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0552发布日期:2019-01-14 19:0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棘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棘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与蔬菜土传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相关。



背景技术: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超过380万hm2(5700万亩),蔬菜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和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意义重大。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棚室湿度高、轮作倒茬困难,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设施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酸化,土壤养分失衡,土传病害严重,造成蔬菜产量下降、品质恶劣,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对设施蔬菜基地调查结果表明,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呈加重趋势。目前,针对这些病害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的长期和过量使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次要病害猖獗、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且能够有效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已成为继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之后的又一重要防治方法,并且有修复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极具开发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了解决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化学防治中的环境安全问题,提供一种分离的棘孢曲霉菌株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申请人于2017年7月,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湖蔬菜基地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从设施蔬菜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种拮抗真菌,申请人将该菌株命名为棘孢曲霉aa19,aspergillusaculeatusaa19,于2018年9月21日送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648。

棘孢曲霉aa19的菌学特征:

棘孢曲霉aa19菌株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迅速,28℃培养5d菌落直径达6cm,质地紧密,呈丝绒状,气生菌丝较多,中心下凹、四周突起、边缘平坦、中心呈黑色、边缘白色、背面平坦呈放射状,背面中心呈黄色四周白色,菌落表面有黑色干粉,无渗出液,顶囊初生时呈球形或辐射状,后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50-65μm,孢梗茎无色或淡褐糙有刺突,直径约5μm,串生于小梗顶端,小梗单层,全部表面可育。

上述分离的棘孢曲霉aa19菌株可在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豇豆枯萎病中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棘孢曲霉aa19在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豇豆枯萎病中应用的具体步骤,所述的步骤包括:

a.以豇豆枯萎病菌jws-1作为指示菌

用于检测豇豆枯萎病的指示菌为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schl.)jws-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314;

b、棘孢曲霉aa19的拮抗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对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648的棘孢曲霉aa19进行了连续10代的继代培养,以豇豆枯萎病菌jws-1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曲霉aa19拮抗活性的稳定性;

c、棘孢曲霉菌株aa19孢子悬浮液活性的测定

取培养好的棘孢曲霉aa19斜面菌种,加入5ml无菌水,轻轻将琼脂表面的孢子刮下,将该孢子悬液移入20ml已灭菌的塑料管内,充分振荡混匀后,用无菌纱布过滤,并用无菌水冲洗滤渣2-3次,最终使滤液达到10ml,即为10-1孢子悬液,血球计数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孢子数,并将其依次稀释为10-2、10-3、10-4、10-5,分别吸取100μl稀释液涂于pda培养基平板上,在平板的中央接种指示菌豇豆枯萎病菌jws-1,以仅接豇豆枯萎病菌jws-1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28℃恒温培养5d,测量菌落直径,明确棘孢曲霉aa19孢子悬浮液活性;

d、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活性的测定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一环在斜面上培养的棘孢曲霉aa19菌丝,接种于50ml的pd培养基,180rpm/min、28℃恒温振荡培养5d,用四层无菌纱布过滤后,分别取100μl均匀涂布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在平板的中央接种指示菌豇豆枯萎病菌jws-1,以仅接种指示菌豇豆枯萎病菌jws-1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28℃恒温培养5d,测量菌落直径,明确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活性;

e、活体盆栽

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min,清水清洗干净后播种,当幼苗长齐2片真叶时拔出,抖落根部土壤,用清水冲洗干净根系,剪去根尖部分,浸入含孢子2.05×107cfu/ml豇豆枯萎病菌jws-1菌液中30min,再移植到营养钵内,置于大棚内培养,在接种病原菌7d后做如下处理:用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7.20×107cfu/ml)灌根8ml/株,以清水灌根8ml/株为对照,7d后进行第1次调查,14d后进行第2次调查(在第1次调查结束后及时进行第2次灌根处理);

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10株,按时统计幼苗发病情况,按病情分级(参照张衍荣等,2005年报道),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pda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厚约2mm的片,加入1000ml蒸馏水煮沸30min,用4层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g和琼脂20g,加热溶解后再补足蒸馏水至1000ml,自然ph,在121℃湿热蒸汽下高压灭菌30min,之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倒平板,得到pda培养基;

pd培养基及制备方法: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片,加水1000ml煮沸15min,纱布过滤后加蒸馏水补足至1000ml,再加12g葡萄糖,煮沸至固体充分溶解后分装到三角瓶中,于121℃湿热蒸汽下高压灭菌20min,得到pd培养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棘孢曲霉aa19从设施蔬菜根际土壤分离获得,对蔬菜作物安全,且对豇豆枯萎病具有防治作用,可用于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治。

2、棘孢曲霉aa19稳定性好,防效较高,连续10代继代培养对豇豆枯萎病菌jws-1抑菌效果稳定在68%以上,田间盆栽防效达到69.43%,适合设施蔬菜土传病害防治要求。

3、棘孢曲霉aa19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将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然后取发酵滤液对作物灌根即可,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序列表seqidno:1是棘孢曲霉aa19的18srdna序列。

图1:棘孢曲霉aa19菌落形态及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态。

图2:棘孢曲霉aa19的18srdna-its系统发育树。

图3: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附图标记说明:图3中的a为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处理组;图3中的b为对照组(仅接种指示菌豇豆枯萎病菌jws-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候选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a、土样的采集

2017年7月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湖基地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采用5点取样法,取地下15-20cm处土样,采集设施蔬菜作物根际土壤,自然风干后保存备用;

b、候选菌株的分离纯化

称取5g土样倒入三角瓶中,加无菌水至50ml,28℃振荡30min后静置,即为10-1土壤悬液;再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ml,加入9ml无菌水充分振荡制成10-2的土壤稀释液,吸取100μl稀释液涂于马丁氏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0g,蛋白胨5g,k2hpo41g,mgso4·7h2o0.5g,孟加拉红0.03g,琼脂2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分装后121℃湿热蒸汽下高压灭菌30min),使用时每ml培养基中加入30μg链霉素以抑制放线菌生长,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生长5天后挑取单菌落于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4℃保存备用;

c、候选菌株形态学观察

将候选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8℃恒温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和颜色,5d后制作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特征。

菌学特征:

候选菌株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迅速,28℃培养5d菌落直径达6cm,质地紧密,呈丝绒状,气生菌丝较多,中心下凹、四周突起、边缘平坦、中心呈黑色、边缘白色、背面平坦呈放射状,背面中心呈黄色四周白色,菌落表面有黑色干粉,无渗出液,顶囊初生时呈球形或辐射状,后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50-65μm,孢梗茎无色或淡褐糙有刺突,直径约5μm,串生于小梗顶端,小梗单层,全部表面可育。

d、菌丝收集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候选菌株的菌丝,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装有100mlpd培养基的三角瓶内,于28℃,180rpm/min下振荡培养4d,取10ml上述菌液至无菌离心管内,于13000rpm/min离心10min,弃上清收集菌丝备用。

e、基因组dna的提取

采用omegahpfugaldnakit试剂盒提取候选菌株基因组dna,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候选菌株的18srdna的its片段进行扩增(pcr为常规方法),引物序列为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pcr方法为常用方法)。

f、测序

采用1.0%琼脂糖凝胶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并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保存,将pcr扩增得到的产物直接送武汉擎科创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g、分子鉴定

将测序所得的序列在ncbiblast(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确定待鉴定菌株(即候选菌株)的遗传来源,利用mega6.0.6软件与已知菌种its序列作序列同源性比较,并对检索获得的同源性较近的菌株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boot-strap=1000,见图2),分析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结合微生物形态分类鉴定,将分离株(即候选株)命名为棘孢曲霉aa19,aspergillusaculeatusaa19,于2018年9月21日送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648。

实施例2棘孢曲霉aa19在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豇豆枯萎病中的应用

实施步骤如下所述:

a、棘孢曲霉aa19菌株的稳定性测定

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对筛选得到的棘孢曲霉aa19进行连续10代的继代培养,并每一代以豇豆枯萎病菌jws-1(jws-1于2014年7月3日送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314,该菌株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103340109,授权公告日为2016.02.17)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曲霉aa19拮抗活性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棘孢曲霉aa19连续10代培养对豇豆枯萎病菌jws-1的抑制率稳定在68%以上,结果见表1。

表1棘孢曲霉aa19的拮抗活性稳定性

b、棘孢曲霉aa19菌株孢子悬浮液活性测定

取培养好的棘孢曲霉aa19斜面菌种,加入5ml无菌水,轻轻将琼脂表面的孢子刮下,将该孢子悬液移入20ml已灭菌的塑料管内,充分振荡混匀后,用无菌纱布过滤,并用无菌水冲洗滤渣2-3次,最终使滤液达到10ml,即为10-1孢子悬液,血球计数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孢子数,并将其依次稀释为10-2、10-3、10-4、10-5,分别吸取100μl稀释液涂于pda培养基平板上,中央接豇豆枯萎病菌jws-1,以仅接豇豆枯萎病菌jws-1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28℃恒温培养5d,测量菌落直径;

结果表明,棘孢曲霉aa19孢子悬液对豇豆枯萎病菌jws-1的抑制作用随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由84.32%降至64.33%,在最低浓度时其抑制率均超过60%,具体数据见表2。

表2棘孢曲霉aa19孢子悬浮液活性

c、棘孢曲霉aa19菌株发酵滤液活性的测定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一环在斜面上培养的棘孢曲霉aa19菌丝,接种于50ml的pd培养基中,在180rpm/min,28℃恒温下振荡培养5d。用四层无菌纱布过滤后,分别取100μl均匀涂布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在平板的中央接种指示菌豇豆枯萎病菌jws-1,以仅接豇豆枯萎病菌jws-1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28℃恒温培养5d,测量菌落直径。

结果表明,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对豇豆枯萎病菌jws-1的抑制率为70.75%,结果见表3。

表3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对豇豆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d、棘孢曲霉aa19活体盆栽试验

将市购豇豆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min,清水清洗干净后播种,当幼苗长齐2片真叶时拔出,抖落根部土壤,用清水冲洗,得到干净根系,剪去根尖部分,浸入含孢子数为2.05×107cfu/ml豇豆枯萎病菌jws-1菌液中30min,再移植到营养钵内,置于大棚内培养,在接种豇豆枯萎病菌jws-1菌液7d后做如下处理:用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7.20×107cfu/ml)灌根8ml/株,以清水灌根8ml/株做为对照,7d后进行第1次调查,14d后进行第2次调查,在第1次调查结束后及时进行第2次灌根处理。

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10株。按时统计幼苗发病情况,按病情分级(参照张衍荣等,2005年报道),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公式如下;

豇豆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张衍荣等,2005年报道)

0级:无症状;

1级:胚轴或子叶出现轻微病症,但生长正常;

3级:胚轴或子叶出现明显坏死,或1片子叶黄化,影响生长;

5级:2片子叶黄化,或1片子叶枯死;

7级:2片子叶生长僵化,植株部分萎蔫或停止生长;

9级:整株萎蔫、倒伏或枯死;

采用浸根接种法测定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7.20×107cfu/ml)对豇豆枯萎病防效,结果表明,7d时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100%,14d时为69.43%,具体数据见表4。

表4棘孢曲霉aa19发酵滤液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效

本实施例验证表明,本发明得到的棘孢曲霉aa19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较高的孢子悬浮液活性和发酵滤液的活性,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豇豆枯萎病具有积极效果。

序列表

<110>武汉友芹种苗技术有限公司

<120>一种棘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141>2018-09-28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630

<212>dna

<213>棘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us)

<220>

<221>gene

<222>(1)..(630)

<400>1

gagagccgggtcgggggggggaccctgcggagggatcattacggagaacttccgttaggg60

ggacctgcggaaggatcattaccgagtgctgggtccttcggggcccaacctcccacccgt120

gcttaccgtaccctgttgcttcggcgggcccgccttcgggcggcccggggcctgcccccg180

ggaccgcgcccgccggagaccccaatggaacactgtctgaaagcgtgcagtctgagtcga240

ttgataccaatcagtcaaaactttcaacaatggatctcttggttccggcatcgatgaaga300

acgcagcgaaatgcgataac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gtctttg360

aacgcacattgcgccccctggtattccggggggcatgcctgtccgagcgtcatttctccc420

ctccagccccgctggttgttgggccgcgcccccccgggggcgggcctcgagagaaacggc480

ggcaccgtccggtcctcgagcgtatggggctctgtcacccgctctatgggcccggccggg540

gcttgcctcgacccccaatcttctcagattgacctcggatcaggtagggatacccgctga600

acttaagcatatcaataaaccgggaggaaa63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