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68809发布日期:2019-03-30 10:2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小,比强度高。根据所用的原料不同和配方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几种;若按所用的多元醇品种分类又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蓖麻油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若按发泡方法分类又有块状、模塑和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类型。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0.022~0.033w/(m*κ),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一般采用低沸点烃类化合物氟氯烃(cfcs)作为发泡剂,然而近年来发现被该类化合物是破坏地球臭氧层的元凶,氢氯氟烃(hcfc)类也具有一定的臭氧除去功能和产生温室效应,所以原有的聚氨酯发泡系统必须被替代。

如中国专利号为20151051384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水发泡植物油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植物油基多元醇替代石油基聚醚多元醇,与胺催化剂、锡催化剂、水和匀泡剂高速搅拌均匀,再加入异氰酸酯,高速搅拌均匀后迅速倒入模具中发泡,制成植物油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本发明采用全水发泡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不含有氯氟烃类发泡剂,臭氧破坏效应odp值为零。本发明以植物油基多元醇逐步替代石油基聚醚多元醇,可有效提高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物降解性,所制得植物油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综合性能优异,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38593.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异氰酸酯和粗聚醚反应而成,其反应过程中加入成核剂和发泡剂,粗聚醚由聚醚多元醇、水、催化剂和稳定剂组成,聚醚多元醇由多种单体聚醚混合组成,聚醚多元醇的平均羟值为300~700mgkoh/g,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8,单体聚醚由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具有2~8个活泼氢原子的引发剂反应生成,引发剂包括多元醇和多胺,多元醇包括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乙基胺、季戊四醇、山梨醇和蔗糖醇;发泡剂为戊烷类、hfc-134a、hfc-245fa和hfc-365mfc中的任一种,其中,戊烷类包括正戊烷、环戊烷和异戊烷。本发明具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完全符合环保要求且聚醚多元醇的溶解稳定性好的特点。

上述专利采用水或者戊烷类等替代氟氯烃、氢氯氟烃作为发泡剂改进聚氨酯泡沫材料,其中以水作发泡剂,实际上是以水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作发泡剂,其臭氧破坏效应odp值为零,无毒副作用,因此水是做具有吸引力的发泡剂;而且,全水发泡泡沫制备工艺简便,对设备的要求很低,可沿用原有发泡体系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存在许多不足,如泡沫体发脆,导热系数偏大,体系粘度太大,流动性差等,从而限制了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保温性好,克服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沫体发脆,导热系数偏大等不足。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氨酯预聚体80~100份,异氰酸酯100~120份,螺旋藻小分子肽15~20份,相变材料微胶囊5~10份,去离子水15~30份,硬脂酸改性珍珠岩5~8份,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3~5份。

进一步,上述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70~90份,阻燃剂5~15份,中和剂5~10份,聚天门冬氨酸酯1~3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异氰酸酯15~20份;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次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阻燃剂为n,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双(4~羟基苯基)苯基氧化膦、四溴苯酐二醇和二溴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中和剂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阻燃剂和中和剂在30℃~6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向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添加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然后在温度50~80℃的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反应,待反应进行5~10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继续反应2~3小时后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进一步,上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是将钛酸丁酯、尿素、乙酸异戊酯和氯化亚锡混合后经过600℃煅烧后得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中氮、锡的掺杂摩尔分数为3%~5%。

本发明在纳米二氧化钛中掺杂3%~5%摩尔分数的氮和锡,将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降低其光催化能力,再添加到聚氨酯材料中可以避免在光作用下tio2与吸附的水分子反应,产生高活性的烃基自由基和过氧烃基自由基从高分子聚合物链上抽提一个氢原子,生成烷基自由基而使高分子材料产生降解循环,造成聚氨酯材料的劣化。这是因为tio2光催化的主要步骤是产生光生电子以形成空穴,而大量掺杂锡和氮会使产生的光电子不能及时转移,短时间内又与形成的空穴复合,从而降低光催化的活性,同时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仍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反射、散射能力,而且其分散性有所提高可以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材料中既提高材料的耐黄变能力又不会影响材料降解劣化。

进一步,上述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是通过将螺旋藻藻渣经过常规浸提、常规复合酶酶解工艺制备得到的。

所述的螺旋藻小分子肽可以按照武萌萌等在浙江农业学报上发表的《螺旋藻小分子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文献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选择螺旋藻小分子肽是因为小分子肽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一种生化物质,它比蛋白质分子量小,又比氨基酸分子量大,是一个蛋白质的片段,其分子量较小,链长较短,与聚氨酯预聚物相似相容,可以用于聚氨酯材料的共混改性,特别是螺旋藻小分子肽含有-nh2、-nh-、-cooh等活泼官能团,为其进行包括物理和化学改性在内的共混改性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聚氨酯预聚体与螺旋藻小分子肽能较好的相溶,使得小分子肽有效伸展,与聚氨酯分子相互缠绕在一起,且预聚物分子反应成为大分子并与小分子肽轻度交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小分子肽中的-nh2、-nh-和-oh等亲水基团与聚氨酯中的-nco基团反应形成尿键或氨酯键,所以不仅减少了亲水基团,而且还增加了-ch3、苯环等疏水基团,从而大大提高了聚氨酯材料的耐水性、降低了材料的吸水性。

进一步,上述的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由以下方法制得:先将珍珠岩磨细后过200~300目筛,然后将其加热至100~120℃,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膨胀珍珠岩,再将膨胀珍珠岩在700~800℃下煅烧1~2小时,降低温度至40~45℃,加入硬脂酸和丙酮按质量比1:2混合得到的溶液,保温搅拌30~40分钟,常规烘干即得到硬脂酸改性珍珠岩。

本发明将膨胀的珍珠岩改性后再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材料,可以解决因为膨胀珍珠岩吸水率高,耐水性差等问题。通过对珍珠岩的改性,将硬脂酸负载在颗粒的表面,使得其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而且对珍珠岩颗粒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隙结构影响较小,提高聚氨酯材料的保温和防火性能。

进一步,上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是通过将水溶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到囊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的混合乳液中搅拌得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粒径为1~5μm;所述的囊芯为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和正二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的量称取聚氨酯预聚体,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去离子水,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异氰酸酯;

(2)在600~1000r/min搅拌条件下依次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去离子水、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硬脂酸改性珍珠岩和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原料混合后继续搅拌10~15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在1500~2000r/min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混合后马上倒入预置模具中发泡,其中模具预热温度为30~40℃,发泡时间为5~10min,最后将泡沫材料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90~100℃,熟化时间12h,即可获得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螺旋藻小分子肽与聚氨酯预聚体相似相容特点,将两者共混改性,提高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延伸率,降低吸水率,提高防水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而且螺旋藻小分子肽能够提高泡沫的粘度,降低泡沫流动性,从而具有一定的稳泡效果。

2、本发明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到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中,利用其自身良好的紫外线防护能力提高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耐黄变能力,同时避免诱导聚氨酯的劣化降解,特别适合使用芳香族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提高了其产品质量,而且由于芳香族异氰酸酯价格低廉,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3、本发明选择添加相变材料微胶囊,因为它们的相变温度与聚氨酯材料工作温度相合适、储热能力稳定、无毒性和腐蚀性;同时将水溶性密胺树脂作为壁材包裹相变材料制备成微胶囊,其粒径较小使相变材料均匀分布在聚氨酯材料中,限制相变材料液化后随意流动,解决相变材料与周围材料界面问题,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4、本发明中添加的硬脂酸改性珍珠岩可以有效提高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防火和保温性能,而且其对相变材料微胶囊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防止微胶囊团聚沉降,分布不均匀。

5、本发明中添加的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以降低硬质聚氨酯泡沫体系粘度,提高流动性,而且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与螺旋藻小分子肽共同作用,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体系中起到稳泡效果;而且添加的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还具有耐寒、抗冻作用,提高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耐候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氨酯预聚体90份,异氰酸酯120份,螺旋藻小分子肽18份,相变材料微胶囊10份,去离子水20份,硬脂酸改性珍珠岩5份,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4份。

上述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80份,阻燃剂10份,中和剂5份,聚天门冬氨酸酯3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10份,异氰酸酯18份;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次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阻燃剂为n,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双(4~羟基苯基)苯基氧化膦、四溴苯酐二醇和二溴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中和剂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阻燃剂和中和剂在4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向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添加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然后在温度70℃的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反应,待反应进行8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继续反应3小时后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上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是将钛酸丁酯、尿素、乙酸异戊酯和氯化亚锡混合后经过600℃煅烧后得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中氮、锡的掺杂摩尔分数为5%。

上述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是通过将螺旋藻藻渣经过常规浸提、常规复合酶酶解工艺制备得到的。

上述的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由以下方法制得:先将珍珠岩磨细后过250目筛,然后将其加热至120℃,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膨胀珍珠岩,再将膨胀珍珠岩在750℃下煅烧2小时,降低温度至45℃,加入硬脂酸和丙酮按质量比1:2混合得到的溶液,保温搅拌35分钟,常规烘干即得到硬脂酸改性珍珠岩。

上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是通过将水溶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到囊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的混合乳液中搅拌得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粒径为3μm;所述的囊芯为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和正二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的量称取聚氨酯预聚体,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去离子水,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异氰酸酯;

(2)在800r/min搅拌条件下依次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去离子水、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硬脂酸改性珍珠岩和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原料混合后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在1800r/min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混合后马上倒入预置模具中发泡,其中模具预热温度为35℃,发泡时间为10min,最后将泡沫材料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100℃,熟化时间12h,即可获得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实施例2:

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氨酯预聚体100份,异氰酸酯110份,螺旋藻小分子肽15份,相变材料微胶囊8份,去离子水30份,硬脂酸改性珍珠岩8份,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5份。

上述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70份,阻燃剂50份,中和剂8份,聚天门冬氨酸酯2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12份,异氰酸酯20份;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次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阻燃剂为n,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双(4~羟基苯基)苯基氧化膦、四溴苯酐二醇和二溴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中和剂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阻燃剂和中和剂在6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向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添加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然后在温度80℃的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反应,待反应进行5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继续反应2小时后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上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是将钛酸丁酯、尿素、乙酸异戊酯和氯化亚锡混合后经过600℃煅烧后得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中氮、锡的掺杂摩尔分数为4%。

上述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是通过将螺旋藻藻渣经过常规浸提、常规复合酶酶解工艺制备得到的。

上述的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由以下方法制得:先将珍珠岩磨细后过300目筛,然后将其加热至100℃,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膨胀珍珠岩,再将膨胀珍珠岩在800℃下煅烧1小时,降低温度至40℃,加入硬脂酸和丙酮按质量比1:2混合得到的溶液,保温搅拌40分钟,常规烘干即得到硬脂酸改性珍珠岩。

上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是通过将水溶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到囊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的混合乳液中搅拌得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粒径为1μm;所述的囊芯为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和正二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的量称取聚氨酯预聚体,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去离子水,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异氰酸酯;

(2)在1000r/min搅拌条件下依次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去离子水、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硬脂酸改性珍珠岩和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原料混合后继续搅拌12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在2000r/min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混合后马上倒入预置模具中发泡,其中模具预热温度为40℃,发泡时间为5min,最后将泡沫材料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95℃,熟化时间12h,即可获得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实施例3:

一种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氨酯预聚体80份,异氰酸酯100份,螺旋藻小分子肽20份,相变材料微胶囊5份,去离子水15份,硬脂酸改性珍珠岩7份,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3份。

上述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90份,阻燃剂15份,中和剂10份,聚天门冬氨酸酯1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15份,异氰酸酯15份;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次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阻燃剂为n,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双(4~羟基苯基)苯基氧化膦、四溴苯酐二醇和二溴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中和剂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烯二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阻燃剂和中和剂在3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向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添加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然后在温度50℃的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反应,待反应进行10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继续反应2小时后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上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是将钛酸丁酯、尿素、乙酸异戊酯和氯化亚锡混合后经过600℃煅烧后得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中氮、锡的掺杂摩尔分数为3%。

上述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是通过将螺旋藻藻渣经过常规浸提、常规复合酶酶解工艺制备得到的。

上述的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由以下方法制得:先将珍珠岩磨细后过200目筛,然后将其加热至120℃,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膨胀珍珠岩,再将膨胀珍珠岩在700℃下煅烧2小时,降低温度至42℃,加入硬脂酸和丙酮按质量比1:2混合得到的溶液,保温搅拌30分钟,常规烘干即得到硬脂酸改性珍珠岩。

上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是通过将水溶性密胺树脂预聚体加入到囊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的混合乳液中搅拌得到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粒径为5μm;所述的囊芯为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和正二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的量称取聚氨酯预聚体,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去离子水,硬脂酸改性珍珠岩,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异氰酸酯;

(2)在600r/min搅拌条件下依次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去离子水、螺旋藻小分子肽、相变材料微胶囊、硬脂酸改性珍珠岩和环氧乙酰蓖麻油酸甲酯,原料混合后继续搅拌10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在1500r/min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混合后马上倒入预置模具中发泡,其中模具预热温度为30℃,发泡时间为8min,最后将泡沫材料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熟化,熟化温度90℃,熟化时间12h,即可获得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对比例1:首先称取100份重量的聚醚多元醇、1.6份重量三亚乙基二胺、3份重量硅烷类泡沫稳定剂和1.2份重量水,室温下机械搅拌混合均匀,继续添加1份重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30份重量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反应指数为1.1),高速搅拌至开始发泡后,迅速倒入模具中自由发泡,25℃下熟化3小时,70℃下固化6小时,得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对比例2:(1).配制聚氨酯组合物a:称取200g组合聚醚、7.5g次磷酸铝、7.5g苯基次膦酸铝、7.5g甲基膦酸二甲酯和7.5g甲基膦酸二(2-甲基-5-乙基-2-氧代-1,3,2-二氧杂磷杂环已基-5-亚甲基)酯复配阻燃剂、14g的hcfc-141b、2g的l-6900l、3g的二甲基乙醇胺、1.5g的ht-5050和50g玻璃纤维,将其均匀混合制成聚氨酯组合物a;

(2)控制料温和模具温度:将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组合物a的料温和模具的温度控制在25℃,然后称取300g异氰酸酯,加入聚氨酯组合物a料中,并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3)pu硬泡的发泡成型:将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溶液倒入模具中,使其发泡,待泡沫固化脱模后置于烘箱内,在70℃下熟化2h,即可得到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测试:

按照gb/t20219-2015绝热用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国家标准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测试方法,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中所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压缩强度、闭孔率、初始导热系数以及吸水率的测试,具体结果见表1,

表1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述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3中所制得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压缩强度、闭孔率、初始导热系数和吸水率方面均优于对比例1~2中制得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所以本发明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和耐热保温性能,而且耐水性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