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8573发布日期:2018-08-29 00:2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抗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感染。细菌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细菌耐药性使得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面葡萄球菌(mrse)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最为常见。发现新结构和/或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对于防治上述耐药性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氨基硫脲类化合物中,1,4-二酰基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因具有抗真菌、抗寄生虫、抗菌、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从文献来看,目前该类型中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衍生物仅限于1-脂酰基-4-芳酰基氨基硫脲类和1,4-二芳酰基氨基硫脲类,而且其活性较弱,mic值高于10μg/ml,难以开发成为有实用价值的临床用药物。值得注意的是,1-芳酰基-4-脂酰基氨基硫脲类衍生物研究很少,且无相关抗菌活性的报道。因此,对该结构类型深入研究将有望发现具有抗耐药菌活性更强、抗菌谱更广的新型抗生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抗耐药菌的缺陷,提供一类具有更强抗菌活性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它是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r1选自氢、羟基、c1-c3烷基、c1-c8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甲氧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氧基、苯基、c1-c3烷基苯、卤代苯,r1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或对位;

r2选自无取代或卤代c1-c8烷基、无取代或卤代c3-c6环烷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基;x选自硫或氧。

r1中所述的c1-c3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r1中所述的c1-c8烷基氧基选自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直链或含支链的戊氧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己氧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庚氧基、直链或含支链的辛氧基,r1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氧基选自环丙氧基、环丁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r1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甲氧基选自环丙基甲氧基、环丁基甲氧基、环戊基甲氧基、环己基甲氧基,r1中所述的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氧基中的苯基c1-c3烷氧基选自苯甲氧基、苯乙氧基和苯丙氧基,r1中所述的c1-c3烷基苯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其中取代位置为邻位、间位、对位,r1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

r2中所述的c1-c8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直链或含支链的戊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己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庚基、直链或含支链的辛基,r2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r2中所述的苯基c1-c3烷基选自苯甲基、苯乙基和苯丙基,r2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为式(1a)或(1b)或(1c)所示的化合物:

r3选自正戊基、含支链己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庚基、c3-c6环烷基、c3-c6环烷基甲基、苯基c2-c3烷基、卤代苯基c1-c3烷基;

r3o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或对位;

r2选自无取代或卤代c1-c8烷基、无取代或卤代c3-c6环烷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基;

x选自硫或氧。

r3中所述的含支链己基选自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r3中所述的支链庚基选自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2,2-二甲基戊基、3,3-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戊基、2,4-二甲基戊基、3-乙基戊基、2,2,3-三甲基丁基,r3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r3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甲基选自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丁基甲基,r3中所述的苯基c2-c3烷基选自苯乙基和苯丙基,r3中所述的卤代苯基c1-c3烷基选自卤代苯甲基、卤代苯乙基、卤代苯丙基,r3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取代位置为邻位、间位或对位。

r2中所述的c1-c8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直链或含支链的戊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己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庚基、直链或含支链的辛基,r2中所述的c3-c6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r2中所述的苯基c1-c3烷基选自苯甲基、苯乙基和苯丙基,r2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

优选的,r3o的取代基位置选自对位,r3选自正戊基、异己基、正庚基、环戊基、环己基、对氟苯甲基、苯乙基、环己基甲基;r2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丙基、溴乙基、三氟乙基。

r4选自c1-c3烷基、卤素;

r4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对位;

r5选自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

x选自硫或氧。

r4中所述的c1-c3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r4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对位。

r5中所述的c1-c3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r5中所述的卤素选自氟、氯、溴。

优选的,r4的取代基位置选自对位。

其中:

r6选自氢、羟基、c1-c3烷基、c1-c4烷氧基、异戊氧基、正己氧基、苯甲氧基、苯基;

r6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或对位;

r7选自c1-c8烷基;

x选自硫或氧。

r6中所述的c1-c3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r6中所述的c1-c4烷氧基选自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

r7中所述的c1-c8烷基选自c1-c8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直链或含支链的戊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己基、直链或含支链的庚基、直链或含支链的辛基。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为: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

1-(2-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2)

1-(3-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3)

1-(3,4-二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4)

1-(3,4,5-三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5)

1-(4-己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6)

1-(4-庚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7)

1-(4-丁氧基)苯甲酰基-4-(3,3,3-三氟)丙酰基氨基硫脲(lp-8)

1-(4-(4-氟苄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9)

1-(4-环戊基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0)

1-(4-苯乙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1)

1-(4-环己基甲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2)

1-(4-仲丁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3)

1-(4-环己基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4)

1-(4-(4-甲基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5)

1-(4-(3-甲基-2-丁烯基氧))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6)

1-(4-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7)

1-(2-氯-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8)

1-(2-甲基-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9)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20)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丁酰基氨基硫脲(lp-21)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戊酰基氨基硫脲(lp-22)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异丁酰基氨基硫脲(lp-23)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丙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4)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丁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5)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戊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6)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己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7)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苯丁酰基氨基硫脲(lp-28)

1-(4-戊氧基)苯甲酰基-4-(3-溴)丙酰基氨基硫脲(lp-29)

1-(4-(4-乙基)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30)

1-(4-(4-氯)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31)

1-(4-丁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1)

1-(4-苄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2)

1-(2-羟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p3)

1-(4-丙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p4)

1-(2-丁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p5)

1-(4-丁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p6)

1-(4-苄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p7)

1-(2-羟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8)

1-(4-甲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9)

1-(4-丙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10)

1-(2-丁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11)

1-(2-苄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p12)

1-苯甲酰基-4-正己酰基氨基硫脲(lpp13)

1-(4-甲基)苯甲酰基-4-异戊酰基氨基硫脲(lpp14)。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1:1.5摩尔比的邻、间或对位羟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酯与碳酸钾在一定量的丙酮中混合,在60℃下加入1当量的溴代烷烃/溴甲基芳香烃/溴甲基卤代芳烃,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水以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下式化合物:

(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与水合肼在甲醇溶液中混合,在70℃下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到粗产物,水洗3次,过滤,得到下式化合物:

(3)常温下,将氰酸钾/硫氰酸钾溶于丙酮中,再向其中滴加等摩尔量的烷酰氯或卤代烷基酰氯,室温搅拌反应至反应完全,得到如下化合物:

反应液不经处理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4)向步骤3的反应产物中,加入等摩尔量的步骤2所得化合物和适量丙酮,70℃下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水洗3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

r1选自氢、羟基、c1-c3烷基、c1-c8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甲氧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氧基、苯基、c1-c3烷基苯、卤代苯,r1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或对位;

r2选自无取代或卤代c1-c8烷基、无取代或卤代c3-c6环烷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基;

x选自硫或氧。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

作为优选,抗菌用途为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优选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本发明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实,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部分化合物经过体外抗耐药菌活性筛选,表现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面葡萄球菌(mrse)、抗万古霉素肠道球菌(vre)等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的强抑制作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选自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悬浮剂或乳剂。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赋形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作为优选,该药物给药剂型为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悬浮剂或乳剂,给药途径为口服、经皮、静脉或肌肉注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与当前报道的氨基硫脲类衍生物相比,本发明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面葡萄球菌(mrse)、抗万古霉素肠道球菌(vre)等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具有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实施例中所用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一、lp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和检测

实施例1:化合物lp-1的制备与检测

将1.0g(6.5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3ml(9.8mmol)的1-溴戊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1.4g(产率:99%)。

将0.7g(3.1mmol)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戊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5g(2.3mmol)4-戊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0%)。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0(s,1h),11.54(s,1h),10.85(s,1h),7.84(d,j=8.3hz,2h),7.02(d,j=8.3hz,2h),4.03(t,j=6.5hz,2h),2.13(s,3h),1.72(t,j=7.1hz,2h),1.36(m,4h),0.89(t,j=6.6hz,3h).ms-esim/z[m+h+]:324.41。

实施例2:化合物lp-2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5.9mmol)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8ml(14.5mmol)的1-溴戊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2-羟基-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0.7g(产率:49%)。

将0.7g(2.9mmol)2-羟基-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2-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5g(2.1mmol)2-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2%)。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3.25(s,1h),11.87(s,1h),11.61(d,j=12.7hz,2h),7.84(d,j=8.5hz,1h),6.57(d,j=8.8hz,1h),6.46(s,1h),3.97(t,j=6.2hz,2h),2.13(s,3h),1.78–1.62(m,2h),1.35(t,j=13.3hz,4h),0.89(t,j=6.6hz,3h).ms-esim/z[m+h+]:340.41。

实施例3:化合物lp-3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5.9mmol)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8ml(14.5mmol)的1-溴戊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3-羟基-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0.7g(产率:49%)。

将0.7g(2.9mmol)3-羟基-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3-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5g(2.1mmol)3-羟基-4-戊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2%)。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1(s,1h),11.53(s,1h),10.74(s,1h),9.19(s,1h),7.43–7.24(m,2h),6.99(d,j=8.4hz,1h),4.01(t,j=6.6hz,2h),2.13(s,3h),1.73(t,j=7.2hz,2h),1.37(dq,j=29.3,7.8hz,4h),0.89(t,j=7.1hz,3h).ms-esim/z[m+h+]:340.41。

实施例4:化合物lp-4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5.9mmol)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8ml(14.5mmol)的1-溴戊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3,4-二戊氧基苯甲酸甲酯0.8g(产率:44%)。

将0.7g(2.2mmol)3,4-二戊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3,4-二戊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7g(2.2mmol)3,4-二戊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4g(产率:43%)。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08(s,1h),11.54(s,1h),10.84(s,1h),7.49(d,j=8.3hz,1h),7.46(s,1h),7.05(d,j=8.4hz,1h),4.00(dt,j=12.8,6.3hz,4h),2.13(s,3h),1.72(p,j=6.8hz,4h),1.41(tt,j=9.1,5.4,4.7hz,4h),1.35(tt,j=9.1,5.4,4.7hz,4h),0.89(t,j=7.2hz,6h).ms-esim/z[m+h+]:410.55。

实施例5:化合物lp-5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6.5mmol)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8g(20.2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2.6ml(20.9mmol)的1-溴戊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3,4,5-三戊氧基苯甲酸甲酯1.9g(产率:95%)。

将0.7g(1.7mmol)3,4,5-三戊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3,4,5-三戊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9g(2.3mmol)3,4,5-三戊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2g(产率:18%)。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1.22(d,j=8.6hz,1h),7.01(s,2h),4.05–3.95(m,4h),3.91(d,j=6.7hz,2h),2.11(s,3h),1.82–1.67(m,4h),1.63(m,2h),1.36(m,12h),0.87(t,j=7.4hz,9h).ms-esim/z[m+h+]:496.68。

实施例6:化合物lp-6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6.5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4ml(9.8mmol)的1-溴己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己氧基苯甲酸甲酯1.4g(产率:99%)。

将0.7g(3.1mmol)4-己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己氧基苯甲酰肼0.68g(产率:97%)。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5g(2.1mmol)4-己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0%)。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0(d,j=2.8hz,1h),11.54(s,1h),10.85(d,j=3.0hz,1h),7.84(d,j=8.4hz,2h),7.02(d,j=8.4hz,2h),4.03(t,j=6.5hz,2h),2.13(s,3h),1.71(p,j=6.9hz,2h),1.41(t,j=7.5hz,2h),1.30(p,j=3.8hz,4h),0.91–0.82(m,3h).ms-esim/z[m+h+]:338.44。

实施例7:化合物lp-7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6.5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1ml(7.0mmol)的1-溴庚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庚氧基苯甲酸甲酯1.6g(产率:97%)。

将0.7g(3.1mmol)4-庚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庚氧基苯甲酰肼0.65g(产率:93%)。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2ml(2.8mmol)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5g(2.0mmol)4-庚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3%)。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0(s,1h),11.54(s,1h),10.85(s,1h),7.84(d,j=8.3hz,2h),7.02(d,j=8.4hz,2h),4.02(t,j=6.5hz,2h),2.13(s,3h),1.71(p,j=6.8hz,2h),1.39(q,j=7.5hz,2h),1.29(m,6h),0.86(t,j=6.7hz,3h).ms-esim/z[m+h+]:352.47。

实施例8:化合物lp-8的制备和检测

将1.0g(6.5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7mmol)碳酸钾和60ml丙酮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加热至60℃回流,再向其中加入1.1ml(9.8mmol)的1-溴丁烷,反应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丁氧基苯甲酸甲酯1.3g(产率:95%)。

将0.7g(3.1mmol)4-丁氧基苯甲酸甲酯,5ml水合肼(80%)和30ml甲醇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丁氧基苯甲酰肼0.60g(产率:86%)。

将0.28g(2.8mmol)硫氰酸钾和10ml丙酮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3ml(2.9mmol)3,3,3-三氟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0.45g(2.1mmol)4-丁氧基苯甲酰肼和1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状化合物0.3g(产率:45%)。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400mhz,dmso-d6)δ11.80(s,2h),10.90(s,1h),7.84(d,j=8.6hz,2h),7.02(d,j=8.6hz,2h),4.03(d,j=8.8hz,2h),3.73(q,j=10.9hz,2h),1.76–1.63(m,2h),1.42(h,j=7.4hz,2h),0.96–0.87(m,3h).ms-esim/z[m+h+]:378.38。

实施例9:化合物lp-9的制备和检测

将500mg(3.3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的mecn溶液中加入k2co3(13.2mmol),60℃下回流搅拌30min,滴加4-氟溴苄,回流搅拌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ch2cl2萃取,旋干。将产物溶于甲醇中,加入1.5ml80%的水合肼(18mmol),回流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析出固体,抽滤,干燥得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酰基肼536.78mg(产率:62.5%)。

450mg(4.64mmol)kscn溶于丙酮中,冰浴下缓慢滴加丙酰氯270.8μl(3.1mmol),室温搅拌2.5h,将536.18mg(2.06mmol)中间体4-(4-氟苄氧基)苯酰基肼加入反应液中,回流反应6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反应液,水洗,抽滤,得淡黄色固体,甲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固体282.3mg(产率:36.5%)。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3(s,1h),11.51(s,1h),10.87(s,1h),7.87(d,j=8.7hz,2h),7.52(dd,j=8.4,5.5hz,2h),7.23(t,j=8.8hz,2h),7.12(d,j=8.6hz,2h),2.46(d,j=7.5hz,2h),1.05(t,j=7.4hz,3h).ms-esim/z[m+h]+:376.42。

实施例10:化合物lp-10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溴代环戊烷796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甲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环戊基氧基苯甲酰肼516.1mg(产率:73.1%)。

以4-环戊基氧苯酰肼510.0mg(2.31mmol)、丙酰氯331μl(3.47mmol)、kscn505.2mg(5.21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环戊基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0)。

白色固体,收率:31.4%。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3(d,j=2.9hz,1h),11.51(s,1h),10.84(d,j=2.7hz,1h),7.84(d,j=8.5hz,2h),7.00(d,j=8.6hz,2h),4.91(s,1h),2.45(t,j=7.5hz,2h),1.95(t,j=7.1hz,2h),1.72(s,2h),1.70(d,j=9.0hz,2h),1.61(d,j=10.9hz,2h),1.05(t,j=7.4hz,3h).ms-esim/z[m+h]+:336.12。

实施例11:化合物lp-11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2-溴乙基苯676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甲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苯乙基氧基苯甲酰肼629mg(产率:74.4%)。

以4-苯乙基氧苯甲酰肼600.0mg(2.34mmol)、丙酰氯335μl(3.51mmol)、kscn511.0mg(5.27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苯乙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1)。

白色固体,收率42.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1.51(s,1h),10.87(s,1h),7.85(d,j=8.7hz,2h),7.32(d,j=8.0hz,4h),7.23(d,j=6.8hz,1h),7.05(d,j=8.7hz,2h),4.27(t,j=7.0hz,2h),3.06(d,j=7.2hz,2h),2.45(d,j=7.7hz,2h),1.04(t,j=7.4hz,3h).ms-esim/z[m+h]+:372.45。

实施例12:化合物lp-12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溴甲基环己烷691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甲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环己基甲基氧基苯甲酰肼633.4mg(产率:77.3%)。

以4-环己基甲基氧苯甲酰肼620.0mg(2.50mmol)、丙酰氯358μl(3.75mmol)、kscn546.0mg(5.63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环己基甲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12)。

白色固体,收率36.1%。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2(s,1h),11.52(s,1h),10.87(s,1h),7.85(d,j=8.5hz,2h),7.03(d,j=8.5hz,2h),3.85(d,j=6.2hz,2h),2.47–2.41(m,2h),1.15–0.98(m,6h).ms-esim/z[m+h]+:364.47。

实施例13:化合物lp-13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4-溴丁烷540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甲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仲丁氧基苯甲酰肼520.2mg(产率:75.7%)。

以4-环己基甲基氧苯甲酰肼500.0mg(2.40mmol)、乙酰氯290μl(3.58mmol)、kscn520.8mg(5.37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仲丁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3)。

白色固体,收率:44.3%。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0(s,1h),11.56(s,1h),10.88(s,1h),7.86(d,j=8.2hz,2h),7.03(d,j=8.2hz,2h),4.04(s,1h),2.14(s,3h),1.73–1.69(m,2h),1.44(d,j=7.5hz,3h),0.94(t,j=7.4hz,4h).ms-esim/z[m+h]+:310.38。

实施例14:化合物lp-14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和溴代环己烷610μl(4.95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甲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环己基氧基苯甲酰肼529.6mg(产率:68.5%)。

以4-环己基氧苯酰肼529.6mg(2.26mmol)、乙酰氯494μl(3.39mmol)、kscn494.6mg(5.09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环己基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4)。

白色固体,收率21.6%。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2(s,1h),11.52(s,1h),10.87(s,1h),7.85(d,j=8.5hz,2h),7.03(d,j=8.5hz,2h),3.85(d,j=6.2hz,2h),2.47–2.41(m,2h),1.15–0.98(m,6h).ms-esim/z[m+h]+:336.41。

实施例15:化合物lp-15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和1-溴-4-甲基戊烷721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4-甲基戊基)氧苯酰肼341.5mg(产率:43.8%)。

以4-(4-甲基戊基)氧苯甲酰肼341.5mg(2.25mmol)、乙酰氯390.6μl(3.38mmol)、kscn492.7mg(5.07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4-甲基戊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5)。

白色固体,收率32.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1(d,j=2.6hz,1h),11.55(s,1h),10.87(d,j=2.7hz,1h),7.85(d,j=8.4hz,2h),7.03(d,j=8.4hz,2h),4.03(t,j=6.5hz,2h),2.14(s,3h),1.73(m,2h),1.59(m,1h),1.31(m,2h),0.89(d,j=6.5hz,6h).ms-esim/z[m+h]+:338.39。

实施例16:化合物lp-16的制备和检测

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3mmol)、1-溴-3-甲基-2-丁烯572μl(4.95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酰基肼,得到中间体4-(3-甲基-2-丁烯基)氧苯甲酰肼357.5mg(产率:49.2%)。

以4-(4-甲基戊基)氧苯酰为基肼357.5mg(2.36mmol)、乙酰氯251.7μl(3.54mmol)、kscn516mg(5.31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3-甲基-2-丁烯基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6)。

白色固体,收率34.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8.19(d,j=8.0hz,1h),7.92(s,1h),7.64(t,j=7.8hz,1h),7.61(d,j=8.3hz,1h),7.54(d,j=8.2hz,1h),7.51(d,j=7.9hz,1h),7.24(t,j=7.5hz,1h),4.23(q,j=7.3hz,2h),2.93(t,j=7.7hz,2h),2.46(s,3h),1.79(p,j=7.3hz,2h),1.44-1.36(m,4h),1.19(t,j=7.1hz,3h),0.95-0.88(m,3h).ms-esim/z[m+h]+:461.21。

实施例17:化合物lp-17的制备和检测

将4-苯基苯甲酸甲酯500mg(2.36mmol)溶于甲醇中,加入0.75ml80%的水合肼(9mmol),回流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得白色固体,抽滤,干燥得中间体4-苯基苯甲酰肼486.5mg(产率:97.3%)。

以4-苯基苯甲酰肼470mg(2.21mmol)、乙酰氯236.1μl(3.32mmol)、kscn484mg(4.98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7)。

白色固体,收率47.1%。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3(s,1h),11.59(s,1h),11.09(s,1h),7.99(d,j=8.1hz,2h),7.83(d,j=8.0hz,2h),7.75(d,j=7.7hz,2h),7.51(t,j=7.6hz,2h),7.43(d,j=7.4hz,1h),2.16(s,3h).ms-esim/z[m+h]+:314.37

实施例18:化合物lp-18的制备和检测

以2-氯-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2.70mmol)、1-溴代戊烷435μl(3.51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酰基肼,得中间体2-氯-4-戊氧基苯甲酰肼332.0mg(产率:47.9%)

以2-氯-4-戊烷基氧苯甲酰肼332.0mg(1.79mmol)、乙酰氯191.2μl(2.69mmol)、kscn391.7mg(4.03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2-氯-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8)。

白色固体,收率36.7%;1hnmr(500mhz,dmso-d6)δ12.16(d,j=2.8hz,1h),11.59(s,1h),10.97(d,j=2.8hz,1h),7.61(d,j=8.5hz,1h),7.09(d,j=2.3hz,1h),7.01(d,j=8.7hz,1h),4.04(t,j=6.5hz,2h),2.14(s,3h),1.72(t,j=7.1hz,2h),1.36(m,4h),0.90(t,j=7.0hz,3h).ms-esim/z[m+h]+:357.85。

实施例19:化合物lp-19的制备和检测

以2-甲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500mg(3.01mmol)、1-溴代戊烷485μl(3.91mmol)、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中间体4-(4-氟苄基)氧苯酰基肼,得中间体2-甲基-4-戊氧基苯甲酰肼481.1mg(产率:67.6%)

以2-甲基-4-戊烷基氧苯甲酰肼470.2mg(1.99mmol)、乙酰氯212.5μl(2.99mmol)、kscn436.4mg(4.49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2-甲基-4-戊氧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19)。

白色固体,收率43.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05(s,1h),11.55(s,1h),10.64(s,1h),7.51(d,j=8.2hz,1h),6.82(d,j=9.0hz,2h),3.99(t,j=6.9hz,2h),2.14(s,3h),1.71(m,2h),1.36(m,4h),0.90(t,j=7.0hz,3h).ms-esim/z[m+h]+:338.44

实施例20:化合物lp-20的制备和检测

将5g(32.9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k2co3(13.62g,98.7mmol),ki(2.73g,16.5mmol)加入到丙酮(40ml)中,随后加入溴代正戊烷(4.5ml,36.1mmol),回流下反应24h,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出去丙酮,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加压浓缩,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中间体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6.926g(产率:94.8%)

将6.926g(31.2mmol)4-戊氧基苯甲酸甲酯加入到甲醇(30ml)中,随后加入80%的水合肼(15.2ml,31.2mmol),回流下反应14h,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加压浓缩除去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重结晶,干燥得中间体4-戊氧基苯甲酰肼6.912g(产率:99%)。

将270mg硫氰酸钾(2.78mmol)加入到丙酮(10ml)中,随后缓慢滴加丙酰氯(270μl,2.7mmol),回流下反应3h,停止反应,过滤除去反应液中生成的kcl,之后向该反应液中加入4-戊氧基苯甲酰肼(500mg,2.22mmol),回流下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压浓缩,得固体状物,加入少量的甲醇打浆洗三次,干燥得1-(4-戊氧基)苯甲酰基-4-丙酰基氨基硫脲(lp25)198mg(产率:29.8%)。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5(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2.53(t,j=7.5hz,2h),1.76(m,2h),1.40(m,4h),1.08(t,j=7.5hz,3h),0.93(t,j=7.5hz,3h);ms-esim/z[m+h]+:338.1

实施例21:化合物lp-21的制备和检测

以丁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丁酰基氨基硫脲(lp-21)。

白色固体,收率28.1%。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2.45(t,j=7.5hz,2h),1.76(m,2h),1.62(m,2h),1.38(m,4h),0.93(t,j=7.5hz,6h);ms-esim/z[m+h]+:352.1

实施例22:化合物lp-22的制备和检测

以戊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戊酰基氨基硫脲(lp-22)。

白色固体,收率29.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2.48(t,j=7.5hz,2h),1.76(m,2h),1.57(m,2h),1.38(m,6h),0.93(t,j=7.5hz,6h);ms-esim/z[m+h]+:366.1

实施例23:化合物lp-23的制备和检测

以异丁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异丁酰基氨基硫脲(lp-23)。

白色固体,收率27.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2.69(m.,1h),1.76(m,2h),1.38(m,4h),1.10(m,6h),0.93(t,j=7.5hz,3h);ms-esim/z[m+h]+:352.1

实施例24:化合物lp-24的制备和检测

以环丙基甲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丙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4)。

白色固体,收率34.1%。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2.11(s,1h),1.76(m,2h),1.38(m,4h),0.93(m,7h)ms-esim/z;[m+h]+:350.1

实施例25:化合物lp-25的制备和检测

以环丁基甲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丁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5)。

白色固体,收率39.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87(t,j=6.0hz,2h),3.42(s,1h),2.17-2.27(m,4h),1.97(m,2h),1.76(m,2h),1.41(m,4h),0.94(t,j=7.0hz,3h);ms-esim/z[m+h]+:364.1

实施例26:化合物lp-26的制备和检测

以环丁基甲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戊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6)。

白色固体,收率31.8%。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08(t,j=6.5hz,2h),3.00(m,1h),1.89(m,2h),1.58-1.77(m,9h),1.41(m,4h),0.94(t,j=7.0hz,3h);ms-esim/z[m+h]+:378.2

实施例27:化合物lp-27的制备和检测

以环己基甲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环己基甲酰基氨基硫脲(lp-27)。

白色固体,收率29.6%。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08(t,j=6.5hz,2h),3.35(m,1h),1.89(m,2h),1.68-1.86(m,7h),1.41(m,6h),1.24(m,3h),0.94(t,j=7.0hz,3h);ms-esim/z[m+h]+:392.2

实施例28:化合物lp-28的制备和检测

以苯丁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苯丁酰基氨基硫脲(lp-28)。

白色固体,收率41.2%。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29-7.39(m,5h),7.06(d,j=8.0hz,2h),4.08(t,j=6.5hz,2h),2.63(t,j=7.5hz,2h),2.50(t,j=7.5hz,2h),1.89(m,4h),1.77(m,2h),1.41(m,4h),0.94(t,j=7.0hz,3h);ms-esim/z[m+h]+:428.1

实施例29:化合物lp-29的制备和检测

以3-溴丙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方法同终产物lp-20的制备,得到1-(4-戊氧基)苯甲酰基-4-(3-溴)丙酰基氨基硫脲(lp-29)。

白色固体,收率41.6%。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8(s,1h),11.55(s,1h),10.89(s,1h),7.89(d,j=8.0hz,2h),7.06(d,j=8.0hz,2h),4.08(t,j=6.5hz,2h),2.65(t,j=6.5hz,2h),2.04(t,j=6.5hz,2h),1.77(m,2h),1.41(m,4h),0.94(t,j=7.0hz,3h);ms-esim/z[m+h]+:416.3

实施例30:化合物lp-30的制备和检测

将4-乙基联苯甲酸甲酯500mg(2.08mmol)溶于甲醇中,加入1.2ml80%的水合肼(14.4mmol),回流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析出固体,抽滤,干燥得中间体4-乙基联苯甲酰肼361.5mg(产率:72.3%)。

以4-乙基联苯甲酰肼361.5mg(1.50mmol)、乙酰氯160.0μl(2.25mmol)、kscn328.5mg(3.38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4-乙基)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30)。

白色固体,收率32.4%。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1.59(s,1h),11.07(s,1h),7.97(d,j=8.0hz,2h),7.80(d,j=8.1hz,2h),7.67(d,j=8.0hz,2h),7.34(d,j=7.7hz,2h),2.65(m,2h),2.16(s,3h),1.23(d,j=7.5hz,3h).ms-esim/z[m+h]+:341.42。

实施例31:化合物lp-31的制备和检测

将4-氯联苯甲酸甲酯500mg(2.03mmol)溶于甲醇中,加入1.2ml80%的水合肼(14.4mmol),回流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析出固体,抽滤,干燥得中间体4-氯联苯甲酰肼372.5mg(产率:74.5%)。

以4-氯联苯甲酰肼369.5mg(1.50mmol)、乙酰氯160.0μl(2.25mmol)、kscn328.5mg(3.38mmol)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方法同lp-9,得1-(4-(4-氯)苯基)苯甲酰基-4-乙酰基氨基硫脲(lp-31)。

白色固体,收率43.3%。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dmso-d6)δ12.13(s,1h),11.59(s,1h),11.11(s,1h),7.99(d,j=7.8hz,2h),7.84(d,j=8.0hz,2h),7.79(d,j=8.3hz,2h),7.56(d,j=8.1hz,2h),2.16(s,3h).ms-esim/z[m+h]+:348.82

二、lpp系列化合物的获取和制备

lpp系列化合物来源于compoundhandlingb.v.(tradename:specs),公司地址为bleiswijkseweg55,2712pbzoetermeer,thenetherlands。其编号如下:

实施例1:lpp1的制备和检测

将25g(164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34g(246mmol)碳酸钾和600ml丙酮加入到1000ml烧瓶中,加热至60℃,再向其中加入19.4ml的1-溴丁烷,反映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丁氧基苯甲酸甲酯33.9g(产率:99%)。

将33.9g(163mmol)4-丁氧基苯甲酸甲酯,150ml水合肼(80%)和500ml甲醇加入10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丁氧基苯甲酰肼30g(产率:91%)。

将8.64g(89mmol)硫氰酸钾和200ml丙酮加入到100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7.53ml(86mmol)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15g(72mmol)4-丁氧基苯甲酰肼和30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0g(产率:43%)。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400mhz,dmso-d6)δ12.10(s,1h),11.48(s,1h),10.82(d,j=2.6hz,1h),7.82(d,j=8.8hz,2h),6.99(d,j=8.9hz,2h),4.01(t,j=6.5hz,2h),2.41(q,j=7.5hz,2h),1.68(m,2h),1.40(m,2h),1.01(t,j=7.5hz,3h),0.90(t,j=7.4hz,3h).

实施例2:lpp2的制备和检测

将20g(131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27g(195mmol)碳酸钾和400ml乙腈加入到1000ml烧瓶中,加热至60℃,再向其中加入19.4ml(145mmol)的溴化苄,反映完毕后,减压除去反应液,向其中加入300ml水溶解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滤液,得4-丁氧基苯甲酸甲酯31.5g(产率:99%)。

将31.5g(130mmol)4-苄氧基苯甲酸甲酯,120ml水合肼(80%)和500ml甲醇加入1000ml三颈烧瓶中,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白色固体,水洗白色固体3次,过滤,最终得4-苄氧基苯甲酰肼30g(产率:95%)。

将7.44g(77mmol)硫氰酸钾和200ml丙酮加入到1000ml三颈烧瓶中,常温搅拌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6.49ml(74mmol)丙酰氯,待反应结束后,向其中15g(62mmol)4-苄氧基苯甲酰肼和300ml丙酮,70℃加热回流,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得黄色固体,水洗三次,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2g(产率:54%)。

终产物结构表征如下:1hnmr(400mhz,dmso-d6)δ12.11(d,j=2.7hz,1h),11.51(s,1h),10.87(d,j=2.7hz,1h),7.86(d,j=8.9hz,2h),7.46(d,j=6.8hz,2h),7.39(t,j=7.2hz,2h),7.36–7.32(dt,j=7.2hz,1.5hz,1h),7.12(d,j=8.9hz,2h),5.18(s,2h),2.45(q,j=7.5hz,2h),1.04(t,j=7.5hz,3h).

实施例3:lpp其他化合物的制备:同lpp1和lpp2。

三、抗菌活性测定

实验例1:化合物抗枯草芽孢杆菌和非耐药的临床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活性测定

1.供试菌液的准备

取氯化钠10g、蛋白胨10g、酵母浸膏5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调ph至7.0,分装,灭菌后制成lb培养基。接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mcc63501)至20mllb培养基中,于37℃培养箱中以200转/分的速度振荡培养12小时。当澄清的lb培养基变混浊时,表明细菌增殖明显,生长旺盛。此时,将菌液用新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稀释,使其od600值介于0.3至0.5之间,再次用新的lb培养基等倍稀释105倍作为供试菌液。

2.确定最低抑菌浓度

取洁净无菌的96孔细胞培养板,第一列各孔中加入制备好的供试菌液200μl,第二列至十二列各孔中加入供试菌液100μl。取预先配制好的5mg/ml的待测样品dmso溶液4μl加入第1列各孔中(每个样品三重复),另设置阳性对照组(即同浓度的左氧氟沙星4μl)和空白对照(即不加药)。从第一列各孔开始,依次用8道微量移液器中从前一列吸100μl样品依次加入到后一列各孔中进行2倍梯度稀释,设置100μg/ml、50μg/ml、25μg/ml、12.5μg/ml、6.25μg/ml、3.13μg/ml、1.56μg/ml、0.78μg/ml、0.39μg/ml、0.20μg/ml、0.10μg/ml、0.05μg/ml共12个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溶液。将96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7℃培养箱,培养18小时后,观察96孔板各孔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状况。对于每个化合物,未见细菌生长的孔对应的化合物浓度即该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3.按此方法同样可测定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活性。不同之处在于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表面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为营养肉汤、粪肠球菌的培养基为脑心浸液。

4.化合物抗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和粪肠球菌(atcc29212)活性见表1。

实验例2:化合物对多种标准或临床分离临床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

1.菌种类别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包括表皮葡萄球菌2株,编号为atcc12228(msse)和13-3(mrse);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编号atcc29213(mssa)、atcc33591(mrsa)、15(mssa)、13-17(mssa)、13-18(mrsa);粪肠球菌4株,编号atcc29212(vse);atcc51299(vre);atcc51575(vse);13-4(vre);屎肠球菌3株,编号atcc700221(vre);13-7(vse);12-1(vre)。

2.试验方法

(1)方法依据

采取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药物浓度(μg/ml)选择依据

设定本次实验供试品浓度按二倍稀释在0.008~128μg/ml范围内,对照品浓度按二倍稀释在0.008~128μg/ml范围内。

(3)具体操作步骤

于无菌平皿内加入1ml供试药液,再加入融化的50℃mh(a)培养基14ml,混匀,使其每皿内所含药物终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0.03、0.015、0.008μg/ml;待冷却后用多点接种仪接种细菌,接种菌量约为104cfu/ml,盖上皿盖,以mh(a)培养基,培养箱中35-37℃孵育24h。培养结束后,进行肉眼观察,平皿内未见细菌生长的最低样品浓度即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设立不加任何样品的空白菌对照和加dmso的溶媒对照。

3.代表性化合物对上述标准或临床分离临床致病菌菌株的抑制活性见表2。

表1.化合物抗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标准的临床常见致病菌(药物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活性(mic值,μg/ml)

表2.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化合物对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mic(μg/m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