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小麦ms1b隐性不育基因的PCR引物对和引物对组合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2411发布日期:2018-08-01 00:0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基因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小麦ms1b隐性不育基因的pcr引物对和引物对组合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多数是由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导产生的,小麦上发现和诱导的雄性核不育材料较多,这些基因被命名为ms1、ms2、ms3、ms4和ms5,分别定位在4bs、4ds、5as、4ds和3al染色体臂上。其中,ms1和ms5为隐性基因,而ms2、ms3、ms4为显性基因。与本发明相关的ms1基因位点有很多突变体,包括pugsley's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a)、probus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b)、cornerstone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c)、fs3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e)、fs24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f)、lz突变体(含等位基因ms1g)等等。2006年李中安利用ms1b不育基因建立了《一种以蓝粒为标记性状的两系法杂交小麦的选育方法》(专利号:zl200610042629.8),现已培育出一大批两用系(不育系)和杂交种在进行试验和示范。为进一步提高两用系(不育系)选育效率,在保持不育基因存在的情况下将其它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优良性状转入两用系(不育系)中,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简便可行的鉴定ms1b基因的检测方法,尤其是早期从不带胚的半粒种子上进行检测。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分离、克隆、核酸序列分析、病害分子检测、品种性状的分子标记等研究。目前尚无鉴定ms1b基因的pcr分子检测技术,对该不育基因的识别只有在田间开花时观察植株的育性,根据植株群体的育性个分离情况才能知道是ms1b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或根本没有,需要较大的群体才行,而且极大地受到季节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小麦ms1b隐性不育基因的pcr引物对和引物对组合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鉴定小麦ms1b隐性不育基因的pcr引物对和引物对组合,所述的pcr引物对为p1或者p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为p1与p3组合使用,或者p2与p3组合使用;所述引物对p1、p2、p3的序列为:

p1-f:5'-accctctctagatatatccgt-3',

p1-r:5'-catattcaagtgtcccgtca-3',

p2-f:5'-gctatcgtttctgtccgctcgta-3',

p2-r:5'-ccgcttgacgtgagttccat-3',

p3-f:5'-tgagcgaacaacctaagacga-3',

p3-r:5'-ccgtgtcagctcaattaccat-3'。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鉴定小麦ms1b隐性不育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检测的小麦种子或植株的根茎叶总基因组dna作为pcr扩增模板;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或者引物对组合对得到的dna模板进行扩增,根据条带的有无和强弱判断待测对象是否含有ms1b隐性不育基因:当采用引物对p1进行检测时,如果扩增出720bp的条带,条带强时则说明检测对象不含ms1b隐性不育基因,条带弱时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个ms1b隐性不育基因;没有条带时则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对ms1b隐性不育基因;

当采用引物对p2进行检测时,如果扩增出531bp的条带,条带强时则说明检测对象不含ms1b隐性不育基因,条带弱时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个ms1b隐性不育基因,没有条带时则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对ms1b隐性不育基因;

当采用p1与p3组合双重pcr时,如果扩增出976bp的条带,说明检测对象中含有4b染色体;如果同时扩增出720bp的条带,条带强时说明检测对象不含ms1b隐性不育基因,条带弱时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个ms1b隐性不育基因,没有条带时则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对ms1b隐性不育基因;如果未扩增出976bp的条带,则说明该样品检测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实验;

当采用p2与p3组合双重pcr时,如果扩增出976bp的条带,说明检测对象中含有4b染色体;如果同时扩增出531bp的条带,条带强时说明检测对象不含ms1b隐性不育基因,条带弱时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个ms1b隐性不育基因;没有条带时则说明检测对象含有1对ms1b隐性不育基因;如果未扩增出976bp的条带,则检测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实验。

当采用引物对p1进行检测时,20μl的pcr反应体系包含:10μl2×greenmixbuffer;样品基因组dna抽提物1μl;浓度为10μmol/l的p1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各0.3μl,蒸馏水补足至20μl;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当采用引物对p2进行检测时,20μl的pcr反应体系包含:10μl2×greenmixbuffer;样品基因组dna抽提物1μl;浓度为10μmol/l的p2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各0.3μl,蒸馏水补足至20μl;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5s,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当采用引物对p1和p3引物对组合进行检测时,20μl的pcr反应体系包含:10μl2×greenmixbuffer;样品基因组dna抽提物1μl;浓度为10μmol/l的p1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各0.3μl,浓度为浓度为10μmol/l的p3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各0.15μl,蒸馏水补足至20μl;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当采用引物对p2和p3引物对组合进行检测时,20μl的pcr反应体系包含:10μl2×greenmixbuffer;样品基因组dna抽提物1μl;浓度为10μmol/l的p2、p3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均各0.3μl,蒸馏水补足至20μl;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5s,33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检测周期短、灵敏度好,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准确性好,可有效地对不带胚的半粒小麦种子和植株组织进行检测,能实现对ms1b基因的快速、大通量的检测,大幅度提高蓝粒两系法杂交小麦系统中的两用系(不育系)快速转育和选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p1引物对检测ms1b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其中:m:分子量标准为dl1000dnamarker;1-2:13品6;5-2:17zh189(16l5079w/绵麦367)杂交种;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n:清水对照。

图2为采用p2引物对检测ms1b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其中:m:分子量标准为dl1000dnamarker;1-2:13品6;5-2:17zh189(16l5079w/绵麦367)杂交种;7-1:17zh231(15l7079w/13品6)杂交种;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n:清水对照。

图3为采用p3引物对检测4b染色体有无缺失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其中,m:分子量标准为dl1000dnamarker;1-2:13品6;5-2:17zh189(16l5079w/绵麦367)杂交种;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n:清水对照。

图4为采用p1和p3引物组合进行双重pcr检测ms1b和4b染色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其中,m:分子量标准为dl1000dnamarker;1-2:13品6;5-2:17zh189(16l5079w/绵麦367);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n:清水对照。

图5为采用p2和p3引物组合进行双重pcr检测ms1b和4b染色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其中,m:分子量标准为dl1000dnamarker;1-2:13品6;5-2:17zh189(16l5079w/绵麦367)杂交种;7-1:17zh231(15l7079w/13品6)杂交种;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n:清水对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引物设计及组合

根据e.j.tucker等2017年在《naturecommunication》杂志上发表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先建立p1、p2和p3引物对的单个pcr检测体系,然后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检测ms1b的p1、p2引物分别与检测4b染色体的p3引物搭配,建立同时检查样品中有无ms1b基因和4b染色体有无缺失的双重pcr体系。3对引物组合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本发明所使用的引物对

本发明以种子或植株的根茎叶总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或其组合分别进行pcr扩增,反应结束后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判定结果:具体利用p1或者p2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可鉴别ms1b不育基因;利用p3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可鉴别4b染色体在所鉴定的材料中有无缺失;当p1、p2引物对分别与p3组合进行双重pcr扩增可以保证在4b染色体无缺失情况下鉴别ms1b基因有无、是杂合或纯合的,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

二、dna提取:

利用biospin全能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对其操作步骤略有改动,具体步骤如下:

1)用刀片将种子切成两半,无胚部分压碎后放入1.5或2.0ml的离心管中;或用刀片将植物组织切碎后放入1.5ml的离心管中。

2)在装有样品的离心管中加800μllaplusbuffer,放置30min后加入钢珠用磨样器打碎,置于4℃冰箱中过夜。

3)振荡后置于65℃水浴锅中温浴30min,其间振荡离心管2-3次。

4)加入200μldabuffer,混合均匀后置于-20℃冰箱中或冰浴中10min。

5)将混合物在10000rpm离心3min后上清液移至shredderspincolumn,再在10000rpm离心1min。

6)将滤液转移到一个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750ul或滤液体积1.5倍的pbindingbuffer(加酒精的),混合均匀。

7)将混合液移至spincolumn中,6000rpm离心1min,弃去接液管中液体(由于液体较多,分2次离心过柱)。

8)向spincolumn中加入400μl的gbindingbuffer,10000rpm离心30秒,弃去接液管中液体。

9)向spincolumn中加入400μl的washingbuffer(加酒精的),10000rpm离心30秒,弃去接液管中液体,重复2次。

10)再次将spincolumn10000rpm离心1min,然后将其转移至一个新的1.5ml的离心管上。

11)向spincolumn中加入30μl的elutionbuffer,在室温下放置1min后,10000rpm离心1min,弃去spincolumn,离心管中液体即为dna抽提物,-20℃下保存备用。

三、pcr反应体系(20μl):

10μl2×greenmixbuffer(promega公司,其成分为gotaqdna聚合酶、dntps及反应缓冲液);样品基因组dna抽提物1μl;引物由重庆市擎科兴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浓度为10μmol/l,单个pcr扩增中p1、p2引物使用量均为0.3μl,p3引物使用量为0.15μl,双重pcr扩增中p1和p3引物组合中p1和p3使用量分别为0.3μl和0.15μl,p2和p3组合引物中p2和p3使用量均为0.3μl;蒸馏水补足至20μl。

四、pcr反应程序:

1)p1引物对的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2)p2引物对的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5s,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3)p3引物对的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4)p1和p3引物对组合双重pcr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5)p2和p3引物对组合双重pcr的反应程序为:预变性95℃,3min,再经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45s,33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pcr产物在4℃条件下保存。

从上面可以发现,p1和p3引物对组合的双重pcr的pcr循环次数明显多于p2和p3引物对组合双重pcr的pcr循环次数,因此当提取的dna量较少时,采用p2和p3引物对组合进行双重pcr效果更好,更易得到清晰的条带。五、电泳:

电泳用2.5%的琼脂糖,dl1000dnamarker(takara公司),80v电压,90min。

实施例二、品种(系)检测鉴定

按照实施例一中的dna提取方法、pcr反应体系、pcr反应程序、琼脂糖对不同小麦品种(系)检测(电泳结果如附图1-5所示):

一、常规小麦品种(系)检查鉴定

检测了常规小麦品种(系):14品16,13品6,绵麦374,绵麦367,渝麦17,西农538,小偃22,高大1号,陕987,远丰175,mts-1,15ca50,济麦22,九麦2号,伟隆121,伟隆136,伟隆169等。检测结果显示均表现1-2(13品6)的带型。

二、含1对ms1b基因的蓝粒两用系检测鉴定

检测了蓝粒两用系:08l5070b,12l8012b,12l8015b,12l8016b,14l8056b,14l8139b,14l6232b,15l7079b,15l7084b,15l7095b,15l7096b,15l7266,16l5079b,16l6010b,16l6335b,16l6355b,16l6388b,16l6392b,16l6429b,16l6432b,16l7004b,16l7043b,17l5080b,17l6062b,17l6067b,17l9034b,17l9066b,17l9076b,17l9080b等。检测结果显示均表现8-1(14l6232b蓝粒两用系)的带型。

三、含1个ms1b基因的小麦杂交种的检测鉴定

检测了小麦杂交种:17zh01,17zh02,17zh03,17zh04,17zh05,17zh06,17zh07,17zh08,17zh49,17zh50,17zh51,17zh52,17zh53,17zh54,17zh95,17zh96,17zh139,17zh140,17zh141,17zh142,17zh143,17zh186,17zh187,17zh188,17zh189,17zh229,17zh230,17zh231,17zh233,17zh234,17zh235,17zh236等。检测结果显示均表现5-2(17zh189,杂交种)的带型。

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和这些品种(系)的已知不育表型是相符合的,说明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好,方法简便,操作简单,能实现对ms1b基因的快速、大通量的检测,大幅度提高蓝粒两系法杂交小麦系统中的两用系(不育系)快速转育和选育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