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118发布日期:2018-06-28 03: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种类非常的多,对于一些厌氧样本的培养时,现有的方法有其缺陷,现有的方法主要为机械换气法,包括如下步骤1.抽真空校验;2.操作室内第一次置换氮气(99.99%),3.操作室第二次置换,重复一次充氮过程,4.操作室内打开粑粒除氧剂,接通除氧催化器电源进行催化除氧,一小时后开美兰指示剂观察其变色情况,不变色为操作室内达到厌氧环境;5.操作室第三次置换混合气体(氢气10%、氮气80-85%,CO2 5-10%);6.开紫外线灭菌灯,室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按具体实验自定。

厌氧培养法主要包括厌氧罐培养法、气袋法、气体喷射法:又称转管法、厌氧手套箱培养法:是迄今厌氧菌培养的最佳仪器之一。其他培养法包括平板焦性没食子酸法;生物耗氧法;高层琼脂培养法。

一般去除氧气的方法有机械换气法、化学吸收法和酶除氧法等

由于厌氧袋、厌氧罐(微需氧罐)只能对培养阶段的样品提供相应的气体环境,却无法提供操作阶段的气体环境,再因操作不便、耗材成本高等原因,而逐渐趋于淘汰。而既可操作又可培养全过程式的厌氧工作站(微需氧工作站)已越来越成为厌氧/微需氧培养的必选设备。

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但是现有的技术,对于一些特别是做大样本量的微生物培养实验时,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培养基的存放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分装提取往往变得较为麻烦,而且培养基的灭菌以及防止培养基之间的相互交叉污染等等问题变得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厌氧培养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厌氧环境,以及大样本量微生物培养实验时培养基的灭菌以及分装提取麻烦问题,以及防止不同培养基的之间的交叉污染问题,以及由于培养基分装过程中带来的染菌风险,针对于液体培养基存放中出现这些问题,而且厌氧环境的提供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培养基存放装置,包括如下内容: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所述的培养基装置为封闭容器,所述的封闭空间包括培养基存放空间与厌氧包存放空间;

所述的培养基存放空间与厌氧包存放空间相互连通;

所述的封闭容器上设有密封膜结构;

将厌氧包提供空间与培养基存放空间设置在一个密闭容器空间内,操作方便,空间利用设计合理;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空间内设有一个以上的独立设置培养基存放容器;

所述的独立设置的培养基存放容器为圆形或者方形;培养基存放容器可以设置成圆柱形容器或者方形的容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接种仪器或者取样装置进行不同形状的设置,适应操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的培养基存放容器的容积为2~10ml。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密封膜为双层复合膜,便于更好地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双层复合膜由内到外依次为PVC层与PC层,所述的双层复合膜采用热合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空间内的多个培养基存放容器规则分布,设置数量为3~10乘以4~8个。

在培养基存放容器上设置有密封膜结构,确保培养基容器的密封性能,确保无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蠕动泵针头直接刺破密封膜对培养基进行吸取,方便易行;对于小容量的培养基微生物培养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基存放容器将需要的培养基的量进行灭菌并且一次性灌装,2~10ml的容积量较为适中,避免容量过少而导致的难以取样以及容量超出而导致的密封困难,减去了培养基分装步骤,避免了培养基因为这一步带来的额外的染菌污染风险。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的一组对边的两端处设置有凹槽形提手。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为塑料材质。

所述的培养基存放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装置的一组对边的两端处设置有凹槽形提手;便于整个培养基存放装置的拿取,而且方便在平板状结构横向方向将培养基存放装置进行固定;所述的培养基存放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装置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更加轻便与方便操作,而且与密封膜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容器内盛装无菌液体培养基,通过密封膜进行单独密封,采用双层复合膜进行密封,便于更好的密封,双层膜之间采用胶水进行粘合;双层复合膜密封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PVC层与PC层,所述的复合层采用热合复合密封,将PVC层与PC层进行热合复合后对培养基存放装置密封,有效的利用了两种不同密封膜的相关特性,上层采用PVC层,硬度高,主要起到保护作用,下一层为PC层,两层之间采用胶水粘合,更利于确保培养基内的无菌密封环境。。

一种厌氧培养基培养方法,采用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带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基存放装置,植入待培养的样本;

步骤二:将厌氧包划开,放置在厌氧包存放空间;

步骤三:将整个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用密封膜结构进行密封,进行培养。

该方法简便易行,能够高效地提供厌氧环境进行培养基培养,特别是多个小样本量的厌氧培养基进行样本培养时,能够将同组的样本集合在一个封闭的培养空间内,在相同的培养环境下进行对比,而且便于对培养条件进行标记。

将多个的培养基存放装置通过模具一起生产在一个整体带厌氧包存放空间的培养基装置中,便于生产,提高了该器材的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其次,将大量的培养基存放装置并排设置成一个平板形状,对于大便常规检测等大样本量微生物培养实验过程中,便于机器的接种取样操作,而且由于众多的培养基存放容器形成平板状构型,便于放置而且省去了培养基的容器架等其他辅助装置;再次,横向上设置数量为3~10个;纵向上设置数量为4~8个;一般将横向与纵向培养基存放容器的数量设置为相差2~3个,这样构成的平板构型刚好适合在全自动接种过程中机器操作臂的运动范围;最后,将培养基存放装置中的培养基存放容器上的双层复合膜密封结构相对于每个培养基存放容器单独密封;即一个培养基存放容器在用蠕动泵的针吸取培养基液体后,其他相邻的容器内的培养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避免了相邻的培养基存放容器之间的交叉污染,单格的培养基容器可以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带厌氧装置的圆柱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的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2为带厌氧装置的圆柱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A-A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厌氧装置的圆柱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B-B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厌氧装置的单格圆柱形培养基存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厌氧装置的方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的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6为带厌氧装置的方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A-A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带厌氧装置的方形容器培养基存放装置B-B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厌氧包存放空间;2、培养基存放空间;3、培养基存放容器;4、凹槽形提手;5、容器密封膜;6、培养基存放容器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厌氧包存放装置的塑料材质培养基存放装置,整个装置为封闭容器,厌氧包存放空间1、培养基存放空间2、培养基存放容器3、凹槽形提手4、容器密封膜5、培养基存放容器密封膜6,封闭容器上设有容器密封膜5,培养基存放装置为一个平板状结构,平板状结构由5x4个圆柱状培养基存放容器3,两个相邻的培养基存放容器之间有隔离空间,在平板状结构横向方向A-A面上的两端设置有长长的凹槽形提手4,每个圆柱状培养基存放容器的容积为5ml,将圆柱状培养基存放容器内灌注培养基后在容器上部用双层复合膜密封结及培养基存放装置密封膜6进行密封,双层复合膜密封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PVC层与PC层,两层之间采用胶水粘合;双层复合层采用热合复合密封;每个容器进行单独密封,整个容器上部有与培养基密封膜6相同结构的容器密封膜5。

实施例2

如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塑料材质培养基存放装置,整个装置为封闭容器,厌氧包存放空间1、培养基存放空间2、培养基存放容器3、凹槽形提手4、容器密封膜5、培养基存放容器密封膜6。封闭容器上设有容器密封膜5,培养基存放装置为平板状结构,平板状结构上设置有7x 5个正方形培养基存放容器3,两个相邻的培养基存放容器之间有隔离空间1,在平板状结构横向方向A-A面上的两端设置有长长的凹槽形提手4,每个正方形培养基存放容器的容积为8ml,将正方形培养基存放容器内灌注培养基后在容器上部用双层复合膜密封结构及培养基存放装置密封膜6进行密封,双层复合膜密封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PVC层与PC层,两层之间采用胶水粘合;双层复合层采用热合复合密封;每个容器进行单独密封;整个容器上部有与培养基密封膜6相同结构的容器密封膜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