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浓缩菌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8128发布日期:2018-11-02 21:59阅读:6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浓缩菌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传统的浓缩菌液的方法主要有1.离心法、2.自然沉降法。离心法获取速度较快,但一次只能对少量的菌液进行离心收集,不能进行大量菌液的浓缩,如果需求量达到几吨以上时,使用工业离心机离心时成本较高。自然沉降法一次可浓缩大量菌液,但耗时较长。

现有方法中通过自然沉降浓缩菌液,还包括利用可沉淀的盐,以及一些聚合电解质等,将菌体收集到沉淀当中并做进一步沉淀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沉淀物质如:铁的氧化物及一些其他高分子的聚合物,而高分子聚合物往往存在“三致”风险(致畸、致癌、致突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浓缩菌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使菌液快速浓缩,而且可以进行大批量浓缩,摒弃了传统的离心法和自然沉降法,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菌液浓缩效率,扩大产量;同时此方法不需要使用太过复杂和专业的工具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浓缩菌液的方法,包括:

将聚合氯化铝粉末配成母液,加入到培养好的菌液中混合均匀,静置10-30分钟,根据菌液体积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添加量,分离,获得上清液和浓缩的菌体。

所述母液浓度为0.1g/ml。

所述聚合氯化铝的添加量为350μl-600μl,400μl时效果最佳。

本发明采用聚合氯化铝在浓缩菌液时,配制的母液浓度不好控制,应对母液浓度进行筛选尝试,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母液浓度。

本发明相对于专利cn201510118484,区别如下: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无机金属氧化物,聚合氯化铝是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从微观角度分析,具有很多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性,当作为絮凝剂时,特别适用于对细菌类发酵液的絮凝沉淀预处理。聚合氯化铝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聚合氯化铝的结构由形态多变的多元羧基络合物组成,絮凝沉淀速度快,适用ph值范围宽。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加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使菌液快速浓缩,而且可以进行大批量浓缩,摒弃了传统的离心法和自然沉降法,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菌液浓缩速度,扩大产量;同时此方法不需要使用太过复杂和专业的工具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①将聚合氯化铝粉末加水配置成母液备用;浓度为0.1g/ml;

②准备10支玻璃试管,编号为1-10,每管分别加入10ml培养好的菌液;

③初次筛选不同浓缩效果的母液: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0μl、200μl、400μl、600μl、800μl、1000μl、1200μl、1400μl、1600μl、1800μl的母液;

④颠倒试管摇晃3-4次,使液体充分混合均匀;

⑤静置试管并观察,静置1-2分钟,液体开始出现分层;

⑥观察并记录不同试管出现明显分层的时间,以及各试管管底部菌液浓缩量;

⑦静置至10分钟后,所有试管中的液体都出现明显分层,上层为淡黄色清澈透明液体,下层为浓缩的菌体。根据浓缩效果,初步确定絮凝剂的大致添加量(200μl-600μl)。

⑧根据初筛结果,再进行小添加量梯度的再次筛选,选择出效果最好的絮凝剂添加量(400μl)。

结果:当母液浓度为0.1g/ml时,添加400μl母液来浓缩10ml的菌液最快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清澈透明,菌体基本浓缩完毕,菌体最后浓缩高度也最小,较好地达到了浓缩菌液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浓缩菌液的方法,包括:将聚合氯化铝粉末配成母液,加入到培养好的菌液中混合均匀,静置10‑30分钟,根据菌液体积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添加量,分离,获得上清液和浓缩的菌体。本发明通过加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使菌液快速浓缩,而且可以进行大批量浓缩,摒弃了传统的离心法和自然沉降法,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菌液浓缩效率,扩大产量;同时此方法不需要使用太过复杂和专业的工具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姚婷;张新中;刘凯;宋大德;杨爱丽;姜玉星;严栋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4.26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