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1239发布日期:2018-11-09 18:0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2个烃基作为与氮原子键合的取代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新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异氰脲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在以往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式(i)表示的作为异氰脲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的1,3-二甲基-5-(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合成方法,作为其起始原料使用的1,3-二甲基异氰脲酸酯,在非专利文献1的397页及398页中公开了合成方法。另外,非专利文献2中,介绍了在2,4,6-三(苄基氧基)1,3,5-三嗪、4,6-双(苄基氧基)-1,3,5-三嗪-2,4(1h,3h)-二酮及6-(苄基氧基)-1,3,5-三嗪-2,4(1h,3h)-二酮中,6-(苄基氧基)-1,3,5-三嗪-2,4(1h,3h)-二酮作为苄基化试剂显示最优异的反应性的研究结果。此外,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了四丁基铵异氰脲酸盐的n-甲基化,单、二、及三甲基异氰脲酸酯均被生成。即,该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法中,无法避免非选择性地生成这3种n-甲基化异氰脲酸酯的混合物。

[式中,r1表示甲基或r2表示氢原子、]

异氰脲酸衍生物可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前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异氰脲酸酯化合物,作为光固化性树脂的原料的用途受到期待。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包含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光刻用防反射膜形成用组合物。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包含使异氰脲酸衍生物与其他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粘接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dwinm.smolin;lorencerapoport.“isocyanuricacidandderivatives”.thechemistryofheterocycliccompounds.s-triazinesandderivatives.,intersciencepublishers,inc.,pp.389-422(1959)

非专利文献2: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80,pp.11200-11205(2015)

非专利文献3:tetrahedronletters,44,pp.4399-4402(2003)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9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02/086624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3/03578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异氰脲酸衍生物中的具有2个烷基的二烷基异氰脲酸,现有已知的制造方法需要在150℃以上的高温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反应产物的选择性低,等等,在工业上不能说是有用的,还存在具有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令人担忧的工序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以较廉价且容易获得的氰脲酰氯(别名:2,4,6-三氯-1,3,5-三嗪)为起始原料,经过得到第一中间体的工序、得到第二中间体的工序、及得到第三中间体的工序,最终得到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即,本发明是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第一工序,得到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第二工序,由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得到下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第三工序,由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得到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及,第四工序,由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得到下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bn表示苄基,2个r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烃基。)

所有的工序在不超过100℃的温度下进行。

前述碳原子数1~10的烃基例如为烷基。

前述第一工序是下述的工艺:在选自叔胺、碱金属碳酸盐和碱金属碳酸氢盐中的碱的存在下使氰脲酰氯与苯甲醇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使用包含选自脂肪族烃溶剂和醇类中的至少1种作为主成分的溶剂进行洗涤,由此,在不通过柱色谱法进行精制的情况下,得到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相对于前述氰脲酰氯1.0摩尔当量而言,可使用分别为例如1.0摩尔当量~1.9摩尔当量的前述苯甲醇及前述碱。

作为前述第一工序中使用的碱,可选择叔胺,作为该叔胺,可举出例如二异丙基乙基胺。作为前述碱,也可使用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来代替叔胺。作为该碱金属碳酸盐,可举出例如碳酸钠,作为该碱金属碳酸氢盐,可举出例如碳酸氢钠。

作为在前述第一工序中为了洗涤反应产物而使用的溶剂的主成分,可选择脂肪族烃溶剂,作为该脂肪族烃溶剂,可举出例如庚烷。作为该溶剂的主成分,也可选择醇类,作为该醇类,可举出例如乙醇。可以从这些溶剂中仅选择1种来使用,也可以以任意的比例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此处所谓的前述溶剂的主成分,是指以大于50质量%且为100质量%以下、优选80质量%以上的比例在该溶剂中包含的成分,该溶剂可以进一步含有副成分。作为该副成分,例如可选择酯类,作为该酯类,可举出例如乙酸乙酯。

前述第二工序是下述的工艺:使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包含n-甲基吗啉和乙酸盐的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用水洗涤,由此得到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前述第二工序中使用的乙酸盐,可举出例如乙酸钠。

另外,作为在前述第二工序中为了洗涤反应产物而使用的水,可举出例如超纯水。

前述第三工序是下述的工艺:在碱金属碳酸盐的存在下使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具有碳原子数1~10的烃基的下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反应,向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添加芳香族烃溶剂及水,并进行分液,由此,得到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烃基,x表示卤素原子。)

前述第三工序中使用的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例如为选自卤代烷、甲苯磺酸烷基酯、甲磺酸烷基酯及硫酸二烷基酯中的烷基化剂。

作为前述烷基化剂,可选择卤代烷或硫酸二烷基酯。作为该卤代烷,可举出例如碘甲烷、溴乙烷、及溴丙烷,作为该硫酸二烷基酯,可举出例如硫酸二甲酯。作为前述烷基化剂,也可使用甲苯磺酸烷基酯或甲磺酸烷基酯来代替卤代烷及硫酸二烷基酯。作为该甲苯磺酸烷基酯,可举出例如对甲苯磺酸甲酯及对甲苯磺酸乙酯,作为该甲磺酸烷基酯,可举出例如甲磺酸乙酯。

另外,作为前述第三工序中使用的碱金属碳酸盐,可举出例如碳酸钾及碳酸铯。

此外,作为在前述第三工序中为了将反应产物分液而使用的芳香族烃溶剂,可举出例如甲苯。关于与该芳香族烃溶剂一同使用的水,可使用在前述第二工序中使用的水。

前述第四工序是下述的工艺:在三氟甲磺酸的存在下使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与醇化合物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使用选自酯类、卤素系溶剂和醇类中的至少1种溶剂进行洗涤,得到下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前述第四工序中使用的醇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醇。

作为在前述第四工序中为了将反应产物洗涤而使用的至少1种溶剂,可选择酯类,作为该酯类,可举出例如乙酸乙酯。作为该至少1种溶剂,也可选择卤素系溶剂或醇类,作为该卤素系溶剂,可举出例如氯仿,作为该醇类,可举出例如乙醇。

前述第一工序~第四工序在不超过1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不超过100℃的温度是指0℃~100℃,例如为0℃~50℃。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贯穿所有工序,不存在在超过100℃的温度下进行的工序,而且,在将反应产物精制时,不需要基于柱色谱法的精制,因此,在工业上有用。此外,通过本发明,能以比以往更高的纯度得到作为目标的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第一工序中得到的实施例1的化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色谱图。

图2为表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实施例4的化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色谱图。

图3为表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第三工序中得到的实施例5的化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色谱图。

图4为表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第四工序中得到的实施例6的化合物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而言,通过包括前述第一工序~第四工序,能得到导入了2个烃基作为与异氰脲酸的氮原子键合的取代基的前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该式(4)中,2个r分别表示已被导入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该烃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意种,可以具有至少1个双键或三键。前述烃基为烷基的情况下,作为该烷基,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戊基、正壬基、正癸基、环己基甲基、及环戊基甲基。作为除了烷基以外的前述烃基,可举出例如苄基、烯丙基、及炔丙基。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中,在叔胺之类的碱的存在下使氰脲酰氯与苯甲醇反应。为了通过该反应优先地得到氰脲酰氯的3个氯原子中仅1个氯原子被苄基氧基取代而得到的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相对于氰脲酰氯1.0摩尔当量,优选分别以1.0摩尔当量~1.9摩尔当量使用苯甲醇、及叔胺等碱。相对于氰脲酰氯1.0摩尔当量、分别以2.0摩尔当量使用苯甲醇、及叔胺等碱来进行反应的情况下,与作为目标的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一同地,还作为副产物而生成与该化合物大致等量的氰脲酰氯的3个氯原子中2个氯原子被取代为苄基氧基的化合物。因此,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收率下降。

作为在上述反应时使用的叔胺,除了前述二异丙基乙基胺以外,还可举出三乙基胺、三丁基胺、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作为优选例。另外,在溶液中进行上述反应的情况下,作为溶剂,优选卤素系溶剂。作为前述卤素系溶剂,可举出例如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及二氯乙烷。

关于上述反应的详细情况,从向混合氰脲酰氯和卤素系溶剂而成的溶液中滴加混合苯甲醇、叔胺等碱和卤素系溶剂而成的溶液开始。上述滴加时的温度优选为0℃~5℃。这是因为:在高于5℃的温度下进行滴加的情况下,不仅生成作为目标的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还生成副产物,导致得到的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纯度及收率下降。滴加后的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反应时间通常为1小时~5小时,优选为1小时~2小时。

对通过上述反应而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分液操作,将该反应产物浓缩后,使用包含选自脂肪族烃溶剂和醇类中的至少1种作为主成分的溶剂,进行洗涤,由此,得到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前述洗涤中使用的溶剂的主成分,在选择脂肪族烃溶剂的情况下,除了前述庚烷以外,可举出己烷、辛烷、环戊烷、环己烷及环辛烷作为优选例,在选择醇类的情况下,除了前述乙醇以外,可举出甲醇、异丙醇、正丙醇、仲丁醇、叔丁醇、正丁醇及环己醇作为优选例。相对于前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前述洗涤中使用的溶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5重量倍~3.0重量倍,更优选为1.0重量倍。前述洗涤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洗涤时间通常为10分钟~1小时,优选为10分钟~30分钟。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工序中,在碱金属碳酸盐的存在下使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前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反应。相对于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当量,前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的使用量优选为2摩尔当量~3摩尔当量,更优选为2.5摩尔当量。相对于前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当量,前述碱金属碳酸盐优选为2摩尔当量~3摩尔当量,更优选为2.5摩尔当量。上述反应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反应时间通常为1小时~5小时,优选为1小时~2小时。在溶液中进行上述反应的情况下,作为溶剂,优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作为前述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可举出例如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通过选择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工序中使用的前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从而决定作为与异氰脲酸的氮原子键合的取代基而导入的烃基的种类。例如,作为前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通过使用具有甲基的烷基化剂来导入甲基,通过使用具有乙基的烷基化剂来导入乙基,通过使用具有苄基的化合物(苄基化剂)来导入苄基,通过使用具有烯丙基的化合物(烯丙基化剂)来导入烯丙基,通过使用具有炔丙基的化合物来导入炔丙基。前述式(5)~式(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化合物不限于上述示例,只要是具有碳原子数1~10的烃基的化合物即可。

通过向通过上述反应而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添加芳香族烃溶剂及水并进行分液,可得到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为了通过上述分液而将在上述反应时使用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除去,优选以相对于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别为10重量倍的量使用芳香族烃溶剂及水。另外,关于洗涤次数,优选进行2次。洗涤次数为1次的情况下,不能除去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洗涤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收率下降。作为前述芳香族烃溶剂,除了前述甲苯以外,可举出苯、二甲苯、均三甲苯、氯苯、二氯苯、硝基苯、及四氢化萘作为优选例。前述分液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工序中,在三氟甲磺酸的存在下使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与醇化合物反应。作为前述醇化合物,除了前述甲醇以外,可举出例如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仲丁醇、叔丁醇、正丁醇、环己醇、及苯酚。相对于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当量,前述醇化合物的使用量优选为1摩尔当量~1.5摩尔当量,更优选为1.2摩尔当量。相对于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当量,前述三氟甲磺酸的使用量优选为0.01摩尔当量~2摩尔当量,更优选为0.1摩尔当量。上述反应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反应时间通常为1小时~5小时,优选为1小时~2小时。在溶液中进行上述反应的情况下,作为溶剂,优选醚类。作为前述醚类,可举出例如乙醚、二异丙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环戊基甲基醚、四氢呋喃、及二氧杂环己烷。

向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添加有机碱并进行浓缩后,使用选自酯类、卤素系溶剂和醇类中的至少1种溶剂进行洗涤,由此,可得到前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作为前述有机碱,可举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三乙基胺、三丁基胺、n,n-二甲基苯胺、及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作为优选例。相对于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1摩尔当量,前述有机碱的使用量优选为0.1摩尔当量~1.0摩尔当量,更优选为0.5摩尔当量。作为前述洗涤中使用的溶剂,在选择酯类的情况下,除了前述乙酸乙酯以外,可举出乙酸甲酯、乙酸丁酯及丙酸甲酯作为优选例,选择卤素系溶剂的情况下,除了前述氯仿以外,可举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及二氯乙烷作为优选例,选择醇类的情况下,除了前述乙醇以外,可举出甲醇、异丙醇、正丙醇、仲丁醇、叔丁醇、正丁醇及环己醇作为优选例。相对于前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前述洗涤中使用的溶剂的使用量优选为2.0重量倍~5.0重量倍,更优选为3.0重量倍。前述洗涤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40℃,优选为20℃~30℃。洗涤时间通常为10分钟~1小时,优选为10分钟~30分钟。

实施例

以下,举出具体例来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列举的具体例。

[hplc分析条件-1]

后述的例子中示出的纯度是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简称为hplc。)的测定结果,测定条件等如下所述。该纯度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如图1所示那样地分离各成分的峰,算出各峰的面积值的百分率。

装置:(株)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制,l2000系列

柱:xbridge〔注册商标〕behc18column,5μm,4.6mm×250mm(日本ウォーターズ(株))

洗脱液:乙腈/0.2%乙酸铵水溶液=8/2(v/v)

流量:1.0ml/分钟

检测器:uv(254nm)

柱温:40℃

分析时间:15分钟

进样量:2.0μl

稀释溶剂:乙腈

[hplc分析条件-2]

后述的例子中示出的纯度是基于hplc的测定结果,测定条件等如下所述。该纯度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那样分离各成分的峰,算出各自的面积值的百分率。

装置:(株)岛津制作所制,lc-2010a

柱:xbridge〔注册商标〕behc18column,5μm,4.6mm×250mm(日本ウォーターズ(株))

洗脱液:乙腈/0.2%乙酸铵水溶液=3/7(v/v)(0分钟~5分钟),将组成比从3/7(v/v)变更为8/2(v/v)(5分钟~10分钟),8/2(v/v)(10分钟~15分钟)

流量:1.0ml/分钟

检测器:uv(210nm)

柱温:40℃

分析时间:25分钟

进样量:1.0μl

稀释溶剂:乙腈/水=1/1(w/w)

[第一工序]

<实施例1>

将氰脲酰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15.00g和二氯甲烷150.00g混合,一边搅拌一边冷却至0℃。向其中滴加混合苯甲醇(关东化学(株)制)8.80g、二异丙基乙基胺11.56g及二氯甲烷60.00g而成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25℃,进行1.5小时搅拌,向反应溶液中添加150.00g的1mhcl,进行分液。接下来,向有机层中添加饱和食盐水150.00g,进行分液。反复进行2次该分液操作。针对有机层,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然后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向其中添加庚烷15.0g,于25℃进行10分钟搅拌。搅拌后,进行过滤,进而用庚烷15.0g洗涤滤饼2次。此处所谓的滤饼,表示通过对浆料等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而将液体分离从而残留的固态物。于40℃对得到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由此,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17.31g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收率83.1%)。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7.8%。将通过该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

<实施例2>

将洗涤溶剂从庚烷变更为乙酸乙酯/庚烷=1/9(w/w),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16.43g(收率78.9%)。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8.1%。

<实施例3>

将洗涤溶剂从庚烷变更为乙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16.58g(收率79.6%)。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8.3%。

<比较例1>

将洗涤溶剂从庚烷变更为甲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结果,进行搅拌后完全溶解,因此,未得到结晶。

<比较例2>

将洗涤溶剂从庚烷变更为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3.06g(收率14.7%)。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8.6%。

<比较例3>

将氰脲酰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5.00g和二氯甲烷50.00g混合,一边搅拌一边冷却至0℃。向其中滴加混合苯甲醇(关东化学(株)制)2.93g、二异丙基乙基胺3.86g和二氯甲烷20.00g而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25℃,进行1小时搅拌,向反应溶液中添加50.00g的1mhcl,进行分液。接下来,向有机层中添加饱和食盐水50.00g,进行分液。反复进行2次该分液操作。针对有机层,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然后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针对残渣,使用氯仿/己烷=1/1(w/w)作为展开溶剂,进行硅胶柱色谱法。于40℃对得到的溶液进行浓缩及减压干燥,由此,以白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5.8g(收率84.7%)。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77.9%。

<比较例4>

使用比较例3中得到的上述式(1)三嗪化合物5.8g,添加己烷5.0g,于25℃进行10分钟搅拌。进行搅拌后,进行过滤,进而用己烷5.0g洗涤滤饼2次。于40℃对得到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由此,以白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5.50g(收率79.1%)。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1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7.4%。

[表1]

表1

[第二工序]

<实施例4>

将n-甲基吗啉(东京化成工业(株)制)3.95g、乙酸钠(关东化学(株)制)81.30g及水450.00g混合,冷却至0℃。一边搅拌一边以温度不超过10℃的方式向其中滴加混合实施例1中得到的式(1)表示的三嗪化合物50.00g及四氢呋喃450.00g而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25℃,进行46小时搅拌,向反应溶液中添加50.00g的1mhcl,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直至重量成为675.00g。将析出的结晶过滤,然后用水50.00g洗涤滤饼2次。接下来,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向得到的结晶中添加乙醇150.00g,于25℃进行10分钟搅拌。进行搅拌后,进行过滤,进而用乙醇25.00g洗涤滤饼2次。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得到上述式(2)表示的三嗪二酮化合物29.49g(收率68.9%)。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5.7%。将通过该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2。

[第三工序]

<实施例5>

将实施例4中得到的三嗪二酮化合物10.00g、碳酸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37.16g、及二甲基亚砜100.00g混合,于25℃进行搅拌。向其中滴加碘甲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制)16.19g。滴加结束后,于25℃进行1小时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甲苯100.00g,进行过滤。接下来,向滤液中添加水100.00g,进行分液。反复进行2次该分液操作。针对有机层,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然后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由此,得到上述式(3)表示的二甲基三嗪二酮化合物9.14g(收率81.0%)。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9.3%。将通过该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3。此外,对该化合物的1hnmr(500mhz,cdcl3)进行测定,结果为,δ7.49-7.37(m,5h),5.42(s,2h),3.23(s,3h),3.15(s,3h)。用于1hnmr的测定的nmr装置为日本电子(株)制jnm-eca500。

<比较例5>

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反应直到得到反应溶液,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乙醚100.00g,进行过滤。接下来,进行分液,将二甲基亚砜层除去。向乙醚层中添加水100.00g,进行分液。反复进行2次该分液操作。针对有机层,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然后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由此,得到上述式(3)表示的二甲基三嗪二酮化合物3.30g(收率26.5%)。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8.8%。

<比较例6>

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反应直到得到反应溶液,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环戊基甲基醚,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进行,结果,得到上述式(3)表示的二甲基三嗪二酮化合物2.00g(收率18.0%)。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4.0%。

<比较例7>

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反应直到得到反应溶液,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乙酸乙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结果,得到上述式(3)表示的二甲基三嗪二酮化合物7.70g(收率68.5%)。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6.2%。

[表2]

表2

[第四工序]

<实施例6>

将实施例5中得到的二甲基三嗪二酮化合物1.00g、1,4-二氧杂环己烷10.00g及甲醇0.16g混合,一边搅拌一边于25℃滴加三氟甲磺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制)0.06g。滴加结束后,于25℃进行2小时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三乙基胺0.20g。在减压下将溶剂馏去,然后于40℃对残渣进行减压干燥。接下来,添加乙酸乙酯3.00g,于25℃进行10分钟搅拌。进行搅拌后,进行过滤,进而,用乙酸乙酯1.00g洗涤滤饼2次。于40℃对得到的结晶进行减压干燥,由此,以白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4)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46g(收率71.9%)。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9.1%。将通过该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4。另外,对该化合物的1hnmr(500mhz,dmso-d6)进行测定,结果为,δ11.64(s,1h),3.10(s,6h)。用于1hnmr的测定的nmr装置为日本电子(株)制jnm-eca500。

<实施例7>

将洗涤溶剂从乙酸乙酯变更为氯仿,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结果,以白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4)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48g(收率75.0%)。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8.9%。

<实施例8>

将洗涤溶剂从乙酸乙酯变更为乙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结果,以白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4)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43g(收率66.5%)。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9.1%。

<比较例8>

将洗涤溶剂从乙酸乙酯变更为甲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4)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58g(收率90.6%)。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6.2%。

<比较例9>

将洗涤溶剂从乙酸乙酯变更为庚烷,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4)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69g(收率>99.9%)。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89.1%。

<比较例10>

将洗涤溶剂从乙酸乙酯变更为环戊基甲基醚,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结果,以淡黄色固体形式得到上述式表示的二甲基异氰脲酸0.64g(收率99.4%)。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hplc分析条件-2下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纯度为92.0%。

[表3]

表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具有2个烃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可应用于例如光刻用防反射膜形成用组合物、抗蚀剂下层膜形成用组合物、抗蚀剂上层膜形成用组合物、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平坦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粘接剂组合物、其他组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