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唑醇关键中间体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2566发布日期:2019-02-12 22:5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粉唑醇关键中间体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粉唑醇(flutriafol)是英国的ici公司(现为astrazeneca公司)在1980年研制出来的,一经上市就以其杀菌的广普性和有效性受到好评。2000年该公司农药业务这~块独立出来自组为syngenta公司。2001年4月,丹麦的cheminova公司从syngenta公司收购了其全部的粉唑醇的业务。2004年,由于拉美地区大豆锈病爆发,cheminova公司的粉唑醇销售翻番,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粉唑醇的配剂由两种商标,一种是impact®,是用来防治植物的茎叶病害;另一种是vincit®,用来防止植物种子免受病害。粉唑醇作为三唑类杀菌剂之一,具有趣好的杀真菌活性。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上带有氟原子,而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它所形成的c-f键能要比c-h键能大得多,明显地增加了它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另外含氟有机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疏水性,从而促进了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这样就更显示出了其良好活性。

硫叶立德是一种重要的环化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在三唑类农药中,戊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种菌唑、叶菌唑、丙硫菌唑、环丙菌唑、硅氟唑、灭菌唑等杀菌剂的合成中都需要用到硫叶立德。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二甲基硫醚作为合成硫叶立德的原料,二甲硫醚是一种恶臭、沸点低、易挥发、饱和蒸汽压高的有毒物质,环境影响巨大,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无臭、高沸点、不易挥发、低蒸汽压的硫醚来作为合成硫叶立德的原料,以从源头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恶臭气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粉唑醇关键中间体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通过选用气味较小、高沸点、不易挥发、低蒸汽压的硫醚来作为粉唑醇环氧化步骤中合成硫叶立德的原料,并对其参与的羰基环氧化反应工艺进行绿色化改造。

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溴正辛烷与甲硫醇钠混合,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搅拌,在70-80℃下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进而除去反应液中过量的甲硫醇钠以及四丁基溴化铵;有机相用水洗涤1~3次后,干燥、抽滤,所得产物即为正辛基甲基硫醚;

2)步骤1)所得正辛基甲基硫醚和硫酸二甲酯溶于有机溶剂中,在70-80℃下反应2-3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有机溶剂,得到硫鎓盐;

3)步骤2)所得硫鎓盐、无机碱和2,4’-二氟二苯酮依次加入到溶剂中,搅拌,控制在40-70℃下反应3-5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有机相用水洗涤1~3次后,除水、干燥、抽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并回收溶剂,得到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

所述的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1-溴正辛烷和甲硫醇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1.1-1.5,1-溴正辛烷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投料摩尔比为25-30:1。

所述的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所述的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2,4’-二氟二苯酮与无机碱的摩尔比为1:5-8。

所述的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2,4’-二氟二苯酮与硫鎓盐的投料摩尔比为1:1.4-1.8。

所述的一种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溶剂为甲苯。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工艺优点在于:1)正辛基甲基硫醚相比于传统硫叶立德试剂二甲硫醚来说气味小,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2)通过对碱的筛选,采用氢氧化钠作为碱介质提高了反应的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新工艺,步骤如下:

1)将0.2mol的1-溴正辛烷与0.22mol的甲硫醇钠混合,再加入0.007mol四丁基溴化铵,搅拌,在80℃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进而除去反应液中过量的甲硫醇钠以及四丁基溴化铵;有机相用水洗涤3次后,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所得产物即为正辛基甲基硫醚;

2)取0.15mol的步骤1)所得正辛基甲基硫醚和0.15mol硫酸二甲酯溶于100ml的1,2-二氯乙烷中,在80℃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蒸出1,2-二氯乙烷,得到硫鎓盐;

3)取0.15mol的步骤2)所得硫鎓盐、0.7mol氢氧化钠和0.1mol的2,4’-二氟二苯酮依次加入到100ml的甲苯中,搅拌,控制在65℃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有机相用水洗涤1~3次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干燥,抽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并回收甲苯,得到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收率为92%,纯度为95%。

实施例2

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新工艺,步骤如下:

1)将0.2mol的1-溴正辛烷与0.22mol的甲硫醇钠混合,再加入0.007mol四丁基溴化铵,搅拌,在80℃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进而除去反应液中过量的甲硫醇钠以及四丁基溴化铵;有机相用水洗涤3次后,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所得产物即为正辛基甲基硫醚;

2)取0.15mol的步骤1)所得正辛基甲基硫醚和0.15mol硫酸二甲酯溶于100ml的1,2-二氯乙烷中,在7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蒸出1,2-二氯乙烷,得到硫鎓盐;

3)取0.14mol的步骤2)所得硫鎓盐、0.6mol氢氧化钠和0.1mol的2,4’-二氟二苯酮依次加入到100ml的甲苯中,搅拌,控制在40℃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静置分层形成有机相和水相,分液除去水相,有机相用水洗涤1~3次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干燥,抽滤,滤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并回收甲苯,得到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收率为88%,纯度为85%。

对比例1:

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工艺,其工艺步骤重复实施例1,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中的氢氧化钠用等摩尔量的氢氧化钾替换,最终所得结果与实施例1的对比如下表1所述。

表1

对比例2~4:

将实施例1步骤3)中的甲苯分别替换为等体积量的二氯甲烷、dmf、叔丁醇,其余步骤过程等同于实施例1。

最终所得结果与实施例1的对比如下表2所述。

表2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氢氧化钠作为碱介质其效果要优于氢氧化钾,产品收率提高了7%,纯度提高了4%;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四种溶剂进行比较,使用甲苯作为溶剂得到的产品收率与纯度均为最高,所以选用甲苯作为溶剂效果最好。

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