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689发布日期:2018-10-16 19:1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CR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



背景技术:

自从1983年Mullis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来,PCR技术很快成为科研、临床诊断的热点技术。但是传统PCR技术在应用中一

是不能准确定量,二是容易交叉污染,产生假阳性。实时荧光定量

PCR(FQ-PCR)是在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定时监

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对DNA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靠性更强、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就是以实时荧光定量PCR为基本技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而发展起来的高度自动化的PCR

分析系统,其中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主要适用于高度相当的试管,而不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高度试管,同时因试管高度不一致对试管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均衡,同时试管在加热的时候内部液体容易挥发,因此需要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的正上方安装有沿基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传动板和热盖支架,且传动板和热盖支架平行设置,所述传动板和热盖支架的底靠近基板的一侧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热盖支架的上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伸出圆盘顶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圆形结构的推板,所述顶升杆伸出圆盘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圈安装有与热盖支架底部固定连接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顶部镶嵌有伸入挡板内部的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圆盘上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圆盘并与罩壳的内部连通,所述挡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放置孔正下方的圆弧形抵触凹槽。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与罩壳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安装有与罩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推板上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导入孔,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顶部安装有与顶升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

优选的,两组所述滑轨之间安装有与传动板和热盖支架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齿轮的一端安装有与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的滑轨、连接板、传动板、热盖支架、齿条、圆盘、顶升杆、推板、壳体、罩壳、挡板、加热箱、导热板,一方面确保试管与加热箱的位置保持一种,确保加热箱对试管加热均匀,不因试管的长度影响,另一方面使试管的顶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同时避免试管内的液体因加热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传动板和热盖支架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滑轨、3连接板、4传动板、5热盖支架、6齿条、7圆盘、8顶升杆、9推板、10壳体、11罩壳、12挡板、13加热箱、14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PCR荧光定量分析仪热盖,包括基板1,基板1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滑轨2,滑轨2的正上方安装有沿基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传动板4和热盖支架5,且传动板4和热盖支架5平行设置,传动板4和热盖支架5的底靠近基板1的一侧两端均垂直安装有与滑轨2滑动连接的连接板3,热盖支架5的上固定套接有圆盘7,圆盘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顶升杆8,顶升杆8伸出圆盘7顶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圆形结构的推板9,顶升杆8伸出圆盘7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壳体10,壳体10的外圈安装有与热盖支架5底部固定连接的罩壳11,罩壳11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箱13,加热箱13的顶部镶嵌有伸入挡板12内部的导热板14。

圆盘7上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圆盘7并与罩壳11的内部连通,挡板12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放置孔正下方的圆弧形抵触凹槽,挡板12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与罩壳1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加热箱13的底部安装有与罩壳1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加热箱1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推板9上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导入孔,壳体10的底部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顶部安装有与顶升杆8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两组滑轨2之间安装有与传动板4和热盖支架5固定连接的齿条6,齿条6的一侧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伸出齿轮的一端安装有与基板1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

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将试管放置在圆盘7上开设的放置孔中,这时候试管的底部与挡板12的顶部抵触,然后壳体10内部的推杆电机启动推动顶升杆8向圆盘7的顶部运动,然后推杆电机顶部的电机启动带动顶升杆8转动,从而使推板9转动,从而使推板9上的导入孔与圆盘7上的放置孔处于交错位置,从而使推板9覆盖在试管的顶部,然后推杆电机启动带动顶升杆8向罩壳11的内部运动,从而使试管推动挡板12向罩壳11的底部运动,一方面确保试管与加热箱的位置保持一种,确保加热箱对试管加热均匀,不因试管的长度影响,另一方面使试管的顶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同时避免试管内的液体因加热挥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