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7499发布日期:2019-04-17 05:5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imd薄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注重自主品牌的保护,需要在其塑料产品上增加防伪标识。但如果防伪标识是在已制成的塑料成品上进行再加工,会使工序增多,时间成本增加。

现有imd(in-moulddecoration)模内装饰工艺,是将表面薄膜提前印刷,在注塑过程中与塑料成品一体成型的工艺。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汽车内饰、家电产品、化妆品包装等领域。

目前暂不存在使用imd工艺进行防伪处理的技术,如可以将防伪技术与imd工艺结合,在imd工艺的基础上对imd薄膜进行改进,使得通过imd工艺制造的产品直接具备防伪功能,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及其制备方法。塑料制品注塑完成时,可以在使用imd工艺的塑料制品上直接形成防伪标识,不需用对塑料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形成防伪标识。防伪处理成本低,防伪效果明显。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

pet载体基膜层;

在所述pet载体基膜层的表面形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该条纹涂层与pet基膜层可以结合为一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

一在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上面形成的防伪涂料层;

一在防伪涂料层上形成的图案色彩油墨层;

一图案色彩油墨层上的接着胶层。

按上述方案,上述pet载体基膜层的达因数≥48。其可以保证pet载体基膜表面有一定的好的释放脱离力,特别是在热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有更好的释放脱离力。

按上述方案,在pet载体基膜的表面形成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增高剂为滑石粉。

按上述方案,所述具有防伪功能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是依据防伪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地,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中间断的条状突起的突起高度为2-5μ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是使用根据实际防伪所需的条纹涂层的结构所雕刻的凹凸不平、间断凹陷的网穴图纹的凹版辊,采用凹版印刷工艺涂印而成。

按上述方案,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与pet载体基膜层在60~100℃之间,时间在5~24小时的条件下,热压处理形成一牢固结合的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层。

按上述方案,上述防伪涂料层是由uv保护涂料在280mj/cm2~350mj/cm2的射线照射下固化得到。

上述具有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的生产工艺,步骤为:

在pet载体基膜的表面,通过凹版涂印工艺,形成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然后在60~100℃之间,时间在5~24小时的条件下热压处理;

在已通过涂印工艺形成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上面再涂印上防伪涂料层;

在防伪涂料层的上面再通过凹版连续印刷工艺,形成图案色彩油墨层;

在印制了图案色彩油墨层之后,再涂印形成接着胶层。

一种具有防伪效果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制品主体层、塑料制品主体层上的防伪层,所述的防伪层由粘附在塑料制品主体层上的接着胶、接着胶层上的图案色彩油墨层和图案色彩油墨层上的防伪涂料层组成,防伪涂料层上具有与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相反的具有防伪效果的条状纹理。

上述具有防伪效果的塑料制品的制备工艺,其步骤为:使用模内热转印注塑工艺,在塑料模具型腔中的注塑的熔融的塑料成型过程中,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的接着胶连同防伪涂料层、图案色彩油墨层一起脱离开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作为防伪层粘附于塑料制品表面,形成防伪塑料制品,其中:防伪涂料层表面具有与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相反的具有防伪效果的条状纹理。

为达到能生产出本发明所需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这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的生产工艺是通过涂布、印刷工艺分次先后形成的。它是在所选择的pet载体基膜的表面,通过凹版涂印工艺,形成间断的条纹涂层,在已通过涂印工艺形成的间断的条纹涂层上面再涂印上保护涂料层(防伪涂层基层)。在保护涂料层(防伪涂层基层)的上面再通过凹版连续印刷工艺,形成油墨图案层。在印制了油墨图案层之后,再涂印形成接着层。

所形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在注塑完成时,条纹涂层脱离,防伪层暴露在注塑产品外表面,可以在注塑产品表面形成深度约2-5μm凹凸不平的条状纹理,具有凹凸触感,具有防伪功能,防伪效果好,对装饰效果无负面影响,且防伪加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该imd防伪薄膜制作的塑料产品,直接具备防伪功能,可以省去在已制成的塑料成品上进行防伪再加工,减少工序。

防伪层为凹陷进去的细微线条,与图案层融为一体,不易模仿。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截面结构图。

图2为间断的条纹涂层与pet基膜形成一新的凹凸不平的图案载体层。

图3为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的转印脱离示意图。

图4为imd注塑转移工艺示意图。

图4a为imd膜穿过模具型腔示意图。

图4b表示合上模具注塑转印过程示意图。

图4c表示注塑完成。

图5表示防伪层表面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1、pet基膜2、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3、防伪层4、图案色彩油墨层5、接着层6、新的凹凸不平的条纹涂层7、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8、转印层9、成型模具10、注塑11、具有防伪效果的塑料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发明所需目的的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具体实施方案是:

选择一pet载体基膜:pet载体基膜表面性能的选择上,基膜的表面张力是主要指标。pet载体基膜表面性能测试的达因数数值为≥48,则可以保证pet载体基膜表面有一定的好的释放脱离力,特别是在热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更有好的释放脱离力。

在表面张力符合要求的pet载体基膜层上,采用按实际防伪所需的条纹雕刻出的凹凸不平、间断凹陷的网穴图纹的凹版辊,使用以下涂料,通过涂布印制工艺则在pet载体基膜层形成凹凸不平、间断的涂料层。

该凹凸不平、间断的涂料层的涂料组成:采用二种羟基含量各不相同的丙烯酸树脂,其中羟基含量较多的甲种羟基丙烯酸树脂(oh%=2.50%-3.50%)总量占20-25%,其中羟基含量较少的乙种羟基丙烯酸树脂(oh%=1.20%-1.90%)总量占4-6%。聚异氰酸酯所需的量,在18-20%之间选择。

该涂料在涂布表干后的所形成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涂料层,在60-100℃之间的温度,时间为5~24小时条件下固化,保证与pet载体基膜层有好的结合力,形成一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截面如图2所示。

为了保证在pet载体基膜表面所形成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具有与pet载体基膜表面相同的脱离释放力,以上的配料中还添加有op蜡。op蜡的添加量在2-5%之间,通过op蜡添加量的调整,达到所形成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表面与没有印上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余下的pet载体基膜层表面相同的脱离释放力。即所形成的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的表面具有相同的释放力。

为了达到并增强凹凸不平效果,本发明的材料配方中还需加上滑石粉增高剂,其含量为2-5%,目的是使其印刷好的涂层能在上面的所述的固化条件作用下,有一定的增高作用。增高的高低度是依据已雕刻上的实际防伪所需的凹凸不平、间断图案的凹版辊的网穴的深浅度所决定的。

本材料配方还使用适量的碳黑,其含量为3-4%,增加本发明的凹凸不平、间断涂料的一定观察性。

本材料配方中的溶剂为甲苯与丁酮,其含量各为19-22%。

为实现本发明所需目的的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在已采用凹版印刷工艺方式涂印而形成的一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的表面,再涂印上一层可以脱离后成为防伪图案的表面树脂层,即防伪涂料层。

防伪涂料层涂布于新的凹凸不平的条纹涂层上面,当防伪涂料层脱离开新的凹凸不平的图案载体层后,则防伪涂料层显现出间断的凹凸不平的条状纹理。

防伪涂料层也是作为印刷油墨的承印层及部分接着胶的承涂层。

在防伪涂料层印刷上油墨图案层。在印刷了油墨层后,再涂印上接着胶。

实施例1

用达因笔选择表面张力性能测试的达因数数值为≥48的pet载体基膜,以保证pet载体基膜体膜表面有一定的好的脱离力。

调配凹凸不平、间断涂料,其中,间断的涂料层的涂料组成是:

选择海名斯·德谦化学有限公司的oh%=3.2%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用量4.1公斤(固含约为70%),选择海名斯·德谦化学有限公司oh%=1.3%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用量1.5公斤(固含约为50%),并选择江门市同创化工有限公司的聚异氰酸酯的2.5公斤(固含约为90%),溶解于各对半的甲苯丁酮溶剂共4公斤中绞拌各30分钟。称量科莱恩公司的op蜡0.5公斤和大明助剂有限公司的滑石粉增高剂0.4公斤。溶解于甲苯丁酮各0.5公斤中。

称量日本三菱公司的碳黑颜料0.5公斤溶解于甲苯丁酮各0.5公斤中。

以上选择调配好的料,重新组合绞拌匀和,放于已装上防伪条纹纹理的版辊的涂布机前,在pet载体基膜上逐渐加入涂料涂布。将涂布的成品膜放置于恒温室内,设定温度为90℃,时间为18小时的环境中固化。取出小部分样品测试。测试采用3m616#胶质带,紧压于涂料层表面,再45度用力拉,拉不出。说明已形成了凹凸不平的条纹涂层,如图2所示。pet载体基膜表面表现为一条条细微的条状突起,突起高度为2-5μm.

在形成的凹凸不平的间断条纹涂层涂印上防伪涂料层,防伪涂料层的调配工艺如下:

选择海名斯·德谦化学有限公司oh%=2.3%羟基丙烯酸树脂2公斤,选择卡斯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4公斤,并选择称量亨斯迈的聚异氰酸酯0.4公斤和选择华恩化工有限公司的tpo0.2公斤,再选择科莱恩公司的op蜡(固含约为10%)1公斤溶解于各对半的甲苯丁酮溶剂共6公斤中绞拌各30分钟。

将调配好的防伪涂料层放于凹版uv涂布机,涂印上防伪涂料,涂布上的涂料在280mj/cm2~350mj/cm2的射线照射下固化并收卷。在己固化的防伪涂料层印刷上进行凹版印刷获得油墨图案层。在已印刷上图案后面再涂印上接着胶。通过以上的各项生产工艺方式的制作,而成为本发明需求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

将上述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采用imd注塑转移工艺(见图4)制成具有防伪功能的塑料制品,具体为:imd膜穿过模具型腔(见图4a),然后合上模具(见图4b),进行注塑转移,在塑料模具型腔中的注塑的熔融的塑料成型过程中,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的接着胶能粘附于塑料制品表面,并连同保护涂料层、油墨图案层一起脱离开新的凹凸不平、间断的条纹涂层表面而粘附转移接着上具有防伪功能的条纹(见图3)。图4c表示imd膜的防伪涂料层与条纹涂层脱离,防伪层与注塑件成为一体,形成具有防伪功能的塑料制品。

以上制作而成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在塑料模具型腔中的注塑的熔融的塑料成型过程中,防伪功能的imd膜的接着层能粘附于塑料制品表面,并连同防伪涂料层、油墨图案层一起脱离开凹凸不平的条纹涂层,而作为防伪层粘附于塑料制品表面。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imd膜,实现了模内装饰工艺薄膜的防伪功能开发。注塑转移工艺如图4所示。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