高纯度的 2, 3- 了二醇产品,因此近年来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沸石吸附技术用于2, 3- 了二醇产品 的分离。CN200710010203. 9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2, 3-了二醇的双水相萃取方法,其 特征在于向2, 3-了二醇的发酵液中加入无机盐和亲水有机物形成新型双水相,从而达到 萃取分离发酵液中2, 3- 了二醇的目的。CN200810024865. 6公开了一种利用疏水娃沸石吸 附分离发酵液中2, 3- 了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种发酵制得的2, 3- 了二醇发酵液预 处理后用疏水娃沸石对2, 3- 了二醇进行吸附,吸附后用无水己醇脱附,脱附液除去己醇后 得到2, 3- 了二醇。送些工艺虽然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排除了葡萄糖对2, 3- 了二醇分离过 程的影响,但处理方式过程复杂,均不同程度的添加了有机溶剂,难W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 3-了二醇的方法。本 发明方法能够有效脱除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残留,有利于下一步双水相、精傭等精制方式的 实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0006] 本发明微生物发酵制备2, 3- 了二醇的方法,包括W下步骤: (1) 菌种培养:W MRS培养基进行乳杆菌的培养,获得乳杆菌种子液;W LB培养基进行 克雷伯氏菌的培养,获得克雷伯氏菌种子液; (2) 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克雷伯氏菌种子液,进行微氧发酵,发酵过程中流 加葡萄糖溶液使发酵体系中葡萄糖浓度控制在20g/L~40g/L ; (3) 发酵调控;在发酵末期将发酵液抑调至5~6,接入乳杆菌种子液,在低抑条件下 进行好氧发酵。
[0007] 本发明方法中,所采用的乳杆菌为干酪乳杆菌;所采用克雷伯氏菌为肺炎克雷伯 氏I未I。
[0008] 本发明方法中,种子液的培养过程如下;菌种保藏液与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 ; 100~1 ;500,在温度为30°C~40°C,揽拌速度为10化pm~40化pm,抑值为6~7的条件 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培养过程中保持厌氧或微氧条件。
[0009] 本发明方法中,发酵过程如下;W葡萄糖为底物发酵,克雷伯氏菌种子液和发酵培 养基的体积比为1 ;8~1 ;20,培养温度为30°C~40°C,揽拌速度为20化pm~50化pm, pH 值为6~7。
[0010] 本发明方法中,微氧发酵时通入流速小于0. 05vvm的空气。
[0011] 本发明方法中,发酵初始葡萄糖底物浓度控制在50g/L~lOOg/L。发酵过程中,通 过流加形式补充浓度为200g/L~400g/L的葡萄糖溶液,使发酵体系中葡萄糖浓度控制在 20g/L ~40g/L。
[001引本发明方法中,在发酵末期W 5mol/L~lOmol/L硫酸将抑调至5~6,并加入乳 杆菌种子液,乳杆菌种子液和发酵液体积比为1 :8~1 ;20。发酵末期是指发酵培养进行 40h W后。
[001引本发明方法中,好氧发酵时通入流速为0. 5vvm~Ivvm的空气。
[0014] 本发明通过发酵末期环境诱导、优势菌种的添加手段,能够有效消耗发酵液中葡 萄糖的残留量,降低了后续提取难度,能够提高2, 3- 了二醇的收率,更有利于工业应用。与 现有技术相比,具有W下优点: (1) 微生物对葡萄糖的摄取主要采用主动运输的方式,细胞内葡萄糖的相对浓度较高。 当细胞自溶后,胞内富集的葡萄糖会从新进入发酵液中,因此经灭菌处理后,发酵液中葡萄 糖浓度通常要高于发酵结束时发酵液残糖浓度。本发明在发酵末期,通过低pH、高渗透压等 调控的手段,提高发酵菌株的自溶率,使葡萄糖完全溶液溶解于发酵液中,从而加强了葡萄 糖的脱除效果; (2) 乳杆菌具有高效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并且能够对低pH、高渗透压进行较好的耐受。 本发明在发酵末期,通过乳杆菌的加入,W微生物代谢的方式,脱除发酵液中残留的葡萄 糖,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6] 本发明实施例中,W Waters 2695分离系统与Waters 2414示差检测器构成液相 分析系统,其中分离柱选用Aminex HPX-87H有机酸和醇分析柱用于酸类和醇类的分离。W 葡萄糖、玻巧酸、乳酸、己酸、2, 3-了二醇、己醇标准样品建立标准图谱,反应过程中定时测 量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的消耗情况、产物2, 3- 了二醇的积累情况。
[0017]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菌种为克雷伯杆菌(必eAsieiia /we歴oniae ),来 自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专利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0.0 798 ;干酪乳杆菌 仏casei)来自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专利菌种FY-04,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3269O
[0018] 本发明实施例中,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如表1所示。
[001引 亲1培苯某配方 实她例i

(1)种子液培养;取液体保藏的克雷伯杆菌(必6知fieiia /wei/woniae)菌种保藏液2mL 加入SOOmL的LB培养基中,混合于IL种子罐中,进行种子液培养。培养条件控制为;培养 温度为37C,揽拌速度设为20化pm,抑控制在7. 0,培养过程中保持微氧,培养1 Ih至对数 期。
[0020] 取液体保藏的干酪乳杆菌仏sctoAscWii/s casei)菌种保藏液2. 5血加入1000血 的MRS培养基中,混合于IL种子罐中,进行种子液培养。培养条件控制为;培养温度为 35C,揽拌速度设为20化pm,抑控制在6. 0,培养过程中保持微氧,培养2化至对数期。
[0021] (2)发酵培养;采用间歇发酵模式,发酵罐体积选择15L上罐体积为化。具体步 骤如下: 曰、分别取SOOmL克雷伯杆菌种子液加入到7. 2L发酵培养基中; b、发酵过程控制培养温度为37°C,揽拌速度为20化pm,过程中W 30%Na0H调节抑,使其 控制为7,该过程保持微氧发酵; C、发酵过程中,通过液相分析系统,测量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的消耗情况,并及时通过流 加的方式加入葡萄糖,使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维持在30g/L水平。
[0022] (3)发酵开始4化后,用5mol/L硫酸将抑调至5,并加入IL干酪乳杆菌种子液, 并通入0. 5vvm空气,进行好氧发酵。
[0023] 发酵4她结束,最终产物中2, 3- 了二醇浓度为82. 52g/l,葡萄糖0. lOg/L。
[0024] 实施例2 (1)种子液培养;取液体保藏的克雷伯杆菌(必6知fieiia /wei/woniae)菌种保藏液3mL 加入900mL的LB培养基中,混合于IL种子罐中,进行种子液培养。培养条件控制为;培养 温度为37C,揽拌速度设为30化pm,抑控制在6. 5,培养过程中保持微氧,培养1化至对数 期。
[00巧]取液体保藏的干酪乳杆菌仏SCcasei)菌种保藏液6血加入1800血 的MRS培养基中,混合于2.化种子罐中,进行种子液培养。培养条件控制为;培养温度为 35C,揽拌速度设为10化pm,抑控制在6. 0,培养过程中保持微氧,培养24h至对数期。
[0026] (2)发酵培养;采用间歇发酵模式,发酵罐体积选择15L上罐体积为化。具体步 骤如下: 曰、分别取900mL克雷伯杆菌种子液加入到8. IL发酵培养基中; b、发酵过程控制培养温度为37°C,揽拌速度为20化pm,过程中W 30%Na0H调节抑,使其 控制为7,该过程保持微氧发酵; C、发酵过程中,通过液相分析系统,测量反应体系中葡萄糖消耗情况,并及时通过流加 的方式加入葡萄糖,使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维持在30g/L水平。
[0027] (3)发酵开始4化后,用5mol/L硫酸将抑调至5. 5,并加入1.化干酪乳杆菌种子 液,并通入Ivvm空气,进行好氧发酵。
[0028] 发酵50h结束,最终产物中2, 3- 了二醇浓度为92. 64g/l,葡萄糖0. 05g/L。
[0029] 比较例1 采用克雷伯氏菌单一菌种发酵,菌种培养及发酵过程控制与实施例1相同。发酵4她, 最终产物中2, 3- 了二醇浓度为83. 62g/l,葡萄糖6. 24g/L。
[0030] 比较例2 采用克雷伯氏菌单一菌种发酵,菌种培养及发酵过程控制与实施例2相同。发酵50h, 最终产物中2, 3- 了二醇浓度为93. 32g/l,葡萄糖5. 25g/L。
[00引]比较例3 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发酵4化后,不经抑调节,直接 加入IL干酪乳杆菌种子液,并通入0. 5vvm空气,进行好氧发酵。经4她,最终产物中2, 3-了 二醇浓度为83. 33g/l,葡萄糖3. 42g/L。
[00础 比较例4 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发酵4化后,用5mol/L硫酸将 抑调至5,但是不加干酪乳杆菌种子液,并通入0. 5vvm空气,进行好氧发酵。经4她,最终产 物中2, 3- 了二醇浓度为81. 26g/l,葡萄糖9. 15g/L。
【主权项】
1. 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 3- 丁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菌种培养:以MRS培养基进行乳杆菌的培养,获得乳杆菌种子液;以LB培养基进行 克雷伯氏菌的培养,获得克雷伯氏菌种子液; (2) 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克雷伯氏菌种子液,进行微氧发酵,发酵过程中流 加葡萄糖溶液使发酵体系中葡萄糖浓度控制在20g/L~40g/L ; (3) 发酵调控:在发酵末期将发酵液pH调至5~6,接入乳杆菌种子液,在低pH条件下 进行好氧发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乳杆菌为干酪乳杆菌;所采用克 雷伯氏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液的培养过程如下:菌种保藏 液与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 :1〇〇~1 :500,在温度为30°C~40°C,搅拌速度为lOOrpm~ 400rpm,pH值为6~7的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培养过程中保持厌氧或微氧条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如下: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克 雷伯氏菌种子液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 :8~1 :20,培养温度为30°C~40°C,搅拌速度 为 200rpm ~500rpm,pH 值为 6 ~7。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氧发酵时通入流速小于0.05vvm的 空气。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初始葡萄糖浓度控制在50g/L~ 100g/L。7.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浓度为200g/ L~400g/L的葡萄糖溶液,使发酵体系中葡萄糖浓度控制在20g/L~40g/L。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末期以5mol/L~10m〇l/L硫酸将 pH调至5~6。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乳杆菌种子液和发酵液体积比为1 :8~ 1 :20〇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发酵时通入流速为〇. 5vvm~lvvm 的空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2,3-丁二醇的方法,包括(1)菌种培养:以MRS培养基进行乳杆菌的培养,获得乳杆菌种子液;以LB培养基进行克雷伯氏菌的培养,获得克雷伯氏菌种子液;(2)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克雷伯氏菌种子液,进行微氧发酵,发酵过程中流加葡萄糖溶液使发酵体系中葡萄糖浓度控制在20g/L~40g/L;(3)发酵调控:在发酵末期将发酵液pH调至5~6,接入乳杆菌种子液,在低pH条件下进行好氧发酵。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脱除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残留,有利于下一步双水相、精馏等精制方式的实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IPC分类】C12R1/22, C12P7/18, C12R1/245
【公开号】CN105713932
【申请号】CN201410730613
【发明人】张霖, 樊亚超, 廖莎, 姚新武, 师文静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