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92662发布日期:2019-02-01 19:4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配合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与羧酸有机配体形成的配为化合物,结构多样,用途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研究涉及到无机配位化学、有机化学、晶体化学及材料化学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羧酸类配体,由于它具有单齿配位,双齿配位,桥联,螯合等多样的配位模式和氢键等弱相互作用的大量存在,所以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配体,偏苯三甲酸便是其中的一种。另外,2,2'-联吡啶具有分子内共轭大π键,能够作为十分有效的生色团来测定产物,并且具有很好的分子内电子传递和能量传递性质,所以可以作为良好的辅助配体。过渡金属mn、偏苯三甲酸与2,2'-联吡啶形成的配合物存在丰富多样的结构,对于设计合成目标结构的配合物很有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思路:利用偏苯三甲酸、2,2'-联吡啶为配体与四水合氯化锰通过水热法获得锰配合物。

本发明涉及的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见附图1。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ia,中心金属离子为mn(ii)离子。在该配合物中,其最小结构单元由一个mn(ii)离子,一个偏苯三甲酸根阴离子,一个2,2'-联吡啶中性分子和两个配位水分子组成。中心mn1离子分别与两个偏苯三甲酸根阴离子的两个羧基的氧原子(o1、o4a)以单齿的形式配位,与2,2'-联吡啶中性分子的两个氮原子(n1、n2)以螯合的形式配位以及与两个水分子(o7、o8)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o7、o8、n1、n2四个原子组成赤道平面,o1、o4a呈轴向分布。通过偏苯三甲酸的双齿桥联以及氢键等作用构成了该配合物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mn—o的平均键长为2.186å,mn—n键长分别为2.322和2.256å。

所述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称量0.2~0.5毫摩尔四水合氯化锰溶解于3~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氯化锰溶液。

(2)称量0.2~0.5毫摩尔偏苯三甲酸溶解于3~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偏苯三甲酸溶液。

(3)称量0.2~0.5毫摩尔2,2'-联吡啶溶解于3~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2,2'-联吡啶溶液。

(4)将步骤(1)、(2)和(3)制得的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滴加2~3滴分析纯三乙胺,套上不锈钢反应釜外套放入120摄氏度反应48~72小时,反应完成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梯度降至室温,静置12~24小时后开釜,过滤静置一个星期后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即为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为合成过渡金属的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分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称量0.2毫摩尔(0.0396克)四水合氯化锰溶解于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氯化锰溶液。

(2)称量0.2毫摩尔(0.0420克)偏苯三甲酸溶解于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偏苯三甲酸溶液。

(3)称量0.2毫摩尔(0.0312克)2,2'-联吡啶溶解于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2,2'-联吡啶溶液。

(4)将步骤(1)、(2)和(3)制得的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滴加2滴分析纯三乙胺,套上不锈钢反应釜外套放入120摄氏度反应72小时,反应完成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梯度降至室温,静置24小时后开釜,过滤静置一个星期后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即为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

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ia,中心金属离子为mn(ii)离子。在该配合物中,其最小结构单元由一个mn(ii)离子,一个偏苯三甲酸根阴离子,一个2,2'-联吡啶中性分子和两个配位水分子组成。中心mn1离子分别与两个偏苯三甲酸根阴离子的两个羧基的氧原子(o1、o4a)以单齿的形式配位,与2,2'-联吡啶中性分子的两个氮原子(n1、n2)以螯合的形式配位以及与两个水分子(o7、o8)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o7、o8、n1、n2四个原子组成赤道平面,o1、o4a呈轴向分布。通过偏苯三甲酸的双齿桥联以及氢键等作用构成了该配合物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mn—o的平均键长为2.186å,mn—n键长分别为2.322和2.256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偏苯三甲酸锰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Ia。在该配合物中,偏苯三甲酸上的羧基以单齿的形式与金属离子Mn(II)离子配位,2,2'‑联吡啶以双齿螯合的形式与金属离子Mn(II)离子配位,通过偏苯三甲酸的双齿桥联以及氢键等作用构成了该配合物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本发明利用偏苯三甲酸、2,2'‑联吡啶为配体与四水合氯化锰通过水热法获得锰配合物,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为合成过渡金属的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清;杨洪利;陈芳;李家星;劳思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03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