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3111发布日期:2019-09-03 22:57阅读:1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是将有机双齿膦配体与二茂铁相结合的配体,具有特定的柔性骨架,可以与另一个过渡金属原子形成各种各样的双金属及多金属配合物。这类配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氢化、c-c联、酮类的硅氢加成等反应。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pd(dppf)cl2-ch2cl2)为pd(ii)与dppf形成的双齿金属溶剂配合物,用于催化羰基化、交叉耦合及铃木反应等。目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合成方法一般为:先合成前驱体(pdcl2(dppf)),然后将前驱体在对应溶剂(ch2cl2)中重结晶得到。但是,通过仔细研究,发现络合物中的二氯甲烷分子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不稳定,溶剂量及结晶温度的变化均会影响该络合比例,导致二氯甲烷分子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在0.7:1-1.5:1的范围内波动,而比例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反应的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氯甲烷分子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滤纸制作滤纸筒,将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装入滤纸筒,封口,并置于索氏提取装置中;

s2,取烧瓶置于加热装置上,将索氏提取装置下端连接烧瓶,上端连接冷凝管;

s3,通过冷凝管向索氏提取装置中加入提取液,所述提取液的用量为每克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加入5-10ml提取液,所述提取液中包括二氯甲烷;

s4,打开加热装置,加热回流1-10h,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获得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结晶。

其中,所述烧瓶为圆底烧瓶。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磁力搅拌电热套。

其中,所述提取液为二氯甲烷与水的混合物,所述二氯甲烷与水的体积比为1:1-1:5。

采用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液,由于二者沸点不同,在二氯甲烷挥发掉之后,产品分散于水中,由于产品在水中的溶解度低,通过简单过滤就可以得到产品,方便快捷。

其中,反应液浓缩过程中还包括加入石油醚的步骤。

采用上述方案,降低了产品在母液中的溶解度,过滤可以得到较多量的固体。

其中,所述s4获得的络合物结晶中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1.2:1。

采用索氏提取装置进行络合反应过程,获得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中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1.2:1,避免了络合比例不稳定对后期的催化反应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络合物中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索氏提取装置进行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反应,突破了索氏提取装置仅用于固体物提取的惯有思维模式,获得的络合物中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1.2:1,避免了络合比例波动过大对后期的催化反应造成影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克服了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在二氯甲烷中溶解度不佳,造成二氯甲烷大量使用,加大后续浓缩和过滤步骤工作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使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络合物的核磁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络合物的核磁谱图;

图4是对比例1制备的络合物的核磁谱图。

其中:圆底烧瓶1,索氏提取装置2,冷凝管3,提取筒4,虹吸管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制备时所使用的设备包括圆底烧瓶1、索氏提取装置2和冷凝管3,圆底烧瓶1置于磁力搅拌电热套中,圆底烧瓶1连接索氏提取装置2的底端,索氏提取装置2的顶端连接冷凝管3,冷凝管3、索氏提取装置2与圆底烧瓶1相通,索氏提取装置2包括提取筒4和位于提取筒4外侧的虹吸管5。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用滤纸制作圆柱状滤纸筒,称取5克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粉末,装入滤纸筒中,将开口端折叠封住,入提取筒4中。将100毫升圆底烧瓶1安装于磁力搅拌电热套上,放入磁力搅拌子,安装好索氏提取装置2和冷凝管3,从冷凝管3中加入二氯甲烷50毫升(当流入索氏提取装置2中的液体量超过虹吸管5的高度时,液体会沿着虹吸管5全部被虹吸至下边的圆底烧瓶1中,完成一次虹吸)。打开电源和磁力搅拌,加热回流2小时。

实验时能够观察到,随着回流的进行,当提取筒4中回流下的二氯甲烷的液面稍高于索氏提取装置2的虹吸管5顶端时,提取筒4中的二氯甲烷液发生虹吸并全部流回到圆底烧瓶1内。然后再次回流,虹吸,记录虹吸次数。当提取筒4中提取液颜色变得无色时,说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已被提取完全,停止加热,移去电热套,冷却提取液。拆除索氏提取装置2(若提取筒4中仍有少量提取液,倾斜使其全部流到圆底烧瓶1中),安装冷凝管,加热进行蒸馏,至剩余10毫升左右时停止加热,加入10ml石油醚,搅拌状态下自然冷却,析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固体,过滤,干燥,将得到的络合物进行核磁分析,得到的核磁谱图如图2,从图2中可知,1h-nmr(300mhz,cdcl3),δ(ppm)5.29(s,2h)处为二氯甲烷,实际积分为1.59,对应二氯甲烷2h,比较δ(ppm)4.398和4.198处的h,1.59:2=0.8:1,说明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50ml二氯甲烷替换为25ml二氯甲烷和25ml水。将得到的络合物进行核磁分析,得到的核磁数据与实施例1相当。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拆除索氏提取装置2,将圆底烧瓶1内的溶剂连通固体全部转移至旋蒸瓶中,在旋转蒸发仪上,将二氯甲烷全部蒸出,得到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固体,过滤,干燥,将得到的络合物进行核磁分析,得到的核磁谱图如图3,从图3中可知,1h-nmr(300mhz,cdcl3),δ(ppm)5.29(s,2h)处为二氯甲烷,实际积分为2.4,对应二氯甲烷2h,2.4:2=1.2:1,说明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1.2:1。

对比例1

采用传统重结晶工艺,得到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固体,过滤,干燥,将得到的络合物进行核磁分析,得到的核磁谱图如图4,从图4中可知,1h-nmr(300mhz,cdcl3),δ(ppm)5.29(s,2h)处为二氯甲烷,实际积分为1.46,对应二氯甲烷2h,1.46:2=0.7:1,说明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7:1,比例过低,导致络合物的溶解度过低,影响后期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二氯甲烷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络合比例为0.8:1-1.2:1,相对于反应釜常规重结晶0.7:1-1.5:1的络合比例,催化效果更稳定。

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索氏提取装置,通过控制投料比,就可以得到批次稳定、批间差小的产品,保证了络合物的催化效果。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