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6392发布日期:2019-01-14 18:28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木器家具的使用上,逐渐感受到具有高光泽的高光涂料成膜后反光严重,对于视觉能力的伤害极大。此外,人们的审美观念兼顾休闲生活与时尚品味,对具有柔和高雅外观的低光泽涂料需求大量增加。因此,消光涂料得到了重视。传统的消光涂料大多采用溶剂,再添加粉质材料进行消光,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高涨及相关法规的制定,传统的消光涂料不符合当前法规中涂料须环保化的要求。此外,溶剂型的消光涂料易挥发特性,在炎炎夏日之中将存在安全隐忧。

尤其是,传统的消光涂料因加入了粉质材料会导致涂料性能下降。涂膜消光按照其原理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具体为物理性消光与化学性消光。传统消光涂料则较常使用物理性消光,原因是添加的粉质材料涂料成膜过程中,能增加膜面的凹凸不平整,增强对光线的散射以及减少光线的反射,但其容易产生分散不佳的问题,以及因成膜缺陷而导致整体漆膜机械强度下降。

对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该丙烯酸树脂通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可控制涂膜的光泽程度,可简单的获得理想的涂膜光泽,同时该丙烯酸树脂可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其中,所述壳单体为丙烯酸酯类单体a;所述种子单体为丙烯酸酯类单体b和丙烯酸类单体,且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同时所述丙烯酸衍生物的重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丙烯酸的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通过在种子单体中引入丙烯酸衍生物和丙烯酸,并藉由丙烯酸衍生物和丙烯酸单体形成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控制丙烯酸衍生物的重量大于或等于丙烯酸,从而控制其羧基的比例,以达到控制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并通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从而控制涂膜的光泽度。其机理是单位质量中丙烯酸衍生物和丙烯酸两者的含酸量不同,通过两者的重量比而控制丙烯酸衍生物与丙烯酸中羧基的比例,从而控制种子单体中的含酸量,以此控制种子单体中高分子絮凝剂的数目,以决定絮凝程度与涂料粒径大小,并以此影响涂膜光泽。此外,本申请采用水作为分散剂,属于水性涂料,且符合环保要求。

较佳地,种子单体可以选为2份、5份、10份、15份、20份。具体地,种子单体为丙烯酸酯类单体b和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酸酯类单体b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较佳地,丙烯酸衍生物与丙烯酸的重量比是5或小于5。优选地,丙烯酸衍生物与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5。比如,重量比可以是1∶1、2∶1、3∶1、4∶1、5∶1。控制丙烯酸衍生物与丙烯酸中羧基的比例,从而控制种子单体中的含酸量,以达到控制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并通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从而控制涂膜的光泽度。且随着种子单体中含酸量上升,所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数目增加、粒径变大,同时由于该絮凝效果为松散结构,因此,漆膜内存在着空气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本身折射率存在差异,由此会使涂膜光泽进一步下降。

较佳地,丙烯酸衍生物选自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任意一种,丙烯酸倾向于向外延展链段,而丙烯酸衍生物向内卷曲牵制,因而可有效地形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尤其是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内外结构的配合,更容易形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较佳地,本申请中种子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选为2份、4份、6份、8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可以选为0.1份、0.5份、1份、1.5份、2份;甲基丙烯酸可以选为0.6份、0.7份、0.8份、0.9份、1份;丙烯酸可以选为0.2份、0.3份、o.4份、0.5份、0.6份。

较佳地,本申请的壳单体可以选为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具体地,壳单体为丙烯酸酯类单体a,丙烯酸酯类单体a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两种或多种。更为优选地,在本申请中,按重量份数计,壳单体包括:

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选为15份、20份、25份、3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可以选为8份、12份、14份、16份、18份;丙烯酸丁酯可以选为2份、3份、4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可以选为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可以选为1份、1.2份、1.4份、1.5份、1.6份。

较佳地,自交联单体可以选为0份、1份、2份、3份、4份、5份。具体地,自交联单体包括:

(a)0.5~1.5份的己二酸二酰肼;

(b)0.5~1.5份的n-(2-羟乙基)丙烯酰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及

(c)0.5~1.5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引入了自交联单体,使得成膜温度降低,有效地节约能源。尤其是自交联单体的引入可使种子单体形成的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与壳单体可进行反应,协助成膜,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耐磨性、贮存稳定性和硬度。尤其是自交联单体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共同作用大大的提高了涂料的贮存稳定性。

较佳地,缓冲剂可以选0份、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具体地,缓冲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氨水、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采用上述缓冲剂可以较快的调整到所需的ph值范围。

较佳地,水可以选为40份、60份、80份、100份、120份、140份、150份;具体地,本发明中的水可以是去离子水、蒸馏水或纯净水。

较佳地,乳化剂可以选0.5份、1份、1.5份、2份、2.5份、3份。具体地,乳化剂为阴离子型乳化剂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其中,阴离子型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丙烯基磺酸盐和十三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为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更为优选的方案中,乳化剂为十三烷基磺酸盐、丙烯基磺酸盐与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具有良好润湿性的优良乳化性。十三烷基磺酸盐和丙烯基磺酸盐均为反应型阴离子型乳化剂,粒径较一般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大,因此,可提高丙烯酸树脂的消光效果。

较佳地,水性引发剂可以选为0.1份、0.3份、0.5份、0.7份、1份,具体地,水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加入配方量的水、乳化剂和缓冲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添加水性引发剂,加热并加入种子单体,反应得到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

2)将步骤1)的种子树脂加热并加入壳单体,反应1~2小时后升温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至7~8,得到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加入壳单体之后再补加水性引发剂,以促使反应充分进行。进一步的,步骤2)还包括加入自交联系统,以协助成膜。

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可包括:

1)制备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加入配方量的水、乳化剂和缓冲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添加水性引发剂,于70~80℃的温度下,加入种子单体,反应1~3小时,得到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

2)将步骤1)的种子树脂加温至70~80℃,并加入壳单体和水性引发剂,反应1~2小时,升温至85℃继续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调节ph至7~8,得到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

本发明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无需添加溶剂,无挥发性气味,环保型涂料;且不添加消光剂,可维持漆膜良好之机械性质,避免分散不佳及膜面平整与消光度增加整体黏度拉升等特性,同时其制备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其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6份甲基丙烯酸+0.2份丙烯酸;

壳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钾;

缓冲剂:0.05份的碳酸氢钠;

去离子水40份。

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备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

1)制备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将40份去离子水、0.05份碳酸氢钠、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机械搅拌器、氮气导管、温度计以及蠕动泵的四口圆底反应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温度加热至75℃左右时添加过硫酸钾,随后3分钟内加入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6份甲基丙烯酸和0.2份丙烯酸进行反应,待体系出现淡蓝色时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

2)将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步骤1)的种子树脂中,反应期间可视情况适时补加水性引发剂,保持温度75℃不变,反应1时左右,升温至85℃继续反应1小时,停止反应,降温至50℃左右时,采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8,采用30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得到乳白色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的制备原料组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乳化剂为0.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和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该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的制备原料组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还含有自交联单体,具体是1.0份的己二酸二酰肼、1.0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和1.0份的n-(2-羟乙基)丙烯酰胺。

本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将40份去离子水、0.05份碳酸氢钠、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机械搅拌器、氮气导管、温度计以及蠕动泵的四口圆底反应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温度加热至75℃左右时添加过硫酸钾,随后3分钟内加入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6份甲基丙烯酸和0.2份丙烯酸进行反应,待体系出现淡蓝色时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

2)将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步骤1)的种子树脂中,反应期间可视情况适时补加水性引发剂,加入1.0份的己二酸二酰肼、1.0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和1.0份的n-(2-羟乙基)丙烯酰胺,保持温度75℃不变,反应1时左右,升温至85℃继续反应1小时,停止反应,降温至50℃左右时,采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8,采用30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得到乳白色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54份甲基丙烯酸+0.27份丙烯酸;

壳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钾;

缓冲剂:0.05份的碳酸氢钠;

自交联单体:1.0份的己二酸二酰肼、1.0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和1.0份的n-(2-羟乙基)丙烯酰胺;

去离子水40份。

该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65份甲基丙烯酸+0.13份丙烯酸;

壳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钾;

缓冲剂:0.05份的碳酸氢钠;

自交联单体:1.0份的己二酸二酰肼、1.0份的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和1.0份的n-(2-羟乙基)丙烯酰胺;

去离子水40份。

该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8份顺丁烯二酸+0.2份丙烯酸;

壳单体: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丙烯酸丁酯+15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5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3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5份丙烯基磺酸盐和0.5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铵;

缓冲剂:0.2份的三乙醇胺;

自交联单体:0.5份的己二酸二酰肼、1.0份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和1.5份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去离子水120份。

该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7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9份乙基丙烯酸+0.3份丙烯酸;

壳单体: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丙烯酸丁酯+8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6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6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8份十三烷基磺酸盐和0.4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7份的过硫酸钠;

缓冲剂:0.5份的氨水;

自交联单体:1.5份的己二酸二酰肼、0.5份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和0.5份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

去离子水160份。

该实施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8份甲基丙烯酸;

壳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钾;

缓冲剂:0.05份的碳酸氢钠;

去离子水40份。

该对比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种子单体: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4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8份丙烯酸;

壳单体: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2-乙基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乳化剂:0.7份丙烯基磺酸盐、0.2份十三烷基磺酸盐与0.1份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

水性引发剂:0.2份的过硫酸钾;

缓冲剂:0.05份的碳酸氢钠;

去离子水40份。

该对比例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对上述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获得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硬度测试: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将样品干燥,采用用#400号砂纸将笔尖端磨平,将铅笔装入小车的铅笔固定槽内,将小车调整到水平状态后,锁紧铅笔。移走水平垫片,推动小车,让小车以0.5mm/s的速度前进3cm。移走小车,检查涂膜上的铅笔划痕,如划痕不清楚,可用绘图橡皮擦除铅笔划痕后,再检查涂膜上的划痕。

附着力测试:用百格刀于表面切割每1cm2/100格,用3m胶做测试,通过评定方格内漆膜的完整程度来评定漆膜对基材附着程度。

耐水性测试:按照gb/t9274-1988进行,使用能吸收介质的脱脂棉放置在待测涂膜上,再将水入脱脂棉,达到要求时间后移走检查涂膜变化。

存储稳定性测试:在恒温50℃储存安定性烘箱中放置15天,观察乳液是否有不安定现象产生(破乳、沉降以及颗粒变大)。

涂膜光泽测试:光线经涂膜反射后,检测反射光线的量,来确认涂膜表面的光泽高低。测试仪器:60°角光泽计(horibaig320)及校正板,读数精度0.1光泽单位。

成膜性:目测成膜是否连续。

低温成膜性:在一块位于热源与冷源之间的铝板上,形成一个合适的温度梯度,将乳液涂在此板上,用干燥空气干燥,测定乳液形成连续均匀的透明薄膜的极限温度,以此判断是否连续成膜。

机械稳定性:在100ml的适宜容器中,称入400g已过80目滤网的乳液,将其固定在高速分散机上,搅拌头为盘式(直径40mm),转速2500r/min分散0.5h,过滤并用自来水将容器内壁上的残留物冲至滤网中,用自来水冲洗滤网,观察乳液是否破乳及有无明显的絮凝物。

表1测试结果

从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实施例1~7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具有较低的涂膜光泽,且该光泽可针对组分含量进行简单的控制。原因是本发明的水性自消光可控光泽的丙烯酸树脂通过在种子单体中引入丙烯酸衍生物和丙烯酸,并藉由丙烯酸衍生物和丙烯酸单体形成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控制丙烯酸衍生物的重量大于或等于丙烯酸,从而控制其羧基的比例,以达到控制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并通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从而控制涂膜的光泽度。对比例1的种子单体中不含丙烯酸,仅有丙烯酸衍生物,缺少较为亲水且可向外交缠之链段,涂膜光泽高达75,即为正常光泽,故该对比例1无法造就出自消光效果。对比例2的种子单体中不含甲基丙烯酸,仅有丙烯酸,虽然含有亲水且易于向外交缠之链段,但是容易因为交缠过度而产生大量凝集物,使得该体系不稳定。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2中丙烯酸树脂的涂膜光泽较高,原因可能是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一般阴离子乳化剂,而丙烯基磺酸盐是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丙烯基磺酸盐的粒径较一般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大,因此,可提高丙烯酸树脂的消光效果。

实施例1与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3中丙烯酸树脂的硬度较实施例1优,原因是实施例3中包含自交联单体,自交联单体的引入可使种子单体形成的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子树脂与壳单体可进行反应,协助成膜,共同作用可大大的提高涂料的贮存稳定性,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耐磨性、贮存稳定性和硬度。

实施例3-5相比,涂膜光泽均不一样,具体的是实施例5中丙烯酸树脂的涂膜光泽高于实施例3,实施例3中丙烯酸树脂的涂膜光泽高于实施例4。原因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重量比不一样,由于单位质量中甲基丙烯酸的含酸量相较丙烯酸较低,因此可藉由两者重量比的差异,控制最终种子单元中的含酸量。其涂膜光泽不相同,随着甲基丙烯酸含量的降低,涂膜光泽逐渐较弱,而随着种子单体中丙烯酸含量上升,丙烯酸的羧基链段较为亲水,倾向于向外延伸、扩展及交缠,进而导致所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数目增加、粒径变大,同时由于该絮凝效果为松散结构。因此,漆膜内存在着空气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本身折射率存在差异,由此会使涂膜光泽进一步下降。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